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哲学宗教电子书 > 值遇三界法王大宗喀巴圣教愿文讲记 >

第3章

值遇三界法王大宗喀巴圣教愿文讲记-第3章

小说: 值遇三界法王大宗喀巴圣教愿文讲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四果。佛的法身谓通达四谛而证的涅盘,色身谓丈六老比丘身体是有漏。经部则
以择灭无为为法身。大乘唯识以圆成实性为法身,成佛的色身是摩醯首罗天王身
的报身和百千万亿的化身。中观以断二障的空慧为法身,色身也分报身和化身。
这是各部所说境行果的不同。

    庄严南洲的就是上面所说的八大论师,有大智大德,天人欢喜,故曰庄严。
二胜谓功德光、释迦光。规即上八论师教义也亦即二大车轨。大车是能开辟教义
的意思。见行更互为助伴,智者不狂戒不痴。

                乐作圣教众生事,愿遇善慧胜者教。

    一般人或见高而昧因果或谨慎畏因果而无慧。所谓见者,是离二边的中观也。
所谓行者,谓如佛所教而奉行。有戒无见而起实执,亦是坏戒。因为通达一切法
无自性,更知道缘起因果不错谬。因为信因果,如法修行,才能通达空性。见行
是互相助成的。狂是将戒行不当一回事,痴是下达教义而起的沾滞。远离这两种
过失,专为住持佛法、利益众生这样的人,要宗喀巴的教住世,才能出生。

    中观见是远离断常二边的。甚么叫常边断边呢?有些人说执有是常边、执无
是断边,这话太笼统。以无为有的增益,才是常边,以有为无的损减,才是断边。
各宗派所说有无的界限很复杂,不能详讲,只简单说中观有无的界限。中观说一
切法皆无自性,惟由名言安立。若执一法稍有少许自性,不是由名言安立的便是
微细实执。但是缘起不谬的因果是有的,若不善学空拨无因果,便是断见。就中
观立场,唯识以下都不免常见亦不免断见。稍有实执,便堕生死,拔无因果,便
堕恶趣,故谓之边。有的如法、了知他是有,而不起实执,没有的不去增益,便
是正见。一般人中,十有八人是住常见的。若学一点中观,观察水土人工和合之
有瓶子便说瓶子是空,参到豁然大悟之时,恰是堕到断见里去。还有一类人说佛
说因果等法,是假说的,也是比较不彻底的断见。要通达诸法无一毫自性,而因
果不谬,二者不惟互不相妨,且互相成立才是中观的正见。龙树法界赞说:通达
空性,又能如法修行的人,最为甚奇希有。从前西藏有个译师、名达仓洛杂瓦,
曾经造论说大师中观见,有十八种过患。后来觉悟了,又造颂来赞扬大师,内中
有一条说藏人或唯有见,或唯有行,见行兼具,只有宗喀巴大师一人。以前的敌
者,尚如此赞扬,可见大师确有如是功德了。

                显密深义圆无误,曼殊教水所润泽。
                速疾能得双运位,愿遇善慧胜者教。

    宗喀巴大师,亲见文殊,每天至少从文殊得一颂的教授。所以大师的教,特
别殊胜。双运,谓佛果位,光明与幻身的双运。或二谛的双运。密教在印度,如
龙树,月称,都有著作,如集密五次第心要论和集密经光明灯论是。速疾的原文
是速疾之速疾,言显密比较,密为速疾。密中对下三部比较,无上瑜伽为速疾。
无上瑜伽中,又以依大师的教修行为速疾,所以是速疾中的速疾。显教发心至成
佛,要经三大阿僧祗劫。下三部密,发心入密,能修长寿法,延寿久住,一生可
以成佛,不经无量生死。「苏悉地经」、一妙臂请问经」、「大日经」、「金刚
顶经」,皆如是说。若於凡夫寿量中能圆满菩提的,帷有无上瑜伽。但萨迦派嘎
俱派的无上瑜伽,都是如此。不但格鲁巴、宗喀巴大师教不共的,是加上文殊菩
萨的教授,十二年中便可作圆满,再加上不共特殊的教授,也有更快的,真是殊
胜中的殊胜。

