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6099-名酒的历史奢华之下永生难忘的味道与感觉 >

第2章

6099-名酒的历史奢华之下永生难忘的味道与感觉-第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⒏缓沟�10年间,共有14000名士兵死亡,而每年俄罗斯有3万多人死于酒精中毒。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不管在哪一种政治制度下,俄罗斯人永远都是被伏特加劫持的人质。而伏特加不仅决定着俄罗斯人的快乐与悲伤、幸福与惆怅,甚至还关乎着生死存亡的兴衰大事。总之一句话,伏特加早已不再只是一种简简单单的酒类饮品,它简直就成了孕育俄罗斯民族精神的万能之神。有这样一则历史故事,极为生动地说明了这一问题:1985年5月,在戈尔巴乔夫刚刚成为苏共总书记两个月的时候,他便颁布了《关于消除酗酒的措施》。从此,戈氏拉开了与伏特加之间的斗争序幕:先是强制关闭了伏特加酒厂,取缔了大部分酒类商店,并禁止苏联驻外使馆用酒,甚至还用推土机推倒了克里米亚、格鲁吉亚、摩尔多瓦和库班河流域的葡萄园。这一切无不令嗜酒如命的俄罗斯举国上下一片哀怨。不过,令作为统治者的戈氏始料不及的是,在这个伏特加当货币使时比卢布还要靠得住、70%的凶杀案件是因酗酒而起的国家里,伏特加的力量已经远远地强过了戈尔巴乔夫手中的所有权力。随后,因丈夫们和妻子在一起的时间多了,苏联的生育率普遍提高,而且国内还出现了食糖短缺的严重问题。表面上人们是在抢购并且储藏食糖,其真正的目的却是为了在家里自行酿酒。更令戈氏想不到的是,为了求得早已成为习惯的那种一醉方休,竟然有人开始饮用各种有毒的致醉品,比如制动液也就是俗称的刹车油。最终,因为这些可怕事情的出现,令当时被人们称为“矿泉水总书记”的戈尔巴乔夫不得不放弃了他的禁酒令。不管戈尔巴乔夫等人能数出伏特加的多少坏处,出生于以喝酒狂放著称的西伯利亚地区的俄罗斯当代作家叶夫金尼•;波波夫仍坚信,在这个不那么完美的国家里,正是伏特加支撑着俄罗斯人民去面对生活中的种种挫折。伏特加提供了一种真正与政治无关的私人空间,一个可以在幻想的自由中得到放松、忘却烦恼、纵情做爱的地方。文学与饮酒,这二者之间的关系从未像在俄罗斯这样紧密。不管是革命者尼古拉•;涅克拉索夫,还是流亡作家亚历山大•;库普林,也不管是斯大林主义者亚历山大•;法捷耶夫,抑或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米哈伊尔•;肖洛霍夫,无不是贪杯之人。时至今日,伏特加就这样伴随着俄罗斯人一直在天堂与地狱之间摇摆地生活着。就连一代大文学家高尔基在其自传中写到他在伏尔加河畔度过的童年时也说,人们为高兴而喝,人们也为悲伤而喝。由此可见,伏特加不仅时时刻刻伴随着俄罗斯人的生活,同时也成为了俄罗斯人天性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名酒的历史》第一部分芝华士——皇家饮品的尘世情怀

芝华士是男人的最爱、苏格兰最好的威士忌,它那琥珀色的液体,以及它的口味、色泽、香气乃至世人皆知的压银箔古典包装解释着“经典”这个唯一的含义。但只要你懂得享受芝华士,它永远不会固守自己的年龄;同样,芝华士在坚持着自己的经典上,更懂得融合流行。    

加拿大威士忌轻柔淡雅,美国威士忌强烈奔放,日本威士忌辛辣芬芳,爱尔兰威士忌清淡柔和,苏格兰威士忌……不同的威士忌产品,有着几乎完全迥然有别的不同口味与风格。在所有同类产品的比较中,能够用来准确描绘芝华士这种苏格兰威士忌的形容词,恐怕也只有“诱惑”这个听起来有些让人心生疑惑的词语了。虽然这种描绘本身确实容易造成某种误会,但却有着一个极为明显和顺畅的内在逻辑关系:如果你喜欢酒,你应该知道威士忌;如果你喜欢威士忌,你肯定知道苏格兰威士忌;如果你喜欢苏格兰威士忌,你不会不知道芝华士。早就有人在比较后得出结论,认为芝华士才是世界上最好的苏格兰威士忌。尽管这种观点至今仍未得到世界范围内的一致公认,但是如果有哪个人想喝威士忌却不知道有芝华士,那情形就真的像我们想喝国产白酒却不知道有茅台一样让人耻笑了。    

