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 (第一册)-第1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公闻其期,曰:〃可矣!〃(左传·隐公元年)
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里仁)
(注意〃可也〃和〃可矣〃的分别:〃可也〃是简单的判断,〃可矣〃则包含〃以前未可而现在可以〃的意思。)
吾惛,不能进於是矣。(孟子·梁惠王下)
以形容词为谓语的描写句同样可以用〃矣〃字,因为描写句同样可以报道新情况。例如:
国危矣。(左传僖公三十年)
今老矣。(左传僖公三十年)
夫如是,则能补过者鲜矣。(左传宣公二年)有时候,描写句的谓语部分被提到前面去,后面再用〃也〃字煞句(也有不用〃也〃字的),这样就增加了夸张的语气。但是〃矣〃字本身并不表示夸张语气。例如:
嘻!亦太甚矣,先生之言也!(战国策·赵策)
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论语·述而)
祈使句用〃矣〃字,这是祈使者希望对方实现某种行为或完成某种事情。例如:
先生休矣!(战国策·齐策)
君姑高枕为乐矣!(战国策·齐策)
总起来说,〃矣〃字的语法意义跟现代汉语语气词〃了〃(啦)字的语法意义相当;绝大多数的〃矣〃字都可以译成现代的〃了〃字。
〃矣〃字又可以用於疑问句,在这种情况下,〃矣〃字仍保持着原来的语法意义,不过由於句子里有疑问代词或疑问副词,所以〃矣〃字似乎也帮助表示疑问语气罢了。例如:
年几何矣?(战国策·赵策)
事将奈何矣?(战国策·赵策)
何如斯可谓之士矣?(论语·子路)
德何如则可以王矣?(孟子·梁惠王上)
(二)〃焉〃字
〃焉〃字是一个指示代词兼语气词。我们说它是指示代词,因为它常常指代某一范围或方面;我们说它是语气词,因为它经常用於叙述句的句尾来表示停顿,就一般情况说,它的后面不再加别的语气词。
〃焉〃字所指代的范围或方面,常与处所或人物有关。例如:
制,岩邑也,虢叔死焉。(左传隐公元年)
(虢叔死在那里。)
余收尔骨焉。(左传僖公三十二年)
(我在那里收你的尸骨。)
文王之囿方七十里,刍荛者往焉,雉兔者往焉。(孟子·梁惠王下)
(砍柴的,打猎的,都到那里去。)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论语·述而)
(必有我师在此三人之中。)
见贤思齐焉。(论语·里仁)
(见贤则思齐於贤,即思与之齐。)
非曰能之,愿学焉。(论语·先进)
(愿在这方面学习。)
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论语·宪问)
(我於此三者都无能。)
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焉。(庄子·养生主)
(於此得养生之道。)
这种用法的〃焉〃字,如果前面是形容词,就指代比较的对象。例如:
晋国,天下莫强焉。(孟子·梁惠王上)
(晋国,天下没有哪个国家比它强大。)
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宣公二年)
(没有哪一种善事比这个更大。)
我们应该注意〃之〃和〃焉〃的区别:在和动词结合时,〃之〃字用在及物动词的后面,〃焉〃字用在不及物动词的后面。试看上文所举的例子:〃非曰能之,愿学焉〃,这里的〃能〃字在古代是及物动词,〃学〃字用作不及物动词。同一动词,加〃之〃或加〃焉〃,词义不同:〃死焉〃的〃死〃是不及物动词,是一般的意义,如〃虢叔死焉〃;〃死之〃的〃死〃是及物动词,表示殉难,如《左传宣公二年》〃提弥明死之〃。
