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哲学宗教电子书 > 略谈克期悟证心诀 >

第8章

略谈克期悟证心诀-第8章

小说: 略谈克期悟证心诀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上安头,这就是第一念无明的产生!

我们的本觉,我们的灵知,本来就是空明灵知的。但是我们不知道!无始以来不知道这个佛性,它是空灵的,又空又明又灵,了了分明,空空净净。于空明灵知之中生出一个妄想:要明觉本体!佛性本来如此,我们多余生出个不知道而想知道:怎么明?怎么空?于是在这个空明上面,又安一个空,又安一个明。这就叫头上安头。

头上安头就是无明本,头上安头这第一念,就是一念无明。一念无明叫根本无明。因为有这一念无明之故,之后才有见分,相分,山河大地,草木丛林,男女老少,一切一切。都从这一念无明而生。

第一念无明之后,还有枝末无明。枝末无明就是后面八识,七识,六识。这几识见分由无明产生。生于无明更是无明。有见分便会生相分。见分相分对立,于是生分别。有分别则更加无明。见分无明就是变色镜。对一切事物的认识,就戴上了见分这个变色镜。八识见分一层变色镜,七识执著八识见分就是我,坚固难破,再戴一层变色镜。第六识又分别,执著,选择,又戴一层变色镜。隔着好几层变色镜看问题,所有的问题全失真,都错误。

佛性本来就是觉悟的。本觉嘛,本来就觉悟,本来就是灵明觉照。众生不知道,十分奇怪:哎!怎么是空明的呢?这是第一念。本来是空明的,他还来打个问号!他产生怀疑说:本性怎么是空明的呢?要有空明来照这个本性,这个本性才能空明,不以空明照本性,本性就不空明。这就是第一念无明啊!以此一念无明之故,自己在本性上加了一个空明的概念。一念无明然后又动:哎!怎么会是空的?有空之故,空的相对是有,于是生出万有。辗转相生,无穷无尽。

这个心蕴含在众生的共业之中。诸心乱动:怎么是空的?。众生之心都这么动。因这个共业之故,心动就产生风大。所有的微尘,邻虚尘啊,风大吹动这些无量无边的微尘。风大之中,所有的微尘根据众生的业力,结成了地水火,山河大地,草木丛林于是相分产生。

相分产生之后,就会产生知见去分别它。分别这是好的,这是坏的,这个我喜欢,这个我不喜欢。还有漂亮的,不漂亮的,好的,坏的,高的低的由此二元的世界产生。

讲到这大家已然明白,这不都是自己设立的障碍吗?执著这些本来就是虚妄不实的东西,一念无明所产生的这个梦幻世界,执著它,执著的不得了。反而让自己再去修行,再去打仗。把这些东西都要破掉。破掉之后再进如来室。你们说:是不是自己设立空城计,让自己去打仗?空城计的主人就是那个一念无明啊!

产生山河大地,草木丛林,男女老少,这一切东西…,产生整个娑婆世界的那个父母是谁呢?那个父亲就是一念无明!那个母亲就是佛性。佛性本来如如不动,因为有这个父亲,无明乱动之故,产生了山河大地,草木丛林,男女老少我们这些人啊,也就生出来了。

现在要回归自性怎么办?第九识的证自证分就是根本无明。把这个无明破掉,白净识就只剩下自证分这个本体。自性显现,回归真如,一脚踏进如来门!

所以我们打仗首要是把罪魁祸首抓住,把它消灭。罪魁祸首一消灭,虾兵虾将全部退兵。什么枝末无明,全部缴枪。这个罪魁祸首根本无明呢,它根本就没有东西。本体本来空明,它头上安头,又加一个空明。根本无明也是毕竟空,般若一照了无踪影!

破根本无明,我们必须要修禅定!深入禅定。方有般若大慧。这样讲人们不相信。不相信怎么办?

