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哲学宗教电子书 > 阿毗达磨俱舍论略释记 >

第52章

阿毗达磨俱舍论略释记-第52章

小说: 阿毗达磨俱舍论略释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遍知有二。一智遍知。二断遍知。智遍知者。谓无漏智。于四谛境。周遍而知。
名智遍知也。断遍知者。谓即诸断断即是择灭。由断显故。择灭名断。断遍知
者。此于果上。立因名故。遍知是因。断名为果。故断名遍知者。是果上。立因
名也。论云。为一切断立一遍知(问也)不尔(答也)云何(徵也)颂曰。
  断遍知有九  欲初二断一
  二各一合三  上界三亦尔
  余五顺下分  色一切断三
  释曰。初句标数。次三句明见谛六遍知。后二句明修道三遍知。欲初二断一
者。谓欲界系。初苦集二断。立一遍知。二各一合三者。二谓欲界。灭道二谛。
各立一遍知。言合三者。欲界四谛。合成三遍知也。一见苦集断遍知。二见灭断
遍知。三见道断遍知。上界三亦尔者。上二界四谛。合成三遍知。如欲界数。故
言亦尔。一色无色。见苦集断遍知。二色无色。见灭遍知。三色无色。见道断遍
知。此上六种遍知。名三界见谛。所断法断。六种遍知。言法断者。择灭名也。
余五顺下分色一切断三者。余谓三界。修断法。断立三遍知。见断外故。名之为
余。欲修惑尽。立一遍知。名五顺下分结尽遍知。此遍知体。并前见谛。六种遍
知。及此修断。九品无为。总集名为五顺下分结尽遍知。故论云。五顺下分结。
尽遍知并前立故。解云。并前见谛也。色一切断三者。色谓色界。修道惑尽。立
一遍知。名色爱尽遍知。一切断者。谓无色修道惑尽。立一遍知。名一切结尽遍
知。此遍知体。总集三界见修无为。名一切结尽遍知体也。故论云。一切结尽。
通前遍知。并前立故。解云。并前见修断无为也。颂言三者。结上三界修道。立
三遍知也。问何缘色无色修断。别立遍知。非见所断。答以色无色。修所断惑。
治不同故。遍知别立。见断治同。遍知合说。
  从此第二。明六对果。论云。如是所立。九种遍知。应辨于中。几何道果。
颂曰。
  于中忍果六  余三是智果
  未至果一切  根本五或八
  无色边果一  三根本亦尔
  俗果二圣九  法智三类二
  法智品果六  类智品果五
  释曰。此有六对果。初两句明忍智果。次两句明未至根本果。次两句明无色
近分根本果。次一句明俗圣果。次一句明法类智果。次两句明法类智品果。于中
忍果六者。于遍知中。忍果有六。谓见谛六。遍知也。忍谓八忍。六种遍知。是
忍所得。名为忍果。余三是智果者。余谓修断。三种遍知。此三智果。唯智得
故。未至果一切者。谓未至定。能断三界见修惑故。具有九遍知果。故言一切。
根本五或八者。毗婆沙师说。根本静虑。果唯有五。以根本地唯能永断色无色界
见修惑故。故有上界见谛三果。修断二果。以不能断欲界惑故。故欲界四遍知。
非根本果也。或八者。或言。谓显妙音师说。彼说根本有八遍知果。于前五上。
更加欲界见谛三遍知果。谓先凡位。离欲界染。后依根本地。入见谛时。于欲界
系见四谛断。许别道引无漏得故。别道引者。谓法智及法忍也。此别道位。起能
得得。得欲见谛。三种遍知。故此见谛。三遍知。亦是根本地果。除顺下分。以
顺下分。唯是未至果故。谓根本地。所起见道。无容修彼欲界修惑。断对治故。
以见修不同。故不修也。故五下分遍知。非根本地果也。无色边果。一者边谓空
