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中医古典电子书 > 602-类证治裁 >

第76章

602-类证治裁-第76章

小说: 602-类证治裁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附方
属性:〔通治〕x补中益气汤x 见一卷中风。 
〔升提〕x举元煎x 见三卷饮食。 
〔通治〕x参术芎归汤x 参 术 芎 归 草 芍 苓 山药 升麻 
〔虚寒〕x胃关煎x 熟地(三钱) 山药 扁豆 白术(各二钱) 黑姜 
炙草(各一钱) 吴萸(五分) 
〔阴虚〕x补阴益气煎x 参 草 陈 柴(各一钱) 熟地(三钱) 山药 当归(各二钱) 
升麻(五分) 
〔产脱〕x六物煎x 熟地(钱半) 白芍 当归 人参(各一钱) 川芎 升麻(各五分) 炙草(八分) 
〔产脱〕x殿胞煎x 当归(五钱) 芎 桂 苓 草(各一钱) 
〔湿热〕x抽薪饮x 见四卷痫。 
〔湿热〕x大厘清饮x 见四卷泄泻。 
〔肠风〕x胃风汤x 见四卷泄泻。 
〔努脱〕x人参固本丸x 见一卷中风。 
〔痔脱〕x四物汤x 地 芍 归 芎 
〔血热〕x凉血清肠散x 地 归 芍(各钱半) 芩 连 荆 防 芎 草 升麻 香附(各五分) 
〔血虚〕x秦艽四物汤x 四物汤加 秦艽 丹 防 柴 柏 
〔湿痒〕x秦艽羌活汤x 羌活(钱半) 秦艽 黄 (各一钱) 防风(七分) 升麻 麻黄 柴胡 甘草(各五 
分) 
红花 细辛(各三分) 
〔虫痒〕x神应黑玉丹x 皮(四两) 猪悬蹄(二十五个) 牛角 (三两) 血余 败棕(各二两,炙) 
槐角(一两半) 苦楝根皮(一两二钱) 雷丸 脂麻(各一两) 乳香 麝香(各一钱) 酒糊丸。 
〔下虫〕x 蓄汤x 蓄一握水煎。 
〔虫蚀〕x化 丸x 桃仁 槐子 陈艾(各三钱) 红枣肉杵丸。 
〔火痛〕x七圣散x 郁李仁(一两半) 羌活(一两) 大黄(制,八钱) 桂心 槟榔 木香 川芎(各五钱) 
蜜丸,白汤下。 
〔肛痛〕x秦艽白术丸x 见本卷便血。 
〔下血〕x当归郁李仁汤x 郁李仁 皂角仁(各一钱) 槐花米(七分) 秦艽 麻仁 当归尾 生地 
苍术(各五分) 大黄(制三分) 
〔热秘〕x宽肠丸x 黄连 枳壳 等分,糊丸。米饮下五十丸。 

