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文学历史电子书 > 佛教知识 >

第44章

佛教知识-第44章

小说: 佛教知识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故说:“语言道断,心行处灭,非妄想凡夫所能臆测。”涅盘并非因缘所生,是
无为,是没有造作的,并不是语言所能阐释的,不是常,不是无常,也不是断;
不是苦,也不是乐,无相可得。既然什么都不是,为什么还有这回事呢?

⑵、佛陀演说涅盘的原因:因为世间所知的一切法,皆由因缘和合而生,皆是无
明烦恼之产物,而我们因迷惑以为有的一切事物,它们的实相是非有非无(离有
无)之不生不灭。我们凡夫所知道的生灭幻相,是迷惑而执著以为有的,本来没
那件事,它不是有,也不是无。如果说有,就是执著常;如果说无,那就是执著
断。我们凡夫一直在这相对的概念里打转,在讲涅盘时,佛陀不讲有、无,生、
灭;他讲非有非无,不生不灭。而不生不灭有会使人误解为:除生、灭之外,还
有一个不生不灭,那又是错误了。

    凡夫所迷惑的生灭万法之中,具有不生不灭的本性,但是因迷惑而不知不觉,
认为它是生灭的。比如我们观赏《释迦牟尼传》这部电影,从佛陀降生到他涅盘,
这只不过是银幕里的变化罢了,里面并没有人在生,在死,那只是一些光影闪来
闪去,在这些光影中,没有生也没有灭,没有这为圣者在生,在灭。而世间的真
相也是如此,它本来是不生不灭,但是我们的智慧被烦恼所遮盖,就以为他有生
灭,故唯有断除烦恼的圣者,才能证得这个涅盘。此涅盘并非是在生灭之法以外,
另有一不生不灭之法可以证得;而是在生灭法之中,发现到不生不灭之真相,此
才可称为证得涅盘。

    这世间一切生灭无常,有很多人都不要,希望能摆脱它,到一个不生不灭的
地方去。但是没有这样的地方,这个的地方就在生灭无常里面,它原本就是不生
不灭的。因为我们迷惑,所以以为它生灭。当一个人觉悟之后,就会发现到:原
来在这生灭万法之中,一切法的本性都是不生不灭。所以证悟的阿罗汉圣者,并
没逃到另一个地方去,而是在这个世间体悟到一切万法本来不生不灭,称为证得
涅盘。涅盘并不属于因果,所以涅盘并不是我们断除了烦恼后所得到的果报。《
金刚经》曰:“实无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佛陀证悟涅盘(成佛)时,
无一物可得,阿罗汉证悟涅盘亦复如是。我们众生就是获得太多,这边拿,那边
抓,“财产”太多,样样都放不下,所以没办法觉悟与解脱。如果有一天,我们
觉悟到无所得时,既是断除了一切烦恼,那时就证悟涅盘了。

    涅盘就是无生,无生所以不灭,所以涅盘有称为不生不灭。因为不生所以就
非有,非有就不无,就是不是有,也不是无,故涅盘不属于存在或不存在。有很
多人误解了涅盘,他们迷惑地问涅盘以后,那个人存在吗?他去了哪里?但是涅
磐是无生,无生就没有灭,就不能称为有,也不能称为无。一个东西生出来,你
称它为有,它灭掉了,你称它为无,没有生不能称为有,不能称为无。涅盘不属
于有、无,就不能问涅盘者存在或不存在?存在或不存在是凡夫烦恼的概念。涅
盘并没有一个人证到涅盘,因为觉悟涅盘的人一无所得,包括这个“我”,就是
他觉悟到“无我”,既然无我,就没有我证悟涅盘。证悟涅盘就是没有烦恼的智
慧,这其中无一法可得,就是这么一回事而已!

    以凡夫的眼光来看,证悟涅盘者再也没有造作,他不求生,也不求断灭,他
不会认为这个世间给他种种苦,要把它们断掉,他的内心没有执著与挂碍,寂灭
清凉、(寂既是寂静不动;灭既是烦恼不生。)心行处灭,这和我们凡夫不同,
凡夫的心无时无刻不住在一个地方造作,而证入涅盘者就没这回儿事。


〖四、道圣谛〗

    道是出世间的因,解脱苦的方法,通往涅盘之路称为道。广义的说有三十七
道品,狭义的说有八正道。

㈠、修道的层次可分为五个次第:

①、资粮位:修五停心以及四念处。

②、加行位:观四圣谛,既是观苦、集、灭、道谛。

③、见道位:觉悟见惑,断三结,既是断除我见、戒禁取见以及疑结。所谓结就
    是束缚的意思。
    1、我见结:身见是一种知见,因这个知见使我们做出种种傻事,而见道的
      人没有我见,但并不等于没有我慢。我慢是我们的内心高举,认为有一
      个主体存在;而我见是执著现前的身心有一个我。所以见道的人只是破
      除我见,没有破除我慢。
    2、戒禁取见结:守持种种不正确的戒律,见道者无此烦恼。
    3、疑结:见道的人对于佛、法、僧有绝对的信心,丝毫无怀疑。

    所谓见道既是见到涅盘之道路,我们现在听闻佛法,是听涅盘之道,并没有
见。比如我告诉你从新加坡怎样搭飞机到东京,下了机要怎样搭车到火车站,从
火车站怎样搭车到一个乡下,再从乡下去一间寺庙。如果你们从头听到尾,这只
是听而已,但是你们真的去到那个地方,那才是见道。我们听闻了很多佛法,有
一天觉悟道真的是如此的时候,那就是见道。见道的人断除了我见、戒禁取见及
怀疑三种束缚他们的轻微烦恼,称为三结。

