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2-类证治裁-第1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归 知母 黄柏(各二两) 川芎(一两) 蜜丸,盐汤下。
〔肺火〕x泻白散x 桑皮 地骨皮(各一钱) 甘草(五分) 粳米(百粒) 此泻肺经气分之火。
〔肺火〕x清金丸x 黄芩(炒研)水丸。 此泻肺经血分之火。
〔肝火〕x加味逍遥散x 归 芍 苓 术 胡(各一钱) 甘草(五分) 姜 薄荷(少许) 名逍遥散,
此加丹皮、栀子。
〔脾火〕x泻黄散x 防风(四两) 藿香(七钱) 山栀(一两) 石膏(五钱) 甘草(二两) 蜜酒调服。
〔心火〕x导赤散x 见前温。
〔心火〕x清心莲子饮x 莲子(二钱) 人参 茯苓 黄 (各一钱) 黄芩 麦冬 车前 地骨皮
甘草(各七分)
〔胃火〕x清胃散x 生地 丹皮 黄连 当归 升麻 一方加石膏。
〔大肠〕x通幽汤x 见前燥。
〔小肠〕x八正散x 车前子 木通 瞿麦 蓄 滑石 甘草梢 山栀 大黄 灯心
〔膀胱〕x大补丸x 黄柏(盐酒炒研) 米粥和丸。血虚,四物汤下。
气虚,四君汤下。气血虚,八珍汤下。
〔相火〕x滋肾丸x 黄柏(二两) 知母(一两俱酒炒) 肉桂(一钱) 蜜丸。
〔火喘〕x都气丸x 即六味丸加五味子三两。
〔气冲〕x黑锡丹x 黑铅 硫黄(各二两) 将锡熔化,入硫黄,候结成片,倾地上出火毒,研至无声为
度。
〔降肺〕x黄芩清肺饮x 黄芩 山栀 或加盐、豉。
〔调肺〕x人参平肺散x 人参 青皮 天冬(各四分) 茯苓(七分) 陈皮(五分) 地骨皮 炙草(各五分)
桑皮(一钱) 五味子(十一粒) 加姜煎。
〔泻心〕x泻心汤x 黄连一味煎。
〔养心〕x天王补心丹x 生地(四两) 人参 元参 丹参 茯神 桔梗 远志(各五钱) 天冬 麦冬
枣仁 柏子仁 五味子 当归(各一两) 蜜丸弹子大,朱砂为衣。
〔平肝〕x左金丸x 黄连(六两姜汁炒) 吴茱萸(盐水泡一两) 水丸。
〔泻肝〕x龙荟丸x 当归 龙胆草 山栀(炒) 黄连 黄柏 黄芩(各炒一两) 大黄 青黛 芦荟(各五钱)
木香(二钱) 麝香(五分) 蜜丸。
〔虚火〕x人参竹叶汤x 石膏 麦冬(各二钱) 半夏(一钱) 炙草 人参(各五分) 竹叶(七片)
粳米(一撮)
〔补虚〕x保元汤x 人参 黄 白术(各一钱) 炙草(六分) 陈皮(五分)
〔实火〕x三黄汤x 黄连 黄芩 大黄
〔痰火〕x淡竹茹汤x 麦冬 小麦(各二钱) 半夏(钱半) 茯苓 人参(各一钱) 甘草(五分) 竹
茹(钱二分) 姜 枣
〔郁火〕x发郁汤x 升麻 葛根 羌活 柴胡 细辛 香附 葱白
〔火炽〕x紫雪x 见前暑。
〔积热〕x碧雪x 寒水石 芒硝 朴硝 焰硝 马牙硝 石膏 青黛 甘草 各等分。先将甘草煎汤,
去渣,入前药再煎。用柳木槌搅不住手,入青黛和匀,倾入砂盆内,候冷结成霜,研末。每用少许,含化津咽。
如喉闭,用鹅管吹入喉中,神效。
〔丹毒〕x千金朴硝煎x 朴硝(一斤) 芒硝(八两) 石膏(二两) 寒水石(四两) 先将二硝入汤中搅
令消化,以纸封一宿,取清,纳铜器中,另捣二石碎如豆粒,以绢袋盛之,入汁中,以微火煎至沫起,以
箸投之,着箸如雪凝白,即倾泻盆中,待凝,取出日干。如积热成闷不已者,以方寸匕,白蜜一合,和冷水五
合,搅和令消,顿服。日二次,热定即止。
卷之一火症论治
火脉案
