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文学名著电子书 > 我醉了狗醉了 >

第21章

我醉了狗醉了-第21章

小说: 我醉了狗醉了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话没份量,可她搬出来的著作证明了所言凿凿有据。经充分研究,学校上下意见一致,决定绿化。为植什么苗木,怎样布局的问题,马成祥慎而又慎,在向全校老师广泛征求了建议的前提下,画出了一张绿化布局草图,又经大家反复研究修改,确认从宏观到微观,从环境特点到学校的主题特色,从苗木的生理特性与各苗木间的相互映衬相辅相成,都达到了尽善尽美的境界,方案确定下来。
    一场绿化战役拉开,雪松、刺柏、黄杨、冬青……只几天功夫,新校区排排浓绿掩去了末秋的萧索,呈现出盎然生机,校园似眨眼间跨越冬天早早回春了。这时上级又下来指示,不但要让学校成为花园、乐园,还要成为经济园。趁着绿化的干劲,教室前后,角角落落打起了田畦,完全按照“梗直如线土细如面”的文件要求,就只等来年“经济”。
    倍加修饰的校容校貌给日常保持带来了难度,学生对保持还不习惯,头天土细如面光洁的田畦,第二天便狼藉斑斑了,道路两边的苗木也见损失。学校针对当前情况,煞费苦心制定出了严格的责任制与惩罚措施。
    对校园美化百倍热情的杨泉生成了惩罚制度公布后的第一个试法者。他班责任区里的一棵刺柏被人推倒,并折了一侧枝,没有破坏责任者的线索,破坏罪便冠在他班头上。学校为了严明纪律以儆效尤,召开了师生现场会,刘义校作了报告:“……学校面貌焕然一新来之不易,一砖一瓦一草一木都是人民的血汗,师生的心血……我去调树苗,挤在装满苗木的拖拉机上,两整天来回往返,脸上都划上了几道口子,两整天只吃了两顿饭,还是面条。为了什么?就是为省下钱多买棵树苗……”
    甭深追细究上纲上线,师生对损坏苗木的现象就不能容忍,这时是义愤填膺了,学校这焕然一新的一切是不容亵渎的。刘义校公布了处理决定:赔偿苗木原价款二十二元五角,并加罚五元;扣该班量化分十五分;把损伤的树苗栽好,加强管理,树苗若不能成活处罚追加一倍。
    受罚的杨泉生滋味难言。他亲自把树栽好正在发呆,高会计走来,宽慰说这并不是他班故意损坏,只是一种硬性的责任规定,又说他教学工作出色,让他在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树立好形象,建议买棵好的来补植,热心地告诉了苗圃地址。杨泉生想弥补自己的过失,非常感激。星期天,他跋涉六十多里来到苗圃自己掏钱买树苗,付款时,人家只收十五元,他对价格提出质疑对方以为嫌价高了,解释说这不是成批量购买,所以价格高了点。
    杨泉生一路恍忽回到学校,正碰上孙仲来,他对礼贤下士的大书记的厌恶明晰地表露出来。看到自行车上带的树苗,回味这青年人的情绪,孙仲来直觉到有问题,跟着杨泉生来到宿舍,说看上去没精神头,肯定是饿坏了,强把杨泉生拉到家里。
    孙仲来领回家的客人,妇人不喜欢,她疑心这个叫婶子叫不出亲热味儿的年轻大学生看不起她,眼下已由隐隐不满发展到敌视。杨泉生是注意不到的,他何时何地碰上这个长辈,都是例行公事地叫一声“婶子”。这种冷淡,怎能让书记妇人受得了?
    孙仲来再次催促妇人招待客人时发起火:“磨蹭什么,杨老师饿了,快点!”杨泉生看到这种场面更无心受书记招待,还是被执意留下来。菜还未端上来,孙仲来就把小咸菜凑上两三碟,摸出一瓶精装特酿。高档次礼遇让杨泉生受之有愧,向前制止开启,反加快了孙仲来开启的动作,瓶盖砰地一声弹去,幽幽醇香浓浓地弥散开来。孙仲来使劲嗅嗅:“哟?这可能是真家伙。”咂着嘴,“你闻闻,这味儿……”
    “是真的。”杨泉生助兴。
    “就是嘛,你们小青年比我这老头子懂得多,辨真认假的水平比我老朽高,象你这样识货的人喝了我心里高兴,要是我自己喝还不是糟蹋了?”
