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恐怖悬疑电子书 > 旋转门 >

第23章

旋转门-第23章

小说: 旋转门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是博尔赫斯的小说《小径分岔的花园》里的文字,主人公余淮就是循着这个原理,找到了艾伯特的花园。春雨赶紧点了点头,这也许是抵达迷宫中心的基本准则之一。
吓死你恐怖论坛于是,她选择了向左走。
走进左边岔路,依然是弯弯曲曲的卵石路,走了大概几十米,又出现了第二个岔路口。
还是向左走、向右走的问题。
春雨依旧选择向左走。
就这样她走到了第三个岔路口,依然按照既定的原则左走。这样的好处在于——当她从迷宫退出来时,也能按照每个路口向右走的原则。最简单的原则最管用,迷路的可能性也越小。
半个小时过去了,春雨已走过了十几个岔路,看来这迷宫真的非常大。还好她的手电耐力很强,可以连续几十分钟不用换电池。

腿肚子有些酸了,撑着雨伞的手也有些晃悠,突然感到一阵眩晕,不会是肚子又饿了吧?早知如此晚饭应该多吃些。
忽然,手电光束里照到什么,靠近看,发现地上堆着一个圆圆的东西,她小心翼翼地蹲下来,把那个东西捡了起来,手感是那样冰凉,有些粗糙不平,表面还有几个洞眼,像一个用旧了的保龄球。
春雨把它放到眼前,在手电筒近距离的照射下,才看清楚自己的手指,正抓着两个深深地眼窝,那凸凹不平的球体正是一具头盖骨。
一声惨叫划破了凯旋门的上空。
被吓得魂飞魄散的她,立刻将手里的骷髅头甩了出去,只听见一阵树叶摇晃声,那个东西再也看不到了。
老天啊,刚才自己竟然抓起了一个死人骷髅头!
她不敢相信这是真的,但她看到自己手指上,分明还残留着头骨里的一些污泥。

胃里一阵难受,她几乎倒在地上要吐出来了——这是又开始庆幸晚饭没有吃饱了。
经过这样的惊吓,她的脑子已经迷迷糊糊了,本来应该向后退去的,她却慌不择路的向前跑去。更要命的是,她居然把“每逢交叉路口就往左拐”的原则给忘记了,接下来的几个岔路口,她自己都搞不清走了左边还是右边。
这回春雨彻底迷路了,雨伞不知被扔到哪儿了,手臂也被树枝划破,她才想起自己连手机都没带,已失去了任何求救的机会。四周的风雨声中,仿佛不停有人在哭泣,甚至听到有人在喊她的名字,她像个无头苍蝇一样到处乱撞,头发上、脸上弄得都是树叶。
在手电神秘的光束中,她似乎看到了一张少女的脸庞,在夜幕中有一种诡异妖艳的美丽。
春雨马上叫出了这个女孩的名字:“清幽!”
清幽——竟然在这里看到了她?半年多前就死去了的大学室友,春雨还清晰的记得,当初这位室友的死状极惨,是咬断了自己的舌头而亡的。
活见鬼了!
不,彻骨的恐惧笼罩了春雨,似乎要把她的三魂六魄都给逼出躯壳。
她把手电转到另一方向,照出了一个中年男人,他用一双阴冷的眼睛盯着她,狞笑着向她走近——这是她的继父,一个丑恶到极点的男人,春雨十几岁时曾幻想杀死他。
现在魔鬼又复活了过来,在这小径分岔的花园现身,想要得到他没有得到过的东西。
春雨惊叫着调头就跑,在跑过一个岔路之后,手电光束下漏出了另一个男子的脸。他大约三十多岁的样子,面带微笑的看着她,然后向她伸出了手。
她一下子愣住了,怎么会——怎么会在这里见到他,这个对春雨来说非常重要的男人,那个许多年前就已经永远失去了的男人。
但她并没有害怕,而是含着眼泪同样伸出了手,同时轻轻的喊了出来“爸爸!”
是的,这个男人是她的爸爸,在春雨很小的时候,就因为车祸而离开了人世。
就当他们的手就要触到一起的时候,春雨却跌倒在地上,手电筒也滚到了一边,眼前恢复了一团漆黑。
她流着眼泪大喊着:“爸爸!你在哪里?”
终于,春雨在地上摸到了手电筒,当眼前的光束重新亮起时,她又看到了一张新的脸庞。
那是妈妈的脸。
妈妈在轻声呼唤着春雨的乳名。
可怜的妈妈一辈子都没有享过福,死去了丈夫之后又嫁给了一个可恶的男人,如今永远的长眠于地下了。
难道妈妈是从欧亚大陆底下挖了一条地道才来到伦敦的吗?
春雨艰难的从地上爬起来想靠近妈妈,但是刚走近一步妈妈就消失不见了,她伸手抓去只摸到几十片树叶。
这是她彻底失去了力量,跪倒在地上仰望天空,虽然漆黑中什么都看不到,但是她感受到雨水正无情地坠落下来,像箭一般射到她的脸上,让她遍体鳞伤,无药可救。
泪水混着雨水一同从脸颊落下,此刻恐惧已不再重要了,就算再有十个八个骷髅头在旁边也没什么,她现在只感到深深的绝望,在这迷宫的深处无人知晓,只有被她恨过的和爱过的,那些死去的幽灵们聚集在身旁,恐吓她安慰她伤害她庇护她。而她只是只任人宰割的羔羊,在黑夜里发出最后的凄惨长啸。

