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脱之钥_阿姜查-第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连续的轮回依然存在; 圣者的修持还不曾圆满。 为什么不圆满? 因为苦依然存在。 因此他就从奢摩他的宁静出发; 继续观照; 探索; 获得洞见; 直到他不再执着。 (奢摩他)那样的宁静是一种蕴; 仍然是有缘起的常规世界的一部分。
缘起与轮回又升起了; 当然; 佛陀立刻意识到了。 佛陀继续观照着缘起与轮回背后的原因。 只要他还不曾彻底理解这件事的真相; 他就继续用宁静的心智作为工具; 进行越来越深入的观照。 他观照一切升起的状态; 无论是平静还是焦躁; 直到最后他看一切状态就好比一团热铁。 五蕴就象这样。 一块烧得发红的热铁; 有哪里你可以碰一下却不被灼伤吗? 哪里有凉快地方吗? 假如你碰一碰上面; 下面; 边上; 任何地方; 能找到一小快清凉地方吗? 显然不能; 因为整块铁烧得通红。 同样; 五蕴中的每一蕴; 就好象热铁那样烧灼。 执着于心智的宁静状态; 以为宁静的是你; 以为有一个我在感到宁静; 都是错误的。 假如你以为宁静的是你; 或者有人在感到宁静; 这只是强化了有一个固定个体; 有一个自我(atta)的想法。 但是自我的感觉只是常规现实。 要是你执取于“我感到宁静”; “我感到焦躁”; “我好”; “我坏”的想法; 就说明你还会沦陷于更多的缘起与重生。 那就有更多的苦。 快乐消失了变成苦。 苦消失了变成快乐。 你就沦陷在苦与乐; 天堂与地狱之间无穷无尽的轮回里; 不得终止。
佛陀观察到; 心智是这样受到习惯影响; 他想到缘起重生的原因依然存在; 修持尚未结束。 结果他就加深禅定; 观照行蕴的真相; 因为有因; 就有相应的生与死; 这些动态特征在心智里来回运作。 他反复地观照; 看清五蕴的真相。 一切物质现象; 一切思维现象; 一切心智的思考都是五蕴。 佛陀教导说; 你一旦明辨了这点; 就会把它们放下; 就会自然把它们舍弃。 要对这些东西有如实知见。 只要你还没有了解事物的真相; 你就毫无选择地受苦。 你放不下它们。 但是你一旦彻悟了真相; 理解了事物本性; 你就把它们看成是幻相。 这就是佛陀的意思; 他解释说; 有了如实知见的心智; 实际上是空的了; 它本身不再受任何事羁绊。 它不属于任何人而生; 也不属于任何人而死。 它是自由的。 它光明清朗; 不涉入任何外在的事物。 它(心智)与外界牵扯起来; 是因为受到行蕴和自我感的迷惑。
佛陀教导我们仔细地观察心智。 开始时那里有什么? 实在什么也没有。 缘起与重生的过程; 和心智的这些动态; 并非与生俱来; 也并非随死而去。 佛陀的心智接触到愉快的客体时; 并没有感到高兴; 接触到不愉快的客体时; 也没有感到反感。 因为他对心智的本性有着清楚的了解与洞见。 他有洞见; 了解这一切现象本身没有什么实质或者精髓。 他把它们看成是无常; 苦; 非我; 在整个修持中保持着这个深刻的洞见。
明辨万物实相的是知觉(the knowing)。 这个知觉并不对事物产生愉快或者悲哀的感觉。 愉快的状态是 “生”; 苦恼的状态是 “死”。 假如有死; 那里就有生; 有生; 那里就有死。 这个生死过程就是vatta – 无穷无尽的生死轮回。
