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中医古典电子书 > 602-类证治裁 >

第85章

602-类证治裁-第85章

小说: 602-类证治裁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肠垢,元气陷也,补中汤加桂、苓、炮姜升举之。滑泄不止,参香散收涩之。产后痢疾,青白属寒,紫赤属热, 
寒热相搏,赤白杂下。寒热生冷,伤肠胃也,虚寒腹痛,理中汤加木香、白芍主之。胃虚呕痢,六君子汤调补 
之。热痢后重,白头翁汤加甘草、阿胶清理之。赤白杂下,腹绞痛,救急散去熟地调之。久痢后重,补中益气 
汤升举 
之。泻痢脉濡缓,胃湿也,汤药愈滋其湿。宜参苓白术散加肉豆蔻、煎姜枣汤,调服。久泻久痢,肉蔻理中丸 
温摄之。疟邪由感犯风暑,一日发间日发者,小柴胡汤减黄芩,补中益气汤去黄 选用。风加紫苏、薄荷, 
暑加香薷、浓朴。若产前阴疟,延及产后,归 建中汤加参、术、首乌和其阴阳。寒多加黄 。热重加鳖甲。 
产后暑热伤阴,状如疟发,治法忌表散劫液,以鳖甲、乌梅、枣仁、麦冬、地黄、石斛等,甘酸生津以退热。 
且产后吸受时邪,尤宜审治。如暑伤肺气,必呕闷,以川贝母、杏仁、通草、栝蒌、郁金肃降之。燥伤肺津, 
必咳渴,以花粉、天冬、杏仁、玉竹、百合、贝母、蜜润之。热陷心营,必昏谵少寐,以竹叶、麦冬、犀角、 
生地、连翘、菖蒲汁凉沁之。湿阻三焦,必头胀舌白不渴,胸满身痛,溺少便溏,以茯苓皮、半夏、桂枝、 
浓朴、栝蒌、滑石上下厘清之。风温犯上焦,必灼热头蒙,脘痞昏睡,以山栀、豆豉、栝蒌、桑叶、贝母、 
羚羊角辛凉以宣通,微苦以清降。湿温化热阻气,必头重身热痛,咽痛胫冷,以元参、银花、杏仁、栝蒌、 
石斛、薏苡、滑石甘淡微苦轻解之。寒暄失正,痰饮上干,必胁痛背冷,咳逆不得卧,或肠中漉漉有声,兼 
溺短足肿,以桂枝、半夏、干姜、薏苡、五味子、茯苓、白芍、甘草辛酸淡渗泄之。产后霍乱吐泻停食者, 
藿香正气散主之。虚寒者,理中汤温之。吐泻逆冷者,附子散,来复丹温通之。产后虚烦气短者,竹叶汤清 
补之。产后积聚风冷,与气血相搏而成也。积为阴在脏,聚为阳在腑,痛有常处,四神散;痛无定处,芍药 
汤选用。血瘕气血壅结,因气病而成血病也,痛无定处,失笑散加行气药,后必扶正。归脾汤。大便闭结,津 
液涸也,四物加桃杏仁润之,或五仁丸、苏麻粥皆效。小便淋涩,膀胱虚热也,六味汤,或四物加茯苓、甘草 
梢补而分利之。溃溺频数者,气虚不能约制也,补中汤加益智仁、覆盆子、萸肉,佐以桑螵蛸散升而摄之。 
小水不禁,脬损也,桑螵蛸龙骨散摄之。手伤脬破者,归 汤加黄丝绢、猪羊脬固补之。气虚,补中汤加益 
智仁。肾虚,六味丸去丹、泻。小便血,热乘血虚,渗入脬中也,发灰、滑石、甘草止之。大便血,郁结伤脾 
也。加味归脾汤。若因思虑伤心者,炒香散。膏粱 
积热者,加味清胃散。醇酒湿毒者,葛花解酲汤。怒动肝火者,加味小柴胡汤。大肠风热者,四物汤加侧柏、 
槐花。大肠血热者,四物汤加芩、连、槐花。肠胃虚弱者,六君子汤加升麻、柴胡。元气下陷者,补中汤加茯 
苓、半夏。气血虚者,八珍汤加升、柴。产后诸淋,虚则频数,肺虚,补中益气汤。肾虚,六味丸。热则涩痛, 
滑石散。血淋,加味四物汤。产后带下,下元虚滑也,金锁匙丹,或苓术菟丝丸。产后经行太早者,乳必少。 
年壮不自乳者,不在此例。脾虚不能摄血,补中益气汤。心脾不能统血,加味归脾汤。肝火迫血妄行, 
加味逍遥散。气血兼虚,八珍汤。小便出粪,大小肠交也。先用六君子汤,再用五苓散。产后阴脱,努力所伤 
也,以当归人参汤升之,外用五倍子末固之。生肠不收,虚而滑也,内服芎、归、参、 、升麻等。外用香 
油润肠,绢托之。或以灯草搐鼻取嚏,立上。产门不闭,阴气失敛也,十全大补汤峻补之。肿热 痛,肝经虚 
热注也,加味逍遥散。若因忧怒,肝脾郁伤也,加味归脾汤。因暴怒,肝火血伤也,龙胆泻肝汤。有产后产户 
下一物如手帕,丹溪云∶是肝痿,以参、 、归、术、升麻升举之。有产后水道中出肉线一条,长三四尺, 
动之则痛绝。先服失笑散,次以带皮姜二斤研烂,入清油二斤,煎油干为度。用绢兜起肉线,屈曲于水道边, 
以姜渣熏,冷则熨之,乃缩上。再服失笑散,芎归汤,如肉线断者,不治。诸凡产后症不一端,而危莫危于血 
晕、气喘、呃逆、风痉。难莫难于蓐劳、虚嗽、泄泻、积聚。所尤要者,产后下焦阴虚,为伤其肝肾也。而 
冲任督带,多隶肝肾,用药宜温养固摄,切勿重虚其虚,致成下损,不能复元。前所条列,大约根据《良方》 
薛按,粗举梗概,其治法不尽于此云。 

