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哲学宗教电子书 > 巴刻-与英国神学泰斗巴刻一席谈 >

第2章

巴刻-与英国神学泰斗巴刻一席谈-第2章

小说: 巴刻-与英国神学泰斗巴刻一席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答:第一样也是最基本的一样东西:知道我是神的一个儿女——知道我在祂手中是安全稳固的,知道祂是我在天上的父,知道这个世界是祂的,并且每一件发生在我身上的事都是祂为了我的益处所精心计划的。因此,就最根本上来说,我没有什么好担忧的。我可以活在马太福音第六章后半章的信息中——神掌管一切。 
在任何团体我都会见证这椿事,现在的我与成为基督徒以前的我已彻头彻尾不同了。这也是我在自已身上 所看到最大最显著的一样改变。过去我一直在逃,虽不至诚惶诚恐,至少是战战兢兢,始终没有安全感,不知道究竟置身何处。许多事情都令我惊吓,但神改变了这一切。喜乐来自与神建立的这种关系。这是第一样也是最基本的一样东西。 
坦白说,第二样给我喜乐的东西是「彼此相交」——我的意思是指与其他的信徒有真正、真正、真正亲密且深刻的彼此相交。这么多年来,听见别人悔改信主或听到有人告诉我主如何顾念他们,我从不感到乏味,而且喜悦之情丝毫不减。这是喜乐的稳定来源。我就是这样生根滋长于「基督徒彼此相交」的生活中。 
我们原该享受这种温馨、彼此亲近的生活,可是绝大多数都未如此生活。我真愿有更多这样的基督徒。我们实在是太忙了,忙得使我们无法更亲密的彼此相交。 
再来就是第三样喜乐之源——它并非写作,因为写作是备极辛苦的工作(大多数专业的作家都会告诉你这种辛劳——写作是一件令人生畏的苦差事):而是已经完成的作品,这就好像已经生过孩子一样——你知道耶稣曾经说到一个生产的妇人是忧愁苦楚的,但是既生了孩子,她就不再纪念那苦楚。她反而会因为世上生了一个孩子而欢喜。当我尝试写下一些东西,当我自认为已经用了一句清晰、切题的句子写出我试着要表达在纸上的东西时,那确是一大喜乐。当然,如果主也一直使用我写的东西,像我写的几本书那样广为流传,这自是乐上加乐。 

完全的敞开 

问:你觉得圣经中有那些特别重要的真理是基督徒最容易忽略的? 
答:我不认为有多少的基督徒对神的主权有够深刻的信仰。我们说我们相信神的主权,但是我们的生活却仍然像每一件事都是靠着我们自已而不是靠神。我不认为我们对得归入神的家中,得成为神儿子的权柄等这些事有够多的认识。认清你是那位手握万有之神的儿女,足使你讶异万分。没有几个基督徒真了解这种喜乐,真懂得其中的尊贵、荣幸。 
我也不认为我们对肢体相交的了解够完全。我们不够贴近,我们分享的心态也算不上真能使人感觉满足。我们谈分享谈得很多,而我们也确实告诉别人许多关于我们自已的事。但是我觉得许多的分享都是事先计划好的。我们告诉别人的通常都是那些他们希望听到的事以及那些我们不必把自已内心打得很开也有办法在嘴巴上说说的事。有一些感受我们会说出来,有一些我们仍然藏在内心深处。 
我深信敞开的好处——我真的相信——并且我认为彼此相交包含了完全的敞开。我没有什么事需要隐藏。我为什么该隐藏?我清楚知道而且我不在乎别人也知道我是罪人,每天会犯多种错误,会有多种软弱,我正是因犯这些罪,才需要天天活在神的赦免中,我希望我没有试图去装成其他的模样。如果我这么做,我必定是个大笨蛋,我也是在消耗我自已的生命,在表明我并不真的相信神在圣经里所告诉我某些事情。但是,就这点而言,我必须诚实地说:有许多基督徒不是如此坦诚生活的。 

