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文学名著电子书 > 留学申请必读:太傻十日谈 >

第16章

留学申请必读:太傻十日谈-第16章

小说: 留学申请必读:太傻十日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都不做,把时间浪费在推荐信、文书这些所谓的文件包装上,你肯定不会有任何的改变,你还是过去的自己,你仍把前途寄希望于所谓的运气上。
  我默默地坐在星巴克的角落里思考,心中充满了对过去时光的感慨,丝毫没有注意到太傻已经走到了我的身边。当他向我打招呼的时候,我才从沉思中跳了出来,向太傻点头微笑。
  第39节:推销沟通决定一切(3)
  太傻在我对面坐下:〃Hi,想什么呢,想得那么入迷?〃
  我笑着说:〃没想什么很重要的事情。我在猜想,你今天会和我讲哪些新鲜的东西呢?〃
  太傻说:〃那看你想知道什么了。我又没有做什么授课提纲,每次不都是随便聊聊吗?〃
  我点头说:〃我现在已经能够掌握申请前期准备的核心了,大部分的问题我都可以自己解决了。套用营销学的概念,应该可以说,产品已经生产好了。接下来的问题,就是如何去把这个产品卖出去了吧!〃
  太傻点头说:〃Jim,我已经感觉到你的信心了,这种信心和你以前那种盲目的自信是完全不一样的。现在,你是不是已经有了一种很平静的满足感?我指的是在申请准备上。〃
  〃很平静的满足……〃我琢磨了一下太傻这个用词,说,〃应该是这样吧。在以前申请的时候,不管是在我自信心很足还是略有不足的时候,我都很急躁,总是觉得自己必须做点什么,于是急切地到网上去看别人在做什么,回头再想想自己
在做什么。我虽然自信,但是我的自信心始终与焦虑感纠缠在一起,我说不清楚自己在为什么而焦虑,那应该是未知结果的迷茫。嗯,是这样的。我总是担心,总是想,这次申请,会有什么结果呢?我虽然表面上自信,但是,我知道,
我自己总是不断地在怀疑,在担忧。〃
  〃那现在呢,就不担心了吗?〃太傻接着问。
  〃担心?我应该担心什么呢?结果吗?结果很重要吗?不管结果是什么,我想我现在已经对自己很满意了。就算今年再没有什么我满意的学校录取我,我都不会因此而失望。从申请这个过程中获得的价值,已经足够我受益很久了。再
说,为什么会没有结果呢?太傻,你知道吗,很奇怪,我不知道为什么,但是,我现在真的对申请的结果没有一点点的担心,我想申请结果还是对我很重要的,因为不同的结果,会对我的生活轨迹产生不同的影响,但是,不论怎么改变
,我都会很满足。〃
  太傻点点头:〃Jim,你看这说明,你已经真的理解留学申请了。当你不再为方法、手段、策略、途径的选择而焦虑的时候,就是你已经将申请融会贯通的时候了。你现在应该感觉到,要做的事情,是非常确定的,你会说,'当然应该
这样',而不会再有'怎样才能做得更好'之类的疑虑,对吗?〃
  我沉思着,然后点点头。是的,这段时间,我真的很少再像以前那样感到漫无目标。我也不再像从前那样不断地怀疑自己什么地方没有做好,或者什么事情做错了。我甚至都没有想过这样做是正确还是错误,我只是努力地把事情做
好,并且,我知道,还有很多可以做得更好的事情在等着我。我感到,生活在自己掌握之中,申请也在自己的掌握之中,没有什么值得疑虑或者担心的地方。也许我的确不是最强的申请者,但是,我对我申请的结果不存在疑问。因为我
知道〃我真的尽力了,并且我真的超越了我自己〃。
  太傻看我沉默不语,笑着说:〃其实,这是一种很好的状态,把它保持下去。我相信,你的结果肯定是出乎意料的好。〃
  我不置可否地笑了笑,说〃现在我知道我怎么也不算一个次品了。但是,未必良品就一定可以卖个好价钱吧?要是你处在我现在的位置上,你会怎么把自己卖出去呢?〃
  太傻笑着说,〃首先,我要确定自己到底需要卖给谁,然后给自己定一个好的价格,AGOODPRICE!〃
  我点点头:〃如果你是我,你希望把自己卖给谁呢?〃
  太傻说:〃如果我是你,我会把自己卖给TOP10的学校!〃
  我说:〃这个目标是不是太高了?要是卖不出去呢?是不是应该先分析分析,到底前30名的学校,有哪些教授,他们都研究哪些方向,然后再具体确定卖给哪些人呢?〃
  太傻微微笑了笑:〃Jim,你看,你其实对这些都明白,不用去套我的观点。我肯定,你在这段时间,没有和任何教授或者学校联系吧!〃
  我笑着说:〃确实没有。我觉得,这件事情我以前已经做得很多了,该知道的我都知道了,所以不用再费力做什么联系了。把自己做成一个好产品,让自己的'肉丝'多一些、大一些,比费力地去琢磨'到底什么人要买',有价值得多吧?
不过,假如你是第一年申请,并不知道什么教授做什么方向,你会怎么做呢?〃
  第40节:推销沟通决定一切(4)
  太傻说:〃我想,我还是不会去在自己没有做好专业准备之前,去费力地联系什么教授。就算联系上了,又能获得什么信息呢?〃
  我有些感概:〃说实话,一个没有申请经验的人就像一只无头苍蝇,到处乱撞。很多人在开始申请的时候,对学校并没有什么了解,这种对学校层次的概念,基本上要自己做过一次申请,才会真正地获得吧。记得我第一次申请的时候
,费了几个月的时间,和各种人联系,套取各种信息,如奖学金呀,录取率呀,教授是不是招人呀,可累坏了。〃
