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的语言技巧-第1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是冤家不聚头(《我们党的一些历史经验》)。
毛泽东常用反面性谚语中的教训来教育、警戒和讥刺人,如上文引的“五
心不定输得干干净净”、“高不成低不就”、”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强
盗收心做好人”等。下面列出来的,也都属于这一类谚语:
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反对自由主义》);
树倒猢狲散(《为皖南事变发表的命令和谈话》);
闭塞眼睛捉麻雀,瞎子摸鱼(《改造我们的学习》);
坐山观虎斗(《论联合政府》);
要母鸡多生蛋,又不给它米吃,又要马儿跑得好,又要马儿不吃草(《论
十大关系》)。
从上面所列举的例子看(当然这些例子仅仅是毛泽东所使用过谚语的一
部分),说明毛泽东使用的谚语是很多的。
毛泽东使用谚语不仅多,而且活。他经常能结合具体情况创造性地使用
谚语。例如,他对“挂羊头卖狗肉”这个谚语的使用,就是如此。他在《新
民主主义的宪政》中这样说:
他们(指国民党顽固派——引者)口里的宪政,不过是“挂羊头卖狗肉”。
他们是在挂宪政的羊头,卖一党专政的狗肉。
而在《团结一切抗日力量,反对反共顽固派》中,他又这样说:
这(指国民党反共顽固派所叫喊的“统一论”——引者)是阴谋,这是
借统一之名,行专制之实,挂了统一这个羊头,卖他们的一党专制的狗肉,
死皮赖脸,乱吹一顿,不识人间有羞耻事。
“狗肉”都是一样的,都是指国民党的“一党专制”。“羊头”呢?有时是
指国民党的“宪政”,有时是指国民党的“统一”。其用法随心所欲而又紧
密联系实际,这也是一种创造。
毛泽东对“搬起石头打自己的脚”这个谚语的运用,更为灵活,因而也
显得更为典型。他在《新民主主义的宪政》中这样说:
他们(指反动派——引者)总是以损人开始,以害己告终。我们曾说张
伯伦“搬起石头打自己的脚”,现在已经应验了。张伯伦过去一心一意想的
是搬起希特勒这块石头,去打苏联人民的脚,但是,从去年九月德国和英法
的战争爆发的一天起,张伯伦手上的石头却打到张伯伦自己的脚上了。一直
到现在,这块石头,还是继续在打张伯伦哩。
在《四分五裂的反动派为什么还要空喊“全面和平”?》中,毛泽东又这样
说:
国民党反动派从今年一月一日开始搬起的一块名叫“和平攻势”的石
头,原想用来打击中国人民的,现在是打在他们自己的脚上了。或者说得正
确些,是把国民党自己从头到脚都打烂了。
这块“石头”神奇得很:它有时是“希特勒”,有时变成了“和平攻势”;
它有时为张伯伦所用,有时为国民党反动派所用;它有时“继续”地“打”,
有时只“打”一次;它有时只“打脚”,有时“从头到脚地打”,甚至把“头”
和“脚”都“打烂了”。毛泽东分明是把这块“石头”变成了一块魔石。他
本人,则成为一位魔法高超的魔术大师。
毛泽东创造性地运用谚语还不仅仅表现在这一个方面,有时他还能随时
纠正或补充某些带有局限性谚语的内容,这样使用谚语的创造性更强。例如,
他在《实践论》中使用“秀才不出门,全知天下事”这个谚语时,是这样说
的:
“秀才不出门,全知天下事”,在技术不发达的古代只是一句空话,在
技术发达的现代虽然可以实现这句话,然而真正亲知的是天下实践着的人,
那些人在他们的实践中间取得了“知”,经过文字和技术的传达而到达于“秀
才”之手,秀才乃能间接地“知天下事”。
毛泽东通过对“秀才不出门,全知天下事”这个谚语的具体分析,指出它的
真理性只能在一定条件下才能成立,并且指出这种真理性的成立,也仅仅只
有“间接”性,这就对这个谚语作了内容上的引申和补充,使其含义更加鲜
明和完善。
然而创造性最大的,还是对有局限性谚语内容的校正。请看下面一篇讲
话中的一段话:
中国有句古话,“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百年树人,减少九十年,十
年树人。十年树木是不对的,在南方要二十五年,在北方要更多的时间。十
年树人倒是可以的。(《做革命的促进派》)
妙绝!毛泽东的看法与“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这个谚语本来的含义几乎完
全相反。他用科学作依据,推倒了几千年来的传统观点,提出了崭新的看法,
令人眼界大开,耳目一新。
⑤歇后语的运用
毛泽东运用的歇后语较少,笔者仅搜集到六则,在《毛泽东选集》(1—5 卷)中仅仅发现四则,现在把它们列在下面:
老鼠过街,人人喊打(《反对党八股》);
懒婆娘的裹脚,又臭又长(同上);65
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毛泽东选集》第5 卷,第453 页);
钝刀子割肉,半天割不出血来(《对晋绥日报编辑人员的谈话》)。
这四则歇后语本身都是比喻性的,在毛泽东的文章和讲话中,它们又被
作为其他各种比喻运用,因而使他的语言增加了通俗性和生动性。
⑥方言的运用
方言如果运用得恰当,也能增加语言的通俗性和生动性。不过,在毛泽
