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文学名著电子书 > 山海经校注 [晋]郭璞注 >

第25章

山海经校注 [晋]郭璞注-第25章

小说: 山海经校注 [晋]郭璞注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诱注云:“奇,只也;股,脚也。”则是独脚人矣。以较独臂,似独脚于义为长。假令独臂,则“为机巧”、“作飞车”乃戛戛乎其难矣;亦唯独脚,始痛感行路之艰,翱翔云天之思斯由启矣:故奇股乃胜于奇肱。
  形天1与帝2至此3争神,帝断其首,葬之常羊之山4,乃以乳为目,以脐5为口,操干戚以舞6。
  1 珂案:形天,书各不同。王念孙云:“陶潜读山海经诗正作形夭,见二老堂诗话,今本改作形天。唐等慈寺碑(碑在泛水县,唐颜师古撰)『疏属之罪,方滞迷涂;刑夭之魂,久沦长夜。』道藏本山海经图赞亦作形夭。淮南墬形篇『西方有形残之尸』,刘绩注引此作形夭,酉阳杂俎诺皋记作形夭,钞本御览三百七十一、五百七十四、八百七十四并作形夭,八百八十七同。”王似主张作形夭者。然查影宋本御览,卷五七四、三七一固作形夭,卷五五五则作邢天,卷八八七作刑夭,鲍崇城校本卷五五五作刑天,今本陶靖节集读山海经诗亦作刑天,依义刑天长于形夭。天,甲骨文作●,金文作●,口与●均象人首,义为颠为顶,刑天盖即断首之意。意此刑天者,初本无名天神,断首之后,始名之为“刑天”。或作形夭,义为形体夭残,亦通。惟作形天、刑夭则不可通。
  2 珂案:帝,天帝;此指黄帝,说详后。
  3 珂案:御览各卷(三七一、五五五、五七四、八八七)引经均无“至此”二字,“至此”二字衍。
  4 郝懿行云:“宋书符瑞志云:『有神龙首感女登于常羊山,生炎帝神农。』即此也。大荒西经有偏勾、常羊之山,亦即此。”珂案:郝说是也,说详后。
  5 珂案:脐,御览卷三七一、五七四、八八七均引作齐。齐,古通脐;左传庄公六年:“后君噬齐。”
  6 郭璞云:“干,盾;戚,斧也:是为无首之民。”
  珂案:刑天,炎帝之臣;刑天之神话,乃黄帝与炎帝斗争神话之一部分,状其斗志靡懈,死犹未已也。御览七九引归藏:“昔黄神与炎神争斗涿鹿之野,将战,筮于巫咸,曰:『果哉而有咎。』”吕氏春秋荡兵篇:“兵所自来者久矣,黄炎故用水火矣。”淮南子兵略篇:“炎帝为火灾,故黄帝禽之。”大戴礼五帝德:“黄帝教熊、罴、貔、豹、虎,以与赤帝战于版泉之野,三战然后得行其志。”是自战国至秦汉咸有关于黄炎斗争之传说。炎帝兵败,乃又有蚩尤崛起以与黄帝颉抗。蚩尤者,“炎帝之后”(玉函山房辑佚书辑遁甲开山图),亦炎帝之臣也(世本宋衷注),大荒北经谓“蚩尤作兵伐黄帝”者,盖为兵败之炎帝复仇也。蚩尤与黄帝之战,乃古代神话传说中一大战争,书吕刑“蚩尤唯始作乱”云云,即已记其大要矣。山海经复涉夸父,谓“应龙(黄帝神龙)已杀蚩尤,又杀夸父”(大荒北经),“应龙杀蚩尤与夸父”(大荒东经)。夸父者,大荒北经云:“后土生信,信生夸父。”而海内经谓后土为炎帝之裔,是夸父亦炎帝之裔也。在黄帝与蚩尤之战中,夸父自亦当参加蚩尤战团,因而始相继为应龙所“杀”。蚩尤与夸父丧亡后,乃又有刑天舞其干戚,“与帝争神”。刑天者,炎帝之臣,或亦炎帝之后也。路史后纪三云:“炎帝乃命邢天作扶犁之乐,制丰年之咏,以荐厘来,是曰下谋。”此邢天即宋本御览五五五所引此经邢天,亦鲍校本八八七所引此经邢天也。路史所记虽较晚,当亦有古说凭依,惜典籍佚亡,难寻究矣。