卷之八产后论治
产后脉候
属性:新产之脉,缓滑吉,实大弦急者死。沉小吉,坚牢凶。寸口涩疾不调死,沉细附骨不绝生。 

卷之八产后论治
附方
属性:〔寒热〕x当归桂枝汤x 见一卷伤风。 
〔通治〕x生化汤x 当归(三钱) 川芎 炮姜 炙草(各一钱) 桃仁(十三粒)水煎。 
〔块痛〕x失笑散x 见六卷胃脘痛。 
〔和血〕x四物汤x 见一卷中风。 
〔伤风〕x香苏饮x 见本卷胎前。 
〔伤寒〕x芎苏饮x 见二卷咳嗽。 
〔温热〕x葱豉汤x 见一卷温。 
〔营卫〕x当归建中汤x 见一卷伤风。 
〔营卫〕x归 建中汤x 见二卷咳嗽,再加四物、参、附、桂、苁蓉,为十四味建中汤。 
〔固阳〕x 附汤x (一两) 附(五钱) 名 附汤。参(一两) 附(五钱) 名参附汤。 
〔补阴〕x六味汤x 见一卷中风。 
〔补中〕x补中益气汤x 见一卷中风。 
〔调补〕x八珍汤x 见一卷中风。 
〔调补〕x十全大补汤x 见一卷中风。 
〔恶露〕x大调经散x 见三卷肿胀。 
〔补血〕x当归补血汤x 见本卷崩漏。 
〔蓐劳〕x母鸡汤x 黄雌鸡(一只) 归 地 术 桂心(各三钱) 先以水七钟煮鸡,煮鸡汁至三钟,每 
用汁一钟煮药。每服四钱,日服三次。 
〔蓐劳〕x猪腰汤x 猪腰(一对) 归 芍(各酒炒,一两) 先将归芍煮,去渣,将腰子切如骰子大,同 
晚米一合,香豉一钱,加葱、椒、盐煮食。 
〔虚羸〕x补虚汤x 参 术(各一钱) 陈 芎 草(各五分) 姜(三片) 热轻加茯苓,热甚加炮姜。 
〔虚痛〕x归姜羊肉汤x 羊肉(一斤) 当归(五两) 生姜(六两) 黄 (四两) 先以水煮羊肉取汁,下 
后三味,分四服,煮食。有恶露,加桂心三两。 
〔补脾〕x异功散x 见一卷中风。 
〔补阳〕x附子理中汤x 见一卷中风。 
〔吐泻〕x温胃饮x 见一卷中风。 
〔呕痞〕x香砂六君子汤x 见三卷呕吐。 
〔火郁〕x甘桔汤x 甘草(二两) 桔梗(一两) 失音加诃子,声不出加半夏,嗽加杏仁、贝母,呕加半夏、 
生姜,吐血加紫菀。肺痿加阿胶,少气加人参。 
〔喘急〕x贞元饮x 熟地(八钱) 当归 炙草(各三钱) 水煎。呕加姜,寒加桂。 
〔风喘〕x金水六君煎x 见二卷咳嗽。 
〔冲肺〕x人参苏木煎x 见本卷临产。 
〔血晕〕x夺命散x 见本卷临产。 
〔满呕〕x抵圣汤x 参 草 陈 夏 芍 泽兰 每服四钱,加姜五片,水煎。 
〔伤食〕x和中饮x 陈 枳(各一钱) 楂肉 麦芽(各二钱) 浓朴 砂仁(各八分) 痰加半夏,呕加煨姜。 
〔虚逆〕x橘红半夏汤x 橘红(一两) 半夏 炙草(各五钱) 藿香(三两) 加姜五片,水煎。 
〔呃逆〕x丁香散x 见三卷呃。 
〔寒呃〕x丁香柿蒂散x 见三卷呃。 
〔痰呃〕x橘皮竹茹汤x 见三卷呕吐。 
〔经络〕x小调经散x 见三卷肿胀。 
〔阳虚〕x肾气汤x 见二卷虚损。 
〔发狂〕x加味八珍汤x 八珍汤加茯神、远志各二钱,水煎。 
〔狂悸〕x茯苓散x 苓 参(各一钱) 芍 牛膝 琥珀 龙齿(各七钱半) 生地(一两) 桂心(二钱) 
每服三钱。 
〔惊狂〕x琥珀散x 辰砂(另研) 没药 琥珀 当归(并研末) 等分,每服二钱,白汤下,日二次。 
