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文学名著电子书 > 2006[1].9 >

第34章

2006[1].9-第34章

小说: 2006[1].9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董卓挟持皇帝、百官和百姓,烧了洛阳就往西安跑。可惜英雄也有英雄病,那就是骄傲。因为轻敌,孙坚在与刘表部将黄祖的战斗中,单枪匹马陷于敌阵被射杀,终年三十七岁。继承其事业的,是他的长子、十八岁的孙策。 
  孙策之英武一如其父,而且一表人才,不折不扣的是一个少年英雄,当地人都叫他“孙帅哥”(孙郎),又称“小霸王”,也就是“小项羽”的意思。其实在我看来,孙策比项羽更可爱。《三国志.孙策传》说他美姿颜,好说笑,性格开朗,能接受不同意见,还善于用人,士人和百姓对他都“莫不尽心,乐为致死”。这些都是项羽没有的优点。不过孙策和项羽也有同样的毛病,那就是意气用事,喜欢杀人,而且死要面子。实际上他死就死在这两个毛病上。孙策是被仇人许贡的仆人和门客刺杀的。本来,这次刺客只是伤了孙策的面部,完全可以治好,但必须静养百日。然而孙策却去照镜子。照完,便对着旁边的人说,我的脸变成这副样子了,还能再建功立业吗?便推开案几,大吼一声,结果创口破裂,流血不止,当夜身亡,时年二十六岁。这可真是“死要面子”的典型了。 
  孙策一死,谁来接班就成了一个问题。据《三国志.孙翊传》裴松之注引《典略》,当时张昭等人都以为孙策会把权力交给老三孙俨,也就是孙翊,因为孙翊“骁悍果烈,有兄策风”。但是孙策却选择了孙权。《三国志·孙策传》说,临终前,孙策先找来张昭等人,对他们说,现在中原正是大乱,我们倚仗吴越之众,三江之固,是足以观成败的,请诸位好好辅佐我弟弟!然后再把孙权叫过来,把印绶给他戴上,对他说:南征北战,决机阵前,争衡天下,弟弟你不如我;举贤任能,各尽其心,以保江东,哥哥我不如你。 
  这就十分明白。也就是说.孙策心里很清楚,靠武力打江山,是自己的历史使命,而且这个使命已经基本上完成。以江东集团的政治资源和军事力量,其“天下”暂时就只能这么大。下一步,只能是“保江东”而“观成败”。这样一来,作为自己的接班人,需要的就不是军事才能,而是政治才能,不是英勇善战,而是老成谋国了。 
  事实证明,孙策的选择是对的。在三国时代三政权中,孙吴的国祚是最长的,五十一年;次则曹魏,四十六年:再次刘蜀,四十二年。东吴的相对稳定,与孙策选对了接班人大有关系。在三国时代的三巨头中,孙权的寿命是最长的,七十一岁;次则曹操,六十六岁;再次刘备,五十八岁。在孙策、孙权、孙翊、孙匡四兄弟中,孙权的寿命也是最长的。孙策的寿命只有二十六岁,孙匡也只有二十多,孙翊更短,二十。 
  当然,寿命长,也未必就是好事。接班的如果是个糊涂虫,或者大混蛋,寿命短一点岂不是更好?好在孙权倒是不负厚望。孙权接班,其实并无思想准备,也没想到孙策竟然那么早就撒手而去,所以当时竟号啕大哭,流涕不止。这时孙策的长史(秘书长)张昭就说,孝廉啊,现在难道是哭的时候吗?如今豺狼当道奸贼横行,小将军要是只顾哭哥哥,那就是开门揖盗了。这可不是什么“仁爱”啊!于是让孙权换上戎服,扶他上马,巡视三军,让大家知道已有新主。孙权也马上反应过来,以英武威严的面貌出现在众人面前,果然一副人君气象。张昭和周瑜见孙权“可与共成大业”,便都“委心而服事焉”,周瑜更是带头执君臣礼。在张昭和周瑜这一文一武的辅佐下,孙权很快就安抚了孙策旧部,平定了江东六郡,曹操也让朝廷任命孙权为讨虏将军。 
