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哲学宗教电子书 > 欧洲文学史 >

第98章

欧洲文学史-第98章

小说: 欧洲文学史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蠓⒄埂T诼砜怂加攵鞲袼沟挠跋煜拢鹿缁崦裰鞴さ秤1869年正式成立,1875年2月和另一派合并,建立了德国社会主义工党(1890年改称社会民主党)。通过反对俾斯麦的“社会主义者非常法令”(1878…1890)的斗争,工人运动得到进一步开展。早在1870年,马克思就已指出:普法战争“开辟了一个有世界历史意义的新时代,……这场战争已经把欧洲大陆的工人运动的重心从法国移到德国”。但是这个时期德国文学的成就,与它四周的邻国相比则颇有逊色。 
  当时德国文学中有所谓“模拟文学”的一派,代表作家为诗人盖贝尔(1815…1884)、小说家海泽(1830…1914)和戏剧家魏尔顿勃洛赫(1845…1909)。他们的作品模仿古典文学,缺乏创造性,虽然风行一时,但也引起青年人的不满。另一方面,左拉和易卜生在德国开始发生影响。有些德国作家把他们不加分辨地都看作自然主义者,认为运用他们的创作方法就可以为德国文学开辟新的道路,较好地反映社会生活。这就形成了德国的自然主义文学运动。这一派的主要作家是约翰内斯·史拉夫(1862…1941)、阿尔诺·霍尔茨(1863…1929)和盖尔哈特·霍普特曼。前两人后来甚至提出“彻底的自然主义”,主张作家应该把现实中一切细微的事物,每个最轻微的声音、最小的阴影都毫不遗漏地、如实地表达出来。首先,作品应该和人的生活完全一样,如咳嗽、打嗝、喉音等都要充分描写;其次,小说和戏剧描写人生断片时不应有终结,因为人世间的事从来没有真的终结;第三,提倡“每秒体”,将每秒钟发生的事叙述无遗。这种极端的主张是企图纯粹用记灵来代替艺术。1885年在慕尼黑出版的杂志《社会》,大力宣传自然主义创作方法,介绍左拉、易卜生等人的作品。1889年柏林的“自由舞台”首次上演易卜生的剧本《群鬼》,很受观众欢迎。同年十月霍普特曼的第一部自然主义剧本《日出之前》也在“自由舞台”上演。 
  德国的自然主义运动,从大胆暴露社会黑暗、打破沉闷空气、描述现实生活等方面来看,有其一定的进步性。但是它没有看到社会的本质,更没有看到将来;它否认艺术构思,实际上等于取消了艺术。因此,这种自然主义是没有前途的。霍普特曼后来也逐渐离开自然主义,写出一些批判现实主义的作品。 
  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德意志帝国从自由资本主义过渡到帝国主义阶段,孕育世界战争的军国主义和沙文主义变本加厉。同时,德国工人运动中机会主义影响严重,社会民主党的革命作用逐渐衰退,后来甚至堕落到赞成帝国议会去准备发动第一次世界大战。这时候,一部分作家对统治阶级表示不满,并感到文化的危机,但是他们看不到前途,陷入彷徨、痛苦的境地。他们在尼采的主观唯心主义哲学和法国象征派的影响下,企图用所谓新的创作方法来表现现代生活,于是形成不同的现代主义文学流派。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出现印象主义和新浪漫主义,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又产生了表现主义。这是德国现代派文学的三个主要流派。前二者又都属于象征主义。 
  印象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家是李林克隆(1844…1909)和戴默尔(1863…1920)。他们凭着自己的主观认识去观察世界,在创作中力图表达瞬息间获得的印象和偶然产生的感觉。他们的诗歌追求音调和谐、节奏强烈,有的内容空虚,玩弄词句,有的则提倡强权,宣传军国主义思想。 
