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琼瑶同人)当老佛爷穿成老佛爷 作者:法式杂鱼汤(jjvip04-03完结,宫斗)-第4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唯一的满人出身的会元、老佛爷的便宜侄孙儿——钮钴禄·善保,汉名和囊幻缎∏岢刀嘉尽�
宗室之间炸开了锅,爱新觉罗家一向以重规矩著称,可是这一回居然做出了在姐姐婚配前许嫁妹妹的事儿,真可谓是百年难得一见啊!啊,什么?你说兰馨不算和安公主的亲姐姐,那么好吧,还有四公主和嘉呢啊?这总不能被浮云了吧!如果再算上老佛爷天天养在身边的晴格格,这和安公主可就越过三位姐姐了。一干子老亲王都聚在允裪的府上摸胡子,这个钮钴禄·善保到底有什么强大的来头?能让老佛爷这么急着把他定下来!
善保自己也在迷惑,他知道他中了会元给老佛爷挣了光,呃,好吧,不谦虚的说,作为第一个八大姓出身的会元,他是给所有满人挣了光,可是这样微不足道的小小功劳,还配不上高贵的固伦公主吧?他知道老佛爷喜欢他,对他一直很好,从小就拿金锭子给他当石头子抛着玩儿,让他浑身挂满翡翠美玉大珍珠当个移动珠宝展示台,顿顿山珍配海味,天天绫罗加绸缎,过得比宫里的阿哥也不差多少。可是,这一回,貌似好得,有点儿过头了?固伦公主诶,那可是位比亲王的固伦公主诶,以前都是要嫁给蒙古亲王的,就算乾隆朝改革了,可是先前那位娶了固伦大公主的连襟可是实实在在的背着军功呢,后晋了固伦公主的和婉的额驸也是去年才从南疆战场上回来的,那功劳都是实打实的,而他一介小书生,就算勉强能沾上个“文武双全”(话说这个夸奖现在可是很让人蛋疼的)的边儿,可是无论横看竖看也够不上尚主的高度啊?就连一般的宗室格格好像也是轮不到他的吧!
乾隆也是疑惑无限,对于和安,他是真心疼爱的,因此很不满老佛爷给她选了这样一个出身低微的额驸,虽说有个满洲大姓钮钴禄氏的名字,还有个镶黄旗的背景和镇国公爵孙子的家世,可是再怎么说,老佛爷娘家的地位就不怎么能看了,何况这一位还是个过继的嗣子,就更加没法让乾隆入眼了。乾隆反驳不了老佛爷,只能一个人坐在养心殿里生闷气,气着气着就心疼起小闺女来了,龙脑一抽,龙爪一挥,和安的小金库里又翻了一倍。
皇后倒是很满意,老佛爷这么宠爱和安,他老人家亲自千挑万选出来的额驸一定是不错的,虽然说现在有点儿太早,但是不要紧,反正只是订婚,又不是马上急着嫁闺女,皇后娘娘很淡定,早定早安心,省得以后好儿郎都被一抢而空,到时候上哪儿找女婿去?而且这样一来,她还可以有更多的时间从从容容的准备嫁妆,一定可以让和安嫁得最风光。
兰馨常常跟和安在一起,而善保是老佛爷的侄孙,时不时就会跟着他的便宜额娘、玛嬷来慈宁宫请安,每次来了以后,老佛爷就各种莫名亢奋,鼓动小阿哥、小公主们和善保一起去逛御花园,所以兰馨看到过几次善保与和安之间的相处,她年纪大一些,隐隐约约懂一点儿什么是喜欢、什么叫般配,又特别详细记录过他们的互动,去咨询过已经出嫁的两位姐姐,和敬和婉分析比较了半天,都觉得他们这一对儿是天造地设的佳偶,又有老佛爷作保障,和安以后一定会是姐妹中最幸福美满的一个。兰馨放了心,便一心一意的去帮他们制造些合情合理绝不失体面和规矩的相处机会。
