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哲学宗教电子书 > 10中国通史第六卷-中古时代-隋唐时期(下册) >

第93章

10中国通史第六卷-中古时代-隋唐时期(下册)-第9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羲之)复生,无以加焉!”宣宗尤为珍爱柳公权的墨宝,曾召柳公权到殿前,由军容使西门季玄捧着砚台,枢密使崔巨源拿着笔,柳公权用真书在一张纸上写了“卫夫人传笔法于王右军”十字;用行书在一张纸上写了“永禅寺真草千字文得家法”十一字;用草书在一张纸上写了“谓语助者焉哉乎也”八字。宣宗赏给他锦彩及瓶盘等银器。又让他自写谢状,不拘真书、草书。当时公卿大臣之家的碑志,不是出自柳公权的手笔,别人就会认为子孙不孝。外国人入贡专门准备钱财来购买柳公权写的字。柳公权曾写京兆西明寺《金刚经》,具有钟、王、欧、虞、褚、陆各家的笔法,为其得意之作。其流传的书碑很多,以《玄秘塔碑》、《金刚经》、《神策军碑》为最著名,书迹有《送梨帖题跋》。
  ① 《唐诗纪事》。
  第三节怀素怀素(725—785),字藏真,本姓钱,长沙(今属湖南)人,后为京兆(长安)僧人,法号怀素。早年致力研究佛法,性格粗放,不拘小节,酷爱书法,据唐人陆羽《怀素传》所载:怀素“饮酒以养性,草书以畅志,时酒酣兴发,遇寺壁里墙,衣裳器皿靡不书之。”由于家贫无纸练字,曾在家乡种芭蕉以供挥笔练字,所居号称“绿天庵”。但仍然满足不了他练字的需要,就漆一盘练习写字,又漆一木板练习写字,因为用力勤奋,不断摹写,使盘板都被磨破。“然恨未能远睹古人之奇迹,所见甚浅,遂担笈杖锡,西游上国,谒见当代名公。”①到长安后,吏部尚书韦陟看到他的书法极为赞赏,认为他很有发展前途,说:“此沙门札翰,当震宇宙大名。”怀素感到“学无师授,如不由户而出。”于是拜金吾兵曹邬彤为师,学习笔法。邬彤对怀素说:“草书古势多矣。惟太宗以献之书如凌冬枯树,寒寂劲硬,不置枝叶。张旭长史又尝私谓彤曰‘孤蓬自振,惊沙坐飞’,余师而为书,故得奇怪,凡草圣尽于此。”怀素连声说:“得之矣!”经过了一年多,怀素告辞而去。邬彤在他临行之前对他说:“万里之别,无以为赠,吾有一宝,割而相与。先时人传彤有右军恶溪小王骚劳三帖,拟此书课,以一本相付。”①这些对于怀素书法的进步是很有益的。怀素还与书法大家颜真卿多有来往,两人切磋琢磨,相互探讨,对笔法的理解更深刻了。怀素潜心于书法,颇有悟性。一天晚上观看夏天的云彩随风而动,变化无常,“顿悟笔法,自谓得草书三昧”。他练字下了很大功夫,以致秃笔成塚,他以擅长草书而闻名,尤其狂草最为人们所赞叹,论者称他的狂草如“惊蛇走虺,骤雨狂风”。当时的文士名流如李白、戴叔伦等人都曾写诗赞美他的狂草。李白的《草书歌行》称:“少年上人号怀素,草书天下称独步。”说他的字“飘风骤雨惊飒飒,落花飞雪何茫茫。。怳怳如闻神鬼惊,时时只见龙蛇走;左盘右蹙如惊电,状如楚汉相交战。”在此之前,唐人张旭的草书享有盛名,号称“张颠”;而怀素的草书则称为狂,说他是“以狂继颠”②。
  怀素晚年的字更臻化境,字字如同飞动,圆转之妙,宛若有神。传世的字帖有《自叙帖》、《苦笋帖》等。元代书法家赵孟钤凇渡礁咚钐诽獍现谐疲骸盎乘厥樗悦钫撸渎室獾咭荩П渫蚧詹焕胛航ǘ裙室病:笕俗鞑荩运嫠捉扇撇缓瞎欧ǎ皇墩咭晕妫宦墩咭恍Α4司硎撬厥Ψ胃辛鞒觯俺K圆荒芗爸病!雹僬獠唤鍪嵌浴渡礁咚钐返钠兰郏彩嵌曰乘厥榉ǖ母叨绕兰邸
