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哲学宗教电子书 > 略谈克期悟证心诀 >

第17章

略谈克期悟证心诀-第17章

小说: 略谈克期悟证心诀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方面都要适合它才能长出来是吧?有很多的缘,
一件事情的成功,一件事情的出现,他这个产生的果要很多的缘,所有这些缘里面最根本决定的缘
就是你的当下这一念,你当下的这一念能够决定所有的缘,所有的因,最后产生的果如何!所以我们你当下的这一念如果用正知正见用善心,假如我们没有明心见性开佛知见的话,没有掌握真理的话,你有善心呀,众善奉行诸恶不做啊,你如果用这个善心去处理一切事情,你就有善果,那你如果有正知正见的话你正知正见,时时关照当下一念,碰到事情都以正知正见,佛的真理去处理这些事情的话,每一件事情的果都是佛果,都是你成佛的资粮,如果你以恶心,以嗔恨心,以贪心去处理的话你的结果就完全不同,任何事情现前当下一念处理不同,它果不同,我原来讲过一个公案,说上海一个女老板,人家有人找她算账,就是说一个人他心里有一个敌人,有一个冤家后来找这个人找了很多年没有找到,后来有人告诉他那里有个公司的老板很像他要找的那个人,他就跑到那个公司门口等,然后她公司的门打开一看这个人就是他要找的人,长得一模一样,上去就打她,揍她,这个人是很有钱的旁边还有她的保镖,她是学佛的,保镖就上去揍他,平白无故为什么打我老板,保镖肯定上去就要揍他,这个老板就说不要打他,把保镖制止了,你们不要动他,然后再把他叫过来,我不认识你你为什么打我?就问他,把事情问清楚啊,我不认识你你平白无故为什么打我?后来他这个人再经过细看,是打错了,打错了,不是他真正要找的那个人,他要找的人不是她,但是这个老板是学佛的 她知道不会无缘无故的打我,肯定是有因啊,以前辈子肯定欠他的,她想一下,我挨打了不管你看错了没看错反正是我欠你的,我把它还给你还清了是好事情,然后你再不会打我了,完了最后就是,这个人很惭愧,我打错了,平白无故打你很惭愧,这个老板就感觉我把账还清了这两个心都平衡,完了最后这两个人变成好朋友,最后变成她公司中很忠实的一个职员,帮助她做事业,如果是这个处理按照我们一般人去处理的话,哦,你打我,揍死他,唉呦把他揍死了,揍死了之后怎么办?你把他揍死了他死了你也要赔命,你也得抵债,因为公安局不会放过你啊,同样一件事情,当下一念处理不同,以前造的因出现的时候,当下一念处理不同,它的果就不同 果就不同,所以说所有的缘就是当下这一念,你修行的时候你死死观照自己当下这一念,碰到任何问题的时候你以正知正见指导你当下这一念处理任何事情,因为任何事情都是你圆成佛果的资粮,也就是都是佛的果报,你如果由你的贪嗔痴去指导你的当下这一念,那你的所有事情都是你下三恶道的果报,你如果一下子把他打死,他死了你也得枪毙,枪毙就是三恶道,关监狱就是三恶道,是人间地狱,是不是?所以我们要有很清楚的,叫你们修行要开佛知见为什么?开佛知见要得利益的,把佛知见开出来之后,要在生活中观照当下的每一念,不管任何事情出现的时候你要以正知正见指导你当下的这一念去处理这些问题那就是得到佛法的真实受用了,你不会起烦恼,你所有事情都处理得那么圆满,周围的人都会得到你的利益,所以说我们这个要讲的就是要有这种愿心要有这种智慧心,最大的力量就是智慧。