〃焉〃字虽然是一个代词,但由於它的位置经常是在句尾,所以它逐渐取得了语气词的性质。有时候,它和〃於〃字介宾词组同时出现,它的代词性就冲淡了,而它的语气词性质就更为突出了。例如:
寡人之於国也,尽心焉耳矣。(孟子·梁惠王上)
(〃焉〃和〃於国〃同时出现。)
夫子言之,於我心有戚戚焉。
(〃焉〃和〃於我心〃同时出现。)有时候,〃焉〃字虽然没有和〃於〃字介宾词组同时出现,但也完全失去了代词性,只能算是纯粹的语气词,带有指点引人注意的语气。例如:
击之,必大捷焉。(左传僖公三十二年)
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论语·先进)
君以为易,其难也将至矣;君以为难,其易也将至焉。(国语·晋语)
子曰:〃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论语·卫灵公)最后两个例子最富有启发性,这两个例子都是平行的句法,第三个例子上文用〃矣〃下文用〃焉〃,第四个例子上文用〃焉〃下文用〃也〃,试加比较,可以看出〃焉〃字所表示的语气来。这种用法的〃焉〃字有点像现代汉语的〃啊〃字,但不是每一句的〃焉〃字都能用〃啊〃来对译。以上只算〃焉〃字的活用法,〃焉〃字的正常用法仍然应该是指示代词兼语气词。
正如〃矣〃字一样,〃焉〃字也可以用於疑问句,在这种情况下,〃焉〃字仍然保持着原来的语法意义,不过由於句子里有疑问代词或疑问副词,所以〃焉〃字似乎也帮助表示疑问语气罢了。例如:
君何患焉?(左传隐公元年)
既富矣,又何加焉?(论语·子路)
王若隐其无罪而就死地,则牛羊何择焉?(孟子·梁惠王上)
此外,古书上还有些〃焉〃字用於句中,似乎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例如:
命舟牧覆舟,五覆五反,乃告舟备具於天子,天子焉始乘舟。(吕氏春秋·季春纪)
公输子自鲁南游楚,焉始为舟战之器。(墨子·鲁问)
必知乱之所自起,焉能治之;不知乱之所自起,则不能治。(墨子·兼爱上)这种〃焉〃字又可以写作〃安〃或〃案〃,《荀子》书中比较常见。例如:
故先王圣人安为之立中制节。(荀子·礼论)
是案曰是,非案曰非。(荀子·臣道)有人把这种〃焉〃字解释为〃於是〃〃乃〃〃则〃,认为是连词。其实这种用法的〃焉〃字和指示代词的〃焉〃字仍然相通。如果说,指示代词的〃焉〃字用於句尾有可能逐渐取得语气词的性质,那么当它用於句中从而逐渐取得某种关联词的性质并不是不可能的。但是〃焉〃字的这种用法似乎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发展,所以一般古书上并不常见。
古汉语通论(九)
否定句,否定词
表示否定的句子叫做否定句。否定句中必须有否定词。否定词可以是副词,如〃不〃〃弗〃〃毋〃〃勿〃〃未〃〃否〃〃非〃;可以是动词,如〃无〃;也可以是代词如〃莫〃(〃莫〃字是一个否定性的无定代词,汉代以前很少当〃勿〃字讲,见下文)。例如:
朽木不可雕也。(论语·公冶长)
公弗许。(左传隐公元年)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论语·卫灵公)
小人有母,皆尝小人之食矣,未尝君之羹。(左传隐公元年)
王斗曰:〃否。……〃(战国策·齐策)
是非君子之言也。(礼记·檀弓上)
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论语·为政)
自经於沟渎而莫之知也。(论语·宪问)
在上古汉语里,用〃不〃〃毋〃〃未〃〃莫〃四个否定词的否定句有一个特点:宾语如果是一个代词,一般总是放在动词的前面。例如:
居则曰:〃不吾知也。〃(论语·先进)
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论语·先进)
我无尔诈,尔无我虞'1'〃无〃同〃毋〃,下文就要谈到。①。(左传宣公十五年)