处近分。近空处故。名无色边。以空处近分起有漏道。能断色界修惑尽故。唯得
色爱尽。一遍知果也。三根本亦尔者。无色前三。根本除有顶也。唯得一切结
尽。一遍知果。一数同前。故言亦尔俗果二者。俗道果二。谓世俗道。能断欲界
色界修所断故。得顺下分。及色爱尽。二遍知果。圣九者。谓圣道力。能断三界
见修惑尽。得九遍知果。法智三者。法智果三。谓法智力。能断三界修惑尽故。
得修断三遍知果。类智果二。谓类智力。但能永断色无色界。修所断故。得色爱
尽一切结尽。二遍知果。法智品果六者。品者类也。法智法忍。同品类故。名法
智品。前说法忍得三果。法智得三果。今法智品。忍智双说。故得六果。类智品
果五者。品同前释。前说类忍得三果。类智得二果。今类智品。忍智双说。故得
五果。
  从此第三。明遍知缘。论云。何故一一断。不别立遍知。唯就如前九位建
立。颂曰。
  得无漏断得  及缺第一有
  灭双因越果  故立九遍知
  释曰。且由三缘。立六忍果。一得无漏断得。谓得无漏择灭得故。二缺有
顶。谓有顶地。五部惑中。随不成就。一部惑故。不成名缺。三灭双因。谓灭自
部同类因。及他部遍行因故。名灭双因。谓五部各自部为同类因。若苦集互。为
遍行因。余三部。用苦集为遍行因。如诸异生能断苦集。有灭双因。阙余二缘。
虽得无为。不立遍知。若诸圣者。入见道位。至苦类忍现行已前。虽得无漏得。
阙余二缘。不立遍知。谓苦类忍。虽断有顶惑。犹现在前。而不名缺。至苦类智
集法忍位。虽缺有顶。未灭双因。未灭集下遍行因故。谓集法忍。虽断集部。未
不成就。故不名灭。集法智位。三缘具故。方立遍知。故后法智。类智位中。所
得无为。皆三缘具故。立遍知。越界者。此明四缘立三智果。谓于前三。加越界
故。越欲界故。立顺下分。越色界故。立色爱尽。越无色界。故立一切结尽遍
知。杂心论师。总立五缘。于前四上。加离俱系。谓离自部系。及他部系。名离
俱系。与双因别者。因宽系狭故也。谓系唯随眠。因通相应俱有法也。
  从此第四。明成就遍知。论云。谁成就几遍知。颂曰。
  住见谛位无  或成一至五
  修成六一二  无学唯成一
  释曰。住见谛位无者。见道有十五心。前五心来。无遍知也。或成一至五
者。于见道位。至第六集法智。及集类忍。唯成一遍知。至第八集类智。及灭法
忍。成二遍知。至第十灭法智。及灭类忍。成三遍知。至第十二灭类智。及道法
忍。成四遍知。至第十四道法智。及第十五道类忍。成五遍知。故言一至五也。
修成六一二者。修谓住修道位。从道类智。乃至未离欲染。成六遍知。及离欲
者。却退亦成六遍知。全离欲染。色爱未尽。成一遍知。谓顺下分。或先离欲。
来入见道。至道类智。未起色爱尽。胜果道时。亦成就一。谓顺下分。又从色爱
尽。起色缠退。及无学位。起色缠退。亦成顺下分一也。若色爱永尽。成二遍
知。谓顺下分。及色爱尽。或先离色爱者。来入见道。从道类智。后起色爱尽胜
果道。至未全离无色爱前。成顺下分及色爱尽二。从无学位。起无色缠。退亦成
顺下分色爱尽二无学唯成一者。谓一切结尽遍知。
  从此第五。明集遍知。论云。何缘不还。阿罗汉果。总集诸断。为一遍知。
颂曰。
  越界得果故  二处集遍知
  释曰。具二缘故。总集遍知。一者越界。二者得果。离欲染时。越欲界故。
得不还故。离无色染时。越无色界故。得无学果故。故于两果。总集遍知。
  从此第六。明得舍遍知。论云。谁舍。谁得。几种遍知。颂曰。
  舍一二五六  得亦然除五
  释曰。舍一者。谓无学道退。舍一切结尽。一遍知也。及色爱尽退。舍色爱