    妇人端进一盘炒鸡蛋,不解地看着丈夫的排场,还没来及寻思就听到再一道让快炒菜的命令,这足以让妇人感到客人的尊贵,再不敢小觑。
    四个货真价实的菜炒上来,孙仲来又让烧乌贼汤,两人的受用颇是丰盛。酒过三巡,孙仲来连咂着酒的余味,从桌下拿二曲给自己斟上。杨泉生要都来一样的,孙仲来以长辈不容置辩的口吻道:“你这就不懂了,我们年纪大的人是喝白干的口头,喝这二曲觉得上口,你们年轻人嘛,喜欢甜绵的浓香型酒。”说得杨泉生不好再推让。孙仲来带头连连干杯,不多时,杨泉生就在云里飘雾摇,又进一步认识到老书记没官架子平易近人,刚才的愤愤不平忘得一干二净,要不是孙仲来提及,他真不知自己一天来干了些什么想了些什么。
    “你带的这棵刺柏是去东原苗圃买的吧?多少钱一棵?”
    “十五元。”
    孙仲来一怔,问:“其它苗木的价格如何?”
    “不知道,”杨泉生老老实实地回答。
    “哎——,你们年轻人啊,办事就是草率。”口气一缓,“是啊,年轻人就是这样嘛,要不怎么还是年轻人呢。”看杨泉生听不懂的样子,“我对你讲讲,我们学校调的苗木种类数量不少,为了少花钱,与苗圃方面在价格上作了反复计较,雪松的价钱较贵,刘主任就要求人家搭配刺柏,冬青讲定的价格较便宜,人家非给我们规格较高的黄杨球不可,这样,我们买的所有苗木的价钱实质上相互牵连。学校考虑到以后的管理问题,就把各种苗木的价格平衡了一下公布出来。这不?你们管理的刺柏损失了,就没赚到便宜,至于你去买这一棵价格十五元,很正常,要是我们学校领导去,人家会白送,你十五元花得也多了。”
    杨泉生听得明白,做错事的羞愧使他无颜以对,无言以答。
    “小杨啊,还信不过我?你可以再去苗圃调查嘛。”
    “不是,我做事太鲁莽,您别介意。”杨泉生诚恳地道。
    购苗木时,高会计被借调到镇里帮忙,马成祥忙着规划指挥抽不开身,认为当前不会有人敢和他搞鬼,外购的事就安排给了热情颇高的刘义校。孙仲来一开始并不知道价格的事,那天,刘义校拿来五百元钱,说这是苗圃里的小意思,要把这外财全部孝敬给他。他由此认识到刘义校的忠诚可靠,但也模模糊糊地认识到苗木价格也许有点问题,没想到竟然到了如此程度,显然,刘义校办这个苦差有让人想象不到的实惠。孙仲来当时留下了二百元,让刘义校把余下的三百无交给马成祥。刘义校送去钱,马成祥留下了二百元,说和老黄他们喝一壶,那一百算是给刘义校和他的。
    今天证实苗木采购大有问题,孙仲来不得不感叹人心隔肚皮难测难料,事已如此,又不能不忍气吞声地为刘义校遮挡。他来中心初任书记,等于塞到人家桌上抢饭吃,好不容易有这么个贴近的人,现在又是非常需要人的时候,也只得举大德赦小过了。对不谙世事的青年人又哄又骗,是无奈的举措。
    “我说得有点多,别和我这个老头儿一般见识。”孙仲来看到受窘的杨泉生还要解释,又道,“算了,年轻人嘛,谁能怪与?神仙都允许年轻人犯错误,以后做事别这么毛愣就行了。”变上一脸严肃,“今天的事还算你幸运,若是遇上马校长,可就没你好看的了。这事以后我不会再提起,你也就别放在身上。”极关心地,“你们年轻人啊,还不知道人是人非的厉害,弄不好搅进是非中,弄得人人烦那可不是小青年所为,你们年轻人需要树立良好的形象。哎?有对象了吗?”
