贝壳电子书 > 哲学宗教电子书 > 喜马拉雅大成就者的故事 >

第24章

喜马拉雅大成就者的故事-第24章

小说: 喜马拉雅大成就者的故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凡认识秋林的人都不断地看到他惊人的法力。有一次,他在一个盛会上表演跳一种密续舞蹈(他是跳那类舞蹈的公认的大师)。这时候天上下起了雷雨,一道巨大的闪电击中了他的头。他脚底下的几块大石板都被击碎而且烧得焦黑,他却安然无恙地继续跳舞。
  又有一次,秋林被暴涨的河水冲走。他向护法祈请,用手撑住河底,然后一条巨大的龙驮着他的小船逆流而上,安全地回到岸边。那天他踏上岸时踩的石板上至今仍有深深的靴印。

 

生死无惧
  六道的轮回和涅槃的一切现象像彩虹一般现起,而且跟彩虹一样,它们并非具体实存。

  第七世达赖喇嘛与羊粪供养
  在任何社会,那些住在大都市里的人,常常会以为住在偏僻地区的人是比较天真的,对于都市生活的复杂是无知的。西藏地区的城市居民也不例外。 
  大约300年前,深居简出的第七世达赖喇嘛——格桑嘉措——希望能真正地了解他的子民的实际生活和想法。但是仅从布达拉宫——他的象牙塔上,往下俯视拉萨,显然是不可能做到这一点的。
  于是这位西藏的政教之王装扮成一个朝圣者,用一顶挂着长带子的帽子遮住脸,独自步行出发了。因为大部分的藏人都没有见过他的容貌,所以他能轻而易举地实现微服私访。
  他来到卫藏的南部,在靠近阳卓的盐湖,达赖喇嘛邂逅了一位贫穷的牧羊人阳卓巴(藏人惯用,指来自阳卓的人)。阳卓巴亲切地邀请这位独行的旅人到他家里过夜。第二天早晨,达赖喇嘛告诉这位不识字的牧羊人,如果将来想去拉萨圣地,只要去寻访格桑嘉措的房子,就可以在那儿得到一切照顾。达赖喇嘛再三地向牧羊人保证,寻找那间房子不会有任何困难,因为在拉萨城里他的名字是无人不知的。然后,两人就友善地分手了。
  几年后,这位牧羊人凑巧去拉萨朝圣。那是好几个月漫长又艰苦的旅程,他沿途一路祈祷和跪拜。到了拉萨,这个朝圣者发现自己置身于布达拉宫附近的大广场。他一时不知道该怎么办,就操着方言土腔,向周围的人大叫:“格桑嘉措的房子在哪里?”
  结果可想而知,两个凶悍的警卫立刻逮捕了他,把他扔进了牢房。
  “原来这里就是‘格桑嘉措的房子’!”阳巴卓感叹道。
  在这个圣地,一个人在广场上肆无忌惮地高声呼喊达赖喇嘛的名字也算是一条小新闻,达赖喇嘛很快就知道了这个乡巴佬朋友的困境,并马上叫人把他请来。
  牧羊人被从土牢里带出来,他吃力地跨过无数石阶,进入真正的格桑嘉措的房子——那高耸巍峨的布达拉宫,来到迷宫般的内庭。低着头,他终于来到内室的门口,达赖喇嘛正在那里耐心地等着他。格桑嘉措坐在华丽的法座上,一条铺着精美毯子的长椅正等着他的贵宾来坐。
  阳卓巴完全惊呆了,说不出话来。他的理智抑制着他,不去随便询问主人显赫的新身份就进入那间私人的会客室。他就像见到任何一个喇嘛那样,按传统的习俗行了三个跪拜礼,献上一条白色哈达,然后挑了一个冰冷的石板坐下。
  格桑嘉措很亲切地欢迎他的老朋友,招呼他坐到那张华丽的铺着毯子的长椅上来,阳卓巴说什么也不敢,他错把那布置庄严的座位当成是立体的曼达拉,代表本尊的象征性宫殿了,因为他从未见过这么漂亮的丝毯与五彩的华丽锦缎。
  “让一个渺小的牧羊人坐在本尊的法座上真是太不吉祥了。”他很谦虚地拒绝了,对发笑的达赖喇嘛如此解释。然后这个天真的阳卓巴对达赖说:“格桑嘉措老友,你坐在那么高的锦垫上,让我想起家里那只山羊,爬在最高的峭壁上,最后下不来啦。你需不需要我帮忙,好爬下来呢?”
  达赖还没来得及笑出来,这位好心的乡巴佬又对他朋友“房子”里冰凉的地板表示担心。“你的豪宅虽然不错,但是太冷了,不过你放心好了,”他向达赖喇嘛保证,“等我一回到阳卓湖,就立刻找一头牛,载满羊粪来铺你的地板。我们那儿再穷的人,地板上也都铺着干羊粪。”达赖喇嘛禁不住很慈悲地笑了,在他肃穆的侍者和博学的老教师面前,很诚意地接受了牧羊人的经历。他很礼貌地问候着阳卓巴的房子、家人、健康、职业和旅途等等。
  在聊了许多有趣的事和纯朴的家常后,阳卓巴终于站起来准备上路了,因为他还想到拉萨的许多圣地朝拜。他也急着要回到拉萨的中央市集,听说那儿有闻名全西藏的奇珍异宝。说实在的,他朋友宫殿似的华丽厅堂让他很不自在,对他朴实单纯的嗜好来说是太过高尚;至于宁静与舒适嘛,他宁肯留在家里与羊群相守。
  离开的时候,达赖喇嘛问阳卓巴:“我这里有很多东西,你可以随便挑选一样,作为我送给你的信物。”阳卓巴想了一想,似乎没有注意到满屋的古董法器、书轴织品、珠宝象牙、金银翡翠,却小声地问:“有没有红色的彩带,好在头上梳个髻来绾头发?”因为他希望头发能梳得好看一点,就像对面的格桑嘉措一样。法王立刻满足了他这个单纯的请求。他将这乡巴佬招到面前,用清净无染的双手将牧人那很久没洗全是虱子的头发辫好,盘成一顶髻,又从他自己乌黑油亮的头发上取下一条红色彩带,亲自替他绑上。
  根据藏人的礼仪,达赖喇嘛梳两个顶髻。每天早上顶髻被恭敬的仆人用红丝带优美地绾起来。这一次他仅在牧羊人的头上绾了一个髻,因为他知道阳卓巴不可能自己去好好地绾第二个发髻的。
  兴高采烈的阳卓巴高兴地告辞离开,他仍然不知道格桑嘉措的真正身份。多年后,尊贵的达赖喇嘛还常常提起“阳卓巴老友”(他以后对阳卓巴的称呼)那儿听来的无数趣闻。直到今天,阳卓地方骄傲虔诚的牧羊人还保持着绾一个发髻的习俗。

