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哲学宗教电子书 > 大乘无量寿经解+ >

第7章

大乘无量寿经解+-第7章

小说: 大乘无量寿经解+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莹如镜,彻照十方无量无数不可思议诸佛世界。」以一刹之力用,遍彻十方,是为广。一刹之相不坏,是为狭。力用无限之广与一法之狭,不相妨碍,各各自在,故名广狭自在无碍。又「欲见诸佛净国庄严,悉于宝树间见。犹如明镜,睹其面像。」亦复如是,同明广狭自在之玄门。
  (3)一多相容不同门。《大疏》云:「若一室之千灯,光光相涉。」盖一中有多,多中有一,是为相容。而一多之相不失,是为不同。《华严卢舍那佛品》云:「以一佛国满十方。十方入一亦无余。世界本相亦不坏。无比功德故应尔。」一土满十方,十方入一方,相容之义也。本相不坏,不同之义也。本经中弥陀宝香普薰愿文云:「国土所有一切万物,皆以无量宝香合成。其香普薰十方世界。」彼国万物中任何一物,皆为无量宝香所成。以无量香入于一物,表一切法入于一法,表一多相容。又一物之一相,与众香之多相共存,表两相不同之义。又此香遍于十方,复明一法遍于多法,更显一多相容不同之妙。
  (4)诸法相即自在门。上显相容,此表相即。晋译《华严十住品》云:「一即是多,多即是一。」譬如水之与波,以水喻一,以波喻多。波即是水,水即是波,彼此相即,而各自在,故云相即自在。又《大疏》云:「如金与金色,二不相离。」至于本经《法藏因地品》云:「世尊能演一音声,有情各各随类解。又能现一妙色身,普使众生随类见。」亦明一音中一切音,一身中一切身,一切即一,一即一切,多即是一,一即是多。如水与波,一水多波是相即自在之义也。又经中《歌叹佛德品》云:「其所散华,即于空中,合为一华。华皆向下,端圆周匝化成华盖。」多花成一花,故多即是一。一花中含多花,故一即是多也。是为本经中显现之第四玄门。
  (5)隐密显了俱成门。《大疏》云:「若片月澄空,晦明相并。」盖指隐处具显,显处具隐也。本经《礼佛现光品》云:「阿弥陀佛即于掌中放无量光,普照一切诸佛世界,时诸佛国,皆悉明现,如处一寻。」又「乃至泥犁溪谷,幽冥之处,悉大开辟,皆同一色。犹如劫水弥满世界,其中万物,沉没不现。滉漾浩汗,(汗者广大无际之貌。《文选·郭璞赋》有汗汗之辞。)唯见大水。彼佛光明亦复如是。声闻菩萨,一切光明,悉皆隐蔽,唯见佛光,明耀显赫。」即表一切法即于佛光之一法。则一法(佛光)显而一切法(此土万物,圣贤光明)俱隐。是为隐显俱成第五玄门之相。
  (6)微细相容安立门。《大疏》曰:「如琉璃瓶,盛多芥子。」以上各门,咸明广狭无碍,一多相容之义。今此第六门,更指无论如何微细之中,亦可含容一切诸法,一毛一尘之中,无边刹海,一切诸法,同时涌现,如一镜中映现万象。《普贤行愿品》云:「一尘中有尘数刹,一一刹有难思佛。」「于一毛端极微中,出现三世庄严刹。」正显此义。今本经《积功累德品》谓法藏比丘于因地中,「身口常出无量妙香,犹如旃檀,优钵罗华,其香普薰无量世界……手中常出无尽之宝,庄严之具,一切所需最上之物,利乐有情。」又《宝莲佛光品》曰:「一一华中出三十六百千亿光。一一光中出三十六百千亿佛。」夫一光者,乃莲光中三十六百千亿分之一,是表至极微细也。而一光中含摄三十六百千亿佛已表极微细中含容一切诸法也。