当她最后一次抬起手电筒时,奇妙的光圈里出现了一个年轻的男子。
是他?
春雨揉了揉被雨水模糊的双眼,终于看清了那张熟悉的脸,他露出了带着酒窝的笑容,走过来要扶起她的样子。
“高玄!”
在频临绝望的时刻,她喊出了这个带给她唯一希望的名字。是的,她看到了高玄,那双诱人的眼睛,她全心爱着的这个男人,已经缓缓走近了她的跟前。    
自从三天前在大本钟下匆匆一别,他是否也知道她日思夜念呢?无论他来自人间还是地狱,这一回都不能让他再溜走了。
就当春雨要抓住他的时候,手电突然暗了下来。
糟糕,电池用光了!
眼前依然伸手不见五指,许多雨水直接打进了她的眼睛里,但是她依然用最后的力气喊着高玄的名字。
然而,她并没有摸到高玄的脸。
力气差不多已经用光了,她感到自己浑身虚脱了下来,瘫软在充满雨水的地上,如此绝望而无助。
当最后失去知觉时,春雨的脑子里只掠过了一个字——死。
也许今晚就会死在这里吧,死在这小径分岔的花园里,死在博尔赫斯老头给她设下的陷阱里,死在所有她恨过与爱过的幽灵怀里。。。 …
北京时间2005年5月31日上午10点10分


