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文学历史电子书 > 世界古代后期军事史 >

第22章

世界古代后期军事史-第22章

小说: 世界古代后期军事史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四是京师内外的戍军。汉武帝时设有执金吾一职,统一节制这部分戍军,这 

是一支单独卫戍长安的驻军。西汉地方军称为郡(国)县兵,由郡太守、都 

尉、县令长、县尉组成指挥系统。发兵权由皇帝控制,皇帝发郡国兵时,用 

铜虎符为验,无符不得发兵。此外,西汉时和周边各民族之间的交住较前更 


… Page 75…

为密切,也时常有一些战争发生。因此,为了防备少数民族,西汉统治者还 

建立了边郡兵、屯田兵和属国兵。边郡兵设于边地郡县,由太守、都尉、侯 

官、障尉、侯长、队长组成一个指挥系统。屯田兵则多设于河西走廊、湟中 

和西域一带,主要对付匈奴、羌人并保护通往西域的丝绸之路,由边郡特设 

的农都尉统帅。属国兵指在降汉的匈奴人和羌人地区驻守的兵士,这种地区 

共有6个:陇西、北地、上郡、朔方、云中和金城。属国兵归中央设立的典 

属国统领,协助边郡兵守卫边疆,有时候也奉召出征。东汉光武帝时,对地 

方兵制作了一次重要的改革,实际上取消了地方军,使军权高度集中于中央, 

地方无常驻之兵。到东汉后期,由于朝廷腐败,朝政混乱,中央权力削弱, 

地方军阀割据,地方军杂乱不堪,无统一指挥系统,为军阀混战创造了条件。 

     在秦汉时期,其军事集权领导体制还表现在皇帝进一步发展了早在春秋 

时代便已萌生的监军制度。皇帝为了时刻控制军权,监视军队的行动,便派 

出由太子、宠臣或御史等亲信心腹充任的监军者到中央军和地方军以及出征 

的部队中间,负责皇帝军令的贯彻和对违法将帅的监督等,遇将帅出缺时, 

还可替代将帅之职统兵。秦始皇便曾“使扶苏北上监蒙恬于上郡”①。由此, 

皇帝加强了对军事的控制能力。 


… Page 76…

                          2。军队编制与兵役制度 



     从秦汉时期的军队编制来看,军队由两大军种组成,即陆军和水军。陆 

军又可分为步兵、车兵、骑兵等兵种。步兵则包括甲士步兵、强弩步兵、轻 

装步兵,前两者又叫重装步兵。汉代的骑兵有轻骑兵与重骑兵之分。秦至汉 

初,车兵为一独立兵种,至西汉中期,逐渐被骑兵取代。水兵又称“舟师” 

