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中医古典电子书 > 602-类证治裁 >

第4章

602-类证治裁-第4章

小说: 602-类证治裁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中虚〕x补中益气汤x 黄 (钱半) 人参 甘草(各一钱) 白术 陈皮 当归(各五分) 升麻 
柴胡(各三分) 姜 枣 
〔滋肾〕x补阴煎x 熟地 黄柏 知母 龟板 白芍 当归 牛膝 虎胫骨 锁阳 广皮 
〔除痰〕x涤痰汤x 人参 南星 半夏 枳实 茯苓 橘红 菖蒲 竹茹 甘草 姜 
〔宣窍〕x至宝丹x 乌犀角 朱砂 雄黄 玳瑁 琥珀(各研一两) 麝香 龙脑(各研一钱) 金银箔(各 
十五片) 牛黄(研半两) 安息香(一两) 将安息香熬膏,和诸药末,分作百丸,蜡护。 
〔辟邪〕x苏合香丸x 苏合香 安息香(各二两) 薰陆香 龙脑 丁香 麝香(各研一两) 青木香 
白术 沉香 香附 乌犀角(各研一两) 加炼白蜜和,分作五十丸,另以朱砂一两,水飞为衣,蜡护。原 
方又有檀香、荜茇、诃黎勒。 
〔闭症〕x三生饮x 生南星 生川乌 生附子 木香 人参 姜 
〔脱症〕x理中汤x 白术(土炒二两) 人参 炮姜 炙草(各一两) 每服四钱。加附子,名附子理中汤。 
〔取嚏〕x通关散x 南星 皂角 细辛 薄荷 生半夏 为末,吹鼻。又南星 冰片 乌梅肉 擦牙开噤, 
名开关散。 
〔吐涎〕x稀涎散x 刚子仁(六粒,劈开) 牙皂角(三钱) 矾(一两) 将矾化开,入二味搅匀,待矾 
枯,研末,用三分吹喉。 
〔吐痰〕x三圣散x 防风 藜芦 甜瓜蒂 
〔吐痰〕x瓜蒂散x 甜瓜蒂 赤小豆 全蝎 又名全蝎散。 
〔痰滞〕x星香散x 南星(四钱) 木香(五分) 
〔化痰〕x二陈汤x 半夏(二钱) 陈皮 茯苓(各一钱) 甘草(五分) 加姜煎。 
〔胶痰〕x导痰汤x 二陈汤再加胆南星、枳实。 
〔温中〕x温胃饮x 人参 白术 炮姜 扁豆 当归 陈皮 炙草 
〔补气〕x十全大补汤x 当归 生地(各三钱) 芍药(二钱) 川芎(钱半) 名四物汤,合四君子汤,名 
八珍汤。再加黄 ,肉桂,名十全大补汤。 
〔营卫〕x黄 五物汤x 黄 白芍 桂枝 姜 枣 
〔泻湿〕x胃苓汤x 苍术 浓朴 陈皮 甘草 名平胃散。白术 泽泻 猪苓 茯苓 名四苓散,合二方, 
名胃苓汤。 
〔补阴〕x地黄饮子x 熟地 桂心 附子 苁蓉 巴戟 远志 萸肉 石斛 麦冬 五味 薄荷 菖蒲 
茯苓 
〔泻火〕x凉膈散x 大黄 芒硝 连翘 山栀 甘草 黄芩 薄荷 蜜 去硝黄,加桔梗、竹叶,名加 
减凉膈散。 
〔舌强〕x正舌散x 蝎尾(醋泡炒三钱) 茯苓(姜汁拌晒一两) 为末,每服二钱,温酒下,并擦牙龈。 
〔痰热〕x省风汤x 防风 生南星(各二钱) 生半夏 黄芩 甘草(各一钱) 加姜煎。 
〔不语〕x解语汤x 防风 天麻 附子 枣仁(各钱半) 羚羊角 官桂 羌活(各八分) 炙草(五分) 
竹沥(半杯) 
〔言謇〕x加味转舌膏x 连翘 远志 薄荷 柿霜 菖蒲 栀子 防风 桔梗 黄芩 炙草 犀角 大黄 
元明粉 川芎 蜜丸。 
〔补气〕x五福饮x 人参 熟地 当归 白术 炙草 
〔培中〕x大补元煎x 人参 熟地 山药 杞子 萸肉 当归 炙草 杜仲 阳虚加姜、附,气虚加 、 
术。 
〔中络〕x乌药顺气散x 麻黄 枳壳 桔梗 乌药 僵蚕 白芷 陈皮 干姜 川芎 甘草 
〔补阴〕x虎潜丸x 黄柏 知母 熟地 龟板 虎胫骨 锁阳 当归 牛膝 白芍 陈皮 羯羊肉 捣丸。 
〔补元〕x固本丸x 人参(二两) 天冬 麦冬 生地 熟地(各四两) 蜜丸。 
〔润燥〕x复脉汤x 炙草(四两) 生姜 桂枝 人参 阿胶(各二两) 生地(一斤) 麦冬 麻仁(各八两) 
大枣(十二枚) 水酒各半煎。一名炙甘草汤。 
〔通补〕x还少丹x 熟地(二两) 山药 牛膝 杞子(各两半) 萸肉 茯苓 杜仲 远志 五味 楮实 
茴香 巴戟 苁蓉(各一两) 石菖蒲(五钱) 加枣肉蜜丸,盐汤下。 
〔表虚〕x玉屏风散x 黄 防风(各一两) 白术(二两) 
〔扶脾〕x外台茯苓饮x 茯苓 人参 白术 枳实 橘皮 生姜 
〔补脾〕x酸枣仁汤x 枣仁 甘草 知母 茯苓 川芎 
〔精虚〕x生脉补精汤x 人参 麦冬 五味 熟地 当归 鹿茸 
〔内湿〕x渗湿汤x 即胃苓汤加 香附 川芎 砂仁 黄连 
〔外湿〕x除湿汤x 羌活 本 升麻 柴胡 防风 苍术 
〔身寒〕x附子麻黄汤x 附子 麻黄 甘草 
〔驱暑〕x香薷饮x 香薷 浓朴 扁豆 黄连 除扁豆,名黄连香薷饮。除黄连,名三物香薷饮, 
加苓、草,名五物香薷饮。 
〔阴暑〕x二香汤x 香薷饮合藿香正气散,名二香汤。 
〔除热〕x苍术白虎汤x 石膏(一斤) 知母(六两) 甘草(二两) 粳米(六合) 名白虎汤,此加苍术, 
或加人参。 
〔调气〕x八味顺气散x 人参 茯苓 白术 甘草 乌药 白芷 青皮 陈皮 
〔暴怒〕木香 藿香 砂仁 蔻仁 炙草 丁香 檀香 
〔中暑〕x藿香正气散x 藿香 紫苏 白芷 腹皮 茯苓(各三两) 白术 陈皮 半夏 浓朴 
桔梗(各二两) 甘草(一两) 加姜枣煎,每服五钱。 
〔恶中〕x调气平胃散x 木香 檀香 砂仁 蔻仁 浓朴 陈 
皮苍术 藿香 甘草 