  孙权接班以后,很快就表现出政治家的素质。我在《冤哉枉也话周瑜》一文中说过,建安五年(公元二○○年),也就是孙权刚刚接班的那一年,投奔江东的鲁肃和孙权有过一次“合榻对饮”的密谈,为孙权规划了一个宏伟蓝图。这个蓝图的目标,是要“建号帝王以图天下”的。当时孙权怎么说呢?孙权只是淡淡地说了一句:孙某尽力一方,不过是辅佐汉室罢了,你说的那个事情“非所及也”。这当然是打官腔,却也只能如此。因为以江东集团的实力和孙权个人的能力,此刻还做不了皇帝梦。但孙权心里却是高兴的。二十二年后,孙权称帝,登坛之前还特地回过头来对众人说,当初鲁子敬就想到了今天,真可谓“明于事势”了。可见“非所及也”是言不由衷,“明于事势”才是心里话,只不过他沉得住气。所以,别看这时孙权年纪轻轻,只有十九岁,政治上却已经是十分成熟的了。 
  孙权确实是一个天才的政治家。他的政治天才表现在他懂得什么是政治。什么是政治呢?政治其实就是人事,而人事则无非三种关系:敌、我、友。孙权恰恰就能很好地处理这三种关系。谁是敌?曹魏是敌。谁是友?刘备是友。但曹魏这个“敌”,常常是得罪不起的;刘备这个“友”,又常常是翻脸不认人的。因此就得不停地调整策略,化敌为友,或者你翻脸我也翻脸。赤壁之战后,孙权和曹操打,也和刘备打;与刘备和,也与曹操和。这一套他玩得游刃有余。建安二十五年(公元二二○年)曹丕称帝,改元黄初。第二年(公元二二一年)刘备称帝,举兵伐吴。孙权便向曹丕称臣,送回被俘的魏将于禁。等到下一年(公元二二二年)曹丕来打他的时候,他又向刘备请和了。这并非反复无常,而是作为一个“守成之君”,在执行“保江东,观成败”的既定方针时,知道怎样才能在夹缝中图发展、求生存。 
  对待江东集团的“自己人”,孙权就更有一套。孙权是从父兄手里接过“江山”的。他在接受一大片领地的同时,也接受了一大批旧臣。这些“老资格”有的不能与时俱进,有的又难免倚老卖老。孙权既必须倚仗他们.又必须起用新人,还必须处理好新老关系,这并不容易,而孙权做得举重若轻。比如张昭,水平是很高的;能力是很强的,资格是很老的,功劳是很大的,因此言行举止也是很威严的。就连孙权,也不敢随便和他说话。这样的人,做顾问可以,做总理就不合适。所以,当大家都推荐张昭当丞相时,孙权就不同意。不过他的话说得十分漂亮。孙权说,现在是多事之秋,丞相工作太繁责任太重,孤实在不忍心。结果,原本希望经天纬地的张昭,便只好去著书立说。 
  还有一个例子也很能说明问题。建安十八年,曹操兵退濡须口。孙权任命出身寒门的周泰为平虏将军,镇守此地,以老资格朱然、徐盛为副。孙权知道朱然和徐盛不会服气,便以巡视的名义来到军营,大宴群将。酒过三巡,孙权突然让周秦脱下衣服,结果所有人都目瞪口呆。原来,周泰的身上伤痕累累,简直体无完肤。孙权用手指着这些伤痕,问周泰是怎么回事。周泰则一一作答,说明它们都是哪一场战争中所负之伤。据《江表传》,这时孙权哭了。他拉着周泰的手臂,叫着周泰的字说,幼平呀,你为孤兄弟战如熊虎,不惜性命,孤又怎么能不把你当作亲兄弟亲骨肉,怎么能不委你重任呢?放心干吧,不要因为出身寒门就有所顾忌,孤和你休戚相关,荣辱与共!于是,不但朱然、徐盛,所有人都服了。 
  孙权,是不是很会当领导? 
  实际上,正是靠着自己的政治才能,孙权继往开来,把父兄留下的基业发展成为霸业和帝业。这可真是“生子当如孙仲谋”了。但我觉得,如果不是孙策从小把他一直带在身边,耳濡目染,后来又选定他为接班人,孙权怕也未必就能怎样。所以我认为,这话前面还应该加上一句才算全面.那就是:有兄当如孙伯符,生子当如孙仲谋。 
  '责任编辑 李 平' 