或“楼船士”。 

     具体说来,陆军中的步兵 (文献中又称“材官”或“材士”)在秦汉时 

期非常普遍,各郡国皆有,主要分布在不产马的内郡①。而骑兵则在秦代便 

已有之,到汉代时有了进一步的发展。汉代统治者为了对匈奴等善骑射的少 

数民族作战,特别重视骑兵建设,使骑兵建制迅速发展。汉武帝时期还大规 

模兴建骑兵集团。元鼎六年 (公元前111年),汉武帝创建了屯骑、步兵、 

越骑、长水、射声、虎贲、胡骑七校尉,常驻京师,七校尉兵都统于原有的 

中垒校尉,合称八校尉。其中,屯骑、越骑、长水、胡骑则是专为组训骑兵 

而设立的。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汉武帝又从西北地区挑选出精于骑 

射的“六郡良家子”和从军战死者的子孙(又称“羽林孤儿”)组成羽林骑, 

使骑兵得到大力发展。因此,当西汉大将军卫青、霍去病远征匈奴时,汉朝 

能发骑兵20余万②,足见其规模之盛。车兵又称为“车士”或“轻车士”, 

秦汉时它已发展为一个独立兵种,并且具有不小规模。匈奴侵犯西汉边境时, 

汉文帝曾“发车千乘,十万骑”③。车兵以乘为单位,一般每车有3人,其 

中1名驭手和2名武士,既可冲锋陷阵对敌作战,又可布列阵垒以作防御, 

阻止敌人。汉武帝之后,因车兵自身的弱点,即受地形、气候影响较大,不 

够灵活,加之匈奴和羌等善骑射、精骑术的周边民族时常与汉发生战争等因 

素,车兵作用减小,被迅速发展起来的骑兵所取代。随着造船技术的发展, 

秦汉时期的水兵建置也得到发展,水兵数量不断增加,并广泛用于战争。从 

史料记载看,水兵多设于沿海地区及江河众多的内郡,其规模巨大,人数以 

万计,船只以千数①。仅江淮地区就有楼船兵10多万人。水兵种类较多,有 

楼船兵、戈船兵、下濑兵和冒突兵等。水兵将领由中央委任,有楼船将军、 

下濑将军、戈船将军等。 

     从秦汉军队的规模来看,平时与战时有别,中央和地方有异,驻扎和征 

战不一。 

     秦朝和汉代均拥有一支规模庞大的武装力量,据史籍记载,秦朝的中央 

禁卫军有5万人②;南北边防兵计80万人,其中西、北边兵30万,南方戍 

守部队50万③。地方兵的数量在史书中无明确记载,但有人估计有百万之 

多。西汉时期的军队总数也无确切统计,据推算,大致也在80万至100万人 

之间④。秦汉时代军队数目如此之庞大,反映了当时的中国幅员辽阔、疆域 

广大、人数众多;也说明了当时统治者出于内政外交的需要,组建庞大军队 

巩固自己的统治,镇压人民的反抗,抵御异族的侵扰;还证明了当时经济已 

有较大发展,人丁兴旺、兵源充足、有能力维持庞大的军队。到了东汉时期, 

由于实行募兵,征兵制度松驰,难以维持庞大的军队;也由于北方匈奴势力 

削弱,对东汉的威胁不大,统治者的忧患意识减小,有压缩军队的客观条件; 

加之东汉实行高度中央集权制,除国家拥有一定数量的中央军外,地方郡国 

兵不多,只有战时才临时征募兵士。因此,东汉的兵力远不及西汉强盛。 

     秦汉时期的军队在作战时的编制亦有具体规定。由于秦汉社会生产力较 


… Page 77…

以前有了很大提高,铁兵器大量应用于战场,军队人数众多,战争规模巨大, 

因此,战争期间双方投入的兵力很多。公元前215年,秦始皇令蒙恬率兵30 

万北击匈奴;汉高祖刘邦曾于公元前200年亲率32万人与匈奴作战。由此可 

见当时的作战规模。在作战期间,秦汉军队的编制基本为部曲制。秦统一六 

国之后,开始实行部曲制。到了汉代,军队的战时编制主要采用部曲制的形 

式。秦汉时期的部曲制形式是,大将军统辖5个部的兵力 (一般统辖2至3 

个部),每个部由校尉 (比二千石)和司马(比千石)指挥:部下设曲,由 

军侯和千人(比六百石)指挥;曲下设屯,由屯长(比二百石)指挥;屯下 

设队,由队率和队史 (比百石)指挥;再往下为什伍,由什长和伍长指挥。 

即军—部—曲—屯(官)—队—什伍的编制。什伍是军队的最基本编制单位。 

部曲的编员与作战编员有较大差额,多者可达千余人①。 

     秦汉时期的军队平时都各司其职,各守本分。中央军驻守京师和保卫皇 

宫,地方军分驻在各郡县,由都尉、县尉具体指挥,执行军务,进行操练; 