  新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家是霍夫曼斯泰尔(1874…1929)、盖奥尔格(1868…1933)和早年的里尔克。他们脱离现实,逃避到所谓“美国”的世界里,使生活神秘化。他们一心一意地追求语言美,竭力把词从它的普通的、日常的范围内摄取出来,升华到一种“光彩的境界”中去,并且专找奇异的、神秘的、“有魔力的”事物作为创作对象。 
  表现主义文学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就已出现,大战中成为德国文学的主要潮流,遍及各个文学领域。它把文学创作的形式结构完全推翻,提倡无政府主义的创作自由。这一派认为艺术的任务就是把作者个人的品质和特征在最大限度内主观地表现出来。因而他们的作品不是根据客观世界的实际来进行描述,而是凭自己的“灵魂”来表现,并且特别强调运用“激情”。他们认为:艺术的美不是和外界的一致,而是和艺术家的内心的一致;“艺术是表现,不是再现。”这种作品,内容抽象空洞,无法反映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第一次大战后,极端的表现主义竟发展成为达达主义,表现主义作家本身也有很大分化。 
  这一时期,在德国资产阶级文学中,自然主义派和现代派虽然盛极一时,但主流还是批判现实主义,其代表作家有冯塔纳、亨利希·曼、托马斯·曼和赫尔曼·黑塞。他们的作品揭露德国资本主义社会的腐败,反对容克贵族和军国主义,同时也接触到知识分子的出路这一主题,在欧洲文学中占有一定的地位。 
  在十九世纪八、九十年代工人运动蓬勃开展的过程中,产生了许多工人诗歌,其中也包括德国工人阶级的领袖卡尔·李卜克内西(1871…1919)的诗。这些诗反映了德国人民对德意志帝国和整个资本主义制度的愤怒和仇恨,以及对斗争前途的信念。杰出的工人运动活动家梅林、蔡特金(1857…1933)和卢森堡(1870…1919)的文学论著,是德国早期马克思主义和文艺评论的代表作,对于当时进步文学的发展有很大的贡献。 
  弗朗茨·梅林(1846…1919)是杰出的早期马克思主义文艺评论家。他同恩格斯相识交往,并和李卜克内西、卢森堡、蔡特金等一起投身于革命活动,是德国共产党的前身“斯巴达克派”领导人之一。 
  梅林在文学评论方面的主要著作是《莱辛传奇》(1893),其中心内容是对十八世纪普鲁士国家、普鲁士国王弗里德里希二世以及对莱辛的评价。当时资产阶级沙文主义的文学史家和历史学家把弗里德里希二世吹捧为开明君主,认为他是启蒙运动的代表人物、德国启蒙文学的促进者,称他为“复兴国家的英雄”,并把普鲁士的兴起看作德国获得拯救的希望。梅林根据确凿的材料驳斥他们,他揭发普鲁士国家出卖民族利益、推行军国主义的反动实质,并用莱辛的生平和作品证明普鲁士侵略好战的本性和对启蒙运动所起的阻碍作用。恩格斯在1893年给梅林的信上评论了他这部著作,指出梅林的方法论上有某些缺点,即对于思想观念的形成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相互影响与作用的辩证关系还考虑得不够。但是恩格斯认为,这本书“是现有的对普鲁士国家形成过程的最好的论述,我甚至可以说,是唯一好的论述,在大多数场合,甚至在细节方面,都很正确地揭示出相互联系”。 
  梅林还写过许多评论德国和外国文艺思潮或作家的文章。他尖锐地批评自然主义派,认为他们虽然有勇气暴露没落垂死的资本主义社会,但是他们“奴性地模仿自然”,对任何社会问题都束手无策。他同时也批评了颓废派,强调指出“作家和艺术家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浮游在云端里的,而是生活在他们的人民和时代的阶级斗争中”。他要求作家不仅要把握住旧世界,而且还要把握住新世界,不仅能够从鄙陋的统治世界里挖掘出今天的祸患,还要能够挖掘出明天的希望”。 
