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 译注 1-第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墓妥畲螅司抛笊剑卫砹司糯螅杩A司盘鹾恿鳎俣司胖莘浇纾鞯囟及凑沼赡傻墓蔽锴袄唇保挥胁磺〉钡摹W莺嵛迩Ю锏牧煊颍际艿桨哺В钡嚼刖┦ψ钤兜谋呋牡厍D鞘保戏桨哺У浇魂n、北发,西方安抚到戎、析枝、渠廋、氐、羌,北方安抚到山戎、发、息慎,东方安抚到长、鸟夷,四海之内,共同称颂帝舜的功德。于是禹创制《九招》乐曲歌颂舜的功德,招来了祥瑞之物,凤凰也飞来,随乐声盘旋起舞。天下清明的德政都从虞之物,凤凰也飞来,随乐声盘旋起舞。天下清明的德政都从虞舜帝开始。
舜二十岁时因为孝顺而闻名,三十岁时被尧举用,五十岁时代理天子政务,五十八岁时尧逝世,六十一岁时接替尧登临天子之位。登位三十九年,到南方巡视,在南方苍梧的郊野逝世。葬埋在长江南岸的九嶷山,这就是零陵。舜登临帝位之后,乘着有天子旗帜的车子去给父亲瞽叟请安,和悦恭敬,遵循为子之孝道。又把弟弟象封在有鼻为诸侯。舜的儿子商均不成材,舜就事先把禹推荐给上帝。十七年后舜逝世。服丧三年完毕,禹也把帝位让给舜的儿子,就跟舜让给尧的儿子时的情形一样。诸侯归服禹,这样,禹就登临了天子之位。尧的儿子丹朱,舜的儿子商均分别在唐和虞得到封地,来奉祀祖先。禹还让他们穿自己家族的服饰,用自己家族的礼乐仪式。他们以客人的身份拜见天子,天子也不把他们当臣下对待,以表示不敢专擅帝位。
从黄帝到舜、禹,都是同姓,但立了不同的国号,为的是彰明各自光明的德业。所以,黄帝号为有熊,帝颛顼号为高阳,帝喾号为高辛,帝尧号为陶唐,帝舜号为有虞。帝禹号为夏后,而另分出氏,姓姒氏。契为商始祖,姓子氏。弃为周始祖,姓姬氏。
太史公说:学者们很多人都称述五帝,五帝的年代已经很久远了。《尚书》只记载着尧以来的史实;而各家叙说黄帝,文字粗疏而不典范,士大夫们也很难说得清楚。孔子传下来的《宰予问五帝德》及《帝系姓》,读书人有的也不传习。我曾经往西到过空桐,往北路过涿鹿,往东到过大海,往南渡过长江、淮水,所到过的地方,那里的老前辈们都往往谈到他们各自所听说的黄帝、尧、舜的事迹,风俗教化都有不同,总起来说,我认为那些与古文经籍记载相符的说法,接近正确。我研读了《春秋》、《国语》,它们对《五帝德》、《帝系姓》的阐发都很明了,只是人们不曾深入考求,其实它们的记述都不是虚妄之说。《尚书》残缺已经有好长时间了,但散轶的记载却常常可以从其他书中找到。如果不是好学深思,真正在心里领会了它们的意思,想要向那些学识浅薄,见闻不广的人说明白,肯定是困难的。我把这些材料加以评议编次,选择了那些言辞特别雅正的,著录下来,写成这篇本纪,列于全书的开头。
原文注释
黄帝者,少典之子①,姓公孙②,名曰轩辕。生而神灵③,弱而能言④,幼而徇齐⑤,长而敦敏⑥,成而聪明⑦。
①少典:《索隐》:“少典者,诸侯国号,非人名也。”按:这里所谓“诸侯国号”实际就是远古部族名。 子:指后代。 ②公孙:《索隐》引皇甫谧云:“黄帝生于寿丘,长于姬水,因以为姓”。据此,则黄帝姓姬。《会注考证》云“《大戴礼·五帝德》无‘姓公孙’三字,未详史公所本”,又引崔述云“公孙者,公之孙(公侯之孙)也”。认为公孙不是黄帝的姓。③神灵:有神异之气。 ④弱:幼弱,这里指出生不久。《索隐》:“潘岳有《哀弱子》篇,其子未七旬曰弱。”(“未七旬”,还不到七十天。) ⑤徇齐:疾,敏捷,指智虑敏捷。 ⑥敦:敦厚,诚实。敏:勉,勤勉。 ⑦聪明:本为听力好,视力好,即耳聪目明之意,这里指见闻广,能明察。