然“刑天与帝争神,帝断其首,葬之常羊之山”,常羊山传又为炎帝降生之处,春秋纬元命苞(玉函山房辑佚书辑)云:“少典妃安登,游于华阳,有神龙首感之于常羊,生神农。”是炎帝生于常羊,汉人已有成说矣。大荒西经所谓“有偏句、常羊之山”者,此常羊与刑天断首之常羊,炎帝降生之常羊,俱在西方,自是同一常羊无疑。是刑天传说与炎帝传说之关系,岂不仍有蛛丝马迹可寻乎?则刑天者,亦犹蚩尤夸父,奋起而为炎帝复仇,以与黄帝抗争者也。常羊山北,经历数地即是轩辕国,轩辕,黄帝之号,则葬首常羊之刑天所与“争神”之“帝”,岂非黄帝而何?盖轩辕常羊一带,均属黄炎斗争神话传说之范围。“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白居易草),是蚩尤刑天诸巨人前仆后继斗争精神之最好写照也。而陶潜读山海经诗,称“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为尤能得此断头英雄凌厉无前之神态。
  女祭女戚在其北,居两水闲,戚操鱼?1,祭操俎2。
  1 郭璞云:“?,魚屬。”王念孙云:“大荒西经:『有寒荒之国,有二人女祭女薎。』注云:『或持?,或持俎。』案此女戚亦当作女薎,因上文干戚文而误为戚也。鱼?(珂案:王念孫所據項絪本作此字,宋本、藏經本同)當為角觶,注內『?,魚屬』當為『角觛,觶屬』。说文(四):『觛,小觯也。』”珂案:王校语中“角觯”疑当作“角觛”,始与上下文相应。据此,则女祭女戚当是女巫祀神之图象也。
  2 郭璞云:“肉几。”
  (上次下鸟)鸟、(詹鸟)鸟1,其色青黄,所经国亡2。在女祭北。(上次下鸟)鸟人面,居山上。一曰维鸟,青鸟、黄鸟所集3。
  1 郭璞云:“次、瞻两音。”
  2 郭璞云:“此应祸之鸟,即今枭、鸺鹠之类。”
  3 毕沅云:“古无(上次下鸟)、(詹鸟)字,是云维鸟云云,是也,下丈夫国亦云在维鸟北。”
  珂案:大荒西经云:“有元丹之山,有五色之鸟,人面有发。爰有青?、黄?,青鸟、黄鸟,其所集者其国亡。”即此。?、?乃(上次下鸟)、(詹鸟)之异名。青鸟、黄鸟即(上次下鸟)鸟、(詹鸟)鸟,亦即大荒西经之青?、黄?,说详大荒西经该节注。
  丈夫国在维鸟北,其为人衣冠带剑1。
  1 郭璞云:“殷帝太戊使王孟采药,从西王母至此,绝粮,不能进,食木实,衣木皮,终身无妻,而生二子,从形中出,其父即死,是为丈夫民。”珂案:淮南子墬形篇有丈夫民;大荒西经亦云:“有丈夫之国。”太平御览卷三六一引玄中记云:“丈夫民。殷帝太戊使王英采药于西王母,至此绝粮,不能进,乃食木实,衣以木皮。终身无妻,产子二人,从背胁间出,其父则死,是为丈夫民。去玉门二万里。”同书卷七九0引括地图文略同,唯“王英”仍作“王孟”,“从背胁间出”作“从背间出”。
  女丑之尸,生而十日炙杀之1。在丈夫北。以右手鄣其面2。十日居上,女丑居山之上。
  1 郝懿行云:“十日并出,炙杀女丑,于是尧乃命羿射杀九日也。”珂案:此固郝推想之词,然亦颇有此可能;因十日并出事见于典籍者,除庄子齐物论“十日并出,万物皆照”,楚辞招魂“十日并(并原作代,据闻一多楚辞校补改)出,流金砾石”及郭璞注海外东经引竹书“胤甲居西河,十日并出”外,以淮南子本经篇所着“尧之时,十日并出”事为最古。然所谓“炙杀”,疑乃暴巫之象,女丑疑即女巫也。古天旱求雨,有暴巫焚巫之举。论衡明雩篇:“鲁缪公之时,岁旱,缪公问县子:『寡人欲暴巫,奚如?』”左传僖公二十一年:“夏大旱,公(鲁僖公——珂)欲焚巫尪。”是其证矣。暴巫焚巫者,非暴巫焚巫也,乃以女巫饰为旱魃而暴之焚之以禳灾也,暴巫即暴魃也。女丑衣青(见大荒西经),旱魃亦衣青(见大荒北经),是女丑饰为旱魃而被暴也。下文“(女丑)以右手鄣其面”及“十日居上,女丑居山之上”语,均被暴而不胜其楚毒之象。及十日炙杀女丑,乃有“尧使羿”或尧自身上射九日之举也(说详海外东经“汤谷十日”节注)。
