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岱年论文中国古代哲学中若干基本概念的起源与演变-第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体不是唯一实在之义。
明代心学家王守仁常常讲“心之本体”。他说:“夫心之本体,即天理也。”(102)“ 知是心之本体。”(103)心之本体即是心的本来状况。他认为心的本来状况是恒常的, 虽然有时受昏蔽,然而不会消失,所以叫作心之本体。王守仁认为一切皆在心中,心就是最根本的,并不是说在心之上另有一个根本的东西。
西方哲学传入以后,翻译名词中也有所谓本体。西方哲学中所谓本体的意义也是很复杂的,其主要意义之一是指所谓与现象对立的唯一实在。西方的许多哲学家都认为,本体实而不现,现象现而不实,本体乃是现象背后的唯一实在。这所谓本体是与中国古代哲学中所谓本体截然不同的。假如用西方哲学所谓本体的意义来了解中国古代哲学中所谓本体,那就大错了。
中国古代哲学中也有“实体”的观念。明代唯物主义哲学家王廷相说:“天内外皆气,地中亦气,物虚实皆气,通极上下造化实体也。(104)他认为气是实体,所谓实体就是 独立存在或自己存在的东西。王廷相认为,理只能存在于气之中而不能独立存在,精神是形体所具有的作用,也不能独立存在;惟有气是不依靠任何别的东西而自己存在的,所以叫作实体。所谓实体是对规律或作用而言的。戴震说:“阴阳五行,道之实体也。血气心知,性之实体也。”(105)这所谓实体是实在内容之义。
一般说来,中国古代哲学中所谓“体”就是根本的,第一性的;所谓“用”就是从生的,第二性的。这是“体”与“用”的最简单最主要的意义。
(原载《哲学研究》1957年第2期,题为《中国古典哲学中若干基本概念的起源与演变》)
注 释
(1) 《春秋繁露·天地阴阳》。
(2) 《论衡·论死》。
(3) 《春秋繁露·王道》。
(4) 《论衡·幸偶》。
(5) 《正蒙·神化》。
(6) 《正蒙·太和》。
(7) 同上。
(8) 《遗书》卷二上。
(9) 《遗书》卷十一。
(10) 《 遗书》卷三。
(11) 《论语·子罕》。
(12) 《论语·先进》。
(13) 《论语·阳货》。
(14) 《墨子·天志下》。
(15) 《墨子·天志上》。
(16) 《孟子·万章上》。
(17) 《孟子·梁惠王下》。
(18) 《孟子·公孙丑下》。
(19) 《孟子·告子上》。
(20) 《老子》五章。
(21) 《庄子·大宗师》。
(22) 《庄子·天地》。
(23) 《庄子·秋水》。
(24) 同(22)。
(25) 《荀子·天论》。
(26) 《举贤良对策》。
(27) 《春秋繁露·阴阳义》。
(28) 同(26)。
(29) 《论衡·感虚》。
(30) 《论衡·谈天》。
(31) 同上。
(32) 《晋书·天文志》。
(33)(34) 同上。
(35) 柳宗元《答刘禹锡〈天论〉书》。
(36) 同(6)。
(37) 同上。
(38) 同(9)。
(39) 同(8)。
(40) 《左传》昭公十七年。 (41) 同(25)。
(42) 《老子》第二十五章。
(43) 同(21)。
(44) 同(22)。
(45) 《庄子·天道》。
(46) 《庄子·缮性》。
(47) 同(22)。
(48) 《庄子·则阳》。
(49) 同(6)。
(50) 同(45)。
(51) 《遗书》卷一。
(52) 同(10)。
(53) 《遗书》卷十五。
(54) 辑本《周易郑注》。
(55) 《答程可久》。
(56) 《韩诗外传》。
(57) 《礼记·乐记注》。
(58) 《材理》。
(59) 同上。
(60) 同(6)。
(61) 《语录》。
(62) 宋本《张子语录》。
(63)(64) 同(61)。
(65) 同(9)。
(66) 同(53)。
(67) 《遗书》卷十九。
(68)(69) 同(53)。
(70) 《答黄道夫》。
(71) 《语类》卷一。
(72) 《答王子合》。
(73) 《答刘叔文》。
(74) 《语类》卷九十五。
(75) 同上。
(76) 《答陈器之》。
(77) 同(25)。
(78) 《荀子·礼论》。
(79) 同(5)。
(80) 《正蒙·乾称下》。
(81) 同上。
(82) 同(9)。
(83) 同上。
(84) 同(6)。
(85) 同上。
(86) 同(9)。
(87) 《论语·八佾》。
(88) 《论语·学而》。
(89) 王弼《老子注》三十八章。
(90) 李鼎祚《周易集解》引。 (91) 《上经·乾卦》。
(92) 《全晋文》卷五十四。
(93) 春秋繁露·深察名号》。
(94) 《正蒙·诚明》。
(95) 同上。 (96) 《正蒙·乾称》。
(97) 同(5)。
(98) 同(51)。
(99) 《与吕大临论中书》。
(100) 《遗书》卷二十五。
(101) 同(6)。
(102) 《答周道通》。
(103) 《传习录》。
(104) 《慎言》。
(105) 《孟子字义疏证》卷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