琥珀的眼泪-第1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风停了。我听到沉静中自己的心跳———凭着女孩独有的敏感,我知道他就站在我身后不远处。他在期待着什么呢?期待着从冰山般寂寂的生命中获取生的活力与希望?期待着从死水般的冷漠中获得水的清音与柔情?好一个痴迷的梦中人啊!
然而我却无权打碎你的梦。我自己又何尝不是在梦里颠簸?
九月十七号,就是今天,你我约定的最后期限。一年,是一很长的时间么?长的可以使一个人忘记自己许下的诺言?诺言,不是必须遵守的么?难道说过的话可以不算?人生最大的闹剧莫过于两个人的戏,其中一个已御妆而去,另一个却固执地守在独角戏中不肯放弃……
我开始喜欢秋天了。秋的悲凉与悱恻,秋的成熟与练达,对了,还有“秋的神韵”(这是你的句子)所以,我不怪你。春红的火热与娇媚算得了什么,唯有秋花的饱经风霜与神韵方令人蒙昧思服。
脚步声由远而近,由轻至重……你来做什么?这么急切切地打碎自己的梦?也好,梦醒了便不会轻易再做梦。
我坐着,你站着。可我深知在我们的精神里你坐着,我站着。你,亦如一年前的我。“令人怜爱的小妹妹”,一年前他这样称呼我。
“为什么总独坐在这里?”低沉沙哑却透着春的朝气。我不由得上下打量着他:一张朝阳般灿烂的脸,眼睛里流露出对一切事物的关切与渴盼;一身运动衣,我仿佛看见了运动场里他矫健的身影。不错,这正是个该追梦的时节。
…
《琥珀的眼泪》三十二(2)
…
“那你又为什么喜欢窥视别人的踪迹?”我反问,用一颗苍老的心。
“我,只是好奇。”
“而我,是为了不再好奇。”我站起身来欲离去,怕演坏我的角色,有一些人可以轻松地打碎别人的美梦,可我不行。
“劝你一句,别陷在独角戏里。”我用姐姐般的口吻对他说,再迈着皇后似的步子消失在他的眼前。
真没想到,我竟能如此洒脱地告别今天,这么说,我已走进了秋?
2
秋天一天凉似一天,古树上的叶已落了大半,未脱落的也如浮萍泛海摇摇欲散,它们是耐不过风寒的。
我无力地坐在石矶上,披着晚霞,漫数落叶。一片,二片……一张雪白的信伴着落叶从我的手里落:
玉婉:
提起笔悬凝许久,往日轻如鸿毛的笔今天却分外滞重。我不奢望以妙笔生花的文采激起你对我的些许注意,我只希望你能体会到一个人搜索枯肠,殚思竭虑却无法言心中情之万一的苦闷与无奈。
我不是个会吟风赏月的人,在我的眼中春与秋各居一方沃土。直到有一天我聆听了你的《春与秋的对白》,心中的平静不复存在。
“春与秋相遇了。秋的稳健与自信使春汗颜。
‘停一停,让我追上你的脚步。’春风里传来春的呼喊。
‘如果你能,就赶上来吧!’秋飞奔着,没有因春的哀求而减慢。
春绝望的哭了。一滴泪滚到娇艳的春花上———花萎了;一滴泪溅在翠绿的春叶上———叶枯了;一滴泪洒向澄碧的天空———天暗了……于是,春在不知不觉中走进了秋……”
告诉我这究竟是一个怎样的故事?当另一个春欲追赶你的脚步时,你是否会为它停留?
杨楠
我的眼前浮现出了那个浑身散发着生气的男孩,神彩飞扬的眉眼,爽朗无忧的笑声。我感动于你的真诚,感激于你的流视,可我却不能接受它们。它们整整迟了一年。一年,真是太短了,短的弹指一挥便悠然而逝;一年,又太长了,长的可以容纳一切改变。逢人未语已含颦,可堪回首问前因?杨楠,你真想知道关于春与秋的故事么?