你以正知正见指导你的当下这一念,就是以你的大智慧指导你的当下这一念,所有的因果全部断,不管造什么业都不怕,怕的就是你不开智慧,怕的就是你没有正知正见,所以说如果你修习佛法开智慧是你最大的神通,因果都给你断了,然后所有的烦恼都给你断了,所以大智慧是大神通,人家说什么是神通,把你的烦恼弄通就是你最大的神通,烦恼都弄不通你没有神通,所以要有一个很正确很清楚的理念你们修习佛法就是为开智慧,开智慧的前提要修禅定,不修禅定这心静不下来,修禅定那就要持戒了,不持戒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本来是每天规定打一座最少了,每天打一座还不够,每天要打两座三座,这样用功的,你懒的,哦,今天有事情啊,今天可以不打了吧,哦,今天腿痛今天不打了,你就没持这个戒,这个规定就是戒,每天就是如法用功,这个就是戒,还有其它很多的戒要持,而且这个戒就是助你慢慢的培养你的定力,你的定力上来了,那么你的智慧,你的心慢慢清静,你的智慧打开,就明心见性,这个明心见性的道理指导你当下这一念,你所有的因都改变,不怕你造多少业,所以说放下屠刀立地成佛这句话是对的,就是看我们当下的这一念是不是放下了,当下的这一念放下的话,那就是当下就自在啊,所以今天我就是想讲这些问题,讲这些理念上的问题,大家一定要有很清楚的理念,学佛就是为了成佛,成佛就是为了两足尊,就是智慧和福报的圆满,那么首先要智慧圆满要修禅定,要持戒,智慧圆满,当你开大智慧了再去行菩萨道,每一念都是正知正见,每一念都是正确的知见指导你去处理问题,去弘法利生,那你的福报慢慢圆满,你的功德慢慢圆满,最后圆成佛果,就这么简单,修行就这么简单,不要搞复杂了,有些人就是越搞越复杂,最后不知道从哪个地方入手,不知道,糊掉了迷糊掉了,这个人这么说,那个人那么说,这个师父这么讲那个师父那么讲,最后还是神通总是好吧,追求神通去了,如果你有这么个正确的思路,这么讲的理念,你如果很听进去,你是坐在家里坐的非常地稳,换句话说就是释迦牟尼佛来了你也不动,你动什么?你就按这么用功,就是正知正见,佛祖来,他也是这样给你讲,也叫你自己去用功啊,他没办法教你成佛啊,他只是教你怎么去做啊,释迦牟尼佛来也是叫你这么去做啊,它不可能给你摸一下顶你就能成佛啊,要靠你自己用功啊,所以说就是哪个大活佛来,哪个大法王来你都如如不动。我就这么用功,修禅定,开智慧,明心见性,然后再用明心见性的道理指导自己的言行举止,你就完全改变,直至圆成佛果。你心里很踏实,就这么用功,不会坐在家里不踏实,整天在外面去跑去求,这里求那里求,你求不到,所以今天呢就这么讲,大家如果听清楚了,我就非常欢喜,这几天也讲了很多,有些人听了,哦,师父你讲的我以前不太明白,我也悟了很多,但是呢,你这么一讲,感觉有头绪了,全部给理清楚了,我听到这样,我都很欢喜,我希望每个人都能够这样,但是呢有些人听不清楚的也没关系,慢慢来,因为你以前还没有一定根基的话,你要听师父这样讲一下听清楚也是不容易的,就慢慢来能听清多少算多少,记住还有一个要强调的,师父这样讲了你打坐的时候不要去想,有些人说,师父,我打坐时悟出了一个问题跟你讲讲,师父讲了,你打坐不要去悟,打坐时就一心念咒,一心听才能深入禅定,你打坐时还想师父怎么说怎么说怎么深入禅定?