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近代后期军事史-第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攻严重受挫,损失1万余人,包括5名将军;联军损失5千余人。
因克尔曼会战后,双方处于相持状态。这时已到严冬,联军既无冬衣,
又缺少帐篷,霍乱等疾病流行。1855年1月,1。5万名撒丁军被派赴克里木
战场,从事修筑工事和后勤等工作。在此期间,双方主要是加修工事,争夺
前沿阵地。彼此在对方工事底下挖洞,施放炸药,破坏对方工事。
1855年4月9日,联军对塞瓦斯托波尔开始第二次炮击,持续达10昼
夜。俄军在南部要塞有1000门火炮,其中466门可打击联军攻城炮兵阵地,
但由于炮弹不足,因而火炮发射次数只有联军一半。在10昼夜中,俄军损失
约6000人。联军损失不大,但预定的强攻再次被迫推迟。6月6至10日,
联军第三次猛烈炮击塞瓦斯托波尔,持续5昼夜。联军企图夺取要塞以东之
马拉霍夫岗,占领了左翼前沿之西堡。6月17日,联军第四次炮击塞瓦斯托
波尔,持续两昼夜,重点打击船舶区。18日,联军向该方向发起强攻,再次
企图占领马拉霍夫岗。守军顽强抵抗,打退了进攻,但损失达7000人。7月
10日,纳希莫夫在马拉霍夫重伤毙命。
俄军接连失利,使俄皇尼古拉一世对俄军总司令缅希科夫甚为不满,便
借口缅希科夫“有病”免去其职务,改由多瑙河战场败将戈尔恰科夫继任。8
月16日,戈尔恰科夫获得增援后,决定在黑海会战,进攻法军阵地。拂晓前,
俄军在浓雾掩护下出动。法军在炮声惊醒后迅速进入阵地迎战。当俄军接近
时,法军已有了充分准备。亲临前线的戈尔恰科夫束手无策,进退两难。后
来勉强发起攻击,但由于部队互不协同,进攻受挫,里德将军阵亡,部队陷
入混乱。戈尔恰科夫被迫下令撤回黑海彼岸。此后,守卫塞瓦斯托波尔俄军
再也得不到增援,防御设施破坏严重亦无力修复。联军则加紧了新的攻势。
8月17日,联军开始第五次炮击,动用800门炮,持续3天。9月5日,
联军发动第六次也是最猛烈的一次炮击,动用了807门炮,火炮密度达到1
… Page 21…
公里正面150门,炮击持续3天。俄军两个炮台和马拉霍夫岗的防御设施被
摧毁,南部要塞几乎成为一片废墟。9月8日中午,联军发起强攻,重点指
向马拉霍夫岗,经激战后夺取了这个重要的制高点,控制了南部要塞。俄军
被迫向北堡转移。9月11日,联军开进要塞。
长达11个月的塞瓦斯托波尔之战以俄军的失败而告结束。此战联军伤亡
约7。3万人,俄军伤亡高达12。8万人。
塞瓦斯托波尔之战结束后,克里木地区再无大的战事。在高加索战场上,
俄军于1855年春以4万兵力对土军守卫的卡尔斯城进行围困,并于11月28
日攻占该城。俄军取得的这些局部胜利,未能挽回其整个败局。1856年3月,
战争双方鉴订了《巴黎和约》,《和约》规定;交战双方交还各自占领的地
区;俄国和土耳其均不得在黑海保留舰队和海军基地;俄国拆除黑海沿岸要
塞,放弃对奥斯曼帝国境内东正教的“保护权”,承认多瑙河通航自由,退
出比萨拉比亚南部。
(2)奥、撒(丁)、法在意大利的争夺战争
维也纳会议以后,意大利被肢解为8个封建专制的小国。奥地利的铁蹄
首先踏入这个四分五裂的国家,不仅直接侵占了经济比较发达的伦巴第和威