东公开发表的文章和讲话中,他只是偶尔运用方言,因为方言毕竟是“一方
之言”,局限性比较大。由于这个原因,只是在他写的调查报告中用得比较
多。并且,运用方言的时候,也是以明白易懂为原则。先请看《湖南农民运
动考察报告》中的一则例子:
那些人。。总是悬心吊胆地过日子;摈在农会的门外,好像无家可归的
样子,乡里话叫做“打零”。
这段话中方言“打零”,毛泽东用得很巧妙。他把这个方言放在对事实的陈
述之后才说出来,既陈述了事实,又解释了什么叫“打零”,显得极其自然
而又明确,真是一石双鸟。
更多的时候是,毛泽东对所使用的难以理解的方言用括号中的文字加以
解释。例如,在长篇调查报告《寻乌调查》中,对“闲嬲”的“嬲”、“过
番”、“奶子”等几个方言的解释,分别如下:
闲嬲(“嬲”,当地读廖,“东走西走”或“玩下子”的意思);
过番(往南洋叫“过番”);
奶子(儿子)。
以上各例均见《毛泽东农村调查文集》。
有时,如果对有的方言仅作简短的解释仍不清楚,那么他就会不惜笔墨
多作一些说明。也是在《寻乌调查》中,当提到“水货”中有一种叫“鞋底
鱼”的时候,他就这样做:
鞋底鱼(即“并背罗食使”,只有一侧有眼睛,要两鱼并走才能觅食,
故普通指人互相倚靠做事谓之“并背罗食使”,就是拿了这种鱼做比喻的)。
毛泽东先解释了“鞋底鱼”就是“并背罗食使”,但他仍然担心读者理解困
难,就又解释什么叫“并背罗食使”,并把它引申到人们互相做事的内容上,
这样不但增强了语言的通俗性,而且还能给人新的知识。
毛泽东对方言的解释,往往还能反映重大的社会问题。请看下面《寻乌
调查》中一则更典型的例子:
等郎嫂(买来的,五岁了,因为她现在并没有郎,还要等着她老板娘把
郎生下来,故叫等郎嫂,别处叫做童养媳)。
毛泽东对“等郎嫂”这个方言的解释内容,在今天看来,似乎令人可笑;
但是,如果稍加思考,你难道不认为这是中国妇女的一页血泪史吗?
准确篇
心与理合辞共心密
前面一章的内容,我们评述了毛泽东的语言特点(传统性、风趣性和通
俗性等)及其各种技巧。其实,毛泽东的这些语言特点,同时也不同程度地
体现在他所一向倡导的文风“三性”(即“准确性、鲜明性、生动性”)上。
1958 年,毛泽东为中共中央办公厅草拟的《工作方法六十条(草案)》中的
第37 条说:文章和文件都应当具有这样三种性质:准确性、鲜明性、生动性。
紧接着,他还对这“三性”作了具体说明:准确性属于概念、判断和推理问
题,这些都是逻辑问题;鲜明性和生动性,除了逻辑问题以外,还有辞章问
题。毛泽东虽然在1958 年才极为明确地提文风“三性”,但在实际上,至迟
在1942 年延安整风反对党八股时就已经开始主张了。而且,自那时起,他从
来也没有放弃过这个主张,坚持始终地与党八股作不懈的斗争。尤其令人说
服的是,他言行一致,对于文风“三性”,不但在口头上不遗余力地提倡,
甚至大声疾呼,而且在自己的文章和讲话中认真实践。除了因特殊情况写下
的少量文言文之外,他所有的文章和讲话,几乎篇篇兼具“三性”。正是由
于通过这文风“三性”,才进一步充分地体现了毛泽东的语言特点,使之具
有明显的时代性和指导性,才能使他的语言达到炉火纯青的程度。
文章写作或做演说,第一个要求便是语言的准确性。准确性是一切语言
的最起码的要求,因为它是表情达意的基础。田北湖在《论文章源流》一文
中说:“夫上古文字,谓之书契。书契云者,书之为字,即与其事其言纤悉
符合,不相出入,是之谓契。”这段话的意思说的就是语言的准确性。使语
言与客观外物和主观内意达到“纤悉符合,不相出入”,即是所谓“契”的
境界,这个境界,就是孔子提出的”辞,达而已矣”(《论语·卫灵公》)
的标准。古人把这个标准称为“千古文章之大法”(潘德舆语,见《养一斋
诗话》卷二),如果失去了这个境界或这个标准,语言的其他诸如什么鲜明
性、生动性等各种表达效果便都将失去依据。从这个角度说,准确性是一切
美的基础,甚至可以说,它的本身便是一种美。因此古人十分强调地指出,
“必使心与理会,弥缝莫见其隙,辞共心密,敌人不知所乘”(刘勰语,见
《文心雕龙·论说篇》)。就是说,要使语言达到高度的准确性,一方面要
使人们的主观内意完全符合客观外物的本质和规律,另一方面,语言表达又
要恰当贴切地反映主观内意。
然而,仅仅认识或提出准确性这个要求不会费太多太大的力气,但每个
人都能使自己的语言合乎这个要求,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了。方孝孺说过:
“文者,辞达而已矣。然辞岂易达哉!。。夫所谓达者,如决江河而注之海,
不劳余力,顺流直趋,终焉万里;势之所触,裂山转石,襄陵荡壑,鼓之如
雷霆,蒸之如烟云,登之如太空,攒之如绮縠,回旋曲折,抑扬喷伏,而不
见艰难辛苦之态,必至于极而后止,此其所以为达也,而岂易哉!”《与舒
君书》)方孝孺的话,讲得很有道理。要想使语言真正达到准确,必须使语
言能够充分地表情达意,又十分贴切自然,不能显露丝毫的“艰难辛苦之态”,
而能够做到这一点,确实不是任何人都可以得心应手的。所以苏轼说:“求
物之妙,如系风捕影,能使是物了然于心者,盖千万人而不一遇也,而况能
使了然于口与手者乎?是之谓辞达。辞至于能达,则文不可胜用矣。”(《答
谢民师书》)如果理解了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