轩辕之时,神农氏世衰①。诸侯相侵伐,暴虐百姓②,而神农氏弗能征。于是轩辕乃习用干戈③,以征不享④,诸侯咸来宾从⑤。而蚩尤最为暴,莫能伐。炎帝欲侵陵诸侯,诸侯咸归轩辕。轩辕乃修德振兵⑥,治五气⑦,艺五种⑧,抚万民,度四方⑨,教熊罴貔貅虎⑩,以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三战,然后得其志。蚩尤作乱,不用帝命。于是黄帝乃征师诸侯,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遂禽杀蚩尤。而诸侯咸尊轩辕为天子,代神农氏,是为黄帝。天下有不顺者,黄帝从而征之,平者去之(11)披山通道(12)未尝宁居(13)。
①世:后嗣,后代。 ②暴虐:侵害,侵侮。 百姓:指贵族,百官。百姓在战国以前是对贵族的总称,因为当时只有贵族才有姓。 ③习:演习、操练。 干戈:古代兵器。 ④不享:指不来朝拜的诸侯。诸侯向天子进贡朝拜叫享。 ⑤咸:都。 宾从:归顺,归从。 ⑥振:整顿。 ⑦五气:五行之气。古代把五行和四时相配:春为木,夏为火,季夏(夏季的第三个月,即阴历六月)为土,秋为金,冬为水。“治五气”是指研究四时节气变化。 ⑧艺:种植。 五种:指黍、稷、稻、麦、菽等谷物。 ⑨度四方:指丈量四方土地,加以规划。“度”,量长短。 ⑩熊、罴、貔、貅、、虎:都是猛兽名。《索隐》认为这六种猛兽经过训练可以作战,《正义》以为是用来给军队命名的,借以威吓敌人。按:六种猛兽可能是六个氏族的图腾。 (11)平者:指平服的地方。去:离开。 (12)披:开,打开。 (13)宁居:安居。
东至于海,登丸山,及岱宗①。西至于空桐,登鸡头。南至于江,登熊、湘。北逐荤粥②,合符釜山③,而邑于涿鹿之阿④。迁徙往来无常处,以师兵为营卫。官名皆以云命⑤,为云师。置左右大监,监于万国。万国和,而鬼神山川封禅与为多焉⑥。获宝鼎,迎日推荚⑦。举风后、力牧、常先、大鸿以治民⑧。顺天地之纪⑨,幽明之占⑩,死生之说,存亡之难(11)。时播百谷草木(12),淳化鸟兽虫蛾(13),旁罗日月星辰水波土石金玉(14),劳勤心力耳目,节用水火材物(15)。有土德之瑞(16),故号黄帝。
①岱宗:即泰山。 ②荤粥:部族名,即匈奴。 ③合符:验证符契。符,古代朝廷传达命令或调兵遣将所用的凭证,用竹木或金玉制成,剖而为二,双方各执一半,用时相合以验真假,叫做合符。又:《索隐》引郭子横《洞冥记》称东方朔云“[釜]山出瑞云,应王者之符命”。“符命”,上天赐祥瑞与人君,作为受命于天的凭证。据此,则“符”为符命,“合符”意思是说釜山的瑞云与黄帝的黄云之瑞相符。 ④邑:这里是建城邑的意思。 阿:山脚。 ⑤官名皆以云命:用云来命名官职。《集解》引应劭曰:“黄帝受命,有云瑞,故以云纪事也。春官为青云,夏官为缙云,秋官为白云,冬官为黑云,中官为黄云。”《左传·昭公十七年》云:“昔者黄帝氏以云纪,故为纪师而云名。” ⑥封禅:古代帝王所举行的祭祀天地山川的盛典。在泰山筑坛以祭天叫封,在梁父山辟草以祭地叫禅。 与:跟……比。 ⑦“获宝鼎”二句:“迎”,预测,预推。“推”,推算。“荚”(cè,策),同“策”。《索隐》据《封禅书》有“黄帝得宝鼎神策”和“于是推策迎日”二句,认为神策即神蓍(shī,师),用以占卜的蓍草。