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武侠仙侠电子书 > 八表雄风 >

第59章

八表雄风-第59章

小说: 八表雄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说着挟起尸首,跃到那边,又把地上另一具尸首挟起,突然厉声道:“师父,天屏谷中还有四个门下弟子横尸楼下……”
  太清真人手中拂尘轻挥,道:“知道了!”
  凌铁谷把两个尸首放在石壁之下,然后跃了回来。太清真人环顾众人一眼,道:“玄镜你率领众人,再以阵法向玉亭观主请教……玄明退回来……”
  他身后的两名老道人,正是峨嵋门中三大弟子中的玄钟、玄钹两人,这时不待师尊传命,齐齐绕跃出去。于是由玄镜道人为首,以下便是玄钟、玄钹、玄法、凌铁谷、凌红药等六个玄字辈的弟子,加上一名水字辈的弟子,一共七人各站方位,把史思温困在剑阵之中。
  史思温按剑不动,朗声道:“今日之事其中误会甚多,掌门真人可容晚辈解释?”
  白灵宫真人没有命令,不能出手,闻言暴跳如雷地喝道:“什么误会,难道我们眼见那两名弟子的惨毙也是假的?”
  史思温默然无语,要知他虽然感到双方之间存有误会,但他本人也不十分明白。今日之事,就算他解释,也不是一言半语可以说得清楚,何况连他仍不十分明白,更是无从说起。
  扬眼一瞥,只见武功最强的玄镜道人,位居“天枢”,正是七煞剑阵之首。玄钟道人则位居“玉衡之部”的首位,此位主持阵法转动时,正反交换那一阵最厉害的攻势。
  史思温如今阅历已增,不比昔日,在这箭在弦上,一触即发之际,仍然沉住气寻思护身破阵之法。
  前三年他得到血印禅师指点,前赴紫湖山野鸟洞,取那天玄叟庞极手抄的“天玄秘篆”和十二件奇珍。血印禅师曾对他说,那天玄叟庞极乃是百年前黑道中数一数二的高手,平生醇嗜武功,精心搜罗了天下各派奇功秘艺,载在秘篆之中,连碧鸡山鬼母仗以称雄天下的“玄阴真经”他也览阅过,详载在天玄秘象中。当时血印禅师告诉他说,如要与鬼母为敌,必须知己知彼,若然得到这本秘象之后,因洞悉鬼母秘传心法,便有制胜之机。
  后来他得到这本天玄秘篆,经过三年来虔心苦参,天下各派绝技他都会上一两手,其中特别对鬼母玄阴门的绝艺研究得最有心得。故此昨夜他碰上玄镜道人之时,曾经露过许多其他门派的武功,包括黑道名家的绝技在内,当时曾经使得玄镜道人以为他是无情公子张咸。后来见他施展达摩三式,方始确定他是石轩中传人。
  那本天玄秘篆内所载的武功,多如恒河沙数,史思温全力研摩玄阴门绝艺,花了大部分时间,其余各派武功,他虽然都揣摩过,却不甚用力。然而此刻着意寻思,却忽然若有所悟。
  要知史思温天生根骨奇佳,禀赋过人,若以外貌论人,他好像太过诚朴忠厚,其实却聪颖无比,才华深藏不露,故此才人崆峒门下八年,一身技艺,神鬼莫测。近三年来揣摩那天玄秘篆之时,偶然发觉内中有不少连环招数,找不出妙处。当时他因全力攻研玄阴门秘艺,便不曾十分留意。可是如今想起来,却隐隐有所触悟。
  说起来话长,其实在当时不过是刹那之间。玄镜道人举剑道:“奉掌门真人渝,凡我门中弟子,共同戮力擒拿敌人。”
  玄钟等六人一齐道:“敬领法谕!”