你的名字,我的姓氏    

苏格兰人特有的严谨与丰富的创造力充分显现于威士忌中。仿佛一夜之间,一种名叫芝华士的酒风靡世界酒吧,成了时尚与品位的代名词。过去,人们对于苏格兰的记忆似乎只有风笛和格子裙,现在又多了一种芬芳的美酒。    

芝华士(Chivas)源自古苏格兰的“Schivas”,慢慢演变成一个姓氏。1801年,芝华士兄弟(詹姆斯•;芝华士和约翰•;芝华士)在苏格兰高地阿伯丁开始从事威士忌生意。他们马上发现了一个不足:传统的麦芽威士忌或谷物威士忌都是单一口味的,并没有蕴涵丰富的口感。他们知道他们能做得更好。出于对威士忌事业的无比沉醉,芝华士兄弟遍访欧美大陆,成为最早发现威士忌酿制秘密的先驱。经过无数次尝试后,1841年,詹姆斯•;芝华士终于开发出他的第一种名为“RoyalGlendee”的混合型威士忌,并获得了最初的成功。他将麦芽和谷物两种不同风格的多种威士忌巧妙地混合,创造了混合型威士忌。从此,混合型口味获得了人们的垂青。作为创始人的詹姆斯•;芝华士坚持认为保持品牌口味的一贯性是品牌的魅力所在,并着手创造有一贯质量保证的调和型威士忌。芝华士公司是全世界最早生产调和威士忌并将其推向市场的威士忌生产商,同时也是威士忌三重调和的创造者。就这样,作为一种如今早已风靡世界的著名品牌,“芝华士”终于以其超凡脱俗的气势,开始了它征服世界的胜利之旅。作为一种混合型威士忌的经典杰作,芝华士始终和英国皇室之间有着难以割舍的不解之缘。1842年秋天,维多利亚女皇首次造访苏格兰,就深深爱上了这里的田野风光和东面的高地景色。而同样参与这次访问的一位皇室主办人,作为詹姆斯•;芝华士的老顾客,也向芝华士采购了大量皇室宴会所需的饮料食品。于是,芝华士兄弟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由此也深受皇室的赞许。1843年8月2日,詹姆斯•;芝华士被永久委任为“皇家供应商”。这样的一份殊荣不仅令芝华士兄弟名声大振,同时更为他们的生意带来了蒸蒸日上的大好局面。1923年,荣誉又一次降临到了芝华士兄弟的身上。就在这一年里,他们获得了皇室颁发的特许状,成为国王乔治五世的苏格兰威士忌供应商,而这一褒奖也再次证明了芝华士顶级佳酿的显赫地位。在此后的1953年,为了庆祝英国伊丽莎白女王登基,“芝华士兄弟”酒厂又推出了一款名为“皇家礼炮21年”(RoyalSalute21yearsold)的顶级调和威士忌,而且从名称到包装始终环环紧扣皇家的庆祝主题。其名称源于每年英国女王或王子生日时,英国皇家海军舰队对空鸣响21声礼炮来表达的最高敬意。从对存放酒液的容器的苛刻选择就能看出“皇家礼炮”酿造的精细程度。首先,酒液要在橡木桶中存放一段时间,然后再将它装入曾存放过西班牙雪利酒或美国波本威士忌的蓝色瓷瓶中,这些瓷瓶全部由英国知名陶瓷厂“Wade”的工匠们手工制作而成。每一个酒瓶都铸有皇室徽章标签,上面印有女王题词的缩写。女王皇冠上所镶的红、蓝、绿翠三色宝石,化为三色瓶身。酒瓶上刻有手舞长剑身跨战马的战士,商标上有两架礼炮,以此装点它不凡的价值。当然,这一切都是为了珍藏瓶内贮藏了21年的甘美佳酿。21年后,酒液浓缩到只有原先的60%,这时再进行一系列独特的调和配比,才能酿造出具有丰富、复杂口味的“皇家礼炮”。“皇家礼炮21年”已不再是一个企业的品牌,通过政府行为的质量监控,它已变成了苏格兰的民族品牌。2003年,就在英国女王即位50周年的重大时刻,“芝华士兄弟”酒厂推出了早已酝酿50年之久的“皇家礼炮50年”(RoyalSalute50yearsold)的珍藏纪念酒,而且酒厂也表示在至少8年内都不可能再推出超过50年的调和威士忌。为了打造出这种酒的“尊荣极致”,包括瓶身设计与包装在内的各个方面都显示出了前所未有的非凡气势。瓶身仍由“Wade”以纯手工打造,深蓝色瓶身外饰以999纯银及24K金纹章,连瓶塞也是金银镶嵌;此外,因全球限量255瓶,酒标上还编有珍藏序号,每瓶定价高达一万美金。“皇家礼炮50年”的口感犹如“香水”,有核果味、花香和烟熏味均匀结合的迷人香气,入喉带有深沉、甘美、醇郁、令人迷醉的欢愉享受。“皇家礼炮50年”既尽显皇家气派,又弥足珍贵。


