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现代后期经济史-第1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于接受道威斯计划的决定。道威斯计划是一个损害德国国家主权、奴役德国
人民的计划,但它对20年代德国经济的恢复也起了一些积极作用。
恢复与发展经济的措施
从1923年底、1924年初起,德国开始进行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工作。为
了经济的恢复与发展,德国采取了下列政策措施:
一是实行“道威斯计划”。德国的经济恢复是在资金缺乏、原料奇缺、
技术设备不足,通货膨胀,市场缩小,人民生活困苦等条件下进行的。先后
出现了经济瘫痪及危机的现象。为了解决危机,1923年底,德国统治者接受
了道威斯计划,并执行道威斯计划,从而使德国经济逐渐恢复和发展起来。
1923年底,德国进行了货币改革,收回了旧币,稳定了通货,提高了新币作
用,促使德国经济从混乱进入了相对稳定时期。从1924年起,德国经济开始
恢复和发展起来。工农业生产迅速增长,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商业外贸也
逐渐活跃起来。1913年至1928年,德国工业生产增长了12%。在工业总产
值中,生产资料的比重提高较快,1913~1929年,它从53。3%扩大至58。5
%。有些重工业发展较快,1923~1928年,硬煤产量增长了1。6倍,生铁产
量增长了1。7倍,钢产量增长了1。6倍,电力生产增加了6倍,汽车产量增
长了约6倍,铝产量扩大了31倍。1929年初,德国的国民收入高达759亿
马克,较战前增长了150%,黄金储备量接近22。6亿马克,较战前提高了一
倍以上。①
总之,1924年,德国的经济逐渐恢复和发展起来,1927年德国经济已超
过前战水平,1928年,德国的工业生产在世界工业中占12%,占居世界第二
位。它被称为“赔款的奇迹”。
二是利用外国资本。这是德国恢复和发展经济的重要措施。根据“道威
斯计划”,德国从法国手中收回了鲁尔地区。从此,美国、英国、意大利等
国的国际资本大批地流入德国,从1924~1929年,德国支付赔款共95亿金
②
马克,而获得的外国资本和投资共计326亿金马克。德国政府和德国各大公
司利用外国资本发展经济,从而促进了德国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三是推行产业合理化运动。德国不仅从美国等西方国家获得了巨额国际
资本,其中美国资本占总数的70%;而且也获得了大量的物资技术设备。德
国的垄断资产阶级利用这些技术设备,开展所谓“产业合理化运动”,改造
落后企业,更新企业固定资产设备,推行生产的“福特制化”、“标准化”,
实行科学管理,采用先进技术设备,从而提高劳动强度,加强对工人的剥削,
促进了提高劳动生产率,带动了整个工业和经济的发展。1924~1929年,德
国工人劳动生产率提高了40%,促进了德国经济的发展。但“合理化运动”
①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统计集(1848—1960)》,世界知识出版社1962 年版,第257—272 页。
② 樊亢·宋则行主编:《外国经济史》第三册,人民出版社1980 年版,第112 页。
… Page 34…
①
造成了大量工人失业。1928年失业工人为140万人, 占工人总数的8。8%,
1929年德国失业工人约200万人。
四是发展农业。从1923年秋至1929年,是德国经济处于相对稳定时期。
在这个时期,德国采取了一些措施来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主要是扩大农产
品的播种面积,提高产量,发展畜牧业,这些措施使农业获得了明显的恢复。
从1924/1925年度至1927/1928年度,农业生产指数从80%提高至95%,增
长了19%。但农业生产仍未达到战前水平。农业生产恢复大大落后于整个经
济的恢复和发展。农产品价格下降40%,雇农人数增长,农村债务成倍增长,
粮食及原料不足。为了解决粮食和工业原料不足问题,德国政府采取降低进
口税率政策,大量进口粮食及原料。1924~1929年,每年进口粮食几百万吨
②
和大量原料。在1930年前,德国每年要进口40亿马克的粮食饲料。由于大
量进口农产品,导致了国内农产品销售危机,使农业经营亏损,农民处境日
益贫困。
五是恢复和发展对外贸易。在恢复和发展经济过程中,德国也采取措施
发展对外贸易。国家采取措施鼓励出口,给企业提供优惠,建立现代化远洋
船队等。因此,1929年德国的进出贸易取得了平衡。德国的对外贸易额在世
界进出口贸易额中占9%以上,仅次于美国、英国,名列世界第三位,并参
与了世界市场的竞争。
③德国垄断资本的发展。在德国的相对稳定时期,不仅经济获得了显著
的恢复和发展,而且垄断资本在生产与资本集中的基础上也获得了很大发
展。它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大型企业激增