卷之一中风论治
中风脉案
属性:杨 冬月办公,夜半猝倒榻下,不省人事,身热痰壅,口 舌强,四肢不收,脉左虚涩,右浮滑。 
先用姜汁热挑与之,痰顿豁。暂用疏风化痰药宣通经隧,神识渐清,右体稍能转侧,但左体不遂,语言模糊。 
症属真阴素虚,以河间地黄饮子,去桂、附、巴戟,加杞子、牛膝(俱酒蒸)、木瓜、何首乌。数十服, 
诸症渐退,稍能步履,惟左手不遂。前方加桂枝、姜黄数剂,左腋时时微汗,不一月,左手如常。 
按此症乃风自火出,火自阴亏,水不涵木,肝风内煽,痰火上乘,堵塞清窍,是以猝倒无知也。口 
者,胃脉挟口环唇,寒则筋急,热则筋弛,或左急右缓,或右急左缓。(《张氏医通》曰∶左寒右热则左 
急而右缓,右寒左热则右急而左缓;盖左中寒则逼热于右,右中寒则逼热于左,阳气不得宣通故也。)舌 
强者,舌本心苗,肾脉系舌本,心火盛,肾水衰,故舌强。肝主筋,胃主四肢,肝胃血虚,则筋不荣而成痿 
软也。左脉涩则水亏,右脉滑则痰盛,此偏枯之象已具,但非暂进豁痰,则经隧不开,汤液难下。用地黄饮 
子减去阳药,正以五志过极而生火,法当滋阴而风火自熄。河间谓中风瘫痪,非肝木之风,亦非外中于风, 
乃心火暴盛,肾水虚衰,不能制之,而热气怫郁,心神昏冒,猝倒无知也,亦有因五志过极而猝中者,皆非 
热甚,俗云风者,言末而忘其本也。制地黄饮子,原主补肾之真阴。但阴虚有二,有阴中之水虚,有阴中之 
火虚,火虚者桂、附、巴戟可全用,水虚者非所宜也。 
族某 左体麻木,胫骨刺痛,腰膝痿软,能饮多痰,脉左大右濡,此阴虚生热而挟湿痰也。用薛氏六 
味地黄丸作汤剂,君茯苓,加生术、薏仁、牛膝、黄柏(俱酒炒)。十数服诸症悉退,步履如初。丹溪以 
麻为气虚,木为湿痰败血,其胫骨刺痛者,肾虚挟火也,腰膝痿软,肾将惫矣。法当戒饮,以六味汤滋化源,而君 
茯苓,佐术、薏,引用牛膝、黄柏以泄湿热,利腰膝,不犯先哲类中禁用风燥之例。 
李 右体不遂,艰于行步,已为三年痼疾,辞以难治。询所苦,曰∶大便甚难,但得爽利为幸耳。 
诊其脉,右三部全伏,左三部洪大无伦。因思右枯既久,腑阳必衰,大肠曲折至右畔,传送自迟,宜从风秘 
法,以辛通濡润,如搜风顺气丸。但命火衰微,右体冰冷,先用崔氏桂附八味丸作煎剂,二服便爽,右肢运 
动稍活,后于八味丸加苁蓉、当归,蜜丸服。效。 
孙 高年上盛下虚,头眩肢麻,耳鸣舌强,值少阳司令,肝风内震,脉象浮洪,消谷善饥,便溏汗泄,皆 
液虚风动之咎。交夏火旺,遂口 言謇,此风火袭络,类中显然,最防倾仆痰涌。又午刻火升,头汗身热, 
其由来则本阴不交阳,无攻风劫痰之理。治以水涵木,兼摄虚阳。熟地(五钱)、五味子(五分)、麦冬(钱半)、 
茯神(三钱)、牡蛎(醋 研三钱)、甘菊(炒钱半)、鲜石斛(三钱)、白芍(二钱)、川贝母(钱半)、 
丹皮(一钱)、阿胶(水化二钱)。三服诸症悉退,脉渐平,惟夜卧少安帖,此肝虚而魂失静镇也。原剂中加 
龙骨( 七分),接服无间。另订膏方,即用前味加洋参、萸肉、莲实、桑枝(取嫩者),熬膏收贮,窨退火 
气,每服五钱。能加意调摄,可望回春。 