尽遍知。并全离欲退。舍五顺下分一遍知也。舍二者。谓诸不还。从色爱尽。起
欲缠退。舍色爱尽。及顺下分。二遍知也。及得阿罗汉时。亦舍前二遍知也。舍
五者。谓先离欲。来入见道。至道类智。证不还果时。得顺下分一。舍前见道。
五遍知也。言舍六者。谓未离欲。圣得离欲时。得五顺下分一遍知。舍前忍果六
遍知也。得亦然除五者。谓得遍知。有得一。得二。得六。如前舍数。故言亦
然。唯除得五。言得一者。谓得未得。九遍知中。一一渐得。皆名得一。前见道
位。成二三四五等者。约成就说。成通先后故也。得唯据初。故渐得中。无有初
得二三四五等。遍知也。此下言得二六者。唯约退位得说。非据渐得也。及从无
学。起色缠退。亦名得一。谓顺下分。言得二者。谓从无学。起无色缠退。名为
得二。谓色爱尽。及顺下分。言得六者。谓从不还退。一刹那中。得忍果六也。
  俱舍论颂疏论本第二十一
  俱舍论颂疏论本第二十二
  贤。谓贤和。圣谓圣正。此品广明。故名分别。就此品中。大文有三。一总
明道体性。二明道所证谛。三约道辨人。且初第一明道体性者。论云。如是已说
烦恼等断。于九胜位。得遍知名。然断必由道力故得。此所由道其相云何。颂
曰。
  已说烦恼断  由见谛修故
  见道唯无漏  修道通二种
  释曰。前已广说诸烦恼断。由见谛道及修道故。于中见道唯是无漏。修道通
二种。谓有漏无漏也。十五心位。见道速能治三界故。于四谛下。一刹那中。顿
断九品见所断故。非有漏道有此堪能。故唯无漏。
  从此第二。明道所证谛。就中分二。一明四谛。二明二谛。就明四谛中分
二。一正明四谛。二别显苦谛。且第一明四谛者。论云。如向所言。由见谛故。
此所见谛。其相云何。颂曰。
  谛四名已说  谓苦集灭道
  彼自体亦然  次第随现观
  释曰。谛四名已说者。谓界品。初云无漏谓道谛。此说道谛也。择灭谓离
系。此说灭谛也。及苦集世间。此说苦集谛也。次第列者。一苦。二集。三灭。
四道。问今此品。列四谛。与彼界品所说体有何异耶。答颂言彼自体亦然。谓显
体同彼故。说亦然声。问四谛次第。何缘如是。答颂言次第随现观现观者。见道
也。谓现观位先所观者。便在先说。问何缘现观。次第必然。答谓暖等。加行
位。如是观故。问何缘加行位。如是观耶。答谓若有法。是爱着处。能作逼恼。
为苦恼因。最初观苦。次复观苦以谁为因。便观集谛。次复观苦以谁为灭。便观
灭谛。次复观苦灭以谁为道。便观道谛。如见病已次寻病因。续思病愈。后求良
药。故良医经云。夫医王者。谓具四德。能拔毒箭。一善知病状。二善知病因。
三善知病愈。四善知良药。如来亦尔。为大医王。如实了知苦集灭道故。加行位
如是次第观现观位中次第亦尔。如已观地踪马奔驰。言现观者。应知此目现等觉
义。谓现前觉观谛境也。问何故经中说为圣谛。答圣见四谛。无颠倒故。名为圣
谛。故有颂曰。圣者说是乐(灭谛涅槃)非圣说为苦(外道谓涅槃为苦也)圣者
说为苦(有漏也)非圣说是乐(言有漏乐)
  从此第二。别明苦谛。论云。唯受一分(五受中苦受也)是苦自体。所余并
非。如何可言诸有漏行皆是苦谛。颂曰。
  苦由三苦合  如所应一切
  可意非可意  余有漏行法
  释曰。苦由三苦合者。标也。苦谛由三苦合名为苦谛。一苦苦性。谓苦受。
生时苦。住时苦。名苦苦也。二坏苦性。谓乐受。生时乐。住时乐。坏时苦。名
坏苦也。三行苦性。谓不苦不乐受。由行成苦。众缘造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