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中医古典电子书 > 602-类证治裁 >

第82章

602-类证治裁-第82章

小说: 602-类证治裁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昏晕,用童便乘热灌之。唇青吐沫不治。凡面赤舌青,母活子死。面青舌赤,母死子存。面舌俱青,母子两亡。 
〔过期不产〕因气虚者补气,因血漏者培血,气血不足者,益其气血。若过期脉沉细者,非胎也。亦有 
胎已萎,而在腹不腐。服补剂以和其气血,而自下者。 

卷之八胎前论治
胎前脉候
属性:妇人经停二三月,脉微滑而数,尺中按之不绝者妊脉。凡妊脉宜滑利数实,不涩、不弦、不伏。大忌 
迟涩浮缓。辨男女脉法,左大为男,右大为女。然多素禀偏大者,惟寸口滑实为男,尺中滑实为女。又如两寸 
俱滑实为双男,两尺俱滑实为二女。左寸右尺俱实,为一男一女,此最验者。(《医通》),妊脉初时寸微小, 
呼吸 
五至,三月而尺数也。脉滑疾,重以手按之散者,胎三月。脉重手按之不散,但疾不滑者,五月也。(《脉经》) 
若脉沉细,按之冰冷,或两尺乍大乍小,乍有乍无,鬼胎也。脉急如风雨,少停复来如初者,夜叉胎也。寸 
微关滑尺带数,流利往来并雀啄,小儿之脉已见形,数月怀妊犹未觉。(《脉诀》)欲产之脉必离经,其 
来大小不匀停,或如雀啄屋漏应,腰痛腹痛眼生花,产在须臾却非病。 