3
一年前,一个明媚的下午。
一个身着白衣的女孩子兴奋地嚷着;“文栩哥,我们来编花环好不?”女孩扯着她身边的男孩的衣袖映求着,仿佛他的一声许诺便得到了一个世界似的。
“好的,小丫头。”他的手真巧啊,一朵朵娇艳的花在他的手里连在了一起,缠过来,再绕过去……太阳西下了,最后一道霞光射向大地,映着他饱满的额头,修长的手指———一种幸福满足的感觉在女孩的心里升腾!“文栩哥,我愿永远这样!”
男孩不语。
女孩的心冷下来;“你的意思是———”
“当春的娇艳与秋的神韵共存时我选择后者。”
女孩不服气“我们做个约定,期限为一年。一年后的今天你再来重新认识我,好不好?”
男孩点头了,缓缓地。那一天是九月十七号。
然后呢?然后是半年后的又一明媚的下午,文栩手牵着一个有着“秋的神韵”的女孩自豪地介绍给他的小妹妹。
多普通的一个故事啊!可是谁看见了那个小妹妹凝在眼眶里不肯滑落的泪珠?谁看见了半年来她“欲叫日月换新天”的尝试?谁又看见了她那颗由火热沸腾到冰冷凝固的心?
一年,太长了!
4
原来一切都是可以改变的。今天的古树石矶竟不似往日那般荒凉潇然了。半年了,在这里我轻轻地诉说着我的沉吟感伤,而今后我不会再来了。是否还有人在这里独赏古树,残阳,落叶与秋色?可我,真的要走了。
“就这样决定了?”不知何时杨楠已站在了我的身边。
是的,就这样决定了。你好比一本未翻开的书,扉页上还散发着墨香;而我的人生之书已破旧泛黄。我们怎能携手共进?
“好吧,让我们做个约定,期限为一年。一年后看我可否走进你的世界。”
我糟了。
“不可违约哟!”杨楠头也不回地跑开去,留下惊呆的我。
这可是梦么?怎么刚走出自己的约定又走进别人的约定里?杨楠,你会是个守约的人么?一年,必竟太长了啊……
看完之后,二人都“愔愔而坐”,乾清不说话是因为没看懂,汤芙不吭声是因为不能自己夸自己。实在憋不住了启发乾清道:“观后感如何?”
乾清首次对女性诚实地表达感情:“没大看明白。”见汤芙沉下的脸忙补救道:“我对文学就是癞哈蟆跳井———不懂,这小说一定棒极了!”
汤芙莞尔。到也是,跟他计较什么呢?不好社长也看不上啊!
***************
*第五部分
***************
饭桌上的五个人各有各的心事。汤芙想尽可能快的摆脱掉冯闻钟的淫威,冯闻钟想与她进一步建交;汤容对七哥兴趣不大,七哥盯着学长总觉得他是个劲敌。所以饭桌上话语不多只听到喝酒的声音。女生们在未进大学之前多半是滴酒不沾的,便错以为自己不善饮。待到被逼着灌了几瓶之后方知喝酒与已正好比是为长者折枝,日不能是不为也,非不能也,完全有实力把男生干倒。汤容与汤芙喝了几杯之后方醒悟自己的酒量不次于“酒量大如牛”的刘姥姥,而酒一喝话也跟着多起来,学长起先隔着桌子同汤容谈笑,谈得兴起便挨到她的座旁,不一会二人跑到店外去了。
…
《琥珀的眼泪》三十三(1)
…
不过后来这文章到底没刊上。本刊顾问老师认为第一占版面太多,没特别阅读价值;第二爱情主题,误导学生。汤芙的小说遭到斩首,叹才华不容于世,一时激愤挥笔又成一美文,名日《写给菱子》。愤世之情尽露笔端:
激情音以感余,
愿接膝以交言。
———陶渊明〈闲情赋〉焚一炷清香,沏一杯淡茶。菱子,我要为你歌一曲。
你虽生活在〈大一女生〉这个虚幻的世界里,然真实世界中未尝没有你的踪影。菱子,多像我啊———
你的一颦一笑,一吟一叹,孤独倔强,愤世嫉俗,我都曾感受过。只是你把它们说出来了,而它们却流淌在我沉沉心底的最深处。上面堆着石,封着土,蒙着尘,可那灵魂相识相知的感觉却不曾错过一丝一毫!