  响亮的声音,在晨风中散布出老远。
  史思温全神戒备,只见玄镜道长虚挥一剑,迈步游走,把剑阵发动。霎时间剑气冲霄,人影飘摇。史思温使出师门绝艺,连挡数招,但觉这一回阵势发动,精严奥妙,比起上一次由凌铁谷带头发动,威力有天壤之别,不觉暗暗心惊。
  崆峒剑法为天下之冠,自从由石轩中找回师门失散的秘笈之后,重新出现于武林,威震宇内。此时由史思温使出来,果然夺天地造化之功,看上去平凡无奇,但那种光明正大的气象,却足以令人心折神往。
  七煞剑阵虽然奥妙毒辣,但一来史思温剑法神妙绝伦,二来他练有罡气功夫,玄镜道人不敢急急把压力集中在一处进迫,是以打了数十招,仍然相持不下。
  在阵外观战的太清真人和白灵官真人,全是武林中一等一名家高手,眼力何等高明,这时连暴躁自负的白灵官也微党心寒,忍不住凝想起史思温的师父剑神石轩中,他的剑术何等厉害。
  那七煞剑阵极快地由正变反,复又由反变正,两度变阵之时,困在阵中的史思温简直被四方八面密攻上身的剑光迪得透不过气。
  玄镜老道人头脑清晰,判断明确,心下已了然史思温功力有限,如若剑阵发动最大威力,四面压攻,他便无法施展无人可挡的玄门罡气。
  又斗了十数招,史思温业已恢复从容。玄镜道长朗朗道:“玉亭观主若仍执迷不悟,不肯放下兵刃,莫怪贫道妄启杀戮之心!”
  太清真人颔首微笑,心想玄镜这等风度心肠,力足以继承本派掌门重任。
  史思温应道:“道长之命,恕难遵从,贫道今日如死在七煞剑阵之中,只怨学艺不精,决不敢见怪。”
  太清真人又是一阵感慨,心想史思温年纪轻轻,但已身为一派掌门,果然自有不凡之处。似他目下这等情况,被困于动辄毙命的剑阵中,说话仍然不亢不卑,保持身份尊严,实是世上罕睹的一代奇才,无怪他的武功也如此惊世骇俗。
  玄镜道人朗应一声“好”字,长剑一挥,发动剑阵威力。
  要知道峨嵋剑阵自古秘传下来,阵法深奥,均由位居“天枢”之人发动,按着天罡方位,每换一位,便有正反两种变化阵法,总计起来,一共有二七一十四种阵法变化。
  玄镜道人身为未来掌门,全山之中,除了太清真人以外,只有他懂得这十四种阵势变化,其余的人,均未学全。
  可是以峨嵋派的威望,从来未曾尝试过真用这“七煞剑阵”克制强敌,普通一点的武林人物,哪怕是被困在七个身手平凡的道人所布剑阵中,不须一两次变化阵势,便可手到擒来。
  史思温已应付了六种阵势变化,故此玄镜道长含有深意地要他弃械臣服,否则便将师门无上心法,逐一施展。
  只见那玄镜道人前后游走,不发一剑。余下六人,均以他为首,各按他所引领的方位走动,俱都按兵不发。阵中但闻衣袂拂风之声,还有凌红药身上淡淡的香气。
  史思温留神细察,但觉自己无论从哪一边冲出,均须碰上无法抵挡的攻势,心中大大惊服。
  对方阵法越缩越紧,蓦然涌起一片剑潮,把他裹住。这一刹那间,史思温胸中灵机微微一动,但一时又想不起来。同时之间他平生所学过的剑法,已闪电般在心头现过,却没有一招可以抵御。
  史思温为之大窘,只见七柄剑尖,或远或近,全都各呈妙用,笼罩住他身形。
  凌红药的长剑首先攻上身来,史思温知她内力较弱,百般无奈中以进为退,同时深藏虚实,摇剑用掌,力劈对方剑身。
  掌力刚出,金风潮响,不知多少支剑从背后攻到。
  史思温一掌劈出之时,已微觉后悔,要知他师门伏魔剑法大九式之中,有一招“上叩天门”,乃是护身救命兼且攻敌的奥绝剑招。虽然目下身陷剑阵,用上这一招或许要受点轻伤,但决无性命之忧。但他不用这一招,反而故弄玄虚,一掌劈出。人家剑阵何等厉害,焉能让自己掌力把对方兵刃劈出手去?