                闻思修三不分离,多闻即知为教授。
                修心要义符正量,愿遇善慧胜者教。

    有些人只求多闻,有些人只看书写作,不亲近善知识。有些人也不听讲,也
不看书,只是盲修瞎练,这都是不对的。应当知道,所闻的法,即是修行的心要。
闻法即起行。有人想,学法时不应修,修时不应学。把学修视为互相妨碍的,把
闻思修划成三个阶段。应当知道,修是闻的目的,为修行故求多闻。三者本来是
同时的。有人想,修行为成佛,成佛要无分别。一切教理的听闻和思惟,都是分
别,所以不应有。修的时候,不依闻思,修不作意,修睡眠,修空空洞洞。他所
修的,正观定慧都说不上。四禅八定的名相,他都不知道,修甚么呢?有人以不
正当的理由,成立不思惟就是空,以为依此就可成佛。对於所修的事、修行的方
法没有正思惟的抉择,没有决定认识,自己去打妄想、求彻悟,真是危险极了。
亲近善士,听闻正法,如理思惟,法随法行,是四个必经的阶段。如果不经闻思
就去修行,想成就,可以说与一个瞎于去守株待兔差不多。修必先思,思必先闻。
瑜伽、集论、现观庄严论、大乘庄严经论都是如此说。俱舍论也说,要先善住於
戒、依止善知识,从闻思修趣入。菩提道次第引阿含经说:「多闻知诸法,多闻
能遮恶,多闻舍无义,多闻证涅盘。」所以修行必先多闻。但是若以了解为足,
也是很大的错误。听闻只能引生如理分别心:「啊,师父这样说。自己没有判断
力,对於事理,只知大概如此,如此不求甚解的听了就完了。如像学生住学校,
目的只在得文凭,学问再不去理会,那里说的上修证呢?听闻后,还要以无垢的
正理去抉择成立,如说诸行无常,因为诸行是刹那生灭的所以一定是无常,能用
自心去推定,并且见到若说是常便有如此如此的过失。能遮止相违而用正理成立
的比量智,便是思慧。虽知而未证,仍须修习,方能亲证。如空理,如空理闻说
之后,如理思惟,决定了知,并不是见道要缘所知的境,修成止观,才能断烦恼。
闻法之后,立即随自己能力去修行。最为重要,能修到什么程度,尽可能的修去,
如果要等所闻的通通能作到才修,就如要等一年的粮食有了才吃饭,是一样会饿
死的。

    要多闻才会如理思惟,要多思惟,抉择才会修行。有学问的人修行,与无学
问的人大不相同。有学问的人,知道修行如何是错、如何是不错,所以一定有成
就。忏罪也如此,多闻的人犯罪能见罪,故恐惧忏悔,其罪轻;愚人犯罪,不见
罪不忏悔,故罪重。譬如大鹏,海水也淹不了,蚊子呢、唾沫就粘住了。多闻,
要知道是修行的教授。不问是入中论、瑜伽、俱舍所说的无常的道理都可以拿到
下士道来利用,所说生死过患的道理,都可以拿在中士道来利用。三藏十二部,
都可以编人菩提道次第中,于一座上,都可以摄收起来修。修的时候,或见一切
皆空,或现光明,或觉自己的身体好像没有了,或者似神通显现皆是错误境相。
必要合乎正量,达到经论所说的什么阶段,自己知道,昏沉幻相,也能知道,才
不致错误。无垢正理观察修,能与专注相系属。

