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哲学宗教电子书 > 大乘无量寿经解+ >

第64章

大乘无量寿经解+-第64章

小说: 大乘无量寿经解+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来,并善能令此善根(坚固善心,深不可拔,故名善根。)相续,无有缺减。故今复有如是胜缘也。三者,「善修习故,善摄取故,善成就故」。谓于善根,善于修习、摄取以至成就也。故今乃能以种种妙供,来至极乐供养弥陀。「前后往来,熙怡快乐」,更令善根增上。
  大士神光第二十八
  本品显极乐大士神通光明。于圣众中,特显观世音菩萨与大势至菩萨最尊第一。威神光明,利生功德,悉超余圣。
  佛告阿难:彼佛国中诸菩萨众,悉皆洞视、彻听八方、上下、去来、现在之事。诸天人民以及蜎飞蠕动之类,心意善恶,口所欲言,何时度脱,得道往生,皆豫知之。
  「洞视」,天眼通也。「彻听」,天耳通也。「心意善恶,口所欲言」,皆能知之,乃他心通也。知过去之事乃宿命通也。知现在及未来之事亦属天眼通。此通能于六道死此生彼之事,明晓无碍。上文表彼国菩萨神通。
  又彼佛刹诸声闻众,身光一寻,菩萨光明照百由旬。有二菩萨,最尊第一,威神光明,普照三千大千世界。阿难白佛:彼二菩萨,其号云何?佛言:一名观世音,一名大势至。
  「身光」,圣众有顶光与身光。从身所发之光,称为身光。「寻」者,长度;八尺为一寻。又昙鸾师云:「田舍间人,不简纵横长短。成谓横舒两手臂为寻。」声闻身光仅及八尺,菩萨光明则数千里。极乐国土一切菩萨威神光明,咸皆殊胜。但别有上首二尊,于一切众中,最为第一。一名观世音,一名大势至。其威神光明普照三千大千世界。
  「观世音菩萨」,又名观自在菩萨。浅说,则观世人称念彼菩萨之名而垂救度,故名观世音;遍观法界众生随其机缘,而自在拔苦与乐,故名观自在。进言之,如法藏之《心经略疏》曰:「于事理无碍之境,观达自在,故立此名(观自在)。又随机往救,自在无失,故以为名(观世音)。前释就智,后释就悲。」此大菩萨与大势至菩萨,侍弥陀左右,赞佛教化,俗称西方三圣,显教言大士乃阿弥陀之弟子。密宗以为阿弥陀之化身。又观音本地为正法明如来。如《千手千眼大悲心陀罗尼经》曰:「观世音菩萨,不可思议威神之力,已于过去无量劫中,已作佛竟,号正法明如来。大悲愿力,为欲发起一切菩萨,安乐成熟诸众生故,现作菩萨。」又《观音三昧经》云:「观音在我前成佛,名正法明如来。我为苦行弟子。」(此中之「我」,即释迦如来)又《首楞严经》曰:观世音菩萨于无量劫前,于古观世音如来,受如幻闻薰闻修金刚三昧法。从闻思修入三摩地,返闻自性,得无上道。《观经》谓大士顶上圆光中「有五百化佛如释迦牟尼,一一化佛,有五百化菩萨,无量诸天以为侍者」。又「眉间毫相,备七宝色,流出八万四千种光明,一一光明有无量无数百千化佛。一一化佛,无数化菩萨以为侍者」。
  「大势至菩萨」。菩萨之大智大势(力)可至一切处,故名大势至。据《楞严经》,大士「以念佛心,入无生忍」;「不假方便,自得心开」;「今于此界(娑婆),摄念佛人,归于净土」。与观世音菩萨,同为阿弥陀之胁士。《观经》曰:「以智慧光,普照一切,令离三途,得无上力。是故号此菩萨为大势至。」《悲华经》曰:「由汝愿取大千世界故,今字汝大势至。」又《思益经》曰:「我(大势至菩萨)投足之处,震动三千大千世界及魔宫殿。故名大势至。」《观经》又云:「此菩萨(大势至)行时,十方世界一切震动。当地动时,有五百亿宝华,一一宝华,庄严高显,如极乐世界。」故《大日经疏五》曰:「如世国王大臣,威势自在,名为大势。言此圣者(大势至),以至得如是大悲自在之位,故以为名。」又《观经》谓大士「于肉髻上有一宝瓶,盛诸光明,普现佛事。余诸身相,如观世音,等无有异」。