  但后悔已无益,本能地一剑向身后封住,剑势方出,摹然收回来,剑掌齐施,径向右侧冲去,左掌先是一招“毒龙翻浪”,直劈出去以后,便化为“斗转星移”,半攻半守。右手长剑配合左掌第一招“毒龙翻浪”剑势斜出,竟是武当派的绝招“后羿射日”,光华一掣间,旋即变化为“鸿飞冥冥”。身随剑走,但见满天剑光之中,一道青光虹射电掣,琤琮连声,已脱颖而出,落在剑阵最右边的玄钹道人跟前。
  白灵官真人心性率直,有如孩童,暴喝一声彩,猛然醒觉,忙忙住口。
  玄钱道人心神一震,运足全力,缓缓一剑刺去。
  史思温不敢和他们斗上内力,左手食指一弹,把敌剑震开数尺。
  玄镜道人身形一动,剑阵便移过来,又把史思温困住。史思温定一定神,暗想适才无意中使出“天玄秘篆”中从未参透的连环招数,轻易脱困。这一套剑掌合施的连环招数,尚有好些变化,相信必定可以破解峨嵋七煞剑阵之用,这一回倒要小心施展。
  太清真人突然道:“玄镜毋须操之过急,逐一施展便好……”
  玄镜道人闻言便知师尊要自己放缓一点,故意让对方施展,借此考验本门七煞剑阵,到底有多大威力。如果对方能破此阵,便须加工研究。
  当下发动阵势,正反互变,把一十四种阵法变化逐一施展出来。
  他虽是放缓了一点,其实仍然极快,不谙阵势之人,但见一片剑光笼罩当地,连人影也分辨不出。
  可是这一线之缓,史思温已足够思索“天玄秘篆” 上的许多未悟招数,施展出来,当真足以应付,若然以前有此经验,他已可以脱困而出。
  那十四种剑阵变化,因须走位布局,变时极快,但每一次变化相距时间却长,因此不知不觉间已打到天黑,尚有三种变化未曾施展。
  太清真人已看出史思温、玄镜、玄钟等人,内力深厚,气脉悠长,再打三日三夜也没问题,但凌红药和另一个水字辈的弟子却露出疲乏之色。如不休息,已不能再战。
  白灵宫真人仰天长笑道:“好极了,看你身手不俗,本真人可以找石轩中较量……”
  只听大清真人一声令下,七煞剑阵中的七人本来如珠走玉盘,蓦地停止。
  史思温也按剑不动,扬眸去瞧太清真人。
  “本门的七煞剑阵尚有好些变化威力未曾施展,但如今已入夜,留待明晨施展如何?”
  “既是真人有命,自当遵从。”
  于是剑阵中的七人,各各在原位盘膝跌坐地上,史思温心想如若此时出阵,必令对方误会,群起攻截,便也在原地跌坐,调气运息。
  漫漫长夜,在寂静中渡过。
  天方破晓,玄镜老道人徐徐起立,全个剑阵都随着他而苏醒。
  史思温一跃而起,睁眼一瞧,太清真人和白灵宫真人仍然肃立在阵外,整个黑夜,都没有移动一步。
  玄镜道人开始发动阵势,单单是布局走位,已化了个把时辰。
  朝阳斜照之下,四山树木野草,皆呈生意。
  阵法蓦然大变,所有的人经过一夜休息,精神百倍,每一剑都凌厉已极,深得“煞”字要诀。
  史思温勉强抵挡住,但已觉得这几招变来变去,已不够用。
  那七煞剑阵尚有两个变化,这一回玄镜道人率领同门,布了好久,阵势尚未完好。
  史思温一方面细察他们这次变化有何不同,一方面用心思索这一次应如何出手。他把那本“天玄秘篆”中的各种招数,不住地反复寻思。
  太清真人没有出声指点,白灵宫则根本未曾学这七煞剑阵后面的深奥变化。
  玄镜老道人殚精竭智,指挥同门不断走位,每一次局势布成,却都发觉有一点未妥,便又重新部署。敢情这七煞剑阵从来没有用过后面的五六种变化,是以连玄镜道人也得再三试验,才不致于出错。
  这一次直到下午未甲之交,方始发动攻势。
  但见史思温左驰右突,危险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