  梅林为了满足党的干部的需要,以简明的语言写了《中古以后的德国历史》(1910),其中结合历史的叙述,兼论了德国的主要文学流派和作家。 
  革命作家罗伯特·施韦策(1821…1907)是威廉·李卜克内西和倍倍尔的朋友,曾为德国无产阶级文学作出过一定的贡献。他早年参加工人协会,因宣传进步思想被驱逐出境。后来他流亡到瑞士,1861年回柏林,担任报刊编辑,继续从事工人运动,以后成为专业作家。他写过许多反映劳动人民生活的中篇小说如《没有祖国》(1868)、《庸医》(1870)等,梅林称之为当代中篇小说的典范。在长篇小说《为了自由——德国农民战争的历史小说》(1898)里,作者站在无产阶级立场,描绘了德国的农民战争。故事发生在施瓦本—法兰克一带,那里爆发了农民和公爵之间的斗争,施韦策在这支十六世纪初的农民队伍的兴起和失败过程中,以古喻今,总结了1848年革命的经验,展示了人民革命胜利的远景。他用鲜明的图像,把贵族、骑士、市民阶级同农民的矛盾表达出来,并指明这次农民战争失败的原因是由于农民力量的不统一和骑士、市民阶级同贵族的妥协。这在当时是一部不可多得的作品。 
  台奥多尔·冯塔纳(1819…1898)是德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出生于一个药商家庭,早年在柏林、来比锡等地药店里工作,从1850年起以写作为职业。1861…1882年发表的《勃兰登堡漫游记》,主要是描写勃兰登堡的贵族生活和风土人情。他的作品很多,其中有长短篇小说和自传。1878年发表的长篇历史小说《暴风雨前》是他的批判现实主义道路的开端,后来的《沙赫·封·乌特诺夫》(1883)和《艾菲·布里斯特》(1895)批判封建贵族;《燕妮·特赖贝尔夫人》(1892)批判资产阶级。他特别憎恶贵族统治阶级和资产阶级暴发户,同情不合理制度下的牺牲者,歌颂来自平民阶层的人物的善良行为。 
  《艾菲·布里斯特》是冯塔纳的代表作,写贵族小姐艾菲·布里斯特的婚姻悲剧。她母亲婚前曾和男爵殷士台顿相爱,艾菲长大后,母亲作主把她嫁给了他。殷士台顿在海滨小城凯辛当县长,只顾往上爬,不关心妻子。艾菲在年龄和感情上同丈夫有很大距离,感到生活空虚。不久,她认识了丈夫的朋友克拉姆巴斯少校,克拉姆巴斯是个玩弄女性的花花公子,他引诱了艾菲。后来殷士台顿调职柏林,艾菲就此摆脱了克拉姆巴斯。六年后,殷士台顿偶然发现克拉姆巴斯和艾菲过去的通信,知道了他们间的关系。他为了贵族的名誉,就和克拉姆巴斯决斗,把对方打死,又和艾菲离婚。最后艾菲病死在娘家。 
  作者通过艾菲在婚姻和爱情上的不幸遭遇,揭露批判了普鲁士贵族阶层道德习俗的虚伪和残酷。艾菲从小接受贵族教育,崇拜金钱名位,爱慕虚荣,对生活充满幻想。她顺从母亲的安排,同意嫁给年龄比她大一倍以上的殷士台顿,就因为他有名誉和地位。正是这种传统的道德观毁灭了她。同样,殷士台顿也是贵族道德观的俘虏,他发现妻子对他不忠以后,出于贵族名誉观念,和克拉姆巴斯决斗。正如他的朋友维勒斯多夫所说:“我们的名誉崇拜是一种偶像崇拜,只要这个偶像存在一天,我们就必须服从它。”作者虽然批判了贵族的虚假的荣誉心,但是仍站在人道主义立场上,对艾菲和殷士台顿寄予同情。小说紧紧抓住艾菲的婚姻这一主要情节逐步向前发展,结构紧凑,描写细致。全书采用大量对话,使人物形象更鲜明生动。 
  盖尔哈特·霍普特曼(1862…1946)早期是德国自然主义运动的代表作家。他生于西里西亚,祖父当过织工。1884年他在柏林大学学习,接触到左拉和易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