尼斯,而且还依靠军队和刺刀间接统治着其它几个公国和王国。后来,法国
也在意大利北部谋求自己的利益,并企图兼并萨伏依和尼斯。在意大利境内
诸国中,军事力量最为强大且唯一没有被外国势力控制的撒丁 (皮埃蒙特)
王国也雄心勃勃,竭力致力于建立以萨伏依王朝统治的意大利王国。在这种
形势下,撒丁和法国为着完全不同的自身利益,同奥地利展开了军事上的斗
争。这场斗争从1848年起,一直到1866年意大利统一,先后进行了三次大
的战争。
1848年—1849年的战争:这次战争主要在奥地利和撒丁(皮埃蒙特)王
国之间进行。1848年3月17日,伦巴第——威尼斯爆发了反奥起义,并宣
布成立独立的共和国。3月18日,伦巴第首都米兰也爆发起义。起义期间建
立起来的国民自卫军,经过几次顽强战斗,把奥军逐出了威尼斯和米兰。与
此同时,帕尔马公国和摩地那公国等地也爆发了起义。在整个意大利,要求
对奥宣战,驱逐奥地利统治的浪潮不断高涨。在这种背景下,撒丁王国国王
查理·阿尔贝特一方面迫于人民革命的压力,另一方也想趁机扩大自己的势
力范围,于1848年3月23日正式对奥宣战。其他王国和公国也相继声明支
持撒丁王国,并建立志愿军队参与作战。经过一个多月的交战,奥军节节败
退到伦巴第东部的维罗纳境内。阿尔贝特占领了伦巴第、威尼斯、帕尔马、
摩德拉,并将其归属撒丁王国。由于撒丁王国的军队缺乏训练,素质较差,
加之武器装备落后,缺少骑兵和炮兵部队,其战斗力低下的弱点在战争中逐
渐暴露出来,更主要的是阿尔贝特国王及其军队将领,对人民革命的高昂情
绪心怀恐惧。所以在进入夏季的战斗中,奥军逐步掌握了战场主动权。奥军
首先从威尼斯省向阿尔贝特的军队发动进攻,并很快推进到伦巴第。7月25
日,在库斯托扎附近进行了一次大会战。拉德茨基元帅指挥的5。2万名奥军
与4。4万名撒丁军交战。奥军采取侧翼突击战术,将撒丁军分割成许多小块。
被肢解的撒丁部队相互失去联系,首尾不能相顾,在一片混乱中溃不成军,
纷纷四处逃窜。经过两天战斗,撒丁军损失共9000余人。阿尔贝特被迫放弃
米兰,并于8月9日与奥军鉴订停战协定,承认意大利北部仍由奥地利占领。
… Page 22…
阿尔贝特的投降行径,引起了意大利各国的群情激愤。8月11日,威尼斯人
民发动起义反对阿尔贝特,宣布威尼斯脱离撒丁王国,重新恢复共和国。在
意大利人民的压力下,阿尔贝特于1849年3月12日声明废止同奥地利签订
的停战协定,重新对奥宣战。他任命波兰将领克尔萨诺夫斯基为统帅,率领
8。8万人的撒丁军队同奥军展开战争。3月21日,奥军在拉德茨基指挥下向
撒丁军守卫的莫尔塔拉进攻。由于撒丁军队没有采取措施加强莫尔塔拉城
防,只有少数兵力守城,在奥军突袭击下,撒丁军大乱,败退出城,死伤共
500人,被俘2000人,奥军只损失300人。3月23日,撒丁军和奥军又在诺
瓦拉进行了一次大会战。撒丁军共4。7万人,由克尔萨诺夫斯基指挥;奥军
共3个军团,4。5万人,由拉德茨基指挥。结果撒丁军被击溃,死伤不计其
数。当天撒丁国王阿里·阿尔贝特被迫退位,其子维克多·埃马努埃尔继位。
3月26日签订停战协定,承认伦巴第和威尼斯仍属奥地利;8月6日,又在
米兰签订和约,规定撒丁王国向奥地利赔款6500万法郎。此战以撒丁王国的
失败而告结束。
1859年的战争:这是撒丁(皮埃蒙特)王国对奥地利的一场战争。1848