④、修道位:修行者见道后继续修行,称为修道位。既是初果、二果、三果圣者,
这些圣者称为有学圣人。

⑤、无学位:既是证悟阿罗汉果。证阿罗汉果的圣者已经完全解脱烦恼,再也不
必学习即修行解脱的方法,称为无学,所以阿罗汉称为无学圣人。

㈡、修道的方法:

    修道的法门有很多,主要的有下列几种:


①、五停心:修习以下五种法门,能制止心内的过患,然后得定而引发智慧。

观法:     所对治之烦恼:
不净观--对治贪欲--观内身不净,除色身爱;观外身不净,除淫欲爱。
慈悲观--对治嗔恚--于怨亲等观,慈心与乐,悲心除其苦。
因缘观--对治愚痴--观生死中唯有十二因缘,其中无我,无作者,无受者。
界分别观--对治我慢--观十八界各界有各自之法,无有一合相之我。
数息观--对治散乱--数出入息,系心于息而得定力。

    在这五停心中的不净观及数息观是修行入道的初门,合称为二甘露门。

1、不净观:观察自身与他身的不净,为了对治我们的贪欲,因为我们对身体有
贪爱,这是一种烦恼,也是一个心病,佛陀就为我们开了一帖药方,叫做不净观,
我们一眼看到某人就喜欢上他,是因为认为他漂亮、干净等等,那是因为我们的
智慧被贪爱的烦恼所遮盖住,看不清楚真相,而不净观是告诉我们要看他不净的
地方,比如他的皮、肉、血等,没有一样是干净的,皮肤流出来的是汗,七孔流
出来的都是粪,是肮脏的。皮肤下的血肉是臭腥的,肚子里所装的都是粪便,所
以我们的身体是“粪桶”,不是“饭桶”。我们最严重的贪欲就是淫欲--色欲,
所以佛陀教导我们修不净观以破除之。(请参考《四念处》)

2、慈悲观:慈悲观是要对治嗔恨心,修慈就是要给众生快乐,修悲就是要拔除
众生的苦。我们要经常作这个慈悲心的观想,慢慢地对于众生就不会嗔恨,生起
怜悯之心,所以说慈悲观能对治嗔恚。

3、因缘观:观十二因缘以对治愚痴。在这十二因缘的流转中无我、无作者,没
有受者。(请参考《十二因缘》)。

4、界分别观:我们观察十八界以对治“我慢”。眼、耳、鼻、舌、身、意六根
以及六识,色、声、香、味、触、法六尘,称为十八界。我们个别观察它,里面
没有一个我,这十八界合起来的一个整体,称为一合相,它也不是我,所以观十
八界可以对治我慢。

5、数息观:称为阿那波那,译为持息念(数息)。修数息观对治散乱的心,我
们的心如猴子般跳来跳去,所以要把它系在呼出吸入的息气上,慢慢的心就会平
静下来。这五种修行方法称为五停心,它可使我们的烦恼:贪、嗔、痴、慢以及
不定的心平静。

②、四念处:又名四念住,所谓身念住、受念住、心念住及法念住。

    四念住是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以四念处对治我们的
常、乐、我、净四颠倒。

    1、身念住--观身不净:观色身四大不净,乃至外境亦不净,以对治身体
      干净的颠倒想。
    2、受念住--观受是苦:观六根所生受,及受的苦乐舍,三种皆是行苦,
      因为它无常变化,不能做主就是苦,所以观受是苦对治乐的颠倒。
    3、心念住--观心无常:观六识心生灭最迅速,无有一念停留,我们的心
      念一念一念在那儿变化,佛陀说吾人之身还有几十年慢慢地发生变化,
      可是我们的心念一秒钟却不知道变化多少,所以佛陀教导我们要观心无
      常。众生执著这个世间有一个精神不变的我--心。这是一种颠倒,一
      种错误,这个心是变化无常的,并不是永恒不变,所以要观心无常。
    4、法念住--观法尘及一切法无我、无我所,而我们执著有一个我,所以
      我们要观法无我。

    四念处必须从观身不净,而观受是苦,然后观心无常,最后观法无我。因为
身体的活动叫粗,受比较微细,心比受微细,而法是最微细的。(请参考《四念
处》)

③、八正道:此八正道是道谛中最重要的修行方法。

    1、正见:对事的如实知见,出世间的正见唯有在见道者最为清净;对宇宙
      人生生死与解脱之四圣谛理,智所证知,直窥实相。世间正见只是一堆
      经验所积累的知识,是通过名称、标志及事物的相貌与形状之正确分别
      罢了。出世间正见唯有通过修禅定及放下一切杂染心才能生起。若依多
      闻佛法而分别邪正因果,也能生起正见,所以正见由多闻、思维、修持
      得来。

    2、正思维:没有贪嗔等烦恼情况下,依正见观察、思维,如理地作出决定,
      故又称为正欲或正志。由正思维才能做出正确之身口意业的行为。比如
      说蟑螂损害人类是害虫,我们应该杀它,如果这是正确的道理,那人类
      损害其他的众生,它们也应该杀我们!这是不正确的思维,因为这其中
      掺杂了“我”的烦恼,以人为中心,认为有损人类利益的是害虫,所以
      我杀它不要紧,它杀我不行!

    3、正语:即戒止口之四恶业。

      ①、不妄语欺骗。
      ②、不两舌,搬弄是非;或发表引起两者间之憎恨、敌意及不和之言论。
      ③、不粗恶口骂人或苛刻、酷毒之讽刺等。
      ④、不作无意义及无利益之空谈或花言巧语--绮语。

      不讲这四种话语就是正语;我们应该合理、真诚、以及和蔼可亲的话。

    4、正业:不是正当的职业,而是正当的行为,即戒杀生、邪淫、偷盗等,
      行为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