卷之七
痔漏论治
属性:(耳痔 鼻痔 脑漏 偷粪鼠疮 跨马痈附) 
凡泽旁突起高阜为峙,窍中突出 肉为痔。故有眼痔、鼻痔、 
牙痔等名。至肛边肿痛发疮,经谓∶醉饱入房,筋脉横解,肠 为痔。又督脉生病,癃痔,言精气脱泄, 
阴火流注篡间,两阴之交。多患痔疾。然阴虚生热,或服饵辛毒,如椒酒及固精等药。盖川椒烧酒,最能发痔。 
或用热药,固精不泄,毒瓦斯流注,势必至穿漏矣。大肠燥秘,及忧恐气结,奔走劳动,致疮孔生管流脓,斯成 
漏矣。痔有七∶肛外发露肉珠,状如鼠奶,曰牡痔。即外痔。肛内肿突,脓溃即散,曰牝痔。肛边痛痒,颗 
颗发 ,更衣辄出清血,曰脉痔。肠内结核,痛而登厕肛脱,曰肠痔。因便血注不止,曰血痔。忧思恐怒, 
立见肿痛,大便艰难,曰气痔。皆内痔。饮酒发动,疮痛流血,曰酒痔。其形有鸡冠、莲花、樱桃、胡桃、 
鸡心、鼠奶之状。久而生虫,便前血射一缕为痔 。 即漏也,经云∶陷脉为 。近旁穿穴,中生脆管,流脓 
不止,即为漏。有串臀者,有串肠者,有串阴者,有秽从疮口出者,漏卮不塞,精血日枯,渐成损怯难治。 
宜戒酒色,节劳茹淡,滋填精血。如鱼鳔、熟地、龟胶、鹿胶、猪脊髓之类。立斋论治痔 痛便秘,宜清热凉 
血,润燥疏风。治漏宜养元气,补阴精。大便秘,宜润燥养血。红坠作痛,宜泻火除湿。作痒宜祛风胜湿。 
肿痛溺涩,宜泻肝导湿。若疝与痔兼患,六味地黄丸、补中益气汤,并服。按痔初起,肠头肿成块者,大肠湿 
热也,渗而清之。如生地、槐米、黄芩、甲片、归尾、茯苓、枳壳、泽泻等。作痛者,肺大肠风热也,宣而散 
之。如荆芥、元参、当归、杏仁、乳香、木香、枳壳、银花等。大便秘结者,脾肾燥火也。清以润之。滋燥养 
营汤去防风,加麻仁、白蜜等。溃脓者,热胜血也,凉以和之。秦艽白术汤去术,加生地、槐角等。痛兼血者, 
阴虚有火也,滋而养之。四物汤加阿胶、黄芩、乌梅、地榆等。痔血漏脓,久不止者,元气不固也,升而摄之。补 
中益气汤 术用生,去柴胡,或暂用樗皮散。血痔诸药不应,黑以止之。石煤、槐花、空心乌梅汤下,神效。 
气痔内因七情者调其郁,归脾汤 术用生,加枳壳、广皮。酒痔多因湿热酿火者,解其毒。芩连四物汤,槐 
角丸加金银花、甘草。不拘痔漏肠红,通用梅连丸。以止其血。不论痔 虫痔,通用水银枣子膏。以绝其虫。 
肿痛用洗痔法,以鱼腥草、苦楝根、 
马齿苋、朴硝煎汤熏洗,洗翻花痔,以荆芥、防风、朴硝、煎洗,次以木鳖子、郁金等分,加冰片研细,水调 
敷。点痔法∶以蜗牛胶、熊胆胶、或用田螺水等。缩痔法∶用大鳖头火 研细,搽效。枯痔法∶以鳔胶一味, 
炒研为末,日用一钱,砂糖调服。久自枯落。敷痔法∶用蚕茧纳男子指甲填满,外用童发缠裹。烧存性,蜜水 
调敷。经云∶陷脉为 (音漏),留连肉腠。言寒气陷入血中而生疡漏。因疮穿脓溃不已,初则淡红微肿,或小核, 
久则上面槁白,内已黑腐,淫虫恶臭生焉。故治漏先须透脓,用追毒丸,再用闭管丸。如漏之四边有硬肉突起, 
闭管丸中加蚕茧二十个,炒末,和入药内。此方治遍身诸漏皆效。治穿肠漏,用水安息香搽之,十日全消。水 
安息香,出波斯国,以椰子盛香,形似膏药稀粘,黄黑色。着手其香透爪甲者为真。治漏退管,用 皮丸。去 
管兼能生肌,用圣祖御赐方,及明太祖亲验方。倘管退漏眼未平,宜生肌膏。大抵漏疮孔中,必有恶秽之物, 
先用洗药,以露蜂房、白芷、苦参煎汤熏洗,日三次。嗣用透管,管退,嗣用生肌。近日专门治漏,用韭叶弯 
刀,披开其孔,量漏之浅深,捻入线药烂管。续用生肌散敷平疮口,待愈。愈后仍须滋填精血,兼戒房劳奔走, 
及辛热动风诸发物。每见不守禁忌,创愈复溃,或转成怯症者有之,亟当慎也。 
〔耳痔〕耳中生如羊奶。内服栀子清肝汤。外点 砂一钱,轻粉、雄黄各三钱,冰片五厘,水调和, 
点之效。 
〔鼻痔〕鼻中生出 肉。用甜瓜蒂、甘遂炒各四钱,枯矾五分,共研细,净松香五分为衣,香油调为丸。 
每用一丸,入鼻内点痔。日一次,即化臭水而愈。 
〔脑痔〕脑中时流臭涕,用辛夷二钱,羌活、独活、防风、 本、细辛各五分,蕲艾一两,将药末掺艾 
内,卷作条,点火熏鼻,即愈。或用黄荆树叶,搓塞鼻中,效。 
〔偷粪鼠疮〕生近肛门,溃脓后极易穿漏。肿痛时,用屋上干猫屎、金鱼同捣烂,敷患处立消。或用猫 
头骨炙灰研,同酒服,亦效。 
〔跨马痈〕一名悬痈。生肛门前阴根后交界处,初起如松子 
大,渐如莲子,后如桃李。用甘草梢四两,水煎服,即愈。外用生大黄三钱,熟石膏一两,紫金锭一块,同 
捣碎,水调敷,立止痛。若肝经湿热,用龙胆泻肝汤。已成脓者,用生黄 、人参、川芎、当归各一钱,白芷、 
官桂、甘草、防风各五分,一服痛止,再服内溃,十服肉便生。 

