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作家研究丛书]第一卷台湾新文学之父--赖和 作者:刘红林-第3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赖和有一首诗《生的苦痛》表达了对病人的关怀。作为一个医生,他常年与生老病死打交道,以他的悲悯情怀,不忍见人受病痛的折磨和死亡的威胁:
人世间
都说着生的幸福
奈多数人们
尽彀受生的束缚,这可不是社会罪恶
教士们虽赞美死的快乐
但是到了那个时候
人们已别的没有希望了
思想至此吾不禁为人们放声大哭。
充满了人道主义精神。做医生亦有做医生的乐趣,《山仔脚》写他又到了六年前行过医的地方,道路房屋已被洪水破坏得不成样子了,但:
有了几家旧相识的田夫
瞪着眼儿木立相顾
似怪我长得几茎须,欲认又恐误
就是我手里接生的孩子
见面亦解相呼
怎奈无知小狗,欢迎似的
狺狺吠出篱落,向我拦住去路,尔道可恶不可恶。
看见他手里接生的孩子长大了,“见面亦解相呼”,心里的喜悦溢出言外,连我们几十年后的读者都能感受到。
赖和是一位慈父,非常疼爱自己的儿女,视他们为自己生命的延续。他写道:
孩子!我的乖乖!
你是生命的承续人,
你是生命的扩展者,
你一脱下胞衣,也就会,
倦来眠,饥来吃,
不管它自然的摧残,
活活泼地日就成长,
唉!你的啼声笑貌,
很够使我忘尽了,
一切烦闷苦恼!
——《现代生活的片影》(节选)
他还说:
生命的烛不断地燃着
照耀着生的光明
勿教运命的风吹息
那儿子!就是永远的明灯
——《生命》
这种爱是无私的,不问所以,不存杂念,亦不求回报,是义务,是责任,也是本能:
孩子的可爱
就是人谁都承认
爱护孩子
原是人类的事业里一个实在
不因为他是未来世界的主人
不因为他是生命的相续者
纯然的没有杂念在内
这就是人类的伟大
儿子的可爱
是做过父亲的谁都经验来
只是爱他的可爱
别没有什么期待
不望他来显扬父母
不望他来光大门楣
却也不晓得可爱在什么所在
只是爱他的可爱
咳!那可爱的儿子
——《未命名(孩子的可爱)》
儿女的一言一笑,一举一动,在父亲眼里都是可爱之极。《儿语》记录了小儿的稚语。《儿歌》一写小儿看别人挨骂受罚的幸灾乐祸,二写小儿骗钱买玩具的小小伎俩,三写小儿分不出甘苦,喂牛奶喂药水都哭。“是啊!是他不愿意的啊!/可是妈的乳汁已经断了!”父亲心疼地叹道。《呆囝仔》副标题是“献给我的小女阿玉”,用台湾话文写成,满纸的轻怒薄嗔:光知道玩啦,不看顾小弟;嘴馋贪吃零食啦,总向大人讨钱;爱美要穿好的啦,把粉涂抹得到处都是;还没事总是哭啼啼的,哄也哄不住。“呆囝仔无拍勿会改变”——傻丫头,不打你就改不了——父亲怒喝,但我们听得出来,他佯怒的假面之下是满满的笑意,那份爱,浓得化都化不开。
可是,命运女神是相当吝啬的,她给人一份幸福的时候,总喜欢让痛苦相伴。赖和一生养育了六儿三女,活下来长大成人的只有三儿一女,其余的都在幼年时就因病夭亡了。无论作为父亲还是作为医生,他都痛感人生的失败。作为一个父亲,他眼睁睁看着自己心爱的儿女走向死亡而无能为力,那种痛苦用撕心裂肺来形容,一点也不过分;而作为一个医生,他连自己的儿子都医不活,还谈什么救死扶伤?他在《思儿》一诗中写道:
每当我见到人家的小孩,
总禁不住要激起一阵阵悲哀。
嗳哟!我心爱的芳儿哟!
要是你还活在这世上,
不知现在会如何地长大!
每当我见到人家的小孩,
总禁不住要使我忆起仁慈底父爱。
嗳哟!我心爱的芳儿哟!
你怎么这样硬着心肠从爹娘的怀抱里挣开?
任我如何呼喊,
连一些影儿也不见回来。
每当我见到人家的小孩,
更禁不住要使我联想到过去的历来。
嗳哟!我心爱的芳儿哟!
你那憨笑的脸庞,
你那啼哭的声音,
到现在
还历历地在我眼前耳畔徘徊。
唉!我心爱的芳儿哟!
你哭时的可怜,
你笑时的可爱,
虽仅仅是如昙花一现,
也永不会从我的脑里跑开。
慈父心肠,令人叹息。
三、精神的追寻和生活的体悟
赖和的新诗,还记录了他本人的精神追寻和生活体悟,用说理明志或借景抒情的方法写出。前者有《寂寞的人生》、《感诗(白话)》、《破坏》、《生活》、《现代生活的片影》、《奉献》、《希望》、《忙》、《人心》、《日伞》等,后者有《草儿》、《晚了》、《黄昏的海滨》、《秋晓的公园》。
《寂寞的人生》据推测,当写于1923年至1924年之间,从诗中所写看,赖和的情绪当时处于低潮,没有像后来那样积极投入社会运动和文化运动,但已颇受当局的注意,诗中有“可是受尽指摘的身/朋友们虽不我厌弃/带着传染性的危险人/自己也应来回避”一说,赖和对自己的处境和作为不满意,他在诗中写道:
八
数一数眼前的同志
总感不着往日的情谊
疏疏漠漠冷冷淡淡
消散了热腾腾的和气
九
有人跑上了东京
有人守住在家里
京中有切磋的知己
守住家有爱的伴侣
我只孤单单在寂寞
寂寞得要死
死也尚自不忍心
也尚没有法子
任凭寂寞的权能
好在随意处置
利不与我往来
名不与我共处
十
慨然几次思奋起
跑向民众中间去
经过几次的筹划
总鼓不起这勇气
空立在十字街头
向着行人们注视
不知道路在何方,不知道与谁结伴,颇有鲁迅“两间余一卒,荷戟独彷徨”的意味。这是他的社会理想暂时受挫,急于求索出路时的心态的真实流露。他不仅把自己的寂寞归咎于外部社会,也归咎于自身的软弱。这绝对不是一般常人能够做到的,许多人即便真是自己的责任,还要推卸给外界,而赖和处于那样严酷的社会里,能够洁身自好已经是相当不容易了,若非智者和勇者决不可能有这样的胸襟和勇气。这一点在《感诗》中表现得更加突出:
我为什么?