只要禅修者的心智还受到习惯影响; 象这样动来动去; 毫无疑问缘起与重生的原因还继续存在; 没有必要问别人。 佛陀彻底观照了行蕴的特质; 结果就可以放下行蕴; 再放下五蕴中的每一蕴。 他成了一个独立的观察者; 只承认它们的存在; 不作它想。 假如他经历到愉快的心智客体; 他并不为之着迷; 只是看着; 保持对它们的了解。 假如他经历不愉快的心智客体; 他并不对感到反感。 为什么? 因为他已经明辨了真相; 因此断除了重生的理由与条件。 维持重生的条件不再存在了。 他的心智在修持中已经达到这个地步; 对自身的理解有了自信与确定。 这是个真正宁静的心智; 免除了生老病死。 它无因无果; 不依赖于因果; 它独立于缘起。 一切因已不存在; 已除尽了。 他的心智超越了生死; 苦乐; 善恶; 超越了言辞与概念的限制。 不再有任何条件能在他的心智中升起执取。 任何对生死和缘起过程的执取; 都与心智与心理因素有关。
心智与心理因素确实作为现实的一部分存在。 它们确实存在于常规的现实; 但是佛陀观察到; 无论我们对它们了解多少; 相信多少; 也没有真正利益。 那样并不能找到真正的平静。 他教导我们; 你一旦了解了它们; 就应该把它们放下; 舍弃它们; 松开它们。 因为心智与心理因素正是引导你在生活中为善为恶的原因。 假如你明智; 它们就会引导你为善; 假如你愚蠢; 就会引导你为恶。 心智与心理因素就是这个世界。 佛陀用世界的事物来观察世界。 在获得如实知见之后; 他了解了世界; 自称为世间解(lokavidu)也就是明察世界者。
你在了解真相之前; 必须培养奢摩他与维巴沙那。 从书里学习; 也许可以获得心智与心理因素的理论知识; 但是你不能用那样的知识来切实地斩断贪; 嗔; 痴。 你只研究了贪; 嗔; 痴的外在特点; 只是在描述杂染的不同特点……贪婪是这样的; 嗔怒是那样的; 等等。 你了解的; 只是它们的外在特点与表面状态; 也只能在那个层次上谈论它们。 你也许已经得到了一些知觉(awareness)与洞见; 但重要的是; 当杂染真的在心智中升起时; 心智是否受到它们的控制; 呈现它们的特点呢? 比方说; 当你遭遇一个不喜欢的思维客体; 会产生一种反应; 导致心智呈现某些特点。 你是不是执着于那个反应? 你能不能放下那个反应? 你一旦意识到升起的反感; “知觉”是不是就把反感储存起来; 还是说见到之后; “知觉”就能立刻把它放下呢?
假如你经历不喜欢的事; 仍然把反感储存在心里; 你必须重头开始修。 因为你还有错误; 修持仍然不圆满。 假如达到了圆满地步; 心智就自动把事情放下了。 要这样子看待修持。 你在修持时要切实深入地探索心智; 通过洞见; 获得成果(paccatam)。 假如你试图根据理论; 以意识的不同时刻的数目和它们的各自特点来描述心智和心理因素; 那还很不够。 真相比这要复杂得多。 假如你真要了解这些东西; 你必须获得清楚的洞见; 和透视事物的亲身理解。 假如你没有任何真正洞见; 又怎么能超越理论呢? 那是没有结果的。 你就得永远学下去。
因此禅修是最重要的。 在我个人的修持中; 我并没有把所有时间花在研究所有关于心智和心理因素的理论描述上。 我观察 “知觉”。 心智升起反感的想法时; 我问: “为什么有反感?” 假如有喜爱; 我问: “为什么有喜爱?” 这就是禅修的方法。 我不了解那些比较精细的理论要点; 也没有去把心智与心理因素作详细的分解。 我只是始终在对付心智中的那一点; 直到整个解决了反感与喜爱的问题; 让它们彻底消失。 不管发生什么; 假如我能把心智带到一个地步; 在那里喜欢和不喜欢终止了; 那就超越了苦。 心智已达到了无论经历什么都能保持自在的地步。 没有执取; 没有粘着…它停止了。 这就是你的修持该瞄准的目标。 假如其他人要谈理论; 那是他们的事。 不过到头来; 不管谈了多少; 还得回到这一点进行修持。 你谈得不多; 也是从这一点进行修持。 无论你谈多谈少; 都得回到这一点。 假如有生; 它从这里来。 有灭; 也在这里进行。 无论心念怎样繁殖; 没有多少差别。 佛陀称这个地方为 “知觉”(that which knows)。 它的功能是了解如实知见。 一旦你真正明辨了真相; 就会自动地了解心智与心理因素的行动模式了。