卷之七痔漏论治
痔漏脉候
属性:脉弦绝涩者,难治;滑大柔和者,易治。 

卷之七痔漏论治
附方
属性:〔晚服〕x六味丸x 见一卷中风。 
〔朝服〕x补中益气汤x 见一卷中风。 
〔清火〕x滋燥养营汤x 见一卷燥。 
〔通治〕x秦艽白术汤x 见本卷便血。 
〔凉血〕x四物汤x 见一卷中风。再加黄芩、黄连,名芩连四物汤。 
〔涩血〕x樗皮散x 臭椿皮(微炒)石榴皮 黄连 地榆 阿胶(各一两) 艾叶(三钱,炒) 为末, 
粥饮下二钱。 
〔调郁〕x归脾汤x 见二卷痨瘵。 
〔止红〕x梅连丸x 川连(一两,酒浸研末) 百草霜(一两) 乌梅(即用浸川连酒杵蒸一两) 共捣为丸, 
桐子大。每空心服四五十丸,三日服效,十日即愈。 
〔杀虫〕x水银枣子膏x 水银(一两) 红枣肉(二两) 共研,不见星为度,捻如枣核,薄绵裹纳肛中,明日 
虫出。 
〔点痔〕x蜗牛膏x 蜗牛(一个) 冰片 麝香(各少许) 同研烂,以瓷器盛,次早以汁敷患处。 
〔定痛〕x熊胆膏x 熊胆(五分) 梅片(一分) 二味研细,以井花水调,鸡翅扫痔上。 
〔定痛〕x田螺水x 以大田螺将针挑开 盖,入冰片、白蜜少许在内,少顷螺即化水,鸡翔蘸水拂之,定 
痛而愈。 
〔透脓〕x追毒丸x 胡黄连(姜汁炒,一两) 刺 皮(炙切,炒黄为末,二两) 
麝香(二分) 为细末,以软饭为丸如麻子大。每空心服一钱,酒下。 
〔闭口〕x闭管丸x 胡黄连(浮末,一两) 甲片(麻油内煮黄) 石决明( ) 槐花(炒。各五钱) 
为末,炼蜜丸麻子大。每服一钱,空心米饮下。早晚日服二次,漏深者服四十日愈。 
〔退管〕x 皮丸x 刺 皮(大者一张,新瓦上炙脆为末) 象牙(一两,研末) 青黛(三钱) 
槐米(一两五钱) 陈细茶(五钱) 绿豆粉(一两) 饭丸,每服三钱,金银花汤下。 
〔解毒〕x御赐方x 夏枯草(八两) 甘草节 连翘(各四两) 为末,金银花一斤煎浓汁泛丸,如龙眼大。每 
早晨盐汤下三钱,初起者半料愈,年久者一料愈。此圣祖御赐浙江提督陈山凯方也。 
〔凉血生肌〕x太祖亲验方x 犀角屑 象牙屑 乳香 没药(各一两) 明矾 黄蜡(各五钱) 铜器熔化 
黄蜡,入药末为丸。以连翘、金银花浸酒煮半日服丸,每服二十一丸。此明太祖验方也。 
〔长肉〕x生肌膏x 鸡旦黄(去白,熬出油三钱) 轻粉(研细,一钱) 乳香 血竭 龙骨(研细。各五分) 
入油内和匀,日以鸡翎涂患孔内,外盖膏药,半月可以完口。 
〔退管〕x透管方x 麻油四两安锅内,以鸡子四个,女发一握,盖上面,慢火煎至油干,其发亦化。空心陈酒 
下鸡旦,以醉为度,管自出。 
〔通治〕x槐角丸x 槐角(炒) 黄芩 地榆 当归 防风 枳壳(炒) 各等分为末,酒糊丸桐子大。 
每服六十丸,空心米饮下,极效。或加乌梅亦妙。 

卷之七痔漏论治
痔漏脉案
属性:某 痔血延久不痊,便后血色鲜紫,虽似肠胃远血,然恐肠尽肛头旧损所渗,沿便之一线而来,尾闾不禁, 
沧海易枯,无怪面色萎悴也。治用凉以润之,黑以止之,固以摄之。槐米(炒)、柿饼( )、乌梅(蒸烂)、 
侧柏叶(捣汁)、地榆(炒)、百草霜、熟地(杵膏),加炼蜜丸,服效。 
王 气虚下陷,痔坠肿痛,兼脱肛脓血,用补中益气汤加槐米、茯苓,外用牡蛎粉、黄柏面安纸上,承 
以布托肛入,数次效。 
某 便燥出血,痔核肿痛。参东垣润燥通幽二汤,用熟地、生地、桃仁、麻仁、红花、当归(酒润)、 
杏仁、甘草、枳壳,蜜丸。此入血分润燥结,服效。 

卷之七
诸虫论治
属性:气化之生虫也,木朽为蠹,草腐为萤,日气蒸雨变生螟 。脏腑之生虫也,肥甘不节,生冷失宜,中脘 
气虚,湿热不运,诸 乃生,如发症、龟瘕、疳虫、尸疰、狐惑、应声之类。其候心嘈腹痛,面色萎黄,沉默 
嗜眠,食减羸瘦,唇有红白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