  树上的三个人
  金刚乘修行的基础在于,因为一切万物从究竟上讲都是无分别的,所以修行人应该直接进入修行的中心——修空性,而舍去趋近实相的间接方便。也就是说,金刚乘几乎是直接设法使修行者亲见自身的神圣性。这就是果位的修法规则。金刚乘一切设施皆是果位方便,而灌顶则是上师金刚持对金刚乘修行者的最初认可及保证事业。灌顶上师与弟子的心灵相应,是得到真正灌顶的重要条件之一。
  800年前,有名的精神导师当帕德谢在东藏创建了噶朵寺。有一次,他要在那儿传授一项重要的金刚乘灌顶和密续教法。结果寺院的每一寸土地上,甚至寺院周围房子的屋顶上都挤满了人。地位很高的上师,年轻的转世活佛和其他尊贵的人们,都按照地位高低分别坐在当帕德谢宝座两旁铺有地毯的座位上。气氛华丽而肃穆。
  有三个行乞瑜伽士来自安都荒芜山区的嘉绒,他们来迟了,连寺院的门都进不去。没办法,他们只好爬上远处的一棵大树,攀在最高的树枝上,遥望远处的寺庙,倒也一览无余。一些当地的农人发现这三个衣衫褴褛的人爬在树梢间,全神贯注地注视着远方隔着田垅正在举行的密教仪式,他们私下笑着说:“看那树梢上的三个傻瓜,真是在白费功夫,从那么远的地方来,又看不到什么!”
  可是这三个瑜伽士全然不理会这些,虽说隔得挺远,不能了解灌顶的所有内容,但却可以听见、看到密乘传法仪式的全貌,这样,他们就可被允许得到密续教法的口传。
  这三个人的信心和虔诚是如此坚定,所以他们的慧眼一点也没有被遮蔽——实际上,在当下所有的观众中,只有他们三人发自内心地体验到了灌顶的甚深意义,那一瞬间,他们证到了不可动摇的精神开悟。
  远方的灌顶仪式结束时,遍知的当帕德谢面有喜色,对全体参加法会的人吟唱了这首快乐的歌:
  嗳玛火!(意译:奇哉!伟哉!)
  众生的业力显现千变万化,
  今日发生之事极奇异,此聚万千尊贵人群中,
  唯有飘荡乞者三人得真益,在彼墙外树梢头。