  ① 《唐文拾遗》怀素《自叙帖》。
  ① 陆羽:《怀素传》。
  ② 佚名:《宣和书谱》。
  ① 《三希堂法帖》第五册。
  第三十三章刘晏杨炎第一节刘晏幼有神童之誉刘晏(715—780)字士安,曹州南华(今山东东明)人。开元十三年(725),玄宗东封泰山,十岁的刘晏献上《东封书》,玄宗读后十分欣赏他的才华,遂命宰相张说试其才能。张说测试后,大为称奇,对玄宗说:“国瑞也。”即授任秘书省正字,从此号为神童,“名震一时”。
  一次,玄宗于勤政楼前盛设乐舞和百伎杂耍。时教坊有个叫王大娘的女妓,善戴百尺高竿,竿上装有木山,状似瀛洲、方丈等仙山,还有一小童在上面钻来钻去,歌舞不停。玄宗把小小的刘晏召到楼上帘下,贵妃很喜欢他,让他坐在自己膝上。玄宗问他:“卿为正字,正得几字?”刘晏回答说:“天下字皆正得,唯有‘朋’字未正得。”贵妃让他咏王大娘戴竿,刘晏才思敏捷,应声而出,诗云:“楼前百戏竞争新,唯有长竿妙入神。谁谓绮罗翻有力,犹自嫌轻更著人。”玄宗、贵妃与诸嫔妃乐得哈哈大笑,遂赐给他牙笏及黄纹袍。①行政干才天宝年间(742—755),刘晏累授夏县(今属山西)令,以干练闻名,虽未曾督责赋税,却“输无逋期”。又举贤良方正科,补为温县(今属河南)令。政绩卓著,“民皆刻石以传”。不久又升为殿中侍御史。
  安禄山叛乱后,刘晏避难于襄阳(今湖北襄樊)。永王李璘欲任他为官,他坚决推辞。时肃宗在灵武组建朝廷,刘晏致书宰相房琯,论今日的分封与古制不同,认为“今诸王出深宫,一旦望桓(齐桓公)、文(晋文公)功,不可致”。主张加强皇权。肃宗诏拜度支郎中、兼侍御史,领江淮租庸事。刘晏赴任至吴郡,正遇永王李璘起兵叛乱,沿江东下,刘晏遂与采访使李希言计议抗拒。刘晏守余杭(今浙江杭州西),李希言交战失利,败归刘晏。刘晏乃调发义兵坚守壁垒。永王兵败后,欲转而攻略州县,听说刘晏早有防备,遂从他道逃去。不久,肃宗诏拜他为彭原(今陕西镇原东)太守,转任陇、华二州刺史,迁河南尹,进为户部侍郎,兼御史中丞、度支、铸钱、盐铁等使。不久又兼京兆尹。他“总大体不苛,号称职。”后遭司农卿敬羽诬劾他泄漏禁中事,宰相萧华又忌其才干,遂贬为通州刺史。
  代宗即位后,于宝应元年(762)六月,刘晏再次入为京兆尹、户部侍郎,领度支、盐铁、转运、铸饯、租庸使。时颜真卿以文学正直出为利州刺史,刘晏举荐他代己为户部侍郎,改国子祭酒,又将京兆尹一职让于严武。翌年正月,擢为吏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依然兼任诸使职。广德二年(764)正月,因与宦官程元振交通的罪名,仅做了一年宰相的刘晏被贬为太子宾客,罢知政事。
  ① 本节材料依据新旧唐书本传者,不再一一作注。
  ① 《明皇杂录》卷上。按此贵妃非杨贵妃。
  改革漕运自安、史之乱以来,潼关、洛阳一带受阻,江、淮财赋溯长江入汉水,抵达梁州、洋州,迂险劳费,汴渠也堙废不治。广德二年三月,关中米每斗涨至千钱,“百姓挼穗以给禁军,宫厨无兼时之积”①。在这种情况下,代宗又擢刘晏为御史大夫,领东都、河南、江淮、山南等道转运、租庸、盐铁、常平使,以发展漕运,增加财赋收入。
