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文学名著电子书 > 2006[1].9 >

第38章

2006[1].9-第38章

小说: 2006[1].9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责任编辑 商 震 朱 零' 



 


… …
  《人民文学》  …
  《人民文学》2006年第9期  …


 
  。
  。12:20
  

刚毅的丰碑
徐富敏 


  这里的故事,都深深刻印在邢台长征驾校的一草一木里,成为一段非凡岁月的光荣标志,成为通往邢台长征驾校——被喻为孵化驾驶未来的希望之所在的最新传奇…… 
  面对眼前盛景,长征驾校人难道心中就有安详的满足吗?有人说:“是的,我们好不容易走到这一步,千万得稳住啊!”但许振朝没有陶醉于一时的胜利。为使邢台市长征驾校更加规范化,彻底改变搬迁流动校舍的严峻现实,建立起自己稳固的训练基地,1995年3月,许振朝经过对市场的调查,决定在邢台市繁华的达活泉路北侧与京广铁路西侧的交叉处,贷款200万元,投资建设一座高五层、占地3800平方米的教学办公宿舍楼。 
  听说许振朝要贷款筹建教学办公宿舍楼,妻子赵秀廷眉毛当即拧成了绳:“怎么?你要贷款建大楼?我说你是好了伤疤忘了疼。上回没逼咱上吊,你又找事?” 
  许振朝的兄弟姐妹也纷纷劝阻:“哥,你刚挣了一笔钱,该歇歇心了,何必费那劲?再说干买卖有赔有挣,万一有个闪失,投资几百万元,砸了锅,你和俺嫂咋过?” 
  亲朋好友也找上门:“许振朝,你咋这么傻?人家挣了钱又喝又玩,你挣了钱不图潇洒痛快,又搞哪家子大工程,何苦哩?” 
  一时间,社会上的闲言碎语,更是纷纷袭来: 
  “老许,你挣了钱,不会下舞厅、找小蜜,不会享受,还是老一套,傻帽!” 
  面对种种压力,许振朝丝毫没有动摇。金钱固然能击败个别素质欠佳的“大款”,但铜臭永远熏不倒像许振朝这样真正的共产党人。一旦承担使命,整日同事业相伴,生命之河便一改往日的深重和抑郁,激越如峡江流水,呼啸着奔腾向前,一泻无余。崇高的目标.不断焕发出心灵的活力。此时,校长许振朝说服家人和亲朋好友,开始筹建教学办公宿舍楼。 
  首先,为了尽快办理征地建楼手续,校长许振朝骑着自行车,到处奔波。他一次次写请示,打报告,找A局局长,找B局主任。许振朝为创办长征驾校的一片赤子之心,终于赢得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很快,筹建邢台市长征驾校教学办公宿舍大楼的征地手续办成了。 
  接着,他又开始筹集建楼资金。许振朝自从创办驾校至今已有几百万元巨款,但他除了购买18亩土地和20多部解放牌教练车、油罐车、大客车和红星面包车,已所剩无几.而要筹建一座高标准的教学办公宿舍大楼,又要投入巨资。 
  校长许振朝横刀立马,短短几天之内,就跑遍了邢台市的人民银行、农业银行、建设银行、城市信用社。学校副校长充分利用自己已经开辟的广泛的社会关系网跑企业,借亲朋;学校财务科长、教务主任,更是如虎添翼,三上沙河,五下清河、邢台、平乡;公司的司机、会计、保管员,俨然是一个个勇士…… 
  经过许振朝和他的干部职工们艰难的跋涉,好不容易才闯过了一道道的关卡,筹集了180万元巨款。 
  继而,他又招标了最好的建筑队。许振朝的妻子赵秀廷更是日夜兼程,呕心沥血,精心绘制了邢台市长征驾校的图纸。 
  宏伟的建筑进入高峰期,许振朝一刻也没有离开建筑工地。时而扛水泥,时而搬钢筋;时而现场指挥,时而监督施工。施工中项目变更了47次,项项他都要和妻子一道现场勘察,细听专家的意见,然后拍板。为了节省资金,许振朝常常和他的几个兄弟采购和装卸建筑所需的水泥、钢筋、木材。 
  1995年12月25日,一座现代化的邢台市长征驾校教学办公宿舍大楼拔地而起了.终成今日这焕然一新的校园。各路师长学子上千人汇聚于此,晨练晚读,培训育人,其情拳拳,其乐融融。对于许振朝而言,这应算是他二十年艰辛办学兴教的一个里程碑式的总结。邢台市长征机动车驾驶培训学校校园里齐整、高大、错落有致的屋舍楼宇,以及楼宇里辟为专用的大小教室、电子阅览室、豪华KC…4型微电脑汽车驾驶模拟器训练室,室内的师生餐厅、室外的汽车驾驶训练场、解放牌教练车11部、解放142新车10辆、油罐车1辆及红星面包车、大客车、客货生活保障车各1辆……保证了学校的基本设施。从校园那书香四溢的宁静、深厚的氛围生发出的人生梦想、青春活力和文化生机,无不给人精神的抚慰与鼓舞。 