这两句意思就是黄帝观测太阳的运行用神策推算历法,预知节气日辰。又《正义》:“黄帝受神荚,命大挠造甲子(即天干地支),容成造历(即黄帝历)是也。” ⑧举:提拔任用。 ⑨天地之纪:指天地四时运行的规律。“纪”,规律。 ⑩幽明:指阴阳。 (11)难(nàn,“南”去声):论说,争辩。 (12)时:按季节。一说“时”通“莳”,栽种。 (13)淳化:驯养。虫蛾:指蚕。传说黄帝的正妃嫘(léi,雷)祖教民养蚕、缫丝、织帛。 (14)“旁罗”句:此句历来解说不一。《大戴礼记·五帝德》作“历离日月星辰,极畋土石金玉”,王聘珍《解诂》云:“离者,别其次位。极,致(招致,求得)也。畋,取也。”译文以此为参照而译出。 (15)节用:有节制地使用,如按季节采伐树木、捕鱼打猎等。 (16)土德之瑞:《吕氏春秋·应同》:“黄帝之时,天先见(现)大螾大蝼。黄帝曰:‘土气胜。’土气胜,故其 色尚黄,其事则(效法、取法)土。”《封禅书》:“黄帝得土德,黄龙地螾见。”古人认为帝王兴起,上天先呈现某种征兆,显示给下人。其实这只是传说和附会,不可信。“德”,属性。“瑞”,祥兆。
黄帝二十五子,其得姓者十四人①。
①姓:在远古时代本为氏族(部落)的标记,它标明一个人所出生的氏族,与后世的姓不同。这里所说的“得姓”,大约是指由于人口繁殖,由黄帝氏族又分为若干个氏族。《国语·晋语四》:“凡黄帝之子二十五宗,其得姓者十四人,为十二姓,姬、酉、祁、己、滕、箴、任、荀、僖、姞、儇(xuān,宣)、依是也。”韦昭注:“得姓,以德居官,而初赐之姓谓十四人,而内二人为姬,二人为己,故十二姓。”
黄帝居轩辕之丘,而娶于西陵之女,是为嫘祖。嫘祖为黄帝正妃,生二子,其后皆有天下①:其一曰玄嚣,是为青阳,青阳降居江水;其二曰昌意,降居若水②。昌意娶蜀山氏女,曰昌仆,生高阳,高阳有圣德焉。黄帝崩③,葬桥山。其孙昌意之子高阳立,是为帝颛顼也。
①其后皆有天下:他们的后代都领有天下,为天子。玄嚣的后代如帝喾和尧,昌意的后代如颛顼和舜。 ②降居:指被封为诸侯。 ③崩:古代帝王或王后死叫“崩”。
帝颛顼高阳者,黄帝子孙而昌意之子也。静渊以有谋①,疏通而知事②;养材以任地③,载时以象天④,依鬼神以制义,治气以教化⑤,絜诚以祭祀⑥。北至于幽陵,南至于交阯,西至于流沙,东至于蟠木。动静之物⑦,大小之神⑧,日月所照,莫不砥属⑨。
帝颛顼生子曰穷蝉。颛顼崩,而玄嚣之孙高辛立,是为帝喾。
①静渊:沉静稳练,镇定深沉。②疏通:通达。 ③任地 :开发利用土地。 ④载:推步,推算天文历法。 象:法象、取法。“象天”,这里指顺应自然。 ⑤气:指四时五行之气。 ⑥絜(jié,洁):同“洁”。古人祭祀之前要斋戒沐浴,洁净身心,以表示虔敬。 ⑦动静之物:天地万物。动物指鸟兽之类,静物指草木之类。 ⑧大小之神:据《正义》,大神指五岳(中岳嵩山、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和四渎(江、河、淮、济)之神,小神指小山平地之神。 ⑨砥(dǐ,底):本指磨刀石,引申为平,平定之义。 属:归属,归附。
帝喾高辛者,黄帝之曾孙也。高辛父曰极,极父曰玄嚣,玄嚣父曰黄帝。自玄嚣与极皆不得在位,至高辛即帝位。高辛于颛顼为族子①。
高辛生而神灵,自言其名②。普施利物,不于其身。聪以知远,明以察微。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