卷之八胎前论治
附方
属性:〔验胎〕x探胎饮x 川芎为末,空心,煎艾汤调下。腹动者胎也,脐下动者瘕也,不动者血凝也。 
〔胞阻〕x胶艾四物汤x 见本卷调经。 
〔腹痛〕x当归芍药汤x 见本卷调经。 
〔恶阻〕x参姜半夏汤x 参 姜 半夏 
〔通治〕x当归饮x 见本卷调经。 
〔恶阻〕x半夏茯苓汤x 半夏 陈皮 砂仁(各一钱) 茯苓(二钱) 炙草(五分) 乌梅(二个) 姜 枣 
水煎。经谓∶无阴则呕,用乌梅以敛阴也。 
〔恶阻〕x茯苓丸x 赤苓(五钱) 人参 桂心 干姜(各一钱) 半夏 陈皮(各一两) 白术 炙草 枳壳 
葛根(各五钱) 炼蜜为丸。 
〔恶阻〕x白术汤x 炒白术(一两) 人参(五钱) 丁香(二钱半) 甘草(一钱) 每服二钱,加生姜水煎。 
治胃虚吐水十余日水浆不得下者。 
〔恶阻〕x二香散x 香附(一两) 藿香叶 甘草(各二钱) 为末,每服二钱,开水调下。 
〔呕胀〕x竹茹汤x 参 橘 麦 术(各一两) 浓朴 赤苓(各五钱) 甘草(二钱半) 为末,每服五钱, 
加姜五片、竹茹五钱,水煎。 
〔胃寒〕x人参丁香散x 人参(五钱) 丁香 藿香(各二钱半) 每服五钱。 
〔气逆〕x缩砂散x 砂仁(研二钱) 姜汁调米饮下。 
〔脾虚〕x六君子汤x 见一卷中风。 
〔胃虚〕x橘皮汤x 橘皮 竹茹 人参 白术(各二钱) 浓朴(钱半) 姜(一钱) 
〔停滞〕x香砂汤x 木香 砂仁 
〔食滞〕x小和中饮x 山楂 扁豆(各二钱) 陈皮 茯苓 浓朴(各钱半) 炙草(五分) 姜(三片) 
〔胀满〕x香壳散x 香附 枳壳(俱炒) 每服二钱,白汤调下 
〔肝气〕x解肝煎x 见三卷诸气。 
〔痰气〕x七气汤x 见二卷咳嗽。 
〔中寒〕x温胃饮x 见一卷中风。 
〔胎漏〕x安胎当归汤x 归 芎 人参 阿胶(各一两) 艾叶(一把) 大枣(十二枚) 
〔气虚〕x四君子汤x 参 苓 术 草 
〔胎动〕x钩藤汤x 钩藤 当归 茯神 人参 桔梗 桑寄生(各一钱)。 
〔发热〕x加味逍遥散x 见一卷火。 
〔伤损〕x八珍汤x 见一卷中风。 
〔除湿〕x升阳除湿汤x 见一卷湿。 
〔肝脾〕x加味归脾汤x 归脾汤见二卷劳瘵,此再加山栀、柴胡。 
〔风热〕x防风黄芩汤x 防风 条芩 酒糊丸,酒下三五十丸。或防风一味,白汤调下。 
〔尿血〕x续断汤x 当归 生地(各一两) 续断 白芍(各五钱) 每服二钱,葱白汤调下。 
〔渗热〕x导赤散x 见一卷温。 
〔肝火〕x小柴胡汤x 见一卷温。 
〔血热〕x四物汤x 地 芍 归 芎 
〔暑渴〕x益元散x 见一卷温。 
〔胎动〕x安胎散x 地 芍 归 芎(各一钱) 阿胶 艾叶 草 地榆(各一钱) 加姜、枣,水煎。 
〔气喘〕x紫苏饮x 苏叶(二钱) 大腹皮 归 芍 芎 陈(各一钱) 参 草(各五分) 
加姜、葱白,水煎。 
〔安胎〕x十圣散x 地 芍 归 芎(各一钱) 参 术 砂仁 
(各五分) 续断 甘草(各八分) 
〔胎损〕x益母地黄汤x 生地 益母(各二钱) 归 (各一钱) 
〔补脾〕x异功散x 见一卷中风。 
〔气虚〕x保元汤x 见一卷火。 
〔胎损〕x安胎饮x 芩 苏 术 归(各一钱) 芎 芍(各八分) 陈皮 香附 砂仁 大腹皮 炙草(各六分) 
〔胎大〕x达生散x 大腹皮(三钱) 参 术 归 芍 陈 苏(各一钱) 砂仁 枳壳(各五分) 
炙草(二钱) 水煎。 
〔胎肥〕x瘦胎饮x 血余(钱半) 归 芍 芎 枳 草 木香(各一钱) 乳香(另研,五分) 为细末, 
白汤调下。 
〔胎大〕x枳壳散x 枳壳(麸炒,四两) 炙草(二两) 为末,白汤调下。 
〔固胎〕x胎元饮x 参 归 芍 杜仲(各二钱) 熟地(三钱) 白术(钱五分) 陈 草(各一钱) 水煎。 
气虚加黄 ,虚寒加炮姜。 
〔固胎〕x泰山盘石散x 参 归 芩 续断(各一钱) 芎 地 芍(各八分) 白术(二钱) 炙草 
砂仁(各五分) 糯米(二撮) 
〔保孕〕x千金保孕丸x 杜仲(四两,糯米炒断丝) 续断(二两,酒洗) 以山药粉糊丸桐子大。 
每服八九十丸,空心米饮下。忌酒醋。 
〔发热〕x圣愈汤x 见二卷劳瘵。 
〔发热〕x十全大补汤x 见一卷中风。 
〔补血〕x当归补血汤x 见本卷崩漏。 
〔补中〕x补中益气汤x 见一卷中风。 
〔子烦〕x竹叶汤x 茯苓 麦冬 防风 黄芩(各二钱) 竹叶(十片) 
水煎。一方有人参、山栀,无黄芩。张石顽加人参一钱,粳米一合。 
〔烦躁〕x生脉散x 见一卷暑。 
〔火乘〕x麦冬汤x 见一卷暑。 
〔心烦〕x犀角散x 犀角尖(磨汁) 地骨 条芩 麦冬 甘草(各五分) 赤苓(二钱) 入竹沥一合, 
温服。 
〔躁热〕x竹茹汤x 淡竹茹(一两) 水煎。 
〔肾躁〕x加减地黄汤x 生地 山药 丹皮 萸肉 茯苓 杜仲 续断 五味 阿胶 水煎。 
〔烦躁〕x知母丸x 知母(炒二两) 为末,枣肉丸弹子大。每一丸,人参汤下。 
