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近代后期文学史-第3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验教训。由于他的评论和鼓吹,使“诗界革命”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和声势。
梁启超在1899年写的《夏威夷游记》中说:“欲为诗界之哥伦布、玛赛郎,
不可不备三长:第一要新意境,第二要新语句,而又须以古人之风格入之,
然后成其为诗。”1902年又在《饮冰室诗话》中说:“革命者,当革其精神,
非革其形式。吾党近好言诗界革命,虽然,若以堆积满纸新名词为革命,是
以满洲政府变法维新之类也。能以旧风格含新意境,斯可以举革命之实矣。”
这清楚地说明了所谓新派诗,就是要把西方的精神思想,使用新的语言,熔
铸进古人风格之中。尽管它属于文学改良的范畴,但在中国晚清诗歌发展史
… Page 97…
上有着积极的作用。
梁启超在推进“诗界革命”的同时,还发动了“文界革命”。虽然“文
界革命”的口号是在1899年《夏威夷游记》中正式提出的,但1896年他主
编《时务报》时便进行了散文改革。以梁启超为主要代表的“文界革命”,
是适应资产阶级的政治改良运动而产生的。它与居于封建文学正统地位的桐
城派古文对立,一反“代圣贤立言”文统,提倡“应于时势,发胸中所欲言”。
其内容为宣传维新派的主张,批判封建专制制度及其学术文化,介绍西方资
产阶级学说和科学成就,具有强烈的政治性和现实性。在形式上则废弃旧文
体,创造了饱含感情、平易畅达、半文半白、杂以俗语和外国语法的新文体。
裘廷梁在“文界革命”中也作出了重大贡献。他在维新变法前,就配合
改良派进行文化思想的宣传,尤其致力于提倡白话文,是《无锡白话报》的
主要创办者,还编印过《白话丛书》。1898年他在《苏报》上发表著名的《论
白话为维新之本》的论文,第一个提出了“崇白话而废文言”的口号,对白
话文运动产生了深广的影响。
(2)黄遵宪
康有为、丘逢甲、胡晓岑等都是积极参与诗界革命的新派诗人,创作成
就最高的,则是黄遵宪。梁启超在《饮冰室诗话》中说:“近世诗人,能熔
铸新理想以入旧风格者,当推黄公度。”
黄遵宪(1848—1905),字公度,广东嘉应州(今梅县市)人。出身于
由经商致富的封建官僚家庭。1876年中举,次年出国,先后曾任驻日使馆参
赞、驻美国旧金山总领事、驻英使馆参赞、驻新加坡总领事等职,到过二十
多个国家,广泛接触了资本主义的政治、经济制度,接受了资产阶级的思想、
文化影响,主张变法维新。1895年回国后,在上海参加了康有为、梁启超为
首的强学会,与梁启超合办《时务报》;又到湖南协助陈宝箴推行新政,为
海内瞩目。戊戌变法失败后,被放归乡里,但仍不忘国事,热心公益事业,
兴办新学。著有《日本杂事诗》、《日本国志》、《人境庐诗草》等,另有
辑本 《人境庐集外诗辑》。
黄遵宪的大量诗歌描绘了晚清时期的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表现了关心
国家命运、反抗列强侵略的爱国主义精神和要求变法图强、批判封建腐朽势
力的维新思想,被人誉为“诗史”。如中法战争期间他写了《冯将军歌》,
以高昂的热情歌颂了老将冯子材英勇善战、打击法国侵略者的业绩,称赞“道
咸以来无此捷”。中日甲午战争时,写了 《悲平壤》、《哀旅顺》、《哭威
海》、《马关纪事》、《降将军歌》、《度辽将军歌》、《台湾行》等诗歌,
生动而具体地表现了这次战争的主要过程,谴责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并对
导致战争失败的清王朝官吏的昏庸无能给以无情的嘲讽。即使诗人被放归乡
里,当八国联军入侵时,还写下了《七月二十一日外国联军入犯京师》、《闻
车驾西狩感赋》、《聂将军歌》、《群公》等诗,歌颂爱国将士和广大人民
的反抗斗争,忧国忧民之情,跃然纸上。
为了鼓舞反侵略斗争,黄遵宪曾用通俗歌谣形式写了《出军歌》、《军
中歌》、《旋军歌》组诗。一共二十四首,每首末字联结起来,便成为“鼓
勇同行,敢战必胜,死战向前,纵横莫抗,旋师定约,强我国权”等六句战
斗口号。每首诗都激昂慷慨,感人至深。如《军中歌》中的两首:
堂堂堂堂好男子,最好沙场死。艾炙眉头瓜喷鼻,谁实能逃死?死
… Page 98…
只一回毋浪死,死死死!
阿娘牵裙密缝线,语我毋恋恋。我妻拥髻代盘辫,濒行手指面:败
归何颜再相见,战战战!
