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2003年第4期-第7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便埋下了伤怀的种子,在周渔心里生了根。她和自己纠缠着这段感情,在车厢里,在铁轨边,在两个城镇之间。不知周渔是否清楚陈清究竟有多爱她,至少我看不清。陈清对周渔的爱模糊得如同仙湖的湖面。仙湖,周渔一直寻找着的,诗里的湖仙,其实只存在于周渔的心里。周渔死于车祸,死于决定去找陈清的路上,死于对仙湖的迷惑里——她一直追逐着的迷惑里。她认为仙湖是陈清对她的爱的证据,就这么固执地甚至偏激地守护心里的仙湖。我只是想说,她生命的意义便是厮守她心中的爱情,心中的仙湖。她与陈清的爱情是易碎的瓷器,是她画笔下的艺术品。瓷器碎了,但她仍在碎片上不停的画着。她极艺术的生命被陈清完全充满,完全充满。
这让我想起另一部电影《钢琴课》。里面没有湖,但有海。平静的海水,平静得如同艾达的表情。女主人公叫艾达,一个视钢琴为生命且与钢琴有着同样高贵气质的女人。她对钢琴的爱渗透出来,成为拒人千里的力量。她无法言语,但她的美与高洁已在她的钢琴声中,在她的倔强的眼神中,无法抑制地展现出来。她曾经那么地爱她的钢琴,甚至超过爱她的女儿,甚至不惜出卖自己的尊严,而当她将要赎回自己的钢琴时,却猛然发现,她真正需要的已不再是这架钢琴。于是她将钢琴丢进海里,也将被钢琴束缚着的自己丢进海里,永远沉入海底——换来的是艾达新的生命。
民族英雄威廉·华莱士高呼“Freedom!”的时候,我们看见他手中紧攥着他死去的妻子用过的手绢。当初他只是为妻子复仇,是英格兰贵族杀死了她的妻子。然而当复仇之火愈燃愈烈之时,他开始明白,他为的不只是她的妻子,而是所有苏格兰的人民。引用《英雄》中残剑的一句话:一个人的痛苦,在一个国家的痛苦面前便不再是痛苦。他在英格兰被处死,将他整个人生的价值推向了顶峰。
周渔之于仙湖,艾达之于钢琴,华莱士之于他妻子:虚构的人和事撞击着坚硬的真实。我们是否也曾思考过人生的意义?在这些不同的追求背后,有一条是共同的:充当自己最甘愿演绎的角色,选择自认为生命中最重要的部分。而这一切是否是最崇高的、最耀眼的,倒并不重要。
每个阶段,每个人可能会有不同的想法,追求的东西也在不停变化,最终的定夺取决于哪个能让你觉得最大程度上体现了你活着的意义,为你在这世上留下一个永恒的证明。有时对于人生的意义与价值预设的太多,反而会无所适从。很多太理性东西在这个时候都会牵拌住我们,捆绑住我们。周渔对另一个男人张强说:“不是你说的吗?心里有就有,心里没有才真的没有了。”艾达坚决地让人将钢琴扔进海里,把绑住钢琴的绳子的一头绕在自己脚上,沉进水中,但在就要窒息时,她突然解开绳索,游了上来。华莱士在敌人百般引诱他认罪时高呼的却是一声连英格兰国土都惊呆了的“Freedow”!他们的人生便就此记录下“人生”二字,这是两条平面的交线,从此走上了另一个平面。可能会更加艰难,但人生不正是艰难游历的过程吗?
在重重折叠的人生地图上,我们追求自己的人生——
我们的心中是否都已经有了自己的仙湖,还是仍然在寻找?你是准备一辈子寻找,还是已经知道你离仙湖有多远?
