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哲学宗教电子书 > 娑婆佛教史 >

第12章

娑婆佛教史-第12章

小说: 娑婆佛教史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此一时期的中华,佛教在隋、唐时期却发展极快,大德辈出,兴盛非常。

  印僧那提游历印度各地、师子国和南海诸国,来到唐朝,对唐朝佛教的昌盛感概不已,说道:“脂那东国,盛转大乘,佛法崇盛,赡洲称最。”

  此时的中华佛教,兴旺发达,已居世界第一。自此,中华成为了娑婆佛教的中心。

  (十一)佛教传入吐蕃 
  公元世纪,松赞干布统一了青藏高原各部,以拉萨为中心,建立起吐蕃王朝。

  为巩固吐蕃王朝的统治,松赞干布与周围各国广为修好,并迎娶尼泊尔尺尊公主和唐朝文成公主入藏。

  尺尊公主与文成公主都虔信佛教,入藏时都携带了佛像。于是,松赞干布建小昭寺与大昭寺,分别供养尺尊公主与文成公主带来的佛像,并集汉、印、藏、尼等国人,翻译了《宝云经》、《观音六字明》、《吉祥天女法》等佛典。

  松赞干布还依佛教十善原则制定了吐蕃的律法。 
   
  第十一章 盛唐时期的佛教 
  (一)慈藏与新罗佛教的兴盛 
  慈藏,公元七世纪新罗国人,出生在贵族家庭。 
  慈藏曾率弟子十多人入唐求法,后带着佛经、佛像回国,受到新罗政府的礼遇,被封为“大国统”,管理新罗佛教事务。

  慈藏在新罗弘法,宣讲《摄大乘论》、《菩萨戒本》等经,并造《观行法》等著作。在他的弘扬下,新罗佛教得到迅速发展。新罗佛教的兴盛,就始于此。

  慈藏还向政府建议令国人穿唐服。新罗政府采纳了他的建议,下令全国穿着唐服。

  慈藏弘法期间,新罗的佛教飞速发展。政府与唐朝的关系也越加密切了。

  (二)大化改新和日本佛教的兴起 
  佛教初入日本,是在公元六世纪,分“私传”和“公传”。私传是从梁朝司马达到日本带来佛像,在日本礼佛开始。公传是从百济使者向日本朝庭献佛像、经论和幡盖等开始。

  佛教初入日本时,部分日本人反对佛教的传播,认为佛是外来之神,奉佛“恐致国神之怒”。而主张学习唐朝文化思想的众大臣支持奉佛。经过激烈争论,日本朝庭决定奉佛,使佛教在日本得到发展。

  后来圣德太子颁布宪法,“笃敬三宝”被列入宪法之中,佛教发展迅速。另外,圣德太子五次派遣唐使入唐,学习唐朝的政治制度。这为以后的“大化改新”奠定了基础。

  日本大化元年(公元六四五年),日本孝德天皇开始进行“大化改新”。第一年下召兴隆佛法,第二年推行土地国有和“班田收授法”,使日本的国力飞速发展,而佛教也在日本大为兴盛。

  (三)善怀与净土宗佛教的创立 
  善导,公元七世纪名僧,俗姓朱,幼年出家,诵《法华经》、《维摩经》等经典,后得《观无量寿经》,觉其法为最易行的解脱法门,大为欢喜,于是开始修习十六观观法。

  为进一步提高,善导往玄中寺参访道绰,并拜道绰为师,修学方等忏法,听受《观无量寿经》。此后,善导专事念佛,行持精严,日常合掌静坐,念佛圣号,力竭方止。终于,善导得念佛三味,于定中亲见净土的庄严。

  后来善导入长安,大弘念佛往生净土之法。善导为弘净土教义,书写《阿弥陀经》十万卷,画净土变相三百幅,结缘世间,修复寺庙,并造《观无量寿佛经疏》、《净土法事赞》、《观念法门》、《往生礼赞偈》、《般舟赞》、《五种增上缘义》以阐往生净土教义。