                他派所无最胜法,愿遇善慧胜者教。

    以前西藏的人,多以为专注才是修,观察完全是分别,说是修都诧异。谈到
修行,便钻在黑窟里,连妄想都不会打一个。不知道修行的道理,如解深密经说
的「如其所闻,作意思惟」。如瑜伽师地论所说的六种力,四种作意。现观庄严
论和莲花戒论师的修次第二论都说要思惟决断,又再思惟,方是真的修。一般人
以观为修的障碍,是不知定慧差别的缘故。如修菩提道,从依止善知识,乃至发
心,都是要观的。修无常并不是说「我要死,我要死。」就完了,必须依三根本、
九个因相的道理去观察。有的人又以为若照这样修,菩提道就太长了,想走近路,
立地成佛,那就是想找一个不圆满支分不具的道。只要安上一个好听的名字,就
认为是好教授。试问即使有高深的教授,我现在的程度是否能得?立地成佛的教
授是十地菩萨用的,我要去学就像小孩要学大人作事,无二无别。如果只图高深
修金刚喻定最好了。一般人只想讨便易,走近路,实际绕了圈子。因为与自己程
度不合的高深法门,任如何修也不能生起的。易修成就是近道,难修成就是远道,
所以决不可厌烦、想便易。

                引胜宝心善万便,强遮现后诸欲境。
                修出离心不共法,愿遇善慧胜者教。

    要成佛决不可少的是菩提心,试问自己有没有?如没有,果再高的教授于我
也无用。菩提心要修才能起,要修起先要除生起菩提心的障碍。障碍菩提心生起
的,便是贪着现世与贪着世间的心。不修下土道、不能遮止贪着现世的心;不修
中士道,不能遮止贪着世问的心。现前的乐境一点也放下下,生死大海看得比公
园还好耍。自己都不想出离,那里还想度人呢?所以中士道、下士道,都是引生
上士道的方便。学了,就要修,否则学的法愈多、人愈奸诈,好象随便说什么法
我都知道,可是都不相干。西藏人制牛皮,都是涂一点酥油,便可鞣熟。可是包
酥油的牛皮就没有办法鞣熟,因为他已经给酥油浸透了。听法的人听久了,不能
行,后来听也懒得听,就成了包酥油的牛皮了。其过在只有听闻,没有思惟,所
以没有正当认识。把佛法当做学生学的学科,如像大学教授一样,去研究佛法,
觉得我也许还比龙树、无著,说得更圆满,那就糟了。要听一百次,每一次听的
有不同,闻思惟所生的力也日日不同,才说得上闻思。闻思后,要继以修证,使
其在身心上生起,否则佛法只在书上,有一天,火把书烧了,你的佛法也跟着完
了。修的次第,如像菩提道次第的修法,一个修完再修第二个,是所谓「下下引
生上上」因果的理如此。另外还套有别的修法,也可以全部都大概的修,内中偏
重某一部分,一座之内也能全部修完,如此依下士、中士道渐渐趣入上士道,是
大师不共的教授。

    于所闻的理思惟抉择,是观修。观修圆满——就是推察得到结果——注修,
就是修止。修止的境、修止的方法、修止的过患都应知道。修止时,依九住心的
次第而修,是专往修。得止之后.由止引观,由观再引止,止观双运,才是毗钵
舍那。中间不要堕偏止、偏观的过患。元世祖时,三个萨迦教第四代的祖师,他
说:一般愚痴人修大手印、都是畜生因。因为大手印的名字,虽然充满三界,要
问他们什么是真空,什么是光明三摩地,连他自己也茫然。就是那样昏昏沌沌的
住起修愚痴,怎不堕畜生呢。大手印如此,大圆满也差不多。不通密宗的真义,
招牌很高,仍不免落在昏沉的专住里去。宗喀巴大师的教授,要于专注而离微细
昏沉、观察而离实相,是他派所无的最殊胜法。

                七重因果自他换,二种教授合并修。
                发菩提心胜他派,愿遇善慧胜者教。

    大师的发菩提心不共教授、为尼马瓦、萨迦瓦、嘎俱巴所无。引生菩提心,
先要遮止现前五欲,已如上说。三心要沦说,遮止现世贪着,应思惟无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