(指导教师:曹勇军)
曹文君创作谈:
阅读,有时候会令人中毒。在自己的阅读视野里,常常会有意拒绝流行和肤浅,时代的浮躁已经在不停的制造着垃圾,这种垃圾的存在,可以说充斥着我们的视听空间。米兰·昆德拉的沉思、川端康成的质感……常常使我迷恋,我行走在感性与理性的夹缝之间,在每一次的阅读之后,我总是想到了我们自己的生活状态,我总觉得有话要说,我就尝试着将这些边栏文字成文。
我存在,故我思考。我的思考,也在引领着我的存在。
江河中的故乡
董 夏 青 青
湘苑文学社简介
湖南长沙一中“湘苑文学社”有着光荣的历史:早在1915年“一中文学研究会”就创办了文学刊物《鸡鸣》。1919年创办《拓荒》,1929年创办《黑潮》,1931年创办《南风》,1933年创办《荒原》,1942年创办《嘤嘤》,1959年创办《一中文协》,1979年创办《作文选刊》,1990年创办《清源》,2001年创办《湘苑》。
名称虽代有更迭,人数虽从三四十人到一百余人不等,但一中重视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观念不变,建文学社团和办文学期刊的热情不变,孜孜以求,努力不懈。
(指导老师廖晨星)
晨曦
水域间明亮的晨光如水手的鱼叉戳破晨曦的沉寂,飞卷奔涌的沱江水渲染着人们正在苏醒的激情,不恋床上的女人蹲在岸边,在江水潺潺流过的青石板上搓洗着和沱江一样纯粹的衣裳。皮肤黝黑体格健壮的汉子行走在通往码头的石板路上,尔后,撑起了斑驳的木船。凤凰的日子便在不急不躁中延续开来。
沱江
古城的美丽是那样的卓尔不群,在四海漂泊的旅行家眼里,凤凰的景点不是零星散落的,而是一组组一串串,就像缀在一起光彩夺目的宝石,在成百上千年的风雨打磨、抛光后,放射出熠熠光彩,使人不忍去饱览,只能收紧目光小心翼翼的窥看。而把虹桥、万名塔、文昌阁、朝阳宫、大成殿、沈从文故居等一颗颗璀璨明珠串在一起的绳线,正是刚柔相济、哺育凤凰的母亲河——沱江。
迈着悠闲儒雅的脚步,行走在岸边光滑的石板路上,擦肩而过的是一个又一个、一拨又一拨浑身都是口袋、扛着三角架的摄影师,或蓄着胡须剃着光头肩背夹板的画师。这些如同蜜蜂在沱江两岸盘旋的艺术家,使出全身解数,抢占最佳地形,从不同角度采撷沱江的绝美精华。他们被江水的美丽陶醉着、感动着。同时,他们这支着装怪异、行踪飘忽不定的队伍,也让沱江平添诸多诱惑。
穿过北门,跳岩将沱江两岸紧紧链接在一起。水底簇簇密生的藻草在匆忙的暗流中舒然展放,白鹅在如丝绸一样平滑的水面上漂浮游弋,垂钓的老翁、孩童在江中抛撒着憧憬与希望,你来我往的游船穿梭于游泳者中间,河面上闪动、跳跃的细浪仿佛把沱江煮沸了。欢快、温馨、浪漫的水蒸气像山村黄昏时的炊烟,弥漫在古城的上空,久久不肯离去,使人不知不觉中进入了沈从文笔下的边城意境。
就是这从高山峡谷中奔泻而出、用一种舒缓明澈和宠辱不惊的态度流淌、且与古城人血液相溶的江水,赐予人们才华、精神、魂魄,才使凤凰人有着江水一样平和、宁静、从容、淳朴、坚韧的气质和性情。每一个喜欢沈从文作品的人,只要走近沱江,并用心的观察、感悟,就会找到大师文章中的人物胚子和生活场景。或许给你指路的奶奶正是翠翠,或许在码头摆渡的老人正是傩送。字里行间,沱江已成为小说深处最真实的布景。
吊脚楼
沱江铸造了一座与大地肌肤相亲、与江水相依为命的城。江水两岸的吊脚楼一脉传承了江水妥协、调和、谦让的秉性,仿佛是生命的活物。在凤凰游历的日子里,我时常不分昼夜独自跑到岸边观赏、审视、阅读那些生长在江中密密麻麻的吊脚楼。