  此二菩萨,于娑婆界,修菩萨行,往生彼国。常在阿弥陀佛左右。欲至十方无量佛所,随心则到。现居此界,作大利乐。世间善男子、善女人,若有急难恐怖,但自归命观世音菩萨,无不得解脱者。
  此二菩萨皆是在此娑婆世界,行菩萨道,往生极乐。为十方人民示此典范。普愿众生,求生净土。「现居此界」,此界者,即此娑婆世界。因与此土众生因缘深厚故。「作大利乐」者,于念佛众生,摄取不舍,令离三途,得无上力,同生极乐也。观世音菩萨,世称救苦救难观世音菩萨。《法华经普门品》曰:苦恼众生,「一心称名,观世音菩萨即时观其音声,皆得解脱。」又曰:「是观世音菩萨摩诃萨,于怖畏急难之中,能施无畏。是故此娑婆世界,皆号之为施无畏者。」是故「若有急难恐怖」,但以至诚归向大士,虔持名号,悉得解脱。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愿力宏深第二十九
  本品显彼土所有菩萨均愿力宏深,决定一生补佛。若有本愿为众生故,虽生极乐国土,不舍恶世有情。故入生死,救度群生。欲令十方一切众生,皆得往生,皆当作佛。辗转救度,无有穷尽。品末复赞无量寿佛恩德无极。
  复次阿难:彼佛刹中,所有现在、未来一切菩萨,皆当究竟一生补处。唯除大愿,入生死界,为度群生,作师子吼。擐大甲胄,以宏誓功德而自庄严。虽生五浊恶世,示现同彼。直至成佛,不受恶趣。生生之处,常识宿命。
  本品正弥陀第卅五「一生补处愿」,及卅六「教化随意愿」之成就。第卅五愿曰:「生我国者,究竟必至一生补处。除其本愿为众生故,被弘誓铠,教化一切有情,皆发信心,修菩提行,行普贤道。虽生他方世界,永离恶趣。」凡生极乐者,不离安养,必至一生补处。但有菩萨,发殊胜大愿。愿入生死界,教化有情。彼土菩萨亲闻弥陀说法,即以所闻,转教众生。故所说法,亲承如来。故亦如狮子之吼也。「擐」者,以身被挂铠甲,名为擐。胄者,铠也。甲胄乃古代战士被衣于身,以防矢石伤自肉体。以喻大心行人,为敌生死,以誓愿为铠甲,护卫本身慧命。《观经》亦曰:「损大甲胄,以宏誓功德而自庄严。」与此全同。从极乐再来此界之人,虽于五浊恶世,示为凡夫,亦有生死。但直至成佛,永离恶趣。并生生世世,常忆宿命,不昧本因。「示现同彼」,「彼」者秽土众生。
  无量寿佛意欲度脱十方世界诸众生类,皆使往生其国,悉令得泥洹道。作菩萨者,令悉作佛。既作佛已,转相教授,转相度脱。如是辗转,不可复计。十方世界,声闻、菩萨、诸众生类,生彼佛国,得泥洹道,当作佛者,不可胜数。
  极乐大士能发如是宏深誓愿者,盖因弥陀本愿加威,亦复是本身善随佛学也。弥陀本意,唯愿众生往生彼土,得涅槃道,悉皆成佛。新成之佛,复度众生。所度众生,又皆成佛,又复度生。故云「转相教授,转相度脱,如是辗转,不可复计」。以如是辗转度脱故,十方世界之菩萨、二乘、六道四生种种众生,得生极乐,证道成佛者,「不可胜数」。因往生者众,非数量所能及。(又「泥洹」即涅槃。)
  彼佛国中,常如一法,不为增多。所以者何?犹如大海,为水中王。诸水流行,都入海中。是大海水,宁为增减。