〔心脾〕x归脾汤x 见二卷劳瘵。 
〔不语〕x清魂散x 见本卷临产。 
〔惊涎〕x温胆汤x 见一卷温。 
〔不语〕x七珍散x 参 地 芎 菖蒲(各一两) 细辛(一钱) 防风 辰砂(各五钱) 薄荷煎汤下,每服 
一钱。 
〔中风〕x小续命汤x 见一卷中风。 
〔风虚〕x大豆紫汤x 独活一两半,酒浸煎三沸,另炒大豆半升,令焦,以酒沃之,去渣。每服炒豆二 
合许,得少汗则愈。 
〔祛风〕x独活汤x 独活(一斤) 桂心(二两) 秦艽(五两) 以酒渍三日饮之。 
〔活血〕x芎归汤x 芎 归 
〔拘急〕x川芎散x 芎 羌 枣仁 白芍 羚羊角(各四两) 桑白皮(一两半) 防风(一两二钱) 
每服一两二钱。水煎服,日三次。 
〔痿废〕x滋阴大补丸x 见五卷痿。 
〔脾胃〕x四君子汤x 参 苓 术 草 
〔肝热〕x加味逍遥散x 见一卷火。 
〔祛风〕x愈风丹x 荆芥穗(焙研,三钱) 黑豆淬酒服。治风晕。 
〔螈 〕x交加散x 见本卷调经。 
〔风痉〕x当归散x 归 荆 等分为末。每用二钱,水酒各半煎。治产后风痉,牙关紧急,口吐涎沫,手 
足螈 ,下咽即效。 
〔拘挛〕x舒筋汤x 羌活 姜黄 炙草(各二钱) 海桐皮 归 芍术(各一钱) 木瓜(二钱) 水煎去渣, 
磨沉香汁冲服。 
〔舌黑〕x犀角地黄汤x 见一卷温。 
〔鼻衄〕x益母丸x 参 术 苓 草 芎 芍 桂 丹 益母 
〔泄泻〕x四神丸x 见三卷饮食。 
〔滑泻〕x参香散x 人参 木香(各二钱) 肉蔻(煨) 茯苓 扁豆(各四钱) 陈皮 罂粟壳(醋炒 
各一两) 为末 每服一钱七分,米饮下。 
〔热利〕x白头翁加甘草阿胶汤x 白头翁 炙草 阿胶(各一钱) 黄连 黄柏 秦皮(各三钱) 分二服。 
〔下利〕x救急散x 地 芍 归 草 阿胶 艾叶 炮姜 
〔调理〕x参苓白术散x 见三卷脾胃。 
〔虚滑〕x肉蔻理中丸x 理中丸加肉蔻七钱,蜜丸。 
〔虚滑〕x加味四君子汤x 四君子汤加 黄 粟壳 
〔痢渴〕x必效方x 麦冬 乌梅 
〔痢渴〕x七味白术散x 四君子汤加 藿香 木香 干葛(各一钱) 
〔疟疾〕x小柴胡汤x 见一卷温。 
〔吐泻〕x藿香正气散x 见一卷中风。 
〔逆冷〕x附子散x 参 术 归 桂 附 陈 草 吴萸 丁香(各五钱) 为末。每服二钱,米汤下。 
〔痞膈〕x来复丹x 见三卷呕吐。 
〔虚烦〕x竹叶汤x 竹叶 麦冬 小麦(各二两) 甘草(一两) 生姜(二两) 大枣(十二枚) 虚悸加参, 
少气加糯米五合。 
〔积聚〕x四神散x 归 芎 芍 姜 每服二钱,酒下。 
〔积热〕x芍药汤x 芍 苓 芩 水煎。 
〔血瘕〕x血竭散x 归 芍 桂心 血竭 蒲黄(各两半) 延胡(一两) 为末。每服二钱,酒下。 
〔便燥〕x五仁丸x 见七卷二便不通。 
〔通燥〕x苏麻粥x 见七卷二便不通。 
〔便闭〕x通气散x 陈 苏 枳 木通 等分为末,服四钱立通。 
〔溺频〕x螵蛸丸x 见七卷闭癃。 
〔遗溺〕x益智仁散x 益智 覆盆子 茯神 远志 龙骨 五味 等分为末。每服四钱,米饮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