  刘晏受命以后,以转运为己任,为了弄清多年漕运的利弊,或坐船,或乘马,亲自对过去漕运沿线进行实地考察。他坐船由淮水经泗水进入汴水,再由汴水进入黄河。他到过河阴、巩县和洛阳,考察了宇文恺建造的梁公堰,分黄河水流入通济渠,又视察了大夫李杰新堤。他驱马陕郡城郊,右循砥柱、硖石,察看了三门渠津遗迹。经过他长途跋山涉水,实地调查研究漕运情况,“尽得其病利”。他要治理漕运,又担心受别人牵制,其治理方案难以推行,为了得到当政宰相的有力支持,他致书元载,具体陈述了漕运中的“四利”“四病”。其四利为:一是京师三辅之民徭赋繁重,江、淮粟至,可减少其一半徭赋;二是东都凋残,人口流亡,漕路流通,村落人口从此滋多;三是在边诸将,外虏入侵,听说江、淮贡赋增至,军食丰足,可以震耀夷夏;四是今舟车既通,商贾往来,百货云集,可追复贞观、永徽之盛。其四病为:一是从宜阳、熊耳、虎牢、成皋五百里,人烟稀少,百姓穷困,转车挽漕,功且难就;二是黄河、汴水自天下乱离以来,河岸崩塌,所在淤塞,“涉泗千里,如网水行舟”;三是东垣、砥柱、渑池、北河之间六百里,“戍逻久绝,夺攘奸宄”,多不安全;四是从淮阴至蒲坂,长达三千里,屯戍相望,常言衣食不足,挽漕所至,船到便留,“非单车使者折简书所能制”。刘晏所陈述的四利四弊,既指出了开通漕运利国利民,可以振兴经济,同时也分析了其中的困难,如不解决这些难题,漕运仍然是纸上谈兵。元载正独揽朝政,看了刘晏的书信,极力赞成其事,因此刘晏“得尽其才”。从此,江、淮财赋才得以运至关中,代宗很高兴,派卫士备鼓吹于东渭桥迎接刘晏,还派使者慰劳他说:“卿,朕酂侯(萧何)也”。大凡每年运至四十万斛,“自是关中虽水旱,物不翔贵矣”。
  刘晏恢复了旷废日久的漕运事业,使江、淮财赋源源运进关中,缓解了关中财政紧张的局面,这主要是由于他改革漕运的结果。他从漕船的制造,水手的雇用与训练,到督航、护航等环节都改变了旧法,漕运由朝廷直接经管。
  为使船坚固耐用,保证运输途中安全无损,刘晏于扬子设十场造船,每艘船给千缯钱,要比一般的船价高出一倍多。有人不太理解,认为“所用实不及半,虚费太多。”刘晏则解释说:“不然,论大计者固不可惜小费,凡事必为永久之虑。今始置船场,执事者至多,当先使之私用无窘,则官物坚牢矣。若遽与之屑屑校计锱铢,安能久行乎!异日必有患吾所给多而减之者;减半以下犹可也,过此则不能运矣。”刘晏洞察了官场之弊,多给船费,宁可给“执事者”以“私用”之钱,以求免得官吏偷工减料或以次充好,影响船的质量。后至唐末,有司计费付钱,无有富余,因此“船益脆薄易坏,漕① 《资治通鉴》卷二二三,代宗广德二年。
  运遂废矣”。①实践证明了刘晏的做法还是正确的。
  在漕运中,刘晏也改变了旧法。旧时转运船由润州陆运至扬子,斗米费钱十九,刘晏改用口袋装米而以舟运送,可减费钱十五;由扬州至河阴,斗米费钱一百二十,刘晏做“歇艎支江船二千艘,每船载一千斛,十船为纲,每纲三百人,篙工五十人,派军将部送至河阴、三门,号“上门填阙船”,米每斗减钱九十。他调来巴、蜀、襄、汉地麻竹筱作绹挽舟,以朽索府材代薪,“物无弃者”。他还采用分段漕运,“江船不入汴,汴船不入河,河船不入渭”;把江南漕运的货物存放在扬州,汴河漕运的存放在河阴,黄河漕运之物存放在渭口,渭船漕运之物进入太仓。②过去漕运关东之谷进入长安,因河流湍急,一斛能运至八斗的“则为成劳,受优赏”。刘晏因地制宜,根据长江、汴水、黄河、渭水水力不同,“各随便宜”,造运船,训练漕卒,使其识水性,分段漕运,“自是每岁运谷或至百余万石,无斗升沉覆者”③。大大提高了漕运能力和减少了损失。刘晏所用篙工,也改变了旧法。过去,州县多取富人督责漕挽,谓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