  善导提倡凡夫往生之义,宣说凡夫乘弥陀愿力可以往生西方极乐净土,但必须具备安心、起行和作业诸种往生正因。所谓安心,即依《观无量寿经》所说而发起至诚心、深心和回向发愿心,“具足三心必行往生”。所谓起行,即身礼拜弥陀,口称赞弥陀及一切圣众的身相光明及净土庄严,心专念观察弥陀及圣众身相光明及净土庄严。以念佛、读诵经典、观察、礼拜、赞叹供养五正行,其中以念佛为正定业,读诵、观察、礼拜、赞叹供养为辅业。所谓作业,即依四修法实行。四修法为:第一为恭敬修,礼拜弥陀身心恭敬;第二为无余修,称名忆念弥陀及净土圣众,不杂余业;第三为无间修,修行三业乃至回向发愿,无有间断;第四为长时修,心行相续,命终方止。这样,善导建立了往生净土的完整体系,从而创立了完整的大乘净土宗佛教。

  善导六十九岁时,往生净土。 
  由于善导师承道绰,道绰又是遥接昙鸾法教,所以净土宗尊昙鸾为初祖,道绰为二祖,善导为三祖。

  另外,净土宗人又尊最初在中土提倡结社念佛往生的东晋慧远为莲社初祖,尊善导为莲社二祖。

  (四)弘忍与禅宗的发展 
  自达摩祖师入华开始建立禅宗,后传心印于二祖慧可,慧可传三祖僧璨。自达摩祖师传法时期,到僧璨传法时期,禅宗弟子都是一衣一钵,随缘而住,并无固定道场。

  到了四祖道信则有所改变。唐初,道信入住湖北黄梅双峰山,大弘禅宗,弟子多达五百人。

  传至五祖弘忍,禅宗又得到发展。 
  弘忍,中国禅宗佛教第五祖,俗姓周,湖北黄梅人,七岁追随道信,十三岁出家。

  弘忍在道信门下,精进修禅,尽得道信心传,得传衣钵,为禅宗五祖,世称五祖黄梅大师。

  得传衣钵后,弘忍在双峰山东冯茂山建立道场,名东山寺,有禅众七百人,自行生产,自给自足。

  弘忍提倡离尘山居,广宣禅宗心法,讲说“诸佛只是以心传心,达者印可,更无别法。”弘忍同时也籍教悟宗,劝世人受持《金刚般若波罗密经》。时人称弘忍所弘教法为“东山法门”。

  弘忍一生弘扬禅宗佛教,七十四岁时圆寂。禅宗在弘忍的弘扬下,发展很快,成为中华佛教大宗。

  弘忍门下弟子中,神秀、慧能都是禅宗佛教的一代宗师。

  (五)俱舍宗佛教的形成 
  玄奘译《俱舍论》后,其门人神泰、普光、法宝分别著疏,弘扬《俱舍》教义。怀素、圆晖等也著疏弘扬其义。所以对《俱舍论》的讲习一时颇盛,从而形成了小乘俱舍宗佛教。

  小乘俱舍宗佛教依《俱舍论》论述有为、无为之法;依小乘经量部佛教的教义,以“人空法有”破除外道执我的偏见,以“过未无体”的法义,破除有部所说的“三世实有”的法义。

  针对小乘成实宗佛教被称为小乘空宗,小乘俱舍宗佛教被称为小乘有宗。

  (六)律宗三家的形成 
  律宗学派自五祖慧光后,又传六祖道云,七祖道照,八祖智首。传到唐朝时,形成律宗三家。

  六祖道云有一弟子名洪遵,洪遵有弟子名为法砺。法砺为律宗的弘传所作的突出贡献是其所造的《四分律疏》,律宗称为《旧疏》。由于法砺住在相州(河南安阳),所以他这支律宗称为“相部律宗”。

  而八祖智首的弟子道宣,造《四分律行事钞》,弘扬律学,被尊为律宗九祖。由于道宣久居终南山,所以道宣一派被称为“南山律宗”。

  法砺有弟子名为道成,道成传弟子满意与怀素。后怀素造《四分律开宗记》,与满意分为两家。满意与怀素都居于武则天所设的长安太原寺内,满意居西塔,怀素居东塔。所以怀素一派称为“东塔律宗”,满意一派仍称“相部律宗”。