  太傻点头说:〃可以想象得出你当年的辛苦。但是,Jim,我还有一个问题,现在你再回想一下,那个时候,你花了那么多时间,和那么多的教授联系,是不是真的了解到了必要的、有价值的申请信息呢?〃
  我摇摇头:〃说实话,现在看起来,真正有价值的东西没多少。虽然,那个时候,我总是很激动,我总是觉得,我了解了很多别的申请者都不知道的小道消息,比如某某学校今年奖学金设置得特别多呀,或者某某教授对中国学生很有
兴趣呀。我觉得,我在申请中,就是因为掌握了这些消息,占据了很大的优势,于是我会更乐此不疲地去收集这些东西,但是,现在看来,真的有一些好笑。从本质上来讲,做这些工作,对申请根本不会有什么实际的帮助。〃
  太傻接着问:〃为什么不会有实际的帮助呢?〃
  我想了想,说:〃有很多原因。最主要的原因是,哪些大学热门,哪些大学冷门,都是摆在面上的事情。你看,中国每个申请者,一般都申请10…15所的学校。在信心不足的情况下,有人甚至会申请30所以上的学校。每个人都对自己申
请的学校作了排名,通常是把最好的也是录取希望不大的学校放在前面,把最有可能录取自己的学校放在中间,然后挑几所学校保底。于是,排名30…80的学校几乎每个学校都是人挤人,尤其是热门专业,中国申请人挤到上千,尤其像
USC,IOWA,OHIO这种最喜欢招收中国学生的地方,谁都不会忘记去申请它。就算一些相对不是很热门的文科专业,每个学校也至少有300以上的申请人去扎堆。你以所谓的小道消息、内部信息为依据进行选校,以为这样做可以少走弯
路,但最后却发现,你只是扎堆到那种申请人已经多得成堆的地方了。而且,虽然多数人都在申请前查看了相关资料,但至少有50%的申请人最终只是凭感觉作随机选择。换句话说,大部分人,都只是在碰运气罢了。这种行为方式,导致
了美国所有的学校都有人申请,特别排名150名以前的学校几乎都会被扎堆,就算Harvard也不例外。为什么呢,因为很简单,至少5个申请者中肯定有一个人申请Harvard。就算他知道自己肯定不会被Harvard录取,也会把它加在自己的学校
列表里面。他会想,试试吗,就算是落榜了,也不会死人的,申请15所学校和申请16所学校没有什么本质区别。于是,每年Harvard都至少要收到两份中国学生的申请材料吧。你说,就算我通过一个月的努力,终于明白了,原来Harvard今
年会多招2个国际学生,于是我要申请Harvard,这会有什么实际意义吗?
  〃更可笑的事情是,中国学生在选校过程和沟通过程中,都不约而同地、自以为是地把收集教授信息作为第一目标,他们都认为,要是我发现某个教授今年有比较多的奖学金,比较多的招生计划,于是我就可以主攻这个对象,这样会
有更大的成功率。于是大家都会拼命去收集这类信息。还有不少人给教授发无数邮件,询问奖学金情况,问是不是招人,招不招中国学生。于是,教授的邮箱里垃圾邮件成堆。我以前也总是做这样的事情,但是,第一次申请失败后,我
就在想,就算我知道了某个教授要招人,又能怎么样呢?我还有很多无法知道的事情比如他是不是已经有了确定人选了,比如他是不是根本就没打算招中国学生,比如他要招的人是不是一定要具备某些特殊要求。就算你把这些信息都弄
到了,你肯定只会有一个结论这个教授,不适合我申请。〃
  第41节:推销沟通决定一切(5)
  太傻笑着点点头:〃事实上,这是一个本质上的误区。很多人认为,在申请中,信息很重要。这句话本身当然是对的,但是,他们并不能真正理解信息的价值,这种学校信息、教授信息,不是给他们确定申请学校用的,是给他们确定
自己的定位用的,而且,我们很早就说过,这个定位,不是申请学校层次的定位,而是自己专业上的定位,而这个定位是一个很简单的过程,对吗?〃
  我很重地点了点头:〃对,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是非常非常关键的问题!事实上,我们每个人申请,首先不是考虑学校要什么,而是考虑自己有什么。我们不是根据学校变化自己,而是把自己卖给学校。初看,这个说法好像与营
销学的理论相悖,但是,它们在本质上是完全吻合的。如果你自己是一个面包,你的目标就是买面包的人,确实,每个人都有自己喜欢的面包口味,但是,如果你是一个法国面包,你没有必要花多少时间去详尽地研究到底多少人喜欢吃
法国面包,多少人喜欢吃德国面包。因为,就算你知道了答案,也不可能把自己变成一个德国面包,不是吗?你有时间研究这些,还不如去研究如何把自己的法国面包变得更可口呢!在申请中,一个人有什么背景,是什么方向,都是基
本确定的,根本没有必要在申请方向的问题上犹豫不决。我相信每个人的专业目标都是很明确的。与其花时间琢磨申请什么专业,还不如花时间做一些实实在在的事情,就算多看几页专业书,都比没有根据地琢磨强。选校也是一样。真
的有什么好选择吗?真的有所谓的'准确的'选校吗?不管你申请哪些学校,都只是一个几率的问题,对大多数人来说,花一个小时选校的结果,和花3个月选校的结果,不会有什么本质的区别。太傻,你的留学咨询中心,不是也给客户选
校吗?你们的选校方案,估计是最专业的吧,我看了你们介绍,先做选校模型,再做专业规划,然后三次筛选,每次设定筛选标准,还要提交明确的选校报告,不会有比你们做得更专业的选校了吧,但是,你觉得这样做,真的可以最大
限度地提高成功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