隔岸站立凝望,吊脚楼像布阵的兵士组成的方阵,由高到低一字排开,横看横成行,竖看竖成行,严整中透出几分活泼。隔岸蹲身仰望,吊脚楼像魔术师设置的骨牌,你靠着我,我挨着你,你推我搡,静立中显露出倾斜。
隔岸侧面遥望,吊脚楼像江岸上搭建的古栈道。那些粗细不同,有高有矮的木柱,像一个个历经沙场的壮士,把坚挺的双腿插入江中,用有力的臂膀担当起了整个古城的重量。倘若把每个吊脚楼侧面的木板全部拆掉,人们可以体验在江流之上古栈道行走的滋味。
我试图从不同侧面观察吊脚楼,渴望以此解读它外观的内在的长生不老的密码。
怀着一分慌恐,一分悸动,一份虔诚,有一天我终于走近了它,零距离的欣赏它,触摸它,和它拉拉家常。
来到吊脚楼跟前,使我惊喜不已的是,边城先民建造的木质结构吊脚楼不但外观精美,而且更适合栖居,充分体现着凤凰先辈的审美情趣、建筑理念以及崇尚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吊脚楼错落有致,彼此间的缝隙、宽度、应和着天地的变化,岁月的流逝,自动调整着与地面的角度、关系。吊脚楼高高低低,此起彼伏,温柔细腻的细条,包裹着几许轻灵、几许柔情。那曲曲折折龟裂的木板,像涂了柏油一样乌黑。曾经漾动在表面上那一层流光溢彩的生命力,已经消失殆尽,剩下的只是暗淡、沧桑以及那内在坚韧魂魄。
凤凰人每天看着时光像江水一般不知疲倦地从吊脚楼枯瘦的支柱间流淌,转身,经过。木制身体的腐烂、湮灭便不可回避。但是,只要凤凰的秉性不脱离它单独存在,它就会比时间长寿!
窄巷
走在通往沈从文故居的窄巷里,仿佛一头撞入了时空隧道。仅仅为人类最基本的动作——走路而存在的石板路、悬挂在屋檐下的木制招牌、雕刻在窗棂上的漂亮的花格、还有重檐青瓦的老宅,使人霎时萌生踏错时空而进入了一个失传世界的错觉。古巷两旁的店铺透着色调平和的光线,门框上成串挂着草鞋和口感极佳的麻糖,像一根透明的丝线,绊住行人流动的思绪和目光。
巷边暗暗的角落里,偶尔钻出几条狗,尖利清脆而又无所事事的吠叫几声后,转身跑远。老人缓慢地从幽深的宅院里走出来,坐在树下清凉的暗影里,看着江水映射着天上的云影霞光。在这座古城里,时间变得无比缓慢,钟表显得多余,人生像戏剧那样富于诗意。
走进弥漫着淡淡芳香气息的沈从文故宅里,每时每刻都感受着文化与艺术的渲染。沈从文手稿那流畅、飞扬、洒脱的书法神韵,像一盘结实的根牢牢地揪住了驻足人心中的那片泥土。沈从文出生时的雕花木床,墙边简易的书架,刻着时间印痕的留声机,古老脱线的藤椅,还有厚实雅致的书桌。这些陈旧的摆设透过漫长的时空依然能够感染我们,似乎我们走入的不是一所故宅,而是一个记忆管辖的空间,里面库存着沈从文的一生。
出了沈宅,不觉已来到了窄巷深处。在这里我强烈的感觉到,某个人去楼空的深宅,某个隐没在繁枝后的祠堂,在堆积的历史沉淀物下面都埋藏着一个悠远的故事。民国总理熊希龄、政治生涯从凤凰开始的陈宝箴、陈三立父子,抗英民族英雄郑国鸿,还有田应诏、田兴恕、黄永玉……这一个个鲜活的名字,哪个不是从凤凰巷陌里走出来,尔后进入历史的大舞台?也许这是人们千里之外寻找这个群山环抱中小城的全部理由。但是,他们没有占据凤凰的整个灵魂,古城的主角、中心人物仍然是芸芸众生。在那些其貌不扬的窄巷里,我时常看到许多老翁在读史吟诗,许多老太太坐在自家门槛前纳鞋底、刺绣,他们的目光虽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