心智与心理因素一直在欺骗你; 一刻也不停。 你在读书时; 只不过是在研究这个欺骗的外在形式。 你在学习那些东西时; 它们同时也在欺骗你。 只能这样来形容它们。 即使你了解它们(的欺骗性); 那一刻它们仍然迷惑你。 事情就是这样。 佛陀并没有让你只了解苦和杂染的名称; 他的目的是让你真正找到修持的道路; 引导自己走向对苦的超越。 他教导我们去探索; 去找到苦的原因; 从最基本的苦; 到最精细的苦。
戒; 定; 慧
我个人来说; 我没有大量的理论知识; 但已经能够修行了。 要了解正道从戒德开始; 就足够了。 开始有戒德(sila)很优美。 中间有奢摩他(samatha; 定)很优美。 最后有智慧(panna)很优美。 随着你修行的深入; 它们就出现了; 尽管你仍然可以把它们看成修持的三个分开部分; 但它们却是一体的。训练的先决条件是戒德; 其实也需要智慧; 但我们一般说修持从戒德开始。 那是基础。 只是智慧是决定修持戒德有多成功; 多圆满的因素。 你需要观照自己的言行; 探索因果过程; 那都是智慧的作用。 你得依靠智慧来确立戒德。
根据理论; 我们说先有戒德; 奢摩他; 之后是智慧; 不过我对这个作了思考; 觉得智慧是修持所有其它方面的基础。 你需要完全理解你的言行对心智的作用; 理解有害效果是怎么来的。 通过推理思考; 你用智慧作向导; 控制从而净化你的言行。 你的言行同时受到善与恶的思维状态影响; 假如你了解了它们的不同特点; 你就看见需要修的地方了。 你会看见; 假如要培养戒德; 就得行善弃恶。 一旦心智放弃恶行; 培养善行; 它就会自动地朝内走; 变得坚固稳妥。 在心智对言行不再有疑问与不确定时; 心智就会坚定不移; 为固守奢摩他提供了基础。
这个坚固的定力又形成了修持中更有力的; 第二能量来源; 让你能更全面地观照视觉; 听觉和其它官感。 一旦心智坚定不移地确立了宁静与念住; 你就可以持续地观照形态; 感觉; 感知; 思维; 意识; 观照色; 声; 嗅; 味; 触; 想; 就能看见这一切在不断升起。 结果你对这些现象和它们怎样依天性而升起的真相; 获得洞见。 有了不间断的知觉; 就有了产生智慧的因。 一旦有了明晰的如实知见; 你那个老的自我感就会逐渐从过去的影响状态中给拔除; 转变成智慧。 到最后; 戒; 定; 慧就会在修持中融合起来; 成为持久合一的整体。
智慧增长了; 会培养奢摩他; 让它更加稳定; 不可动摇。 奢摩他越坚固; 戒德就越坚定越圆满。 戒德圆满了; 就会培养奢摩他; 而奢摩他加强后; 又导致智慧的成熟。 修持的这三个部分是很难分开的; 它们有那么多相互重叠之处。 它们一起增长; 组成了佛陀所称的正道(magga)。 当戒; 定; 慧达到顶峰时; 正道就有足够力量摧毁杂染。 无论升起的是贪; 嗔; 痴; 只有正道有力才能摧毁它。
佛陀教导的作为修持体系的四圣谛是: 苦(dukkha); 苦因(samudaya); 灭苦(nirodha); 和灭苦之路(magga); 后者指的是戒; 定; 慧; 训练心智的方式。 尽管我大声讲戒;定; 慧这三个词; 它们却不存在于外面; 而是根植于心智本身。 戒; 定; 慧的天性; 是要不断起作用; 不断成熟起来。 假如心智中正道很强; 无论经历到什么客体; 无论是形态; 声音; 嗅觉; 味觉; 触觉; 正道都会占上风。 假如正道弱了; 杂染就占上风。 正道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