  可是.谁能读懂许振朝坚强背后的深邃呢?昨天犹在眼前。二十年前的昨天,许振朝正处在为生存而改变自己生活的风口。或许那就是命运的一次失落? 
  时间回溯到1985年3月,刚从部队转业到地方的许振朝,就经受着严峻的生活考验。许振朝的爱人赵秀廷是邢台市建筑设计院的高级工程师,才华卓越,倍受世人称颂。邢台市数不清的高楼大厦都是从她手下设计出来的。许振朝从部队转业地方后,被组织上分配到邢台市广播电视局工作,职业高尚,受人尊敬。一家人生活比较宽裕,可谓当今社会高档次美好家庭。 
  然而,生活的海洋却不仅仅给他们带来欢乐和阳光,也给他们带来痛苦和寒冷。 
  许振朝从小生长在邢台市有名的全国扶贫县——广宗县塘町乡荆寨村。枯草流沙,贫瘠荒凉。老百姓面朝黄土背朝天,过着贫困的生活。许振朝兄弟姐妹9个,生活困苦。 
  许振朝的心,像火烧一样。许振朝的心,像刀割一样。贫困逼得他睡不着觉,吃不下饭,上不好班。温暖的小家庭,被家乡的贫困,被兄弟姐妹和母亲的痛苦泪水搅得粉碎。 
  许振朝啊许振朝,昔日你在部队里,多次被评为“五好战士”、“优秀共产党员”,你在部队里十几年摸爬滚打,什么样的困难没有被你征服?1976年,唐山大地震,当时,你正在丰南县执行任务,眼看着地震中心丰南县的灾难,一声呐喊,腾空而起,带领战士拼命地掘土、撬楼,抢救每一个生命。手指挖出了血,衣服剐成了片,几天几夜水米不沾牙的许振朝啊,救活了一个个不幸的灾民,在抗震的履历中写下了三等功的辉煌。如今.你还能不能像你当年抗震救灾那样.一声吼,腾空而起,用自己的血汗去驱逐荆寨村的贫穷,让全村人过上幸福的生活,让自己的兄弟姐妹和母亲走出贫困…… 
  想到这里,他的心中又充满了热切的渴望:“我要停薪留职,走向市场,去大干一番事业!” 
  1985年6月,在邢台市广播电视局当记者的许振朝停薪留职,回到了贫困的荆寨村。他首先向父亲谈了自己创办个体运输业的规划打算,取得父亲的全力支持。父亲是塘町乡供销社职工,他从乡供销社、信用社给许振朝贷了1万多元款。许振朝也走亲访友借来1万多元钱。他的三个兄弟、四个妹妹也纷纷拿出平日卖冰棍、烤红薯的所有积蓄,共500多元。毛票皱巴巴的一堆,钢锄儿在桌上还滴溜溜地转圈儿。不用说,兄弟姐妹是尽其所有了。这哪里是钱,一分一毛分明都是全家人支持他创办事业的一颗颗火热的心呀! 
  钱不多,总算有了个开端。接着,许振朝又三进邢台,四下石家庄,购置了一辆解放牌汽车。很快,他又雇了司机,跑开了运输。 
  父亲为他联系了一桩业务活,让他从东北往河南运麻袋。三伏天,许振朝和他的兄弟不顾烈日暴晒,不畏疲劳,每日每夜都在不停地奔波着。 
  三个月过去了。他们兄弟几个一核算.看到了令人惊喜的收益。于是筹集资金,又新添了一辆解放牌汽车,新聘了两名司机,开辟了新的运输线。看似一帆风顺的生意却遭到了巨大危机,扬州货车遇难,生活留给他的只是两辆破卡车和8万元的外债。 
  人是需要一点精神的。或灌注,或激发,或渐生,或顿悟……人的一点精神的来由有各种各样。许振朝则基于对自身的客观环境的再认识。他没有被困难所吓倒,他不缺少自信,他需要的是可以充分施展的机遇。 
  机遇又一次来了。许振朝到南方搞运输,虽然生活给了他沉重的打击,然而,他却更多地了解了南方的市场信息。如网的柏油公路、高速公路,数不清的运输车辆,更是潮水般地涌起……这么多运输车辆需要多少驾驶员啊?可是南方的汽车驾驶培训学校,却死死地把学习者拒之门外。他们收费高,办校质量差。一批批不成熟的驾驶员是多么需要有一座高质量、低收费的汽车驾驶培训学校啊。自己聘请的司机师傅,为什么会遭车祸?主要原因,不就是因为没有高超的驾驶技术吗?许振朝想到这里,深深思索到:要是自己能在邢台市创办一所正规的汽车驾驶培训学校,该有多好啊!它既能为社会培养大批的汽车驾驶人才,又能使自己尽快解脱贫困的锁链,再度成为生活的强者。 
  要建校,谈何容易?当时在邢台市就有四所汽校。在对手如林的市场竞争中,要站稳脚跟,更是难上加难:一是许振朝没有半点办校经验;二是没有培训场所;三是没有教练车辆……而横在他脚下的第一道咄咄逼人的关卡,却是缺乏雄厚的专业技术人才。 
  他三顾茅庐,不惜重薪请师,将威名四震的老工程师李梓才等专业技术人才请出山。 
  办校人才有了。为了尽快租赁训练场地、租赁教练车,许振朝又使尽全身解数,找到了邢台军分区,解决了两排平房,租赁了8辆解放牌教练车。接着,他又在《邢台日报》、邢台广播电台播出了汽校招生广告。随着新闻媒介的传播,应招学员蜂拥而至。1986年10月,邢台市长征机动车驾驶员培训学校在邢台军分区教导队大院里的爆竹声中诞生了,成为广阔的冀南大地上一颗耀眼的新星。 