甘做那金钱奴隶
牛马劳人
日日奔驰役使——跳不出——
十毒世界,万恶迷津
被那名缰利锁
梏丧了生来的美德天真!
好了今恰逢着岁星甲子
万物更新
偷得几日里清福
暂作世外闲人
试浴温泉
独可恨!不能洗我——被——
——污的形神——
《破坏》一诗富于哲理,述破坏与建设的辩证关系,得出“破坏是建设的成绩/建设是破坏的功力”的结论,而结尾还是落到现实上去了。作者说假使他有力,就“铲平了高山,填平了大海,/使那魑魅魍魉豺虎龙蛇无所依据,/始能够会其有极,疏其有极,我就享受了过激危险的荣名”。矛头所向,不言而喻。
《生活》和《现代生活的片影》对所处社会的各色人等(包括自己)的生活提出质疑:为什么贫富不均、苦乐不匀,创造财富的劳动者凭什么要把血汗所得,“供献做一部的牺牲/培养它横逆的威权/增长它凶恶的势力”,他们自己却“只尝着生活的苦痛/丧尽了乐生的希望”,而那些靠着不劳而获的物质过着奢侈淫纵生活的人,又有什么权利“还欺着小百姓抵抗/仗着没有出处的权威/肆意凌辱压迫/威风地/亦自/享受着无愁与安适”?这种社会现实,使诗人“怀疑!烦闷!愤懑!不平!”他感慨自己工作繁忙,没有时间“从事生存外的劳力”。
《希望》阐明了赖和成为诗人的目的,他希望做一个真实的诗人,表现出他自己,不是用文字来装点门面,附庸风雅,而是“仗它来滋养我的精神/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后一句引自《论语》,天天进步的意思。
以景物描写为主抒情言志的诗,在赖和新诗中为数不多,但这部分诗的艺术水准相当高。《草儿》写春天来了,被牛羊践踏过的草儿顽强地发芽,含着无限的生机,“依依地蓬蓬地——/觉悟似的发出芽来!”《黄昏的海滨》写海上日落的壮观,海边入夜后的景色。《秋晓的公园》写秋天公园里安宁静谧且风光美妙。《晚了》最为别致,作者哪儿都没去,就在家中,小睡刚醒,并没走到自然中去,却照样感受到了自然令人心醉的律动:
恍惚地惊开睡眼
犹似枕上闻鸡
红灼灼铁丸似的太阳
已急促促就要沉西
遂催动了竹围外水螺汽笛。
晚雾迷蒙
填塞了空间一切
群动暂得安歇
各争向快乐的睡乡
寻觅那理想中的梦境
藉他来将息片晌
这也是几首诗中诗境最为平和、纯粹的一首。《草儿》有对“践踏”的藐视,发芽的决心,新生的祝福。《黄昏的海滨》有“忽地鳌鸣海风起/冲破了沉沉睡味”的描写,有对“海神”“何苦把崩湃涛——/声送到静默人间去”的责备。《秋晓的公园》尽管是在秋景美不胜收令人陶醉的公园里,也还不能放开“在我这多敢的哀衷,/犹有不堪抚摩的伤痛”,只不过“倒因明净清丽的秋光,/牵惹着无限的憧憬爱恋,/得到了暂时的欢乐安慰”。只有小诗《晚了》,不含伤痛,不带愁思,也不见悲喜,只捕捉到小憩乍醒刹那间的感受。
除了上述三大类型的诗歌外,赖和的新诗也涉及到别的内容。比如《祝南社十五周年》、《祝晓钟的发刊》,顾名思义,属贺诗。赖和用新诗体裁写成的此类诗歌,都特别具有宣传性和战斗性。《相思》、《相思调》是为宣传恋爱自由而作,纯用方言,另外,还有几首讽喻诗,矛头直指殖民统治者及其走狗。
第二节 多元特征的艺术追求
赖和的新诗虽然诞生在台湾新文学的开拓期,但已有很高的艺术成就,与丰富的思想内容相得益彰,形式与内容之间,达成了完美的结合。这是赖和新诗的特色,也是他整个文学创作的特色。在那样恶劣的环境中、条件下,能取得这样的成绩,当然不能抹杀他的天赋,但后天的勤学苦练乃是成功的根本。这种勤学苦练源于他的内在动力:一是出于对祖国文化、文学的热爱,二是出于对文学诉诸人的灵魂的期盼。赖和新诗在充分吸收中国传统诗歌艺术营养的基础上,又学习大陆五四新诗的优长,并融进新的时代要素和台湾特色,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
一、沉郁悲怆与激越豪放的诗歌风格
赖和非常推崇我国诗歌史上的现实主义传统。他曾疾呼:“现代的台湾杜甫、放翁!请勿吝惜,把石壕吏那样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