属性:胡 时毒误药成淋,咳嗽声哑,脉细模糊,思面色苍赤,体质属火,时毒谬用补托,溺道不清,淋久肾虚
火炎金燥,致呛嗽失音,遂成重症。今夏初巳火主令,嗜寐健忘恍惚,心神溃散。焉能摄肾。速用滋阴泻火,
冀秋深气肃,得金水相涵,火毒平,音渐复。元参、生地、麦冬、贝母、丹皮、龟甲、茯神、远志、土茯苓、
淡竹叶,井华水煎。二十服淋愈音响。加熟地、阿胶、甜杏仁、枣仁。蜜丸服,症平。
卷之一
疫症论治
属性:(大头瘟 捻颈瘟 瓜瓤瘟 杨梅瘟 疙瘩瘟 绞肠瘟 软脚瘟附)
疫为时行疠气,有大疫,有常疫,大疫沿门阖境,多发于兵荒之后,不数见。常疫则一隅数家,一家数人。
症多相似,春夏秋三时皆有之,而夏秋为甚。其疠邪之来,皆从湿土郁蒸而发,触之成病,其后更相传染,必
由口鼻吸受,流入募原。募原乃阳明胃络,在夹脊前肠胃后,去表不远,附近于胃,为表里之分界。从鼻吸入,
故头额晕胀,背微恶寒。从口吸入,故呕恶满闷,脐痛下利,足膝逆冷,邪出募原,故壮热。有汗不解,必俟
表气入内,精气达外,大发战汗,然后脉静身凉,亦有自汗而解者,但以出表为顺,陷里为逆。从表解者,战
汗自汗发斑;从里陷者,胸腹痞痛,便秘,热结旁流,协热下利,呕恶谵语,舌黄黑刺。疫证脉不沉不浮而数,
然必右盛于左,以湿土之邪,多犯阳明胃经也。募原亦附胃。阳明居太阳之里,少阳之外,为三阳经之中道。
伤寒之邪,自表传里,温热之邪,自里达表。疫疠之邪,自阳明中道,随表里虚实而发,不循经传也。邪伏
中道,必表里分解,然不能一发便尽。故有得汗热除,二三日复热如前者∶有得下里和,二三日复见表症者;
有表和复见里症者;有表里偏胜者;有表里分传者,吴氏《温疫论》谓疫有九传,综其变也。总由伏
邪既溃,传变不一,故屡夺屡发也。疫症治法,外解如香豉、葱白、连翘、薄荷之属,内清如山栀、芩、连、
人中黄、滑石之属,下夺如芒硝、大黄之属。且疫为秽浊之邪,若熏蒸热痰,蒙蔽心包,则神识渐昏,必用芳香
宣逐,清血络以防结闭。如犀角、菖蒲、银花、郁金、佩兰之属。烦渴多汗,用石膏、知母。斑发咽痛,用犀
角、牛蒡、生地。衄血下血,用山栀、犀角、丹皮。发热自利,用葛根、芩、连。胸膈痞满,用栝蒌、枳、桔。
呕吐呃逆,用藿香、竹茹。邪混三焦,热结血分,宜大制咸苦,用元参、金银花露、金汁之属。而人中黄、
香豉尤为时疫之专药,香豉、黑豆所 ,得湿热之气,酿成败秽之质,能引内邪从巨阳蒸汗而解。人中黄、甘
草所制,渍以滓秽,专解肠腑恶毒,从下而泄,得同气相求之妙,以其总解温热时内联外热毒也。盖疫为燥热
毒疠,从无辛温发散之例,一切风燥辛热,皆不可犯。至于大疫,又宜斟酌司天岁气方向,不拘一辙也。其
发于外者,有大头、捻颈、瓜瓤、杨梅、疙瘩、绞肠、软脚等症,亦条列治法,备查用焉。此症宜与温热同参。
卷之一疫症论治
伤寒时疫辨
属性:吴又可曰∶伤寒必有感冒之因,然后头疼身痛,发热恶寒;时疫原无感冒之因,忽觉凛凛,以后但恶热,
不恶寒。伤寒不传染,时疫多传染;伤寒邪从毛窍入,时疫邪从口鼻入;伤寒感而即发,时疫感久乃发。伤寒
投剂,一汗而解;时疫发散,有汗不解;伤寒汗解在前,时疫汗解在后;伤寒投剂,可使立汗∶时疫俟其内溃,乃
得自汗战汗。疫邪始匿募原,根深蒂固,发时与营卫交并,客邪经由之处,营卫无不受伤,故曰溃。然不溃则
不能传,不传则邪不出,邪不出则疾不瘳。伤寒发斑则病笃,时疫发斑则病衰;伤寒感邪在经,以经传经;时
疫感邪在内,内溢于经,经不自传;伤寒感发甚暴,时疫却淹缠加重;伤寒必先发表,时疫必先疏利;种种不