  或疑,十方圣凡,咸归极乐。彼一刹土,宁能广容?是义竟然。盖极乐国土,「常如一法,不为增多」。佛云「一法」,义理甚深,众生难明,故佛以大海为喻,以明其义。以大海喻极乐,诸水喻十方往生之士。诸水入海,大海不增。以喻十方往生,极乐之众亦不增也。又彼土大士,重返秽土,救度群生,其数亦无量,但极乐圣众,亦无减少。故云「常如一法」,「宁有增减」。于一法中,无有增减之义。兹再以世间数学之理为喻。数学有「无量大」或「无限大」之义,以符号为∞。谓其数之大,超越限量,故名无限大。于是以∞加一切有限之数,仍等于∞。因∞表无量大,或增某数,便大于∞者,∞即不成为无量大矣。又以∞减一切有限之数,亦仍等于∞。因∞若一减便少,即不是无量大矣。故此∞,「常如一法」,「宁可增减」。今极乐者,实为无限大中之无限大,盖已超逾一切世问之无量大矣。
  又上经文正显事事无碍不可思议、殊胜微妙境界。盖极乐即是华藏,故广狭自在,一多相即,互融互摄,非言思所能及。
  八方上下,佛国无数。阿弥陀国,长久广大,明好快乐,最为独胜。本其为菩萨时,求道所愿,累德所致。无量寿佛,恩德布施八方上下,无穷无极,深大无量,不可胜言。
  「八方上下」,八方加上与下即是十方。十方无数佛国之中,其「长久广大,明好快乐」,皆与极乐世界不能相比。故云「最为独胜」。「长久」即常住,如经云:「建立常然,无衰无变。」「广大」,如上文大海所喻之义。「明」者,清净光明。「好」者,相好庄严。「快乐」者,如《小本》云:「无有众苦,但受诸乐。」极乐世界所以能「最为独胜」者,皆由彼佛于因地中求得大愿,于无量劫积功累德,以致于成。阿弥陀佛以此无上恩德,普施十方,无有穷极。弥陀恩德,广大深远,言语难明。纵身有百口,口有百舌,穷劫说之,亦不能尽。故云「不可胜言」。盖彼佛住真实之慧,故能施真实之利,普令一切众生,咸入真实之际,故其恩德无有穷极。
  (第三卷终)  佛说大乘无量寿
  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解
  (菩萨修持第三十)
  菩萨戒弟子郓城夏莲居会集各译敬分章次
  金刚乘三昧耶戒弟子黄念祖敬解
  第四卷
  第四卷(从第卅品至第四十八品。末为后记、再记及附录。)
  本卷重点为:(一)继前第廿八品、第廿九品,明极乐菩萨愿力,修持真实功德。行圆德满,诸佛共赞。兼明国土安乐清净,寿乐无极,劝谕往生。(二)对净显秽,痛斥浊世恶苦,令舍五恶,去五痛,离五烧,劝修世善,重重诲勉,令持经戒,度脱其身。经中备叙众生造三毒五恶之业,招辗转痛烧之报。切指致苦之由,复示出苦之方。欲令众生深明因果,止恶行善,饶益有情,造福人间。以此回向,同生极乐。(三)礼佛现光,此会四众,皆见极乐世界,阿弥陀佛,普令见者获益,闻者生信。(四)显边地疑城。示疑惑未断,但仍念佛修善,愿生极乐者得生之处。(五)本经流通分,赞叹念佛,劝于此经生导师想。当来经灭,独留此经。常念不绝,则得道捷。「如是妙法幸听闻,应常念佛而生喜」。普劝种福修善,念佛发愿,往生净刹。
  菩萨修持第三十
  经中第廿八至第卅二品,皆明极乐国中菩萨之妙德。于本品中,偏重菩萨自觉觉他之妙行:度诸众生,演说正法,以无碍慧,解法如如,于三界中,平等勤修,究竟一乘,至于彼岸等等胜行。至于第卅一与第卅二两品,则明彼土菩萨之功德与妙果。佛说是法,盖欲十方众生,生欣慕心,求生极乐,得与如是诸上善人俱会一处,修习圆满如是功德。
  复次阿难:彼佛刹中,一切菩萨,禅定智慧、神通威德,无不圆满。诸佛密藏,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