  最好的精神修持
  精神修持(或曰心灵修持)的形式有很多——身体的与心理的,外在的与内在的——但这些修法却共用第一决基石,那就是:出离世间。
  曾经有一个僧侣,他一心想要成就佛法,于是他来到圣地帕钦寺虔诚地绕行礼拜。
  格西天帕——一位有名的老住持碰见了他,对他说:“在圣地绕行是很好,但是修习至高无上的正法更重要。”
  这位僧人谦恭地听从住持的建议,开始学习、背诵佛教经典。
  有一天,当他正在刻苦修学时,格西天帕看到了,这位年老的住持告诉他:“学习经论和持守戒律是值得的,但修行正法远胜于此。”
  经过慎重地思考,那位僧人觉得精进禅修对他应是最好的,便开始热诚地修行禅定。
  又一天,格西天帕看到他专注一意地在一个角落打坐。“修定是好的,”老住持评论说,“但是修行正法更胜一筹。”然后就转身走开了。
  此时,那位僧人彻底糊涂了,老住持总是对他说“要修行正法”,可到底什么才是修行正法呢?没有一样法门他没试过,但尊贵的住持依然瞧不上他的努力。
  “最尊贵的上师,我应该怎么做呢?”他追上前向老住持恳求道。
  “只要放下对此生的所有执着。”格西天帕回答,然后静肃。

  马脸与铜色山
  自他交换地担待他人的痛苦,是训练菩提心的基础。
  铜色山是一处净土,由莲花生大师所管辖。像这样的净土,还有邬金刹土、五台山、香格里拉等五、六处。
  东藏一座寺院附近住着一位又穷又丑的乞丐修行者,因为他的脸很长,所以得了个绰号叫“马脸”。他丑得可怕,就算花钱也不会有女人愿意到他的帐篷过一夜。他主要的工作就是帮癞皮狗和游荡的乞丐们捉虱除蚤。
  后来不知为什么他被寺院僧众赶出去了。他从此独自过着贫困单纯的生活,但是每天他仍会盘腿端坐在火堆前继续灵修,唱诵日修祈祷文。
  有一年,灾难突然降临了,一场显然与黑虫有关的瘟疫席卷了整个地区,大批的人因此死去,寺院里的高僧或有神通的人都无能为力。有人看见“马脸”也做了些复杂繁琐的仪轨来驱除邪恶的疾疫,只是谁也不知道他私下还修了“自他交换法”。不久,人们听说他生病了。
  奇迹出现了,害虫的数量迅速减少,疾疫也平息了。有人说他把全地区的恶业都转移到自己身上了。
  “马脸”在那荒废破败的小屋中孤独地死去了。人们怀着复杂的心情为他举行火葬,作为对他“无我”行为的回报。同时“马脸”的灵魂来到了庄严的铜色山,莲花生大师正张开双手迎接他。
  莲花生大师问他:“自从我遣你到西藏,你带领了多少的众生获得解脱?”
  “马脸”摊开双手,手上竟展现出千万只蠕动着的虫子。所有慈悲的佛与菩萨都为他欢喜。

  开悟的厨师
  玛千在藏语中是厨师的意思。
  匿名的圣者,也就是为大家所知的瑜伽隐士,偶尔会在我们之间被发觉——虽然这些发觉常常来得太晚了!
  在西藏一座大寺院中有个饭头僧叫“玛千拉”,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