20年代后期,随着生产和资本的进一步集中,德国的大企业数量较战前
增长了1倍以上。1929年,德国拥有5百万马克资本以上的大型企业,在整
个企业资本总额中所占的比重为41。4%。银行业也日益集中化,1929年,柏
林9家大银行在全国存款总额中所占的比重从1913年的49%增长至68%。
这些情况表明,生产和资本集中获得了巨大的增长。
第二,出现了托拉斯等垄断组织
这个时期,在德国的化学、冶金、电气、造船、采煤等工业部门中先后
建立了一些托拉斯垄断组织。1925年建立了法本化学工业托拉斯,它是资本
主义世界最大的化学垄断组织。1926年建立了钢铁托拉斯,它拥有8亿马克
资本,约18万工人。1927年建立了普鲁士电力公司,1929年建立了费巴电
力矿业公司等。这些组织拥有大量资本,垄断生产和销售,还拥有大量的产
业工人。
德国实行卡特尔化政策,推动了卡特尔和辛迪加垄断组织的发展。1930
年,德国有卡特尔组织2100个,较1922年的1000个扩大了1倍。
第三,建立国有企业
随着德国经济集中化的发展,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也获得了进一步的发
展。20世纪20年代后期,德国国家在电力、炼铝业、制盐业、铁矿、采煤、
机器制造、铁路等部门中建立了大量国有企业。这个时期,国家、州、地方
企业计拥有资本500亿马克以上。因此,国有企业成为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
① 苏珊·米勒、海因里希·波特霍夫:《德国社会民主党简史》,第124 页。
② 卡尔·哈达赫:《二十世纪德国经济史》,第38 页。
… Page 35…
一种重要形式。
第四,建立了国际垄断组织
在相对稳定时期,德国的工业和金融寡头,如梯森、弗格涅尔、西门子
等十多家企业在国外建立一系列女儿公司,这些公司约拥有 100亿马克资
本,从事国际经营。同时,德国的女儿公司等垄断组织还参加了200个国际
垄断组织的营销活动。并在钢、火药、水泥、糖、氮、合成纤维、船运等国
际卡特尔中占重要地位,发挥巨大作用。
(2)世界经济危机时期的德国经济
①杨格计划出笼。从 1923~1928年,德国经济获得了一定的恢复与发
展。但经济危机使德国社会经济矛盾更加尖锐。主要是德国有大量外债和巨
额赔款的沉重负担。这个时期德国外债约250多亿马克。这引起了协约国对
德国赔款、债务及投资诸问题的关注。因此,1928年12月协约国成立了赔
款问题专家委员会。美国通用电气公司总理欧文·杨格任委员会主席,于1929
年8月制定了德国的新赔款计划,世人称之为“杨格计划”。1930年1月通
过。其主要内容包括下列几点:
一是规定德国赔款总额为1139亿马克,分摊在57年内付清,年均赔款
额约为20亿马克。
二是规定废除协约国在德国的一切监督机构,取消协约国对德国的经济
和财政直接控制权,让德国垄断资本充分发展军事经济力量。
三是规定1930年,协约国军队全部从德国莱茵区撤走。
四是规定协约国向德国提供贷款13亿马克,英美银行界负责发行债券。
德国政府接受了“杨格计划”,并企图利用它来解决经济问题。但因经
济危机使德国经济日益恶化,无力支付巨额赔款,导致了“杨格计划”的失
败。据统计,德国仅支付赔款110亿马克和200亿价值的实物马克。而且赔
款都转嫁于德国人民负担,垄断资本家从中攫取额外利润。
②德国的经济衰退和反危机措施。
1929~1933年德国经济危机
在世界经济危机的袭击下,德国也发生了经济危机。它从工业开始,扩
展到财政金融、农业、对外贸易等领域。在经济危机期间,德国经济出现了
严重的衰退。它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工业生产下降。1932年,德国的工业生产较1929年下降了40%多,
倒退到战前1906年的水平。一些重工业部门的生产下降更为严重,从1929~
1933年,煤减产32。7%,发电量下降23。5%,生铁下降29。7%,钢下降35。1
%,机器制造减产37。1%,汽车减产35。8%,棉花消费量降低了21%强。
与此同时,德国有几十万个中小企业倒闭破产,全部工业开工率仅占33%,
有600多万人失业,占全国工人总数的50%。所以,经济危机严重地打击了
工业。
二是财政金融危机。经济危机又导致了货币信用危机。这个时期,几十
亿马克的外国短期贷款被提取,由于德国财政困难,无力归还49亿马克短期
贷款和15亿马克利息,终于导致了德国达姆斯特银行的倒闭破产,柏林等许
多银行也处于危机之中。1931年,德国的国家黄金储备也从危机前的24亿
马克锐减为约14亿马克,信贷体制和金本位制处于瘫痪状态。在银行界出现
了合并趋势,原柏林的九大银行,含德意志银行、贴现公司、沙夫豪森合作
银行、商业银行、德累斯顿银行等,被并为四大银行。德国政府给大银行10
… Page 36…
亿马克贷款,以拯救其生存,并收购了70%的私人银行股票。
三是农业危机。这个时期,尽管德国从1930年起,提高农产品进口关税,
限制外国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