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述唯识学对赖耶存在的论证-第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1、犊子部的补特伽罗
首先建立轮回主体的是犊子部。犊子部是佛灭三百年左右,由说一切有部分出的部派。其后由此部分出法上部、贤胄部、正量部、密林山部等四部。依众生一般的思维而言,无我就不能说轮回,轮回就不能说无我,既说轮回又说无我,为什么?这个问题实在有加以回答的必要。
犊子部和他的支派都建立了不可说的补特伽罗来回答这个问题,他认为心心所是刹那生灭的;色法的根身,在相当时间,虽不灭而暂时地安住,但终于随一期生命的结束而宣告坏灭,有情的色心没有一法可从前世到后世。犊子部的学者认为,在色心处,有一个不可说的补特伽罗,贯通三世,生命之所以轮回不已,就是由于这个不可说我。如《俱舍论》卷三十《破我品》说:
若定无有补特伽罗,为说阿谁流转生死?……若一切类我体都无,刹那灭心于曾所受久相似境,何能忆知?……若实无我,业已灭坏,云何复能生未来果?15
《异部宗轮论》也说:“其犊子部本宗同义……诸法若离补特伽罗,无从前世转至后世,依补特伽罗,可说有移转。”16犊子部所建立轮回主体的不可说补特伽罗,与《奥义书》所说的我并不相同。《奥义书》所主张的“我”是创造宇宙,或谓“我”是个人我(小我),同时亦是宇宙中心原理之大我(梵语Brahman,意谓宇宙原理),与“我”乃为一体、同一。更进一步主张唯“我”方为真之实在,余皆虚幻。而犊子部的不可说补特伽罗,是非与平常所说五蕴同一的东西,又非是在平常五蕴之外所独立的东西,它非假非实、非有为、非无为、非常、非无常、非离蕴、非即蕴,只可以说是不可说我,如此则解决了轮回与无我的矛盾,而且也解决了外道神我论者的问难。
此不可说补特伽罗不仅是轮回的主体,同时也是记忆的保持者,如《大毗婆沙论》卷十一言:“犊子部说,我许有我,可能忆念本所作事,先自领纳今自忆故。”17从犊子部所立之不可说补特伽罗具有的这二种功能性质看,与后来唯识学上的阿赖耶识有异曲同工之处。瑜伽行派的阿赖耶识,也在说明它是随众生的业力而去感果的轮回主体;同时,因为阿赖耶识有执持种子的功能,所以能保持过去的经验并且明记不忘。由此可见,犊子部所立的不可说补特伽罗与唯识学上的阿赖耶识,在作为轮回主体和保持记忆这两种功能上意趣是一致的。2、化地部的穷生死蕴
这种由犊子部率先提出的不可说补特伽罗,一开始便受到佛教各派的抨击,虽然如此,却开始影响到各个部派佛教,也暗地里建立出种种变相地带有“我”的含义的学说,如化地部的穷生死蕴。
此穷生死蕴,见于《摄大乘论》和《成唯识论》,因为在汉译的小乘论典和《异部宗轮论》里并没有这一说法。玄奘所译《摄大乘论》说:“化地部中,亦以异门密意,说此名穷生死蕴。”18《成唯识论演秘》第三卷末说:“穷生死蕴等者,至金刚定,断烦恼尽,生死永息,名穷生死。”19要想了解此穷生死蕴的意义,可以依于《摄论无性释》,其卷三中言:
于彼部中,有三种蕴:一者,一念顷蕴,谓一刹那有生灭法。二者,一期生蕴,谓乃至生死恒随转法。三者,穷生死蕴,谓乃至得金刚喻定恒随转法。20