同。所同者,伤寒时疫皆能传胃,故同用承气汤导邪以出也。然疫症下后,多有未能顿解者,由于表里分传,
一半向外传,邪留肌肉;一半向里传,邪留胃腑;留胃
故里气结,表气因而不通,于是肌肉之邪,不能即达肌表。下后里气通,表气亦顺,向郁肌肉,乃或斑或汗,
脱然而愈。伤寒下后无是矣。
〔疫症〕初起三日,葱豉汤加童便热服,汗之。不汗,少顷更服,以汗出热除为度。三服不解而脉浮,
尚属表症,用白虎汤。见里症,用承气汤、解毒汤。表里不分,用凉膈散、双解散加减。汗下后,复见表症,
再与白虎汤。复见里症,更与承气汤。表里热结,用三黄石膏汤、栀豉汤汗之。有汗下三四次而热退者,有
热退后,忽复壮热,用再汗再下而愈者。若脉症皆虚,用清热解毒汤、人中黄丸调之。非如伤寒,有下早变
症之虑,亦非温热不可频下之比,总当以热除邪尽为度。惟下元虚者,非六味生料补其真阴,不能化其余热。
(纂《张氏医通》)初发邪伏募原,营卫交阻,凛寒发热,甚则厥逆,迨阳郁而通,厥回而中外皆热,不可
发汗,宜透其邪,用达原饮。轻者舌苔白而薄,脉不数,可从汗解。重者舌苔如粉,舌根先黄,延及中央,
邪渐入胃,须下之,达原饮加大黄。若脉长洪而数,大汗而渴,此邪适离募原,欲表未表也,白虎汤。舌黄
兼里症,邪已入胃,大小承气汤。凡舌苔白,邪在募原,不可下;苔黄,邪在胃,宜下;黑而芒刺,急下;目
赤咽干,气喷如火,扬手掷足,脉沉数,下之,俱承气汤。凡失下,循衣摸床,撮空肉惕,目不了了,
邪热愈甚,元气将脱者,宜陶氏黄龙汤。既下,急用生脉散加归、芍。痰滞胸膈,瓜贝养荣汤。斑不透,仍热,
举斑汤。屡汗而液枯,人参白虎汤。表症多,里症少,达原饮加大黄、枳实。里症多,表症少,大柴胡汤。燥
结便秘,热结旁流,日久失下,自利黑水。协热下利,潮热便作泄泻。俱承气汤。疫兼痢者危,槟榔顺气汤。
热结下焦,小便不利,导赤散。热瘀发黄,茵陈蒿汤。血蓄膀胱,夜热谵语,桃仁承气汤。妇人病疫,经水
适来,邪入血海,热随血下自愈。小柴胡汤加赤芍、丹皮、生地黄。如结胸状者,血因邪结也,宜刺期门穴。
经水适断,血室乍空,邪乘虚入,难治。柴胡养荣汤。新产亡血,柴胡养荣汤。孕妇病疫,随症施治,以
安胎保胎为主,亦有宜用承气汤者,用之,反得母子俱全,慎勿生疑
掣肘也。(纂吴氏《温疫论》)
〔大头瘟〕湿热伤巅,肿大如斗,赤 无头,或结核有根,令人多汗气蒸。天行疠气,染之多死,乃邪
热客于心肺,上攻头面而为肿也。初则憎寒壮热,体重,头面痛,目不能开,上喘,咽喉不利。甚则堵塞不能
饮食,舌干口燥,恍惚不安,不速治。十死八九。人中黄丸、普济消毒饮子。便硬,加酒大黄一二钱,缓服,
或沈氏头瘟汤。若溃脓,必染人。若发于面部, 赤肿痛,属阳明,普济消毒饮子加石膏。发于耳前后,
额角旁,红肿,属少阳,普济消毒饮子加柴胡、天花粉。发于脑顶后,并耳后赤热肿痛,属太阳,荆防败毒
散去人参,加芩、连。
〔捻颈瘟〕喉痹失音,项大腹胀如虾蟆状,亦名虾蟆瘟。荆防败毒散。
〔瓜瓤瘟〕胸高肋起,呕血如汁。生犀饮,便结加大黄,渴加花粉,虚加盐水炒人参。表热去苍术,
加桂枝、黄连。便脓血,倍黄土,加黄柏。便滑,以人中黄代金汁。
〔杨梅瘟〕遍身紫块,忽然发出霉疮,清热解毒汤,下人中黄丸,并宜刺块出血。
〔疙瘩瘟〕发块如瘤,遍身流走,旦发夕死。急用三棱针刺入委中三分,出血。服人中黄散。
〔绞肠瘟〕肠鸣干呕,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