  (7)因陀罗网法界门。以上微细相容门,明一重之相入相即,而未明重重无尽相入相即之义。故假因陀罗网为喻,以明此义。因陀罗网者,帝释天宫所悬之珠网。网有千珠,互相映照。一一珠中各现一切珠影,此是第一重之各各影现。而一珠中所现之一切珠影,复现于其余九百九十九珠之中。是第二重之影现。如是千珠重重映现,无有穷尽,以喻诸法之相即相入,重重无尽。《大疏》云:「若两镜互照,传耀相写。」在本经中《宝莲佛光品》云:「众宝莲华周满世界。……一一华中,出三十六百千亿光。一一光中,出三十六百千亿佛。……一一诸佛,又放百千光明,普为十方说微妙法。如是诸佛,各各安立无量众生于佛正道。」上第六门中已明「一一光中出三十六百千亿佛」是微细相容门,彼乃一重之相即相入。更征其前后之经文,则可广显重重无尽之相即相入之妙义。一阿弥陀佛国中,有无数宝莲华。一一华中放难数光,一一光中有难数佛。一一佛放光说法,安立无量众生于佛正道。如是则极乐国中,有无数莲,莲放光,光现佛,佛现国土,土中又有无数莲,莲复放光现佛。每一莲华喻一帝珠,如是莲华周遍佛国。可见本经正显《华严》因陀罗网重重无尽、事事无碍之玄门。
  (8)托事显法生解门。由上之重重无尽,故尘尘法法皆是事事无碍法界。故可任就一尘一事,显此法界全体。如《大疏》云:「立像竖臂,触目皆道。」经中《菩提道场品》曰:「又其道场,有菩提树。……复由见彼树故,获三种忍:一音响忍。二柔顺忍。三者无生法忍。佛告阿难:如是佛刹,华果树木,与诸众生而作佛事。」一见彼树,可证无生,是正为「托事显法生解」之玄旨。华果树木,皆作佛事,亦复如是。
  (9)十世隔法异成门。此门表延促无碍。以上八门横示圆融之相。此是竖示。十世者,过现未三世,每世又各有过现未三世,于是成为九世。九世互入,为一总世。总世与前九相合,而为十世。此十世隔历之法,同时具足显现是曰隔法异成。(别异之法俱时成就,谓之异成。)晋译《华严初发心功德品》曰:「知无量劫是一念,知一念即无量劫。」又《普贤行愿品》曰:「尽一切劫为一念」,「我于一念见三世」。皆显延促同时、三际一如之义。故《大疏》曰:「若一夕之梦,翱翔百年。」本经之中,亦多显此。如《大教缘起品》云:「能于念顷,住无量亿劫。」《德遵普贤品》云:「于一念顷,遍游一切佛土。」又《歌叹佛德品》云:「于一食顷,复往十方无边净刹。」同显此第九玄门。
  (10)主伴圆明具德门。横竖万法成为一大缘起,法法交彻;故随举一法,其他一切法即伴之而缘起。亦即举一法为主,则其他一切法皆为伴,而赴于此一法。更以他法为主,即余法成伴而尽集之。故一法圆满一切法之功德。是名圆满具德。《大疏》云:「如北辰所居,众星拱之。」今本经以「发菩提心,一向专念」为宗,以「十念必生愿」为大愿之本。专重持名念佛,名具万德,此一句佛号圆满具足一切法之功德。举体是华严玄门圆明具德之义。经中《三辈往生品》云:「乃至获得一念净心,发一念心,念于彼佛。此人临命终时,如在梦中,见阿弥陀佛。定生彼国,得不退转无上菩提。」此明净心念佛一声之无量不可思议功德。又大愿中有闻名得福愿。十方众生以闻名故,「寿终之后,生尊贵家,诸根无缺,常修殊胜梵行」。又有闻名得忍愿,他方菩萨以闻名故,应时可获一二三忍,证不退转。可证弥陀名号,妙德难思。如东密《阿字观》云:「自阿字出一切陀罗尼。自一切陀罗尼生一切佛。」阿字主也。一切陀罗尼与一切诸佛皆伴也。一字之中,主伴功德无量无边,是即圆明具德之玄意。