全心投入 

问:当某人为了一方面想寻求服事主,同时又想追求某种世俗的事业而面临挣扎不知如何取舍时,你会给他什么连议? 
答:我会对那个人说:如果他有把握他世上的事业是神对他一生旨意的一部份——它是正当的工作,也是他可以全心投入并求神赐福给他的一件事情——那么就让他全心投入这份事业,并且努力把他这份世上的工作做得更好。这种心态之所以需要优先考虑,是因为它会影响他工作的质量,而我认为对基督徒的世俗生活而言,这种态度是非常重要的。事实上我认为基督徒做任何事情都须要全心投入。高质量的生活是神呼召的一部份——工作有始有终,信守承诺,谨守职责,不欺骗人,不利用人,不妄自尊大。在世俗的工作中,不忠实,不负责任等心态很容易混进来。虽然你心想某人星期天在教会和基督徒圈内的形象像天使一样,但是当你跟他一起工作时,他可能更像一个魔鬼而非天使。这类事情,屡见不鲜。 
其次我会说:要真实。你只有数量固定的时间可用。你在做的是一份世俗的工作,每个星期花在上面的时间总有40到45小时。如果你有太太有家,你对家庭就有你不能忽视的职责。因此,不要参加太多的基督徒活动。不要认为「数量」就一定保证基督徒的服事质量好。要花时间成为圣洁;要花时间在家扮演你该扮演的角色;要花时间与主亲近。如果你忙得无暇祷告,那么你一定是忙过头了——我确定,你也听过这种说法。 

成为质量更好的基督使者 

问:以你身为基督教福音派一位领袖的观点,我们当如何行才算是实现基督的大使命?我们当如何完成神所托付我们的任务? 
答:近几年来,整体状况也描绘了出来,我想这是非常好的一件事。这使我们了解到未曾听过福音的人数是远超过过去我们所知的。人口爆炸正在这些福音未及的地区中继续进行。 
有鉴于此,我想要说的是:我不认为我们的福音派是讲究质量的福音派。首先是因为我们很容易喊出一些没有生活在后面支持的口号。但是生活却无法让别人「看见」基督,也无法让别人察觉到我们真的改变了,生命中也没有除了神之外,无人能解释的东西。有一节经文不断浮现在我心中,就是主在登山宝训所说的一句话:「你们的光也当这样照在人前,叫他们看见你们的好行为,便将荣耀归给你们在天上的父。」这节经文不是在鼓励我们沉默的事奉——我的意思是指有些人说「对,应该让别人为基督而传讲——,我只要为祂而活」好像你能把传福音的职责拆开。如果你不曾用囗去传祂,别人不会晓得他们应该归荣耀的,就是你们这位在天上的父!这就是耶稣说这句话时心中所想的情状——什么时候你用囗说过,你就已经作了你的见证。而如今你的生活则是一直印证你的见证,并且促使别人不得不说;我没办法反驳这事,这些人说的必定是真理。他们的好行为也在那儿,我们无法否认。」 
我认为我们的生活没有表达出原该表达的水平。我不是说没有例外——感谢神,确实有例外,确实有许许多多的福音派人士,特别是在年轻人中(我为此赞美神)——不论在英国或北美,这都是事实。英国深受世俗化的影响甚至更甚于北美,但是神从这末后的世代中吸引归向祂的青年人如此之多,真是十分令人鼓舞。基督教福音派在英国的进展虽然缓慢,但确实是正在复兴。但是我要说的是,在这些青年人当中,不是人人都有世人想看到的安稳、成熟、坦率而善意的爱心、怜悯和关怀以及在基督里的坚定不移。我们做的还不够好。 
目前在北美进行的福音工作比我三十年前所了解的要多的多了。这一切虽然令人鼓舞,但这其实是有好有坏。量多?不错,它一直在增长,这当然好。质高?我却没有把握它是否够好。但是我们当做些什么呢?应当鼓励每个人从他们现在的位置上继续努力下去,不要灰心,并且让我们试看成为质量更好的基督使者——根基更深、生命更成熟的人、更被神得着的人,比现在我们中间许多人更能散发基督光热的人。 