  2 郭璞云:“蔽面。”珂案:大荒西经云:“有人衣青,以袂蔽面,名曰女丑之尸。”郭注本此。
  巫咸国1在女丑北,右手操青蛇,左手操赤蛇,在登葆山,群巫所从上下也2。
  1 珂案:大荒西经云:“大荒之中,有山名曰丰沮玉门,日月所入。有灵山,巫咸、巫即、巫?、巫彭、巫姑、巫真、巫礼、巫抵、巫谢、巫罗十巫,从此升降,百药爰在。”大荒南经云:“大荒之中,又有登备之山。”郭璞注:“即登葆山,群巫所从上下也。”则巫咸国者,乃一群巫师组织之国家也。世本作篇:“巫咸作筮。”宋衷注:“巫咸,不知何时人。”而路史后纪三乃谓神农使巫咸主筮,则巫咸神农时人也;御览七九引归藏:“昔黄神与炎神争斗涿鹿之野,将战,筮于巫咸,曰:『果哉而有咎。』”则巫咸黄帝时人也;御览卷七二一引世本宋注云:“巫咸,尧臣也,以鸿术为帝尧医。”是巫咸又尧时人也:诸说不同。而御览七九0引外国图云:“昔殷帝大戊使巫咸祷于山河,巫咸居于此,是为巫咸民,去南海万千里。”最为详明。王逸注楚辞离骚亦云:“巫咸,古神巫也,当殷中宗之世。”殷中宗即殷帝大戊(史记殷本纪作太戊),是此巫咸,当即是殷时巫咸也。然外国图谓巫咸民去南海万千里,又与山海经所说西方之巫咸国抵牾:终莫可究诘矣。
  2 郭璞云:“采药往来。”珂案:郭注盖本大荒西经“十巫从此升降,百药爰在”为说,然细究之,“采药”只是群巫所作次要工作,其主要者,厥为下宣神旨,上达民情。登葆山盖天梯也,“群巫所从上下”者,“上下”于此天梯也。说详海内经“九丘建木”节注。
  并封1在巫咸东,其状如彘,前后皆有首,黑2。
  1 珂案:大荒西经云:“有兽,左右有首,名曰屏蓬。”周书王会篇云:“区阳以鳖封,鳖封者,若彘,前后皆有首。”是并封、屏逢、鳖封皆声之转,实一物也。闻一多伏羲考(见闻一多全集第一册)谓并封、屏蓬本字当作“并逢”,“并”与“逢”俱有合义,乃兽牝牡相合之象也,其说甚是。推而言之,蛇之两头、鸟之二首者,亦均并封、屏蓬之类,神话化遂为异形之物矣。
  2 郭璞云:“今弩弦蛇亦此类也。”郝懿行云:“弩弦蛇即两头蛇也,见尔雅释地枳首蛇注。”珂案:尔雅释地枳首蛇郭璞注云:“岐头蛇也。或曰今江东呼两头蛇为越王约发,亦名弩弦。”
  女子国1在巫咸北,两女子居,水2周之3。一曰居一门中4。
  1 珂案:淮南子墬形篇有女子民。大荒西经云:“有女子之国。”三国志魏志东夷传云:“(沃沮)耆老言:有一国亦在海中,纯女无男。”后汉书东夷传云:“或传其国有神井,窥之辄生子。”即此类也。
  2 珂案:御览七九0引此经水下有外字。
  3 郭璞云:“有黄池,妇人入浴,出即怀妊矣。若生男子,三岁辄死。周犹绕也。离骚曰:水周于堂下也。”珂案:御览三九五引外国图云:“方丘之上,暑湿生男子,三年而死。有黄水,妇人入浴,出则乳矣。去九嶷二万四千里。”盖本郭注为说也。
  4 郝懿行云:“居一门中,盖谓女国所居同一聚落也。”珂案:郝说非也。所谓“居一门中”者,亦图象如此,犹“两女子居,水周之”之为另一图象然。
  轩辕之国1在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