  这就形成了律宗三家:南山律宗、相部律宗、东塔律宗。

  律宗三家在知见上的差别为:相部律宗依《成实论》说戒体为“非色非心法戒体”,说《四分律》为小乘。东塔律宗依《俱舍论》说戒体为“色体戒体”,说《四分律》为小乘。南山律宗依《成实论》说戒体为“非色非心法体”,但又依唯识说《四分律》虽本系小乘,但分通大乘。

  这样,三家律宗并弘于唐朝。 
  (七)神秀与北派禅宗佛教 
  神秀,公元七、八世纪名僧,大乘北派禅宗佛教的创始者,陈留尉氏(河南尉氏县)人,青年时已博览经史,五十岁时,到黄梅双峰山参访弘忍,并拜弘忍为师,以从事打柴汲水等劳役六年而求法,深受弘忍器重,为寺中首座。

  一天,弘忍令众弟子各作一偈以明所悟,神秀作一偈说:“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弘忍见后,说依此修行能得大利益,但却未印可神秀得见心性,最后将衣钵传给了慧能。

  后来,慧能到南方弘法,神秀仍跟随弘忍修行,以证心性。弘忍圆寂后,神秀到江陵当阳山(湖北当阳县东南)大弘禅宗佛教。四方行者,从学神秀的非常多,影响日益增大。

  神秀所弘法义,是继承东山法门,以“心体清净,体与佛同”而立说,以坐禅不卧,住心观净为方便。神秀有偈说:“一切佛法,自心本有,将心外求,舍父逃走。”

  神秀于一百零一岁时示寂。 
  相对于南方慧能一派,世称神秀所弘禅宗为大乘北派禅宗佛教。

  (八)法藏建立华严宗佛教 
  法藏,公元七、八世纪名僧,华严宗佛教的创始者,俗姓康,生于长安,十七岁入太白山求法。

  后来,法藏拜智俨为师,听受《华严》教义,受到智俨的赞赏。智俨知法藏将来必能绍隆佛法,所以临圆寂时,特意又将法藏托给自己的弟子道成和薄尘。此后,法藏受菩萨戒,开讲《华严经》、《梵网经》。

  法藏二十八岁时,武则天为做福田,设太原寺。在道成、薄尘等名僧的推荐下,法藏在太原寺出家。以后,法藏奉诏在太原寺开讲《华严经》。后来朝庭赐给法藏“贤首国师”的称号。

  法藏也曾参与义净译场,进行译经,汉译了《新华严经》、《大乘入楞伽经》等经典。

  法藏承智俨教法,广宣宇宙万象相即相入,彼此互为因缘,自他相待相资,圆融无碍的法界缘起教义,建立了完整的华严修行体系,七十岁时圆寂。大乘华严宗佛教建立了起来。

  大乘华严宗佛教的著名教义有四法界、六相圆融、十玄门等。四法界义指全宇宙皆统一于一心,若由现象与本体观宗,则可分四种层次,即四法界,分别为事无碍法界、理无碍法界、理事无碍法界、事事无碍法界。六相圆融义指诸法相互圆融无碍之义,六相为总、别、同、异、成、坏。十玄门义表示法界中事事无碍法界之相,十门分别为:第一同时具足相应门,第二广狭自在无碍门,第三一多相容不同门,第四诸法相即自在门,第五隐密显了俱成门,第六微细相容安立门,第七因陀罗网法界门,第八托事显法生解门,第九十世隔法异成门,第十主伴圆明具德门。

  依法藏的师承,华严宗尊法顺为初祖,智俨为二祖,法藏为三祖。

  (九)新罗华严宗佛教的形成 
  元晓、义湘是新罗僧人。他们同行往唐朝求法。半路上,二人遇雨而宿于墓地当中。由于这个机缘,元晓悟知“心生故种种法生,心灭故种种法灭”。于是,元晓就返回新罗,开始传法,造《华严经疏》、《十门和诤论》等,宣扬《华严经》。

  而义湘则渡海经登州(山东蓬莱)到终南山,拜智俨为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