边郡兵 (屯兵)则在边郡太守统帅下镇守边境,其组织编制与前述的战时编 

制相同,属部曲编制。 

     秦汉的兵役制度在各个时期不尽相同,它与当时的社会经济和政治的发 

展有着密切的联系。在400多年的时间里,秦汉的兵役制度以征兵制和募兵 

制为主,并伴有谪戍制、刑徒兵制等其它形式。 

     秦汉实行不同程度的郡县制,秦时将全国分为36郡,汉代逐渐增加。其 

征兵亦以郡县为单位,国家对征兵工作有具体规定,包括征兵对象、年龄标 

准、身体条件、服役期限等内容。各郡县的在籍男子都有义务服兵役,战争 

时期国家还可随时征兵。秦和汉初主要采用征兵制,而且兵役制与徭役制相 

结合。按汉代规定,男子在23岁至56岁期间必须服两年的兵役,第一年在 

本郡内充当“正卒”,即在地方接受材官(步兵)、楼船(水兵)和骑士的 

军事训练;第二年则在京师做卫士,或到边境屯守戍卫做戍卒。此外,这些 

男子每年还要在本县或外地服徭役1月,不愿服役的可以钱代役,一般交钱 

300(或说一千)据有人估计,秦始皇时,当兵服役的人远远超过200万,占 

壮年男子的1/3以上。 

     到了汉武帝时期,除实行征兵制外,也采用募兵制。所谓募兵,即以雇 

佣的形式招收募集兵员。招募的士卒一般是自愿的,经过一定的考选,具有 

较强的战斗力。从汉武帝始至西汉末年,募兵已随处可见。如汉代的京师禁 

卫兵中便有一部分是募兵,边境要地也常使用募兵屯戍。此外,在征讨少数 

民族、镇压农民起义、平定地方叛乱等非常时期,也都使用过募兵。反映了 

当时土地私有制的深化和商品货币经济的发展,只靠征兵制,已难以应付长 

期的大规模的战争①。从光武帝至东汉末期,募兵制逐渐取代征兵制。汉代 

的应募者成份复杂,除编户齐民之外,还有刑徒、家兵或军中。这些募兵没 

有固定的服役期限,通常是战争结束后即被遣散,在服役期内能从国家那里 

领取到报酬 (即“赏值”) 

     秦汉时期还采用谪戍制作为兵员的补充。所谓“谪戍制”是指国家将那 

些有特殊身份的人如犯罪吏、赘婿、商人等用强制手段遣其戍边的制度。封 

建国家以此办法开辟兵源、扩充戍边力量。如秦始皇三十七年 (公元前210 

年),“徙天下有罪谪吏民,置海南故大越处,以备东海外越”①。汉武帝 

天汉元年(公元前100年),“发谪戍屯五原”②。 

     秦汉统治者为强化王权,维护自己的统治,都以严刑峻法治民。触犯封 


… Page 78…

建刑律的人有时因皇帝的“大赦”或“诏令”而免罪免刑,充任士兵,此乃 

刑徒兵。这类兵士在西汉中期以后、特别是在东汉时期尤为众多。他们或从 

事边防工程和军营的修建,或屯戍边防,在战争期间也临时被武装起来参加 

战斗以应急。秦末农民战争爆发时,“秦令少府章邯免骊山徒、人奴产子生, 

悉发以击楚大军,尽败之”③。 

     秦汉时期还使用少数民族当兵,这些士兵被称为“夷兵”。 

     秦汉的兵役制度后来基本上被历代王朝所沿袭。 


… Page 79…

                          3。武器装备与军事后勤 



     由于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军事战争的需要,秦汉时期的武器装备 

较以前有了很大发展,武器制作水平提高很快,武器种类向多样化发展。 

     一般认为,秦汉时期的武器种类为“五兵”,即弓矢、殳、矛、戈、戟。 

近年来有了新的研究成果,有人认为“五兵”只是秦汉武器中的一部分。大 

量的文献考古资料表明,秦汉时的武器种类多种多样,大致可分为三大类: 

常备武器、车、船与战马、传令与守御器备。 

     具体说来,第一类常备武器又可分为6种,即长兵器——殳、戈、矛、 

戟;短兵器——刀、剑;远射兵器——弩、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