同一时刻;在地球的另一端;上海。
镜子里的人是我;对镜子外面的我说:”不知道春雨在伦敦怎么样了?”
十五分钟前;我接到孙子楚的电话;他说已联系到了他的同学老马;也就是介绍给弗格森教授的清史专家。老马说弗格森教授确实来找过他;孙子楚决定带我去造访一番。
窗外响起一阵刺耳的喇叭声;楼下停着辆红色的越野车;孙子楚站在车门前挥了挥手;像要出门远足的架势。可惜越野车在市内全无用武之地;走了足足一个钟头;才赶到浦东高桥一个住宅区里。
老马是孙子楚的研究生同学;年龄比孙子楚大几岁。他虽在社科院供职;但最近一直在家写论文;书房里堆满了各种书;许多都是线装的古籍善本;散发着一股清朝的味道。
他开门见山的说:“大约一个月前;弗格森教授确实来找过我;说他要找一个名叫Ts;ui Pen的清朝人,曾经做过云南总督。”
“但清朝没有云南总督这样的官职。”
“我也感到很奇怪,这个英国老头不懂中文,搞不懂他为什么来查这个?我问他原因,他也含含糊糊不肯说,可谁让我热情好客呢,再说人家也是著名科学家。我查了清朝云南巡抚与云贵总督名单,并未发现Ts;ui Pen或Pen Ts;ui的姓名。我想会不会是巡抚以下的官呢?比方说提学使、布政使、按察使,再往下是道员、知府。”
老马语速极快,我听得有些头晕了:“到底是谁呢?”
“我已经收集了清朝五品以上官吏的全部资料,两百多年总共有好几万人。我把清代云南提学使、布政使和按察使的材料全找出来了。结果还是没有找到,但是我也有些傻了,难道那英国老头在耍我?我仔细想了想,忽然想到了Ts;ui Pen这两个字未必就是姓名!”
“不是姓名?”刹那间我的脑子好像也开窍了,“难道是字吗?”
老马拍了一下手:“对了!加十分!中国古时候除了姓名以外,还有字某某的习惯,比方诸葛亮字孔明,刘备字玄德。”
当他说到“加十分”时,特别像某位著名电视主持人,不禁让我暗暗好笑。
“Ts;ui Pen也是字?”
“我查了清代云南的督、抚、提学使、布政使和按察使得名字和字——终于查出来了!余问天,字崔鹏,苏州吴县人,嘉庆十四年生,道光十八年进士及第,咸丰二年任云南大理知府,咸丰九年任云南布政使,同治十年辞官还乡,卒于光绪十年。”
老马后面那几句话,就像计算机口令一样跳了出来,着实让我目瞪口呆。
显然“崔鹏”的英文名“Ts;ui Pen”。余问天做过云南布政使,掌管一省的民政与财政,在外国人看来和总督也差不多。
余问天
他还做过大理的知府。大理啊,我想到了苍山洱海,想到了《天龙八部》里的段誉,想到了《射雕英雄传》里的南帝,这神奇的地方会给与余问天造成什么影响呢?
老马得意的笑了笑:“我确定余问天就是英国老头要找的人,而且这个人的确不同一般,在当时的文坛还是小有名气的呢。”
我想起了博尔赫斯的《小径分岔的花园》,主人公余淮的曾祖父“Ts;ui Pen”既是高官,同时也是小说家。不过,我也读过很多版本的《中国文学史》,在清代文学一章里,似乎并没有余问天的名字。
“有什么作品留世吗?”
“弗格森教授运气不错,正好撞到我的枪口上了——我在写关于晚清小说的论文,发现了许多鲜为人知的小说,有些作者还是政治舞台上的风云人物,现在人们很推崇曾国藩的文章,其实文章在曾国藩之上的还大有人在。许多大人物或使用笔名,或根本没有让作品发表,人们并不知道他们的小说才华。”
孙子楚实在憋不住了:“兄弟,你还是直奔主题说说余问天吧。”
“布政使官阶从二品,也算是封疆大吏了。余问天在云南做官多年,至今在大理和昆明,还可以看到他不少真迹。余问天真正有名的还是小说,我手头就收集过他的作品。”
说着老马从书柜里拿出一本线装书,还没看清封面就闻到了一股浓浓的霉味,揉了揉眼睛终于看到了书名——《幽冥夜谈》。
“《幽冥夜谈》听名字像是聊斋那样的鬼故事。”
“Yes,再加十分!”老马的表演欲越来越强烈了,“就是本鬼故事集!还是光绪年间的畅销书。虽然这种文章被主流社会看不起,可偏偏有许多人喜欢。像《聊着》出于破落文人蒲松龄之手,大才子纪晓岚的《阅微草堂笔记》从头到尾都是鬼魂和狐仙,连随园先生袁枚都写过《子不语》。可惜,文学史里面留下了蒲松龄和纪晓岚,却漏掉了余问天。这本《幽冥夜谈》与《聊斋》不同的是,余问天下了狠劲去写,有几篇非常恐怖。看了都让我做噩梦了,似乎小说里写的幽灵,爬到我身上来了。”
孙子楚忽然捅了捅我:“遇到同行了啊。”
“据说余问天的这些鬼故事,全都是他本人亲身经历,是不是不可思议啊?但我觉得有可能。《幽冥夜谈》的故事大部分发生在云南,余问天在那里做官多年,有第一手的原始记录。像施蛊杀人和降头术等等,都是今天依然有的巫术。余问天把这些内容写的栩栩如生,带有大量当地的民风民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