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近代后期军事史-第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英国、俄国、奥地利和普鲁士。拿破仑战争之后,这几个国家仍然是欧洲最
具有实力的军事大国。但由于战争和工业化等因素的影响,它们在军事上的
发展极不平衡,军事力量的对比出现了许多新变化,从而也改变着欧洲原有
的军事格局。
(1)英国:颠峰时期的海上霸权与殖民帝国
在研究1815年到世纪末欧洲军事力量时,任何一位历史学家都不可能忽
视英国的显著地位。因为这一时期英国军事的发展和所显示出来的军事实
力,特别是海军的优势和不断扩大的殖民地,是任何欧洲列强都无法与之相
比的。正如美国一位著名的战略历史学家所说:“19世纪后期肯定不是英帝
国 ‘企图获得世界霸权’的时期。正相反,这种‘企图’早在一个世纪以前
就已作出,并在1815年胜利时达到了顶点,这次胜利使英国在以后半个世纪
①
内蓬勃发展,确立了实际上无可争辩的海上和帝国的极大优势。英国在1815
年以后军事实力的迅速发展,有两个最为直接的背景。
第一个背景是长期以来,英国积极参与欧洲列强的争霸战争,并在战争
中大发横财,夺取了大量殖民地取溺海上霸权。英国从17世纪完成资产阶级
革命后,就通过一系列战争,先后击败了西班牙“无敌舰队”,“全世界海
上马车夫”荷兰,逐步拥有了海上霸权地位。特别是在18世纪末、19世纪
初的拿破仑战争中,英国以组织者的身份勾结欧洲大陆几乎全部封建势力,
拼凑了七次反法联盟,经过多次反复较量,终于彻底打败拿破仑帝国。英国
及其反法联盟的这一重大胜利,其意义不仅在于使英国摧毁了欧洲大陆一个
① '美'保罗·肯尼迪: 《大国的兴衰》,中国经济出版社1989 年版,第282 页。
… Page 10…
强有力的争霸对手,而且还使英国获得了巨大的声誉和可观的实际利益。在
1814年7月到1815年6月的维也纳会议上,英国和大败拿破仑军队的俄国
坐到了十分显赫的席位上。通过英、俄、奥、普四国分赃,英国如愿以偿地
得到了它所希望的一份,即获得了地中海战略要地马耳他岛以及战争期间已
经占领了的荷兰和西班牙的殖民地,包括南非的开普、亚洲的锡兰、美洲的
圭亚那部分领土和特立尼达,还取得了对爱奥尼亚群岛的保护权。英国正是
通过不断挑起和介入列强战争并在战争中获得利益,为自己成为军事霸主开
辟了道路。正象马克思在评价英法“七年战争”时所指出的:“七年战争使
东印度公司由一个商业强权变成了一个军事的拥有领土的强权。正是那个时
候,才奠定了现实的这个东方不列颠帝国的基础。”①
第二个背景是从18世纪60年代到19世纪三四十年代,英国率先进行了
产业革命。这场革命使英国资本主义得到迅速发展,工业基本上实现了机械
化,并建立起机器生产的工厂制。在产业革命的大约70年内,英国工业生产
的增长占据了整个欧洲工业生产增长的2/3,在世界工业生产的份额中也由
革命前占1。9%猛增到革命后的9。5%,到1860年又上升到19。9%。同时,
产业革命使英国在世界贸易中所占的比例大幅度提高。到 19世纪五六十年
代,它已是首屈一指的世界贸易大国,其贸易量占全世界总量的 1/5,超过
了法、德、美三国的总和。悬挂英国国旗的商船队占世界商船队的1/3还多。
产业革命对英国军事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广泛使用机器和技术进步,
对军事工业起到了直接的推动作用,武器装备获得进一步改进;海外贸易的
扩大使争夺海上霸权显得更为迫切,保持一支强大的海军成为必不可少的手
段;工业原材料需求和产品市场需求迫使英政府采取更为激进的殖民扩张政
策,这就使得掠夺殖民地的军事斗争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激烈。
就是在上述两个主要背景和条件下,英国的军事力量获得了很大发展,
在一些重要的军事领域处在了世界的领先地位。
最引人瞩目的是海军的壮大。英国为了争夺海上霸权,保护海外贸易,
历来重视海军的建设。在 1815年前的一个多世纪里,英国皇家海军就一直是
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海军。但这还不能说明它已经完全拥有了海上霸权,因为
还有一些实力较强的国家能够与它抗衡和进行海上争夺,波旁王朝就曾多次
同它进行较量。但从1805年,著名的“特拉法尔加角海战”英国舰队大败法
国和西班牙联合舰队之后,在近一个世纪里,再也没有一个国家或国家集团
敢于向英国海上霸权真正进行挑战。正如英国著名军事历史学家劳埃德所
说,只有英国的海上力量产生了“海上帝国史上从未有过的广泛影响”。尽
管 1815年后英国将战时的皇家海军作了大量裁减,但数量仍然十分可观。
1816年英国海军兵力大约15万人,在克里木战争之前,几经削减,其兵力
降到约为5万人的最低点。但在克里木战争之后,数量又大幅度增加,到1860