    “没有。”杨泉生红着脸被动地应答。
    “这更得要注意一言一行,愣头愣脑火里火气的,人家大姑娘可不喜欢哟。”孙仲来轻松地笑笑,“好好干吧,我对你们这帮小青年的婚事也很着急,前些时候我和你们办公室的叶梦老师开了个玩笑,还问他有没有从大学生青年中拣个心上人。”
    杨泉生热乎乎地出了孙家,被凉飕飕的风一吹,略略清醒了些,回想树苗的事,觉得不可能完全如孙仲来所说,可也没有什么心情计较是非了。
    孙仲来不得不要给刘义校敲记警钟,刘义校吃惊中还存有侥幸心理,刚兜上个圈子,孙仲来就报了刺柏的价格,他全线漰溃,怜声哭气地把各种苗木价格说了出来,痛哭流涕地忏悔一时私心铸成的大错,哀求书记大人网开一面,就要下跪的样子。孙仲来听到其中油水的丰厚,不禁咂舌,气恼得直想一脚踢过去。还是要顾全大局的,孙仲来让他马上去趟苗圃做好工作,以备马成祥嗅出问题追查。
    当天晚上,刘义校又送来一千元,孙仲来面对钞票感受难言,再想一想时刻寻机会无事生非的马成祥,义无反顾地推拒。刘义校却是送不下钱不走,哭爹喊妈可怜兮兮让他没办法,只得收下六百元,刘义校感激涕零。
    杨泉生的情绪低落,王业坤本来是可以开导的,可这几天寒流袭来,胆囊炎又犯了,本身就打不起精神。马晓几次开导杨泉生,说一点小挫折值不得消沉,可不起作用,只得找郑培才为年轻人解一段心曲。郑培才用一瓶白干就让杨泉生道出了胸中的真正积郁,杨泉生醒过酒来意识到又说了不该说的话,更添一层懊丧。

    第四章
    第四章
    四
    一段铁棍与半截铁筒撞出的高亢浑重,代替了自控打铃机的碎响,同时也把学校撞出乡俗淳风。从给校长马成祥温锅(带上礼物到搬进新家的人家喝酒祝贺)的礼来到马成祥设宴谢礼,大宴小宴热闹开了。女老师们也不甘落后,纷纷去陪校长妇人叙话。马妇人这个刚从农舍里走来的中年妇女,从谨慎以至拘谨的应酬中很快适应了新环境,也如书记妇人一样对老师们评出个亲疏优劣。欧阳绛梅与叶梦疏于情感交流,没专门去表示对长辈的尊敬,导致校长妇人问前去指导毛衣编织的唐纪凤,那个带眼镜的瘦女老师叫什么,整天和“眼镜”在一起扎着羊尾巴的那个是谁,她俩是不是孙书记的亲戚。唐纪凤告诉她,那两人与孙书记家没瓜葛,而校长妇人说她们对她冷言冷色,肯定是孙家那边的人。唐纪凤把这重大信息透露给欧阳绛梅与叶梦,她俩意识到无端地做错了事,慌忙前去亲热。书记妇人明确地感受到老师们的亲热与尊敬无形中分去一份,心头自然涌上闲怨,女老师们不得不回头再招应书记妇人。
    校长家宴请不绝,勾上书记孙仲来喜好热闹的瘾,设宴的密度不知不觉中也加大了。此情下,有些人如鱼得水,东喝一场西喝一场,整天神仙一般。只看汪秀哲在伍日民的小卖部里那一串长长的烟酒小账,就透视出他逍遥在酒乡中。小卖部的经营由此上了几个百分点,到学校回收空瓶的小贩两天来一回改成一天一趟,趟趟收获颇丰,高兴得眉开眼笑。
    不知哪个好事者传来人人上口的作品——
    革命小酒天天醉,培养了感情伤了胃。
    孙仲来听了哈哈笑道:“酒是生活中少不了的东西,大家一坐,喝上三杯两盏淡酒未尝不可嘛,喝多了确实不好。”
    马成祥听了这小唱,愠言怒色地道:“要说我这里喝酒,都是边喝边谈工作,没错,要说伤胃,我看真这么回事,他妈的,姓孙的那酒不伤胃伤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