需要认真悔改 

问:我们怎么会身陷唯物主义的影响? 
答:我担心我们正被诱入许多的世俗追逐之中。我们常容许自已格外地去关心一些事情像健康、财富和权力、大公司,以及在酒宴之间发表谈话的大明星。我们对这些事的关切程度已经过度。我们需要认真悔改,因为在这种行径下,我们已把自已的灵魂出卖给这些事物了。 
我前面说到健康。你知道今天许多福音派人士追求健康已到了相当可怕的地步:神不要你生病,因此你可以用某种基督徒的方式节食使你不致太胖,此外,如果你有病,你可以运用多种有利的方式来祷告,求神医冶。如果你没有立即得到医治,那么你的信心一定有某些问题——而且,如果你只要够谦卑,你一定可以学到、找到并应用到某种神医冶的秘诀。所有这一类的事,我认为基本上都是非常世俗化的。廿世纪对健康意识之重视是过去任何一个世代所难望其项背的。 
古时候的基督徒知道因为罪的缘故所以在世界上会有疾病产生,正如世界上也有死亡一样。而这有时也正是神对祂儿女管教的一部份,好藉看这些健康不佳和身体限制锻炼祂的儿女。但是今天我们以乎无法接受这种说法,而我认为这正是我们不成熟的表现。这不仅是一个如假包换的错误,也影响到见证的效果。 
玫妮.艾瑞森(Joni Eareckson)奇妙的见证说明了一个较明智的做法。她说的正确,因为这是她亲身的经历。她是一个四肢麻痹患者,别人告诉她只要她按看某些规则来做,她就可以得到医治,她试着去做。她的希望升高了却也破灭了。她已经超越了她的病痛,而且把病痛接纳成她整个人的一部分,现在她才有资格见证一些我们应该彼此见证的事情。 同理,你的周遭基督徒,可能会有人给你承诺:如果你成为一个基督徒并且与主同行,那么神一定会赐福给你的事业,你也会分到很好的红利,甚至你银行的存款也会继续增加。这只是那些人的推销术,我不相信事实应该如此。 
新约圣经让我看到,有些基督徒很富裕,但也有些基督徒很贫穷。他们身为基督徒的事实并不会改变他们的经济状况。 
问:你说的并不是一个很普通的看法。 
答:不错,我也知道它并不是。 
我认为十九世纪在苏格兰和英格兰的穷人中间以及在美国南部的奴隶中间,曾有许多真正敬虔的信徒——那时有比较真挚的基督教信仰是今天不易发现的。 
我知道,我现在这样说可能引起许多人不满,但是,我深信它是真的,我也认为有一些事实使我能勇往直前,以证实我在此所说的话。不知道下顿饭着落何在的人常是谦卑度日的人。他们通常都有非常敏锐的良知让他们谨慎不得罪主。他们依原则生活,不纵谷自已——他们所处的位置使他们不易放纵自我,忘恩背信。他们每天仰望主,爱家人,关怀家人也为家人奉献自已。 


没错,Lewis时代那会儿,我确实也在牛津(我是在1944年入学的)。可是我从没和他有过当面的交谈。作为苏格拉底俱乐部的主持人,他定期出席俱乐部的活动。他们在那里讨论如何将科学、哲学、以及当前文化与基督教信仰联系起来。只是我当时刚信主,心里清楚相对于护教学(译注:证明基督教教义的真实性)来说,自己更需要去了解圣经教义方面的知识。因此,我也就没去参加苏格拉底俱乐部。至于最近距离地接触Lewis,要算听他在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