大道之行也,与三代之英,丘未之逮也。(礼记·礼运)
谏而不入,则莫之继也。(左传宣公二年)在第一个例子里,〃吾〃是〃知〃的宾语,放在〃知〃的前面,现代汉语却只能说〃不知道我〃(不了解我)。第二个例句〃毋吾以也〃中的〃吾〃是动词〃以〃的宾语,放在〃以〃的前面;但按现代汉语的结构,〃吾〃必须放在〃以〃的后面。其馀由此类推。有人把上面所举的这类句子叫做倒装句,那是不对的。在上古汉语里,这是最正常的结构,而不是〃倒装〃。这个规律在用否定词〃未〃〃莫〃的句子里最为严格,很少例外。直到后代,由於仿古的关系,古文家仍然运用这一类结构。
至於用〃弗〃〃勿〃〃非〃〃无〃四个否定词的否定句,就不能运用这种结构了,这是因为〃弗〃〃勿〃所限制的动词一般不带宾语(见下文),〃非〃字是否定整个谓语的,而〃无〃字本身就是动词。
从宾语来看,如果宾语不是代词,即使是否定句也不能用这种结构。〃君〃〃子〃一类的字不是真正的代词,也不能用这种结构。例如:
谁能出不由户?何莫由斯道也?(论语·雍也)
虽不得鱼,无后灾。(孟子·梁惠王上)
未绝鼓音。(左传成公二年)
若不许君,将焉用之?(左传昭公四年)
吾不能早用子。(左传僖公三十年)
现在我们把古代汉语中常用的九个否定词〃不〃〃弗〃〃毋〃〃勿〃〃未〃〃否〃〃非〃〃无〃〃莫〃分别加以叙述。
(1)〃不〃〃弗〃
〃不〃和〃弗〃在词汇意义上是相同的,它们都是表示一般的否定,但是,它们的语法意义有细微的区别。区别在於:〃不〃字后面的动词既可以是及物动词又可以是不及物动词;既可以带宾语,又可以不带宾语。例如:
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论语·宪问)
老妇不闻也。(战国策·赵策)
不问马。(论语·乡党)〃弗〃字后面的动词一般是及物动词,而且动词后面往往不带宾语。例如:
欲与大叔,臣请事之。若弗与,则请除之。(左传隐公元年)
已行,非弗思也,祭祀必祝之。(战国策·赵策)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孟子·告子上)
亟请於武公,公弗许。(左传隐公元年)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礼记·学记)〃弗〃字后面的动词带宾语的,非常少见,如〃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孟子·告子上)。
〃不〃和〃弗〃都不能否定名词。用在〃不〃字后面的名词用如形容词或动词;用在〃弗〃字后面的名词用如及物动词。例如:
晋灵公不君。(左传宣公二年)
臣实不才,又谁敢怨?(左传成公三年)
君子不器。(论语·为政)
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左传庄公十年)
(2)〃毋〃〃勿〃
〃毋〃和〃勿〃在词汇意义上是相同的,它们通常用於祈使句,表示禁止或劝阻,等於现代汉语的〃不要〃或〃别〃。例如:
大毋侵小。(左传襄公十九年)
毋妄言,族矣!(史记·项羽本纪)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论语·卫灵公)
左右皆曰可杀,勿听。(孟子·梁惠王下)古书上〃毋〃字常常写作〃无〃字。例如:
无使滋蔓。(左传隐公元年)
无生民心。(左传隐公元年)
不及黄泉,无相见也。(左传隐公元年)
无令舆师陷入君地。(左传成公二年)
无欲速,无见小利。(论语·子路)
在语法意义上,〃毋〃和〃不〃相当,〃勿〃和〃弗〃相当。〃毋〃字后面的动词一般带宾语,〃勿〃字后面的动词一般不带宾语。但是,正如〃不〃和〃弗〃的区别不严格一样,〃毋〃和〃勿〃的区别也不严格。孟子:〃百亩之田,勿夺其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