〔子悬〕x当归汤x 人参 当归(各二钱) 阿胶 炙草(各一钱) 加连须葱白,水煎。 
〔水肿〕x千金鲤鱼汤x 苓 术(各五钱) 归 芍(各三钱) 陈皮(二钱) 分两服,以鲤鱼一个去鳞、肠, 
水煮熟,取鲤鱼汁盏许,加姜同煎,温服四五次。 
〔子肿〕x全生白术散x 白术(一钱) 姜皮 陈皮 茯苓皮 大腹皮(各五分) 为末,米饮下。 
〔子气〕x天仙藤散x 天仙藤(即青木香藤微炒) 香附 乌药 陈皮 炙草 苏叶 木瓜 生姜 
等分,水煎。 
〔子嗽〕x百合散x 百合 紫菀 麦冬 桔梗 桑皮(各一两) 甘草(五钱) 竹茹(一团) 为末,每服八 
钱,入蜜煎服。 
〔风嗽〕x香苏散x 香附 紫苏(各三钱) 陈皮(一钱) 甘草(七分) 姜 葱 煎服。咳加杏仁、桑皮。伤 
风自 
汗加桂枝。 
〔寒嗽〕x小建中汤x 见一卷伤风。 
〔火嗽〕x紫菀汤x 紫菀 天冬(各一钱) 桔梗 炙草 桑皮 杏仁(各三分) 竹茹(一分) 
和蜜,温服。 
〔化痰〕x二陈汤x 见一卷中风。 
〔子痫〕x羚羊角散x 见五卷厥。 
〔子淋〕x本事安营散x 人参 细辛 当归 甘草 灯草 木通 滑石 麦冬 为末。每服二钱,麦冬汤下。 
〔阴虚〕x六味丸x 见一卷中风。 
〔阳虚〕x肾气丸x 见二卷虚损。 
〔溺涩〕x导赤散x 见一卷温。 
〔肺热〕x黄芩清肺饮x 见一卷火。 
〔利溺〕x葵子茯苓汤x 冬葵子(五两五钱) 白茯苓(二两) 为末。每服三钱,米汤下。 
〔遗溺〕x千金白薇散x 白薇 白芍 等分为末,酒服方寸匕。 
〔转胞〕x参术饮x 见七卷转胞。 
〔热病〕x葱豉汤x 见一卷温。 
〔温热〕x千金石膏大青汤x 石膏(八钱) 大青 黄芩(各三钱) 前胡 知母 栀子仁(各四钱) 
葱白(四条) 水煎温服。 
〔孕疟〕x养胃汤x 见三卷脾胃。 
〔孕疟〕x清脾饮x 见四卷阴疟。 
〔痰疟〕x柴陈煎x 小柴胡汤合二陈汤。 
〔升阳〕x举元煎x 见三卷饮食。 
〔久痢〕x理中汤x 见一卷中风。 
〔痢胀〕x浓朴汤x 见七卷二便不通。 
〔白痢〕x甘草干姜汤x 甘草(四两) 干姜(二两) 
〔赤白〕x朴姜参甘半夏汤x 朴 姜 参 草 夏 姜 枣 
〔热痢〕x芩芍汤x 芩 芍 草 
〔后重〕x香连丸x 见四卷痢。 
〔血痢〕x连理汤x 见一卷暑。 
〔血痢〕x三物胶艾汤x 阿胶 艾叶 石榴皮 等分,水煎。 
〔阴虚〕x驻车丸x 见四卷痢。 
〔热痢〕x白头翁汤x 见四卷痢。 
〔久痢〕x千金胶艾榴皮汤x 即三物胶艾汤。 
〔中暑〕x黄连香薷饮x 见一卷中风。 
〔伤暑〕x十味香薷饮x 五物香薷饮加 木瓜 参 陈 术 
〔伤暑〕x五物香薷饮x 见一卷中风。 
〔头痛〕x川芎茶调散x 见一卷伤风。 
〔心气〕x火龙散x 川楝子 茴香(各炒三钱) 艾叶(盐炒钱半) 水煎。 
〔心痛〕x产宝丸x 芎 归 苓 朴(各一两) 分二服。 
〔寒食〕x正气散x 见一卷中风。 
〔腰痛〕x通气散x 故纸瓦上炒香研末。先嚼核桃肉一个,温酒调故纸末三钱。 
〔肾虚〕x大补元煎x 见一卷中风。 
〔血下〕x苎根汤x 生地 苎根(各二两) 归 芍 草 阿胶(各一两) 分三服,水煎。 
〔孕痈〕x千金托里散x 参 草 芎 归 桂 防 芷 桔 芍 天冬 连翘 忍冬 生姜 
〔胎死〕x脱花煎x 当归(七钱) 川芎 牛膝(各二钱) 车前子(钱半) 桂心 红花(各一钱) 水煎。 
如胎死不下,加朴硝三钱。 
〔胎死〕x平胃散x 见一卷中风。 
〔腹冷〕x香桂散x 麝香(五分) 桂心(二钱) 酒下。 
〔腹冷〕x黑神散x 见二卷血。 
〔产难〕x黑龙丹x 五灵脂 当归 生地 川芎 良姜(各二两) 以上入砂罐内,盐泥封固, 红研细。 
入百草霜(三钱) 乳香 硫黄 琥珀 花蕊石( ,各研三钱) 共和糊丸弹子大。临服, 红,入姜汁 
浸服,酒下。 

卷之八胎前论治
胎前脉案
属性:石氏 洒淅恶寒,呕吐,绝谷汤饮不下者,四旬余,奄奄沉困,身冷而阳垂绝。诊之脉伏,沉候似无, 
予断为胎,其家疑未信。予谓此恶阻之重者,胎无疑也。夫胞宫血聚,气不下行,必至浊阴上犯,阻塞阳和, 
呕逆厥冷,非姜附无以通阳泄浊。其翁惧热药胎堕,予曰∶经云有故无殒,保无忧也。先与热姜汁,继和以 
米汁,呕吐止。进附子理中汤加制半夏,二剂身温,嗣用异功散加砂仁,煨姜,五服而安,至期产一女。 
郑氏 寒热咳痰,食减经阻,医谓损怯,进补剂。中满呕哕,恶闻食气,烦晕善惊。更医以为肝风, 
用和营镇惊。延及神色困惫,时或晕绝,举家惶惑,请临诊一决。予曰∶此胎脉,右尺已动滑,勿药可也。 
(经云,阴搏阳别,谓之有子。言阴搏于下,阳别于上,气血调和,即胎脉也。《脉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