晴儿则是从老佛爷日常的言谈中得知他老人家有意撮合这一双小儿女,也是她最早奉命去暗探和安是否对善保有意思的,因为老佛爷不想因为自己的私念再亏待了宝贝女儿,他想让和安能够自己选择一个最满意的满洲男儿,用黑无常的话来说就是,要一个能对她一心一意的额驸。晴儿明里暗里试探了三四次,次次都是一样的结论,这才来回报老佛爷。老佛爷知道以后,火速召见长嫂,命她回家去研究善保,务必问出他对和安公主的五十种评价。巴鲁特氏忠实的执行了她那至高无上的小姑子的命令,见天儿的盯着善保,直到他无比痛苦的憋出了一篇比应天府乡试更让人蛋疼的“论和安公主五十大优点”的策文才肯罢休。还很幼|齿的德保同学躲在墙角里,同情的看着可怜的哥哥,然后默默的背诵十遍凌柱玛法说的至理名言——离女人远一点儿,再远一点儿。
和安是所有人中最淡定的一个,每天照常梳妆打扮去给两宫请安、照常拌巧卖乖拍飞乾隆和皇后的争执、照常和姐妹们学习公主课程、照常去慈宁宫里等老佛爷安排她去和未婚夫逛御花园,甚至还能时不时的大起胆子,调|戏一下如今还很生嫩的善保包子。和安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从小的时候开始,她就喜欢和善保一起玩儿,而且他们也总是合得来,有时候,善保比皇阿玛更能理解和安未说出口的想法。和安觉得,冥冥之中似乎有一个声音在告诉她,善保是她这辈子最想要的人。虽然有些害羞,不过她固伦和安公主可不是养在深闺娇滴滴、连说话都不敢大声的小家碧玉,她的偶像可是气场强大、无与伦比的皇玛嬷,对于喜欢的人,她是一定会紧紧抓住的。所以,钮钴禄·善保小都尉,这个固伦额驸你是做定了的,趁现在有时间,赶紧去找未来的大姐夫海兰察取取经吧!或者二姐夫丰升额也可以,论起来,还是你本家的族兄呢,娶福晋什么的,千万不要脸皮太薄哦!
☆、50最新更新
乾隆十九年的秋天;和婉公主平安生下了她和丰升额的第一个儿子——钮祜禄·古尔金(意为热烈的火焰)。刚出月子,老佛爷就巴巴的把她们母子接进慈宁宫里办了个小型的庆祝会,要不是碍着宫中的规矩,老佛爷简直想把小火球儿的满月和抓周都安排在宫里了。上辈子;这个女儿是他所有成年的女儿中过得最辛苦、最悲哀的一个,自幼离家,独处深宫;为抚蒙古,背井离乡;在宫中时从不得宠,出嫁后与额驸毫无感情基础,又有那些势利的嬷嬷从中阻挠,额驸的家族见她不能给自家带来足够的利益;便也抛开热情,只以冷冰冰的礼节相待。和婉抑郁难言;年纪轻轻便在大草原上香消玉殒了,至死也未得回京。
出于对女儿的愧疚和对弟弟的抱歉,因此这一世,老佛爷从一开始就对和婉很好,她是乾隆朝第一个正式册封的公主。在后宫里只有和敬与和婉两个女孩子的时候,和婉的一切待遇都是比照着和敬来的。后来,富察氏意外身亡,和敬失了最大的靠山,而和婉的养母却成了皇后,老佛爷便多分了些心思去关注和敬。皇后为人耿直,爱憎分明,对于自己喜欢的人怎么看都好,看不顺眼的那是怎么看怎么烦。皇后敬爱老佛爷,所以老佛爷喜欢的她都喜欢。老佛爷喜欢和敬和婉,她便把和婉养的很好,教她主动去亲近当时因为丧母厌父而变得脾气古怪的和敬。和婉人如其名,温婉柔顺,和言细语,轻风般宁静的贴心陪伴,很好的抚平了当时失魂落魄的和敬的心伤。从那以后,这对姐妹的感情一直是其他公主不能相比的。这就很好了,和敬的为人处事,若是教给和婉,那可是终身受益的。老佛爷就算再怎么偏心皇后,认为她一切都美好高贵,也无法昧着良心说她教养出的孩子能适合天底下最复杂多变的环境,这一点,不说富察氏和金氏,就是苏氏和魏氏那两个女人都比她精明的多。