释迦牟尼佛啊,太有智慧了!他叫大家打坐,三密加持。修一切佛心中心法。每天禅定打坐四个小时,六个小时,十二个小时,十八个小时。把第七识第六识全部歇下来。长时间不起念,第八识就会空掉。第八识化空会怎么样?第八识那个相分,就是山河大地草木丛林,那个见分就是微细的那个心在动。当第八识啪一空的时候,一切山河大地草木丛林男女老少全没了!全没有的时候,还有个空相。空空的,什么东西也没有。这个空相就是第九识的证自证分,就是根本无明!

有些人修行打坐,坐在那里,空空的很舒服,什么也没有!那个就是空见定。四禅八定。三界里面有个欲界。欲界有四定四禅天,禅天就是四禅。四空天也有四定。你能够什么也没有,空空净净的。就在四空天里。住在四空天就是住在根本无明上面。你要小心哦!

我们修行要学会从根本上修,要先把这个根本无明打破。要把虚空粉碎。虚空就是无边的空境,把这个空粉碎掉。大地平沉就是第八识歇下来,第八识一歇下来就进入空。八识相分和见分一空就进入第九识。第九识这个空空荡荡的,头上安头加上去的这个空啊,就是根本无明!所谓虚空粉碎,就是啪!把这个无明破掉。虚空粉碎的时候,本体的那个自证分,就是我们的佛性立即显现。了了分明,它没有空,也没有不空,它就是那么了了分明,空空无念,无量无边,没有边缘。

如果有个空,那还不是。我们叫本体为毕竟空。毕竟空是什么意思?就是把无明的那个空还要破掉,这个叫破空。把空还要空掉叫空空。空空就是毕竟空,所以我们的佛性是毕竟空,我们一切万法的法性也是毕竟空。佛性毕竟空,法性毕竟空,一切都是毕竟空。见到这个你就见到佛性了。

见到佛性,第九识转为法界体性智。法界体性智就是:尽虚空遍法界,一尘不染,一法不立,清清楚楚,了了分明,不生不灭,不动不摇,不来不去。这个就是我们的法界体性智。没有干净不干净,不垢不净。也没有快乐不快乐。就是常寂光净土。

根本无明破掉以后,第八识转为大圆镜智。你知道这一切相都是空的,这一切相都是假的,这一切相都毕竟空。知道了,确定知道的时候就不用修了,毕竟空嘛!第七识见分毕竟空。每个念头起来,每个念头毕竟空。前念起来就过去,后面下一念起来又过去。过去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当下心不可得。了不可得,其实没有这个心,这个心毕竟空。正是:“若了心非心,即解心心法。”

六七因中转。先把七识我执破掉,破掉之后,以无我慧调配第六识妙观察,利用这个智慧去成就你前五识。做无量的功德,度无量的众生,你的福报圆满,三十二相圆满,六根非常庄严。像第十七世大宝法王一样,谁看了谁喜欢。那么庄严,多少世修来的啊!那个六根最后圆满。

然后把第八识化空,大圆镜智显现。大圆镜智显现的时候把第九识根本无明打破。再回过头来,以这个真理观照自己。消除你无量亿劫来,当众生当惯了的那个习气。因为你已经是佛了。叫你马上当佛你不习惯。身上众生习气很重。逐步用佛的真理观照你那些众生的习气,把贪嗔痴着相的习气慢慢消除,这不修,观照就行了。

这八个识跟大家讲一下,增加一个是九个识。把九个识都转过来,成五个智。第九识白净识根本没有东西,它是个空。把这个空破掉,那就是法界体性智。尽虚空遍法界就是你的佛性,尽虚空遍法界就是你了了分明的这个灵知。这个时候你到哪个国家去,到哪个佛国土去,动一个念头就行。谁也锁不住你,因为尽虚空遍法界就是你的法身,尽虚空遍法界布满你的佛性,布满了你的灵知,无量无边,无始无终,不生不灭。这多好!是不是?