年时,达到约20万人,而且此时英海军已拥有了200余艘先进的舰船,其中
大部分为蒸气动力驱动。战舰吨位高达60余万吨,超过当时任何一个列强。
皇家海军除驻守本土之外,海军基地和电缆通信站网更是遍及全球。从实际
战斗力看,英国皇家海军可以抵得上任何别的3个或4个国家的海军。英国
强大的海军舰队当时在欧洲极具威慑作用。
比如英国为保护葡萄牙君主国,把舰队停泊在塔克斯,在地中海多次使
①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9 卷,人民出版社1961 年版,第168 页。
… Page 11…
用舰队攻击和遏制别国海军,每当“东方问题”出现紧张势头,就派舰队控
制达达尼尔海峡。在欧洲以外地区的英国皇家海军的小舰队乃至个别战舰,
在进行镇压海盗、拦截贩奴船以及慑服殖民地区地方统治者等大量活动中,
更是具有无可匹敌的影响力,所有这一切,尽管在很大程度上是英国自我炫
耀武力的一种手段,但也显示出英国皇家海军的确是一支很有实力的强劲的
海上力量。
第二个显示英国军事实力的重要方面,是它不断扩大的殖民军建设。英
国依靠殖民掠夺,支持和促进了它的经济繁荣,反过来,经济繁荣又刺激着
它更疯狂地掠夺殖民地,以满足它迅速扩大国外市场和原料产地的需要。诚
如列宁所深刻指出的那样:“资本主义愈发达,原料愈缺乏,竞争和追逐全
①
世界原料来源的斗争愈尖锐,那么占据殖民地的斗争也就愈激烈。”从1815
年以后,列强斗争稍事缓和,英国除对法国在太平洋的活动或俄国在土耳其
斯坦的蚕食行动不时感到紧张外,已经没有更厉害的对手了。所以,英国在
对外政策和军事建设上,都把重点放在了更大规模的殖民军建设和殖民入侵
上。曾两度出任外交大臣和自由党内阁首相的帕麦斯顿勋爵,是殖民政策的
积极倡导者和推行者,他极力反对民主改革,主张以武力进行殖民扩张来缓
和国内矛盾。英国大资本家、殖民主义者谢西尔·罗德斯更是露骨地叫嚷:
“为了使联合王国4000万居民避免残酷的内战,我们这些殖民主义政治家应
当占领新领土,来安置过剩的人口,为工厂和矿山出产的商品找到新的销售
①
地区。”在上述殖民政策的驱使下,英国的殖民军建设规模越来越大,殖民
征服战争也愈演愈烈。有关资料的统计数字有助于直观地说明这一点:在19
世纪40年代,英国的国防开支平均每年约为1500万英镑,而到19世纪60
年代英国掠夺殖民地达到高峰时,平均每年的国防费开支便高达2700万英
镑,增长了近一倍。这些费用主要用于殖民军的征服战争。殖民军数量的增
长也是惊人的。1830年,英国常规军的人数为14万,到1860年,猛增至34。7
万人。这些兵力,用于保卫本土安全的所占比例极小,大都被派遣到非洲、
亚洲、美洲和大洋洲进行新的殖民征服战争和镇压老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
争。比如,在1840年—1860年英国入侵中国的两次鸦片战争中,英国派往
中国的殖民“远征军”就有步兵1万余人,海军4000多人,战舰25艘,舰
炮700余门。而当时英国派往海外的殖民军有数十支,同驻印度、北美、南
非等地的英国殖民军比起来,入侵中国的英殖民军规模算是较小的。依仗这
样一支人数众多、坚船利炮的殖民军在1815年至1865年期间,英国每年平
均约将世界上10万平方英里的地区沦为殖民地。到 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
国所占有的殖民地面积达到了3000多万平方公里,相当于它本土面积的110
倍,英国成了世界上头号殖民大帝国。
体现英国军事实力的第三个方面,是它军事工业的发展和武器装备的改
进。19世纪初叶,英国的火药制造工业已居于世界领先地位,能够采用物理
和化学方法,以蒸气动力、水压机械等先进工业设备,进行火药的提纯、造
粒、烘干、磨光等加工制作,其火药配方已被各国奉为标准配方。无论在火
药的制造方法和生产规模上,英国都大大超过了拥有火药发明权的中国以及
其他国家。火药制造业的发展又推动了其他武器的革新,其中雷管和圆锥形
① 《列宁选集》第2 卷,人民出版社1960 年版,第802—803 页。
① 转引自《列宁选集》第2 卷,人民出版社1960 年版,第799 页。
… Page 12…
弹丸的发明是19世纪前半期两个最为重要的发明。这两个发明使步兵战术发
生了革命性的变化,前者使步枪在任何天气中都能使用,而且大大减少了不
发火的机会,后者则使有来复线的步枪变成了这个世纪中威力最强的兵器。
到1851年以后,英国陆军已普遍采用圆锥形米尼式子弹和来复枪。在火炮的
制造方面,英国也有了较大突破。其铸炮技术除模铸法外,又开始采用镗床
将实心金属圆柱镗钻成炮管的先进工艺,不仅提高了火炮的精度和坚固性,
同时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至19世纪50年代,英国著名的乌理治兵工厂,
已能成批生产与德国克虏伯炮齐名的阿斯特朗先进前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