我也曾独倚窗前,听雨数落叶,任思绪漫游苍穹,一思便是一天!
我也曾为挤过独木桥,逼自己成个无情的人,为了一纸文凭轻了一笑。
我也曾粗鲁地甩开好友的手,独行踯踯,只因为她的另一只手牵着别人。
我也曾临镜严妆,对月幽想,冥冥中传来少年英俊的他如梦如呓的呼唤,令我心振荡而不怡的脚步声。
我也曾临权贵而不折腰,对清风明月低吟:自古圣贤尽贫贱,何况我辈孤且直!
……
冥冥中你向我走来,穿着素淡的雅裙,舞着柔水的体态,那零乱的短发,星样流盼的碧波,欲启还休的红唇———你就是我啊,那个苦怀春荫茗茗的情怀却不被世所容的悲女!
不!菱子,我们的命运决不该如此凄苦。那深不可测的海水容纳的将是我们对负心者的一腔愤怒,对不公命运的一纸控诉,而绝不是我们高贵的头颅!
可亲可近的菱子,你听我说啊———
事事有不平,尔何空自苦?世界上本没有绝对的公平,有的时候,公平要在你历尽不公平之后才绽放笑容。为了聆听婴儿落地时的第一声哭泣,心怀的不仅仅是祈祷,更要有勇敢与执著的追求……
菱子,多愁善感的菱子,才情宕逸的菱子,你应该懂得这个世界有着它生息繁衍的准则。它优容你去病,去愁,去感的背后,还要看你在病后,愁后,感受后能为这个世界留下些什么。如果林黛玉只是个整天颦蛾凝黛,愁恨无休的病女孩,没有她的“一样花开为底痴?”,没有她的“嫁与东风春不管”,没有她的“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就不会赢得宝玉为之抵死狂,也不会在红楼万艳中独占鳌头了。
菱子,侥侥者易折,皎皎者易污,这似乎是“适者生存,不适者灭亡”的注脚———易折者,未折前就弯罢;易污者,未污前就与众同污罢。聪明的你,怎能在露飞难进,风多响沉中放弃了高洁品性,皎皎予心?松柏的可贵之处就在于它的铮铮傲骨,岁寒长青。
菱子,你不是以简爱自比吗?孤苦伶仃的简所拥有的不只是卑微矮小不美,她更有折人的尊严,顽强的反抗和在上帝面前同一切高大者平等的灵魂!
……
菱子,你可听懂了我如泣如诉的肺腑之言?你可看透了这如雩如霭的浮华人生?你终是可羡的,知你者尚有一卑微如你的我在;然如野草般寂寥的我又千载谁赏?
碰巧生活杂志举办文学大赛,汤芙贴了张邮票寄了出去。不日竟得到回复,说作品已被选上要结集出版,但每位作者需购此书十五本。汤芙正感知遇之恩,哪辨真伪,傍晚向同寝炫耀。
李小丰理智地分析:“这要买十五本书,,那得不少钱吧?”
代西咐和:“还是小心点儿好,这年头———”
汤芙登时焉了下去,忽听汤容道:“话不是这么说的,还是汤芙写的好,要不有钱也没处出呀!”
齐双鼓励道:“我也支持你,等书出来了我第一个买一本!”
汤芙哪经得起这二位扇风点火,立时寄去了二百块钱。名利名利,为了得名是可以失去利的。多半在感情上受挫的人会憋足了劲用在事业上,产生了所谓的“工作狂”。汤芙如今对男人断了念头,空出的大段大段做春梦的时间立时被功名利禄补上。蜗角虚名并不可耻,争名夺利人之常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