对于皇后来说,和婉是她第一个孩子,是她母爱最初的寄托,即使后来先后又有了永璋、永璜,自己也生下了永琮与和安,和婉对于她来说也是最为特别的,是她倾注了许多心血的宝贝。
至于和婉自己的亲生父母,和亲王夫妇就更加疼爱这唯一的女儿了。上一世,和亲王为了躲避乾隆的怀疑,一直把自己装成疯疯傻傻的荒唐鬼,他不能也不敢去关心自己的女儿,只有顶着皇叔的名义去行君臣之礼,直至女儿去世,他心里的眼泪都流成了河,可面上仍然得装成不关他事的样子。这一回,老佛爷为他撑腰,力荐他做了乾隆朝的大将军王,征战回疆,战功赫赫。不过几年,人也精神了,能耐也爆发了,势力也累积了,底气也充足了,腰杆子也挺直了,最重要的是,他不怕乾隆了。所以,在老佛爷的刻意照拂之下,和亲王夫妇与和婉间的来往便渐渐多了起来。
皇后乐见其成,除了心疼小姑娘自幼离家,不得见亲阿玛额娘以外,还因为和亲王夫妇对和婉越好就对她越有利,因为这代表,他们会站在她这边,站在和婉的“嫡亲兄弟”这边,一个手握重兵的天潢贵胄的支持,可是能够在某种意义上决定最终结果的。虽然她的永琮身子不行了,但是她还有永璂,再不然还有永璜和永璋,他们都是她的儿子,无论将来谁得承大统,她都是圣母皇太后,这是最好的结果。虽然其他皇子继位,她也能轮上当母后皇太后,可是在老佛爷近二十年孜孜不倦的教诲下,皇后娘娘早就抛弃了过去那种只要孩子们都平安长大就好了的错误理念,而是充分的意识到,身为皇后的儿子,如果最终不能登上皇位,是绝对不会有好结果的。于是,她坚定的树立下了远大的理想——母后皇太后神马的,太没有挑战性了,她乌拉那拉氏要当就当大清第一个双料皇太后(母后皇太后兼圣母皇太后,只有在皇后的儿子在她还活着的时候就继位才会出现的情况,纵观大清历史,只有嘉庆的二儿子道光他额娘孝淑睿皇后勉强贴上点边儿——清朝二百多年历史上唯一生育过皇帝的嫡皇后,但她却没能等到亲子登基的那一天。)。
于是,打定主意的皇后一改往日严肃的令人生畏的做派,开始尝试转型,例如,和蔼可亲的跟宗亲福晋套近乎神马的,湣爬戏鹨环㈧钡难樱銎腥柼钥浣倍苑阶优仁侄谓猩睦#记刹畹萌门蕴暮途粗毕胛媪场�
出于对同一条船上的战友的负责和被负责精神,和敬不得不时常拖儿带女到储秀宫去开设宫斗速成班,把过去从富察氏那里听来、学来的技巧传授给皇后、兰馨跟和安。后两人学得比皇后快得多,也好得多。后来和敬干脆就放弃去扭转皇后自小养成的耿直性子了,转而把重点放在调|教容嬷嬷上头去,这样能收获更多。和敬心知,无论兰馨与和安多么优秀,多么聪慧,多么手段高超,终究是要嫁出这个皇宫的,总会有帮不到皇后的时候,但是容嬷嬷却是会一直陪在皇后身边的,所以,还是教好容嬷嬷比较有用。
容嬷嬷虽然固执严厉不下皇后,但是在维护主子利益的时候,她却可以做出任何合适的改变。特别是,教育她的还是她另一个主子,容嬷嬷就更听话了。老谋深算、心狠手辣、面善心恶、明褒暗贬、笑里藏刀……种种宫斗七十二计,容嬷嬷均认真专研、努力学习,并且实时在不安分的嫔妃身上做测验,以理论去支持实践,用实践来验证理论,当她成功的化解纯妃联手嘉嫔给皇后设的几个陷阱以后,容嬷嬷就学得更加起劲儿了,甚至还根据自己几十年的经验自觉丰富了学习内容,并反过来指点几位小主子。老佛爷听说以后,索性光明正大的扔了几个粘杆过去,让容嬷嬷跟着学习,以备日后帮着小十二打理。
容嬷嬷得了助力,更加底气十足,在桂嬷嬷的指点下尝试着使用粘杆去给主子争取更大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