 


… …
  《人民文学》  …
  《人民文学》2006年第9期  …


 
  。
  。07:42
  

乳话
方 希 


  一 
   
  何时何处开始,乳房从所有哺乳动物都有的喂养装备而变得具有审美功能,各种说法都把账算到了古代的西方人头上。确实,古代中国人描述女人的美丽,也不怎么在胸脯上下功夫。印象最深的跟胸脯有关的记录有三桩:一是汉帝刘志选后,候选者梁莹之“胸乳菽发”;二是杨贵妃的“软温新剥鸡头肉,滑腻初凝塞上酥”;再便是尤三姐之“葱绿抹胸,一痕雪脯”了。深究之,对准皇后梁莹的体检严格细致,无私不探,无密弗届,连肚脐深约半寸,肩宽一尺六,脚长八寸,私处、脚踝长什么样都一一描述,“胸乳菽发”可谓中规中矩,甚而轻描淡写了。杨贵妃微露胸乳,皇上老公和干儿子安禄山联句做艳诗,就算唐风开化,后辈追想那场景也实在是荒诞。不过无论李隆基还是安禄山,都不是汉人(李家是不是纯粹汉人,争论颇大,陈寅恪坚决否认,不过他也不能否认李家多染胡俗),所以那也不算是汉人的审美情趣。至于尤三姐,描述的重心是绿的抹胸和白的肌肤相映成辉,乳房本身根本就没有进入描写范围。 
  公元前五世纪雅典公民社会的女子并不抛头露面,她们的画像也大多形貌端庄衣着严谨.不过同一时代的高级妓女的图像,则以串满圆润的身材为主,普遍赤裸或袒胸。高级妓女的装束比良家女子更显示出社会对女子的审美倾向。法国沙龙画家纪尧姆的《雅典最高法官前的弗里妮》一画揭示了公元前四世纪的那场惊心动魄的身体辩护。妓女弗里尼(Phlyne)因犯渎神罪将判死刑,律师希佩里德斯(Hypereides)在法官即将判决的最后一刻,将弗里尼的衣服一下剥掉,弗里尼赤身裸体站在众人面前。突如其来的惊恐让她忍不住用右臂遮挡住脸,她美妙的身体也因为没有面孔和表情的干扰而震人心魄。文字记载说,弗里尼其实被拉开的是内衣,而裸露的仅仅是胸部而已。弗里尼美丽的乳房征服了众位法官,不过她被释之后,雅典通过了法律,禁止被告在法庭上裸露胸部或私处,以免对法官造成影响。弗里尼靠乳房拯救了自己的性命,而且成了一个孤例。其实就算法律没有规定,靠在法官面前袒露胸部来争取减轻处罚,对于大多数女人来说也并不可行,因为不是所有人都有弗里尼那样让人惊艳的胸部,而且还丧失了出其不意的先机,即使刻意为之,也是凶多吉少。遮蔽对于并不完美的乳房来说,比袒露更为聪明。用拉丁诗人奥维德的话说,“女人身上有很多东西还是藏而不露为妙”,他本意并非让女人藏拙,而是要营造一种气氛,不要让男人的欲望熄灭。遮蔽到头来成了诱惑的轻型武器。 
  乳房到底能露还是需掩,在漫长的时间里,女人总是在和宗教界、道德家斗智斗勇。十三世纪欧洲上层贵妇突然狂热地爱上了露乳,因为那会儿,腿变成了最为隐秘的部分。既然腿已经被紧紧包裹,总有一个地方需要露出来透气,于是宫廷中的女人们感觉是时候把乳房露出来了。当时有一部《玫瑰传奇》的爱情教科书,直接告诉女人,前胸和后背都应该露出半尺.约为十五厘米,这样能达到最好的调情效果。到十五世纪,胸衣越来越紧身,乳房露出越来越多,而衣衫的侧面,则一直开到了腰部。一五七七年,在榭农索离宫举办了一场盛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