卷之一
伤风论治
属性:风者天之阳。经云∶虚邪贼风,阳先受之,风邪伤卫,故腠理疏者,善病风。其症恶风有汗,脉浮头痛鼻 
塞声重,咳嗽痰多,或憎寒发热,惟其人卫气有疏密,感冒有浅深,故见症有轻重,治法不宜表散太过,不宜补益 
太早,须察虚实,审轻重,辨寒热,顺时令。经云∶风淫所胜,平以辛凉,佐以苦甘。凡体实者,春夏治以辛 
凉,秋冬治以辛温,解其肌表,风从汗散。体虚者,固其卫气,兼解风邪,恐专行发散,汗多亡阳也。如初起 
风兼寒,宜辛温发表,郁久成热,又宜辛凉疏解,忌初用寒凉,致外邪不得疏散,郁热不得发越,重伤肺气也。如 
体虚感风,微觉寒热,参归桂枝汤加陈皮。风伤肺卫,寒热头痛,咳嗽脘闷,豉桔汤。风伤营卫,头痛,咳则 
闪烁筋掣,当归建中汤。太阳伤风,发热 
自汗恶风,桂枝汤。伤风头痛,鼻塞声重,川芎茶调散。伤风兼寒,咳嗽发热,柴陈煎。风温伤肺,身 
痛脘痹,栀豉汤加象贝、杏仁、郁金、枳壳、桑叶、栝蒌。暑风上受,痰热喘嗽,竹叶石膏汤加桔、杏、蒌、 
草、陈皮、滑石。感风兼湿,头目如蒙,痰稠胸闷,通草、豆豉、浓朴、滑石、桔梗、杏仁、栝蒌。火伤风, 
火郁燥嗽咽痛,甘桔汤加薄荷、元参、黄芩、前胡、花粉。热伤风,咳而咽痛,鼻塞吐痰,消风散加减。风 
邪外闭,肢节烦痛,里有郁热,羌活散加减。时行感冒,寒热往来,伤风无汗,参苏饮、人参败毒散、神术散。 
总之,伤风须察其六淫兼症,且经疏解后,若仍恶风自汗,但当调卫和营,八珍汤。或表虚,易感受风邪, 
必固实腠理,玉屏风散。斯为善后之防矣。 

卷之一伤风论治
伤风脉候
属性:脉浮为伤风,浮而紧者兼寒,浮而缓者兼湿,浮而洪者兼火,浮而滑者多痰。浮而有力为表实,无 
力为表虚。 

卷之一伤风论治
附方
属性:〔体虚〕x参归桂枝汤x 桂枝 芍药 甘草 生姜 大枣 名桂枝汤,此加人参、当归。 
〔伤卫〕x豉桔汤x 豆豉 桔梗 滑石 浓朴 苏梗 连翘 杏仁 甘草 
〔营卫〕x当归建中汤x 桂枝 芍药 甘草 饴糖 生姜 大枣 名小建中汤,此加当归。 
〔疏散〕x川芎茶调散x 薄荷 川芎 羌活 甘草 荆芥 白芷 防风 细辛 为末。每服二钱,茶调下。 
〔兼寒〕x柴陈煎x 柴胡 黄芩 制半夏 茯苓 陈皮 甘草 姜 枣 
〔风温〕x栀豉汤x 豆豉 山栀 
〔暑风〕x竹叶石膏汤x 竹叶(二把) 石膏(一斤) 人参(三两) 炙草(一两) 麦冬(一升) 半夏 
粳米(各半升) 加姜煎。 
〔兼火〕x甘桔汤x 甘草 桔梗 
〔痰热〕x消风散x 苍术 麻黄 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