依于无性释来看,一念顷蕴,是指组合生命的五蕴,刹那刹那的生灭变化,不是一成不变的。但如果生命是如此刹那刹那的变化不停,为什么会有生命的一期安住呢?于是化地部说此一期生蕴,在粗显的五蕴内,有一个与生命共存亡的微细的一期生蕴,此一期生蕴随一期生命的结束而结束。此中便又有一个问题,即此一期生命结束,还有生命继续而来,此生命如何前后相续?化地部把这个功能交给了穷生死蕴,认为穷生死蕴,在生死未解决之前,一直继续到生死最后边际。
化地部所立的遍历轮回而不息的轮回主体——穷生死蕴,在唯识学者看来,就是阿赖耶识的异门说。因为穷生死蕴具有永恒相续,可以从前生到今生,再延至后生。这个功能,在唯识学者看来,只有阿赖耶识才有,除此之外,再无余法有此功能,所以认为穷生死蕴是阿赖耶识的异门说。
3、上座、分别系的有分识
另外,上座部和分别说系的有分识,亦是作为生命轮回主体的面目出现的。“有”乃指欲有、色有、无色有三有;“分”,是成分之义,也就是构成的条件和原因。上座、分别说系的学者,把细心看成三有轮回的主因,所以叫有分识。此有分识的安立,是从九心轮而来。《成唯识论枢要》卷下说:
上座部师立九心轮:一有分、二能引发、三见、四等寻求、五等贯彻、六安立、七势用、八反缘、九有分。然实但有八心,以周匝而言,总说有九,故成九心轮。21
这九心轮的安立,说明了心识的活动因有分识的终而复始,所以也就形成了生死轮回。此中有分识是轮回主体之心,其特性是体恒不断,周遍三界,为三有之因。《成唯识论述记》卷四曰:“分别论者,旧名分别说部,今说假部。说有分识,体恒不断,周遍三界,为三有因。其余六识,时间断故,有不遍故,故非有分。”22此有分识从过去到现在,由现在到未来,一直前后不断地相续不已,贯通于三世的特征,与唯识学上阿赖耶识思想极为接近,因为唯识学上的阿赖耶识其体也是不断、遍于三界,亦是三有因分之识,所以唯识学者认为,有分识是唯识学上阿赖耶识的异门安立。
4、大众部的根本识
大众部的根本识,是有情一切心识的总根源,即是六识生起的所依。《阿含经》只说六识,在大众部认为此根本识是离六识而别立的。因为大众部是主张一心相续的部派,认为无论哪个有情都是有心的。但这里便有一个问题出现,因为佛陀曾在经上说无想定和灭尽定为二无心定,在这二定中,六识的心心所皆暂时停止活动,入此二定的有情,无有前六识,这与大众部主张的一切有情皆有心是相违的。于是大众部立根本识,他们认为,在无心二定中,虽然没有前六识,但此二定中尚有微细心存在,此微细心便是六识的所依,即根本识。大众部的根本识,唯识学者认为它是阿赖耶识的密意说,如无著在《摄大乘论》中说:“于大众部阿笈摩中说,亦以异门密意说此为根本识,如树依根。”23印顺导师也认为根本识最接近于阿赖耶识,其《唯识学探源》中有言:“《解深密经》的阿陀那识,《楞伽经》的一切根识,都是直接从这“根本识”演化而来的。”24这种根本识与补特伽罗、穷生死蕴、有分识相比,其轮回主体意义不很明显,但从它是其他识生起的根本这一特性来说,它与唯识学上的阿赖耶识有明显的一致性,所以后来的唯识学者认为根本识是阿赖耶识的异门密意识。
5、说一切有部的爱、乐、欣、喜四阿赖耶
关于四阿赖耶的说法,依无性释及《成唯识论》说,此是说一切有部所传《增一阿笈摩》,余部所传,无此诸句,今汉译《增一阿含经》没有此文。关于爱、乐、欣、喜四阿赖耶的解释有二种,有世亲释和无性释。依《摄大乘论世亲释》的解释是:“世间众生爱阿赖耶者,是总标句;如其次第,复以余句约就现在、过去、未来三时别释。”25 依《摄大乘论无性释》说:
爱阿赖耶者,此句总说贪著阿赖耶识;乐阿赖耶者,乐现在世阿赖耶识;欣阿赖耶者,欣过去世已生阿赖耶识;喜阿赖耶者,喜未来世当生阿赖耶识。此性于彼极希愿故,由乐欣喜,是故总名爱阿赖耶。26
以上对于四阿赖耶的解释,显示出一切有部所说的阿赖耶,无论是过去、现在、未来都是众生所执著的,而且这个执著,从无始以来,一直到金刚心,总是那样牢牢地坚执不舍,恒生爱执,这在小乘所承认的前六识是不能承当的,因为小乘的前六识有间断,不具备恒常性,所以四阿赖耶也常被唯识学者认为是阿赖耶识的异门安立。
以上无论是犊子部的不可说补特伽罗,还是化地部的穷生死蕴,上座、分别说系的有分识、大众部的根本识、说一切有部的爱、乐、欣、喜四阿赖耶,都是在说明生命从前到后的延续中有一个转变、相续、潜隐的心识存在,它们是轮回的主体。这个轮回主体所具有的性质,阿赖耶识也同样具有,故后来的唯识学者认为:它们其实就是阿赖耶识的异门密意说。如《摄大乘论》中言:
复次,声闻乘中亦以异门密意,已说阿赖耶识,如彼《增一阿笈摩》说“世间众生,爱阿赖耶,乐阿赖耶,欣阿赖耶,喜阿赖耶。为断如是阿赖耶故,说正法时,恭敬摄耳,住求解心,法随法行。如来出世,如是甚奇希有正法出现世间。于声闻乘《如来出现四德经》中,由此异门密意,已显阿赖耶识。于大众部阿笈摩中,亦以异门密意,说根本识,如树依根。化地部中,亦以异门密意,说此名穷生死蕴。有处有时见色心断,非阿赖耶识中,彼种有断。27
当然,在部派佛教中,是绝对没有八个识的思想,它们也决不承认有一个阿赖耶识存在。但是,部派佛教安立的这些生命轮回主体的性质和功能,在唯识学上第八阿赖耶识也同样具有,所以我们可以下结论,在部派佛教中隐含着阿赖耶识思想。
(三)大乘经典中的赖耶思想
虽然《阿含经》和部派佛教中都隐含有阿赖耶识思想,但唯识学上的阿赖耶识却是依据大乘经典建立的。大乘经典中与唯识学有关的有六部经典,依《成唯识论述记》云:“今此论爰引六经,所谓华严、深密、如来出现功德庄严、阿毗达磨、楞伽、厚严。”28此六经中《如来出现功德庄严经》没有汉译。《华严经》与唯识的关系并不是太大,只是由于《华严经》中《十地品》提出“三界唯心”的思想,这种以心为本的思想得到了后世唯识学者的认同, 并受到了重视。在后来的唯识论典中,当论及到“万法唯识”时,总引用此经的“万法唯心”作为教证,因此,把此经作为唯识宗所依之经典。
而《楞伽经》和《厚严经》真常色彩极为浓厚,印顺导师在其《印度佛教思想史》中谈及《楞伽经》和《厚严经》时就把它归入到“融唯识而成的‘真常唯心论’里”,并且说:
由于此二部经(这里是指《楞伽经》和《厚严经》),引用了五法、三自性、八识、二无我成语,所以一般误以为是瑜伽学的。……这是如来藏系的瑜伽行者,融摄阿赖耶识系的法义,成立自宗——真常为依止的唯心论。29
此外在《论三谛三智与赖耶通真妄》一文中也说:
《楞伽经》说五法、三自性、八识、二无我,多同于瑜伽唯识学,而立如来藏藏识心,立无漏习气非刹那,是在依他性通二分的基础上,与如来藏缘起更接近一步。30由于以上原因,所以本文只以与唯识关系最为密切的《阿毗达磨大乘经》和《解深密经》为代表来考察大乘经典中的阿赖耶识思想。
1、《阿毗达磨大乘经》中的阿赖耶识思想
《阿毗达磨大乘经》,有人认为它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