打坐的时候就一心用功死心塌地的用功,把手机也关掉,不要和家里,和外面断一段时间,不然的话外缘不静会干扰你,不然家里什么事,这里什么事,好,你坐不住,一定要死心塌地地用功,把这个心死下来觉得这几天自己已经死掉了,死在这个方丈室死掉了,不要出去,等你活过来的时候再出去,我那时闭关的时候就这样,闭的关房的门口写着一个死字,是怕自己跑出去,尽管那时候门口大的死字写在那里,后来这种子翻起来就想跑出去,跑出去把门一脚就踢开出去,直到在门口看到这个死字,你死了才能出去,现在没死自己不能出去,坐在那门口哭,哭的后来没有力气了,再回去,回到关房坐在那里,就过去了,就这样也是把自己看着自己已经死了,自己死了,这样才行,你说怕死,不要怕死,你要能死得了就好了,所以就要死心塌地地用功,所以今天给大家讲讲大致的,就要如法的用功,不要想这想那,下座的时候时时观照,观照你自己当下的这个念头,空而常照照而常空,空智极圆,就是说观照你的念头,念就是起念的那个头上,是谁起念,空灵的观是这样观,观念头不是跟着念走啊,有人说师父我看着念头我跟着他,那不是念头,念头就是起念的那个头上,没起念就是空灵的,你看着他空灵,念一起,啪一照就空掉,功夫就这样做下去,念一起来啪一照就空掉,下坐要时时这么观照,行住坐卧一直这样关照你就很容易打成一片,你不这样观照你跟着念头走,念头起来你就看不到,那放野马那没用,做功夫一定要这么对自己负责,就要这样自己如法的用功,
你如果一直这样用功的话,我们大祖师都讲了,王骧陆上师讲了三年,一定学这个法打成一片,这是借佛菩萨的力量修禅定,然后下座把这个定的功夫移到座下去,这么观照,观住了,又打坐时,打坐又把这观照的功夫移到座下去,这么观照你天天这么用功,三年绝对打成一片,打成一片叫不动的呦,所以说不要下座的时候跟着念头走,然后跟人家聊天就聊天走了,做那个事情多观照当下这一念,空空静静,所以我们大愚祖师,最后,他北京的女儿最后到成都拜她父亲的时候,她父亲就给她写了首偈叫:寂照照寂,切忌用力,成佛做祖,无他秘密“,寂就是空,照就是观,就是知道他是空灵观住他,观住它保持空灵,就这样,但是切忌用力就是不要把看死了,不要太把他看得一点不动看死了,不要看死了,这样切忌,所以寂照照寂,切忌用力,成佛做祖,没有其他的秘密,就这么用功就这样,这些诀窍全部告诉你们,你们听了把它记住,天天这么用功,你不要到处去求去,这就是修行的诀窍,今天就讲这么多,下面大家看还有什么问题,简单的有什么问题可以问问:
 
问:”师父,为什么愿力会大于业力呢?“
答:愿力就大于业力,愿是心,发心啊,那个业它是以前造的业在你心地的一个种子在那里留住,在那里自然的,因缘具足它才发动,而这个愿力是目前的这颗心发的那个心力,这个心力那肯定就完全超过你那个因缘,果报,因果的力量,心就要发绝对心,发愿就要发绝对愿,马马虎虎的发愿那不行,要发绝对心的愿,那个心力很强,你这样就能够改变因果,改变业力。
问:师父,菩萨的愿力可以改变众生的业力吗?
答:菩萨的愿力 这个菩萨如果真正发大愿的话,众生很多业力可以改变,但是有些业力不能改变,定业不可转。就是你造很重的业那没办法转,但是那些比较轻的业靠菩萨的愿力就可以转,帮你转掉,包括这整个世界如果很多的修行人共修的力量可以改变很多的业力,可以改变的,但是有些定业,人家说定业不可转,那些业太重了,那就没办法转,释迦牟尼佛在这个问题上他举过一个公案。就是一个弟子他的父亲死掉了,他的父亲死了呢,他来叫释迦牟尼佛给他超度,释迦牟尼佛当时看这个因缘,就是说,这个大家讲法,这讲法怎么讲,大家都是围绕外面野地坐坐,以说法如何,释迦牟尼佛就拿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