有人担心,我成佛了,相都没有了,这个世界还有吗?娑婆世界地球是不是就没啦?你不用怕,还有无量无边的众生和业力在这里,这个相它不会没掉。现在你可以利用佛的智慧观照你所有的境界,

再看这一切相,日月星辰,山河大地,草木丛林,一切男女老少,全都是毕竟空。众生无始以来的无明业力所形成的山河大地等等,都是毕竟空。你的见分,就是你的心也是毕竟空。

我们元音老人说:“外不随境转,内不随念走。”为什么外不随境界转?见相非相即见如来,见一切相毕竟空,见一切相心不动,它怎么会转呢?内不随念走为什么?你每起一个念头,若了这个心非心,知道每个念头都毕竟空,那你每个念头都是真如自性,毕竟空嘛,就是真如自性,真如自性就是毕竟空。你每个念头都毕竟空,你每个念头都是真如自性,明白这个道理,这就是明白这个心,就是见性!这叫明心见性。做功夫要时时这样做。

我们从唯识的角度这样讲一下,不知道大家听得怎么样?有些人没听过这些理论。听得不明白的,你把它记下来,再自己去参悟。因为时间有限,不能反复讲。不明白的还可以问。唯识的东西就讲到这儿。前面做了一个比喻是空城计。部队演习打仗,实际上是自己设障碍自己来进攻。你如果彻底明白了九个识,你马上发现自己设障碍全是毕竟空,直着往里面走,直达如来门,真是打都不用打的!

释迦佛讲法非常有智慧。直接讲不太容易理解,他拿比喻给大家讲,这是《楞严经》上的比喻。比喻易于领会。

他说佛性就相当于空气里面的湿性。空气当中有湿性,湿性你看不见摸不着,但是它存在。万物呈现出的许多相里面也有湿性。例如土地里有湿性,墙里有湿性,空气里有湿性水里有湿性,下的雪,冰雹都有湿性。

这湿性就像那个水。水分子是两个氢一个氧组成。元素符号是:H2O。水化成湿性汽体在虚空当中,肉眼根本看不见,也摸不着。它什么样子不知道,但是它存在。我们的佛性也是这样,它尽虚空遍法界,灵灵觉知。就像这个湿性,它尽虚空都存在。虽然你看不到摸不着。湿性通过气温,气压的变化,热的和冷的空气对流交合,就会下雨,或者下冰雹。这就是湿性显相。

冷的热的这些气流,相当于无明。气流与湿性相遇,变化出来什么东西?变化出来是雨水,冰雹,雪水。这些水啊,这些冰雹,这些雪山,相当于我们的相分。这些看得见的,山河大地,草木丛林这是相分。湿性它变化成冰雹,雨水,霜雪。下雪堆积起来变为雪山。雪山各种各样,冰雹也各种各样,还有冰淇凌,房檐挂下来冰溜子嘛,所以我们这个世界五花八门。

湿性变化的冰啊,雪山啊,冰雹啊,冰淇淋,各种各样的东西。还有吃的棒冰,蛮好吃的。这些看得见的相,都是湿性变化出来的。如果没有湿性,怎么会有那种千变万化?

还有水,水就相当于还没有凝固了的心,你的心如果凝固了就会和冰雹一样。打坐的时候不要老是强压心不动,让这个心死死地定在那里。定个八万四千大劫,再定下去就变成土木金石。你这个心真的会变成土木金石!变成山河大地草木丛林,变成这样一个四大。你的心千万不可以凝固。我们元音上师讲法的时候常说:“你不要死定啊!你死定这个心就凝固了,不动了,变成土木金石!”

当湿性受到风暴的影响,在这个影响对它还没有那么严重的时候,它会变成水,还能流动。这就相当于我们的见分。见分这个心就像水,当境界风一吹的时候,它会起波浪。波浪相当于我们的念头。念头啪起来,又息下去。一起来一息下去。就好像水起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