《名酒的历史》第一部分轩尼诗——白兰地的神话

轩尼诗的历史,本身就是一个无可比拟的传奇和神话。轩尼诗的味道,足以撼动你的每根神经或是每个毛孔。这种体验和感受,在端起一杯轩尼诗之前,你绝对不曾拥有。    

说起白兰地酒对“饮君子”们的直接影响,轩尼诗确实可以说是居功至伟。这个有着如同压扁了的葫芦一般的经典酒瓶设计的酒类品牌,其名字早已在几百年前就深入人心。之所以要这样说,是因为轩尼诗带给人们的不仅仅是对于佳酿的一份美好享受,也是对法国人所具有的浪漫而又严谨的人生信条的一种准确诠释,更是对于白兰地这一酒类品种内部秩序与品质的建立和维护。也正是因为如此,作为白兰地家族中最为举足轻重的一位成员的轩尼诗,才有资格赢得世人的全部尊崇,并在今时今日获得了酒中极品般的无上荣耀。尽管可能有人会对其提出种种猜测与质疑,但那只不过是尚未真正领略轩尼诗非凡魅力的浅薄人士所暴露出的一种无知而已。任何的怀疑都是值得肯定的,因为没有怀疑就没有接下来的尝试和改变,一如人类的整个文明历程。而无知却极具危害,即便只是针对轩尼诗来说,这种人类自身的劣根性至少也会让你错过最不应该错过的一种享受,一种来自真正的美酒所带来的真正享受。    

好酒出自酒鬼之手真正的品酒家,不仅要会喝酒,而且要会调酒,甚至还应该会酿酒。理查•;轩尼诗正是这样一个人,并由此创造出了一段段酒史佳话。    

说起哪个国家出酒鬼,非爱尔兰莫属。有关爱尔兰酒鬼喝醉后的笑话,不仅在整个欧洲大陆广为流传,爱尔兰在欧洲的形象也始终如同一个醉态可掬的酒汉。然而醇香四溢的美酒,往往就出自不但爱喝而且会酿的酒鬼之手。所以,正是嗜酒如命的爱尔兰人,造就了流芳200多年的轩尼诗,也造就了一段白兰地神话。没有人会否认轩尼诗是地地道道的法国干邑,只是这地地道道的法国干邑却并非出自法国人之手罢了。轩尼诗(Hennessy)的名字源自理查•;轩尼诗(RichardHennessy)——一个出生于爱尔兰的约克郡军人。1745年开始其军旅生涯的理查•;轩尼诗,在1750年时已经作为负责保卫路易十三世的御林军的外国军官——爱尔兰旅营长,被派驻在干邑区了。而生性好饮的这个爱尔兰人自然不会放过品尝正宗法国干邑白兰地的机会,没想到平时经常饮用威士忌的他因为经常品尝白兰地,竟然爱上了白兰地,并买了很多瓶送给故乡的亲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