这些诗在当时有很大鼓动作用。梁启超曾评论说:“其精神之雄壮、活
泼、沉浑、深远不必论,即文藻亦二千年所未有也。诗界革命之能事至斯而
极矣!吾为一言以蔽之曰:读此诗而不起舞者,必非男子。”黄遵宪还有《幼
稚园上学歌》十章、 《小学校学生相和歌》十九章,也是以琅琅上口的歌谣
教育儿童爱国,与之相类。
诗人从年轻时起就用诗歌对封建守旧势力进行批判。现存诗集的第一首
诗《感怀》,讽刺“世儒”因循守旧,只会“昂头道皇古,抵掌说平治”,
不知“今昔奈势异”;他指出,“识时贵古今,通情贵阅世”,只有这样的
杰出人才,“独能救时弊”。后来他积极投身于改良运动。戊戌变法失败后,
他写了记叙戊戌政变的组诗《感事》。在诗中,痛斥顽固派是“贼”,袁世
凯“两端首鼠”,愤怒抨击专制统治者镇压维新派的血腥罪行。晚年写的《已
亥杂诗》,还在怀念在政变中死难的战友,坚持变法信念,宣传民主思想。
如:
颈血模糊似未干,中藏耿耿寸心丹。琅函锦箧深韬袭,留付松阴后
辈看。
再如:
一夫奋臂万人呼,欲废称臣等废奴。民贵遂忘皇帝贵,莫将让国比
唐虞。
黄遵宪诗歌的另一方面的内容,是描写新的世界、新的事物、新的思想
文化,反映近代社会生活的巨大变化。他早在1877年至1881年任驻日使馆
参赞时,就以竹枝词的形式写了《日本杂事诗》,表现新事物,成为成功的
新派诗。如第23首写富士山:
拔地摩天独立高,莲峰涌出海东涛。二千五百年前雪,一白茫茫积
未消。
再如第50首写日本医药和近代外科手术:
维摩丈室洁无尘,药鼎茶欧布置匀。刳肺剖心窥脏象,终输扁鹊见
垣人。
他描述异国风物的名诗很多,如《樱花歌》、《伦敦大雾行》、《苏彝
士河》、《新加坡杂诗》等等;还有些诗吟诵西方科学文明,如《今别离》
四首以乐府诗的形式歌咏轮船、火车、电报、照相片、东西半球昼夜相反四
件事,开辟了中国诗歌史上未曾有过的新领域。康有为称赞道:“精深华妙,
异境日辟,如游海岛,仙山楼阁,瑶花缟鹤,无非珍奇矣。” (《人境庐诗
草序》)梁启超说这类诗“实足为诗界开一新壁垒”(《饮冰室诗话》)。
黄遵宪的诗歌内容有着鲜明的时代特色和崭新的意境,但诗歌形式却是
传统的格调。虽然他的诗歌格律较疏,用韵不拘,还“用古文家伸缩离合之
法以入诗”,用散文化的句子叙事和议论,且不避方言俗语,有不少革新,
但并未对旧形式作实质性的突破。他成功地运用传统的诗歌形式来表现新见
闻、新思想、新文化,使新名词和旧格调相谐和。他的诗被人赞为“意境古
人所未有,而韵味乃醇古而独绝”,从而成为“诗界革命”的一面旗帜。
但黄遵宪毕竟是个改良派诗人,他既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又对帝国主
义抱有幻想;既抨击封建腐朽势力的昏庸无能,又把振兴国家的希望寄托在
… Page 99…
君王的身上;既同情人民的疾苦,又咒骂太平天国革命和义和团运动等人民
的正义斗争。他的诗带有明显的改良主义色彩。他对旧体诗的改革也是不彻
底的。由于要保持旧风格,也就要保存旧形式,加上受到拟古诗风的影响,
很多诗引经据典,堆砌典故,运用旧语词、旧句式,艰涩难懂,使诗体不能
彻底解放。尽管如此,以黄遵宪为代表的新派诗,在中国诗歌发展史上起着
积极的作用,是旧体诗向白话新诗过渡的一座桥梁。
(3)梁启超
在中国散文发展史上,作为古文向现代白话散文过渡的桥梁,则是以梁
启超为代表的新文体。
梁启超(1873—1929),字卓如,号任公,别署饮冰室主人。广东新会
人。早年接受传统的封建儒家教育。1889年中举。翌年秋奉康有为为师,始
习经世济用之学,并协助康有为著书立说。1895年至北京参加会试,随康有
为发动各省应考举人联名上书,提出改良派救国纲领。时号“康梁”。后在
上海、湖南等地宣传变法。1898年春入京襄助康有为组织保国会,发起戊戌
维新。失败后,逃亡日本,以办报、著述为业,继续从事改良主义活动,鼓
吹“诗界革命”、“文界革命”、“史界革命”、“小说界革命”和戏剧改
良。北洋军阀时期,曾任司法总长、财政总长。晚年脱离政界,致力于文化
教育事业,除在天津南开大学、北京清华学堂任课和在各地巡回讲演外,全
力从事学术著作。一生著述约二千万言,收于《饮冰室合集》。文学创作除
诗文外,还有小说、戏剧、翻译等。
梁启超的文学创作以散文为大宗。而最能代表他的散文成就、最有影响
的,是他于1896年至1905年在他所创办的《时务报》、《清议报》、《新
民丛报》上发表的新体散文。后来梁启超在《清代学术概论》中自己解释说:
“启超夙不喜桐城派古文,幼年为文,学晚汉魏晋,颇尚矜练。至是自解放,
务为平易畅达,时杂以俚语、韵语及外国语法,纵笔所至不检束。学者竟效
之,号 ‘新文体’。老辈则痛恨,诋为野狐。然其文条例明晰,笔锋常带情
感,对于读者别有一种魔力焉。”因新文体的写作,在《新民丛报》时期达
到顶峰,又被称为新民体。
梁启超的新文体散文有政论,如《变法通议》就甲午战争后中国社会的
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各个领域的问题,全面提出变法维新的政治主张,
反复论述进行资本主义改革的必要性和迫切性,详论博辩,说理深透;有传
记,如《殉难六烈士传》记叙在戊戌政变中牺牲的谭嗣同等人的生平事迹,
叙事谨严,性格传神,语言简炼;还有内容、形式多种多样的大量杂文,如
《少年中国说》、《呵旁观者文》、《过渡时代论》等,议论风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