  又彼国土,色声香味触,一一圆明具德。故见光、见树、闻声、嗅香,莫不增益善根。「若有众生,见我光明,照触其身,莫不安乐,慈心作善。」「波扬无量微妙音声。……得闻如是种种声已,其心清净,无诸分别,正直平等,成熟善根。」「流布万种温雅德香,其有闻者,尘劳垢习,自然不起。风触其身,安和调适,犹如比丘得灭尽定。」又「若有众生,睹菩提树,闻声,嗅香,尝其果味,触其光影,念树功德,皆得六根清彻,无诸恼患,住不退转,至成佛道。」又《宝香普熏愿》曰:「其香普熏十方世界,众生闻者,皆修佛行。」可见一尘一毛,莫不圆明具德也。
  《华严玄谈》谓诸法何故事事无碍?从唯心所现故。诸法之本原,非有别种,唯自如来藏心缘起之差别法,故必有可和融之理。《华严金狮子章》云:「或隐或显,或一或多,各无自性,由心回转,说事说理,有成有立,名唯心回转善成门。」唯心善成门,即主伴圆明具德门。
  本经《积功累德品》谓法藏比丘「住真实慧,勇猛精进,一向专志庄严妙土。」故知极乐依正清净庄严,皆真实慧之所流现。如《往生论》所谓,三种庄严入一法句,一法句者清净句,清净句者,真实智慧无为法身。故知妙土庄严即是清净法身,无二无别。经中《寿乐无极品》云:「一旦开达明彻。自然中自然相。自然之有根本。自然光色参回。转变最胜。郁单成七宝。横揽成万物。」经云一旦开明,其所开明者,当人之自心也。七宝与万物,佛之国土也。由自一心,而现妙土,由心回转,以成世界,是故事事无碍,圆明具德。故经云:「开化显示真实之际。」真实之际者,真如实相之本际。故知所显现者,当相即道,即事而真,一一无非真如、实相,亦即一一无非自心。是故超情离见,圆具十玄也。《华严》之独胜,端在十玄。今本经亦具,足证本经不异《华严》。《华严》末后以十大愿王导归极乐。今本经全显净宗,导引凡圣,同归极乐。故称本经为中本《华严》诚有据也。又据《要解》判小本曰:「华严奥藏,法华秘髓,一切诸佛之心要,菩萨万行之司南,皆不出于此矣。」且极乐不离华藏世界,弥陀即是毗卢遮那,故判本经为圆教,谁曰不宜。
  但此判教亦只是平等中之差别相。若是圆人则法法俱圆,「是法平等,无有高下。」则是差别中之平等相。
  七、部类差别
  为深究本经,应知同部同类之经论,傍及带说净土之典籍,以便参研。
  甲 同部。
  本经与小本弥陀,是同部经典。本经吴译本,曾亦名《阿弥陀经》,与秦罗什所译之小本同名。故世称本经为大本,秦译之《阿弥陀经》为小本。《疏钞》谓,大小二本,「文有繁简,义无胜劣,判属同部。」
  现小本弥陀,共有三种。
  1、《阿弥陀经》 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
  2、《称赞净土佛摄受经》 唐三藏法师玄奘译。
  3、《阿弥陀经秦唐两译会集本》 现代菩萨戒居士夏莲居会集。
  秦唐两译,大体相同,稍有出入。秦译精要流畅,众所宗向。唐译则准确详备,力保原面。先师会集两译,撷其精要,更据六朝石经,补足秦译所佚之二十一字。按襄阳石经乃六朝人手书而刻石者,于一心不乱之下,尚有「专持名号,以称名故,诸罪消灭,即是多善根福德因缘」二十一字。宋代元照师,载入《灵芝疏》。明蘧庵师亦推崇石本。幽溪大师于《圆中钞》大声疾呼:「今传(指秦译本)讹说,凡读习者,应依古本,而增正之。」会本依先德意,补入此二十一字。于是会本,既备两译之长,复补秦译之佚。圣意备显,易启正解。于是秦译原文应是「一心不乱专持名号」(此八字应一气读下)。正同于唐译之「系念不乱」,亦复与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