年—1849年的战争失败后,新出任撒丁王国首相的加富尔为驱逐奥地利,尽
快建立统一的意大利王国,于1858年与法皇拿破仑三世达成军事同盟协议,
约定法国出兵帮助撒丁王国把奥地利逐出伦巴第和威尼斯,使两地并入撒丁
王国;撒丁王国则将萨伏依和尼斯割给法国作为报酬。1859年4月,奥地利
发出最后通牒,要求撒丁王国解除武装,遭到撒丁王国的拒绝。于是,17万
奥军在居莱元帅率领下集结于皮亚琴察和米兰之间,将拿破仑三世统率的撒
丁和法国军队分隔成两部分。一部分是已经集结在瓦伦察附近的5。6万名撒
丁军队,另一部分是正从都灵和热那亚出发的11。6万名法国军队。本来奥军
完全有可能将两部分敌军各个击破,但由于居莱优柔寡断,使撒、法军队得
以在5月中旬汇合于亚历山德里亚和卡萨列蒙菲匪拉托地域。直到6月初,
双方除进行过数次小战斗外,仍尚未进行过大的决战。6月4日,麦克马洪
将军率法军第2军团495万人同居莱率领的奥地利主力集团5。3万人,在马
真塔进行了一次会战,结果奥军被打败。但法军没有乘胜追击,所以奥军在
损失6000人之后,撤退到明乔河一线设防固守。居莱被撤职,奥皇弗兰茨·约
瑟夫接任奥军统帅。6月24日,约琴夫率领12万名奥军、火炮451门,在
温普芬和舍利克两位将军的实际指挥下,与埃马努埃尔率领、麦克马洪和尼
埃尔指军的11。8万名法、撒(丁)联军(火炮320门)在索尔费里诺村进行
决战,结果奥军再度败北,损失为2。2万人,联军损失1。8万人。此役使奥
地利的失败已成定局。但拿破仑三世慑于民族解放运动和害怕普鲁士干预,
突然中止了军事行动,并于7月11日单独与奥地利签订了维拉弗兰克停战协
定。根据协定,奥地利放弃伦巴第,由法国转交撒丁王国。1860年,法国又
与撒丁王国签订了都灵条约,条约使法国获得了原属撒丁王国的萨伏依和尼
斯。此次战争由于拿破仑三世推行利己政策,使原定的战争决心未能完全实
现,奥地利虽被削弱,但仍霸占着威尼斯的一部分领土。
1866年的战争:这是意大利王国(撒丁王国领导的)彻底驱除奥地利残
存势力的最后一场战争,它和普奥战争交织在一起。1859年战争和西面里革
命以后,意大利除了罗马仍为教皇管辖和威尼斯仍归奥地利统治外,基本上
实现了统一。1861年3月,第一届议会在都灵召开,宣布建立意大利王国,
撒丁国王维克多·埃马努埃尔为意大利国王。为了扫除奥地利残余,意大利
… Page 23…
王国政府决定与普鲁士结盟。1866年4月,埃马努力埃尔与普鲁士签订和约,
结成了反奥联盟。普鲁士向意大利提供了1。2亿马克的援助,并答应帮助解
决威尼斯归并意大利王国的问题。6月17日爆发的普奥战争,意大利加入普
鲁士一方作战。6月20日,名义上由国王埃马努埃尔统率、实际上归参谋长
拉马尔莫拉将军指挥的意军主力部队10。2万人,在明乔河一线展开。6月23
日转入进攻,在曼图亚留下了有3万人的强大预备队。与此同时,恰利季尼
将军的一个军9万人,从博洛尼亚和费拉拉地域向前开进,准备对奥军的侧
翼和后方实施突击。为了在两条战线同时作战,奥地利不得不在意大利境内
组建一支约7。8万人的南线军队,由阿尔布雷希特大公指挥。6月24日,阿
尔布雷希特的部队在库斯托扎附近与拉马尔莫拉率领的8万人进行会战。拉
马尔莫拉渡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