 
  。
  。12:48
  
  许振朝有一个全新的指导思想,就是从提高人的素质出发,去关心人,开发人的潜能,让每一个人自觉地往自己能力的极限上走。这里的关键是要打破人的自我封闭,树立全新的自主意识、市场意识、高效意识,在竞争的风险中找到自己主人翁的位置。 
  学校建成了。许振朝更是加强了管理。许振朝在全校制定了一系列的培训计划、严格的管理制度,并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搞好教学。为关心学员的疾苦,帮助学员解决实际困难,校长许振朝为学员精心订制了300多套双人床,并千方百计为他们调剂伙食、改善生活。冰消雪融,冬去春来。许振朝终于摇醒了第一颗绿色的生命。1987年经过校长许振朝的精心培训、刻苦磨练、严格管理,使邢台市长征机动车驾驶培训学校培养出了第一批优秀学员。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大潮澎湃,祖国建设的日新月异,突飞猛进,渴求培训的机动车驾驶员如潮水一般一批批向邢台市长征机动车驾驶培训学校涌:来。特别是1994年中央电视台,在“焦点访谈”播出改革开放急需三种人才:英语、计算机、汽车驾驶员,而最为突出的是汽车驾驶人才之后,迅速兴起了一股“汽车驾驶人才热”,如汛如潮,席卷全国。据统计,当时北京的汽校就由原来32家一跃增至97家,还满足不了学员的需要。邢台市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