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期刊杂志电子书 > 啄木鸟 2010年第4期 >

第31章

啄木鸟 2010年第4期-第31章

小说: 啄木鸟 2010年第4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用手卡住了脖子活活扼死的。如果说这一情况尚在意料之中的话;接下来公布的另一情况就使人意外了:尸检发现谈雅仙已经怀孕两个月。 
  有人听了不无担心道:这当儿别岔出来另一个情杀情节;那就热闹了。程晓芝说怀孕情节我们先不去关注;还是按照四小时前定下的侦查方向进行情况汇总和分析。 
  各路人马在这四小时内对谈雅仙的邻居、家属、亲戚、朋友等进行了调查;获得的情况综合分析如下—— 
  谈雅仙死前大约两小时;刚从外面逛街回来;从其购买的东西来推测;她可能是去了南京路;因为她到家后就拿了两盒“泰康食品商店”包装的糕点送往娘家。 
  到了娘家后;谈雅仙原先说好要在那里吃饭的;还说可能晚饭也在娘家吃了。但是;当她母亲把午饭准备好后;她却突然说要出去一趟;是否回来吃午饭不一定。她母亲想让她先吃一点再出去;但她听都没听;步履匆匆地出门而去。 
  是什么原因促使谈雅仙改变主意匆匆出门呢?据侦查员对谈家包括印刷社的那三个工人在内的成员逐个交谈所获得的情况;这段时间谈雅仙无意间从父亲那里得知先前曾有公安局便衣前来调查“汪模”铅字之事。 
  那么;谈雅仙为什么在闻知上述情况后要改变主意;立刻离开娘家呢?专案人员估计是急于要向指使她偷拿铅字的幕后人报告“已经受到警方注意”这一重要信息;也就是说;她要赶紧发出警报。谈雅仙离开娘家后去了哪里?会见了什么人?侦查员循着从谈家到谈雅仙自己住所的路走了一遍;最后将注意力放到了沿途有电话机的地方。从时间上推算;谈雅仙不可能赶到某个地方去报警;然后再在死前大约一小时返回自己的住所。从其离开娘家到居委会主任在弄堂口遇到她的这段时间;只够她用不很快的速度步行一趟。但她改变主意不吃午饭而突然离开娘家显然不是为了赶回自己的住所;所以;符合情理的解释应该是:她赶紧离开娘家;在离娘家不远的某个有电话机的地方停下来;借用人家的电话机向指使她偷拿铅字的幕后人报了警。 
  报警之后;那位幕后人给谈雅仙下达了指令:我们立刻见面!地点:你的住所! 
  于是;谈雅仙就往回赶;在弄堂口她遇到了居委会主任。她回家后不久;那个幕后人或者受幕后人指使的人来到谈雅仙的住所;从现场桌子上的茶杯看;谈雅仙当时还沏了茶款待来人;而来人对于那杯上好的杭州龙井茶却没有兴趣;他感兴趣的是女主人谈雅仙的性命!于是;谈雅仙就被来人卡住脖子扼死了。 
  凶手大白天登门;是很容易受到谈雅仙的邻居注目的;但这仅仅是通常而言。所谓通常;就是一般情况下。既然有一般情况;相对来说也就得允许特殊情况出现;此刻专案组遭遇到的就是这种特殊情况;侦查员反复向谈雅仙的邻居包括弄堂口修鞋的小皮匠、卖糖炒栗子的小贩等人询问下来;竟然没有谁对此有印象。来也不见;去也不见;就像是隐身人似的。 
  这样说来;线索就遗憾地中断了吗? 
  不!专案组找到了一个新的调查方向:电话!既然谈雅仙在离开娘家后给幕后人打过电话报警;那么就可以通过这个电话寻找对方的线索。 
  当然;这必须得有一个前提:知晓谈雅仙是用哪部电话机拨打了报警电话;然后通过电话局进行查摸。 
  侦查员小常、小赵两人从谈雅仙娘家出门开始;对沿途有电话机的商店、工厂(当时上海街头还没有安装公用电话)逐家进行查访。查访到第十五家大昌五金行时;终于得知谈雅仙借用过他们的电话。 
  案情分析到这里;其他都已经不重要了;程晓芝下令立刻派两名侦查员前往电话局调查主叫号码是大昌五金行的那部电话机所拨打的号码。 
  电话局提供的情况是:在那个特定的时间里大昌五金行的电话机是打给邑庙区的一家旅社的;这家旅社名叫长风旅社;是一家私营旅馆。 
  当晚八点多;专案组副组长寿汝君带领三名侦查员;在邑庙公安分局两名警员的陪同下;以治安巡查为名来到了长风旅社。先看唯一的那个电话机的号码;果然是大昌五金行的电话机所拨打过的号码。然后就让旅社老板把中午有可能接听电话的旅社人员找来。老板不知发生了什么事情;说他中午不在旅社;出去参加一个朋友的饭局了;旅社账房张先生当时在;估计应该是张先生接听的电话。 
  账房先生来了;说他中午确实接听了一个女人打来的电话;是请旅客钱先生听电话;他让茶房去叫了钱先生。钱先生听电话时间很短;只“嗯嗯”了两声;又说了句“你在家等着;我这就过来”就挂断了。 
  侦查员交换了一个眼色;寿汝君说那位接听电话的钱先生此刻还在你们这里住着吗? 
  账房先生说钱先生下午已经结了账离开了;是茶房阿蔡帮他拎了皮箱出门的。于是就叫来阿蔡询问;茶房说那时大约是下午四点钟;钱先生在旅社门口叫了一辆三轮车走的;我听见他上车后对车夫说:“去北站!” 
  这一说;账房先生又补充了一点:“钱先生接听过那个女人打来的电话后就出门了;不一会儿返回;打了个电话让北站售票处给他送一张傍晚去南京的车票来。三点钟左右;他订的车票送来了;是当着我的面付的款。” 
  寿汝君听得很仔细;想了想问道:“张先生你说的‘不一会儿就返回’的这个‘不一会儿’;大约有多长时间?” 
  账房先生仰脸略略一想:“也就我抽了支香烟的时间吧。” 
  “那位钱先生是几时住进来的?” 
  账房先生在住店登记上翻阅了片刻;指着上面的一行登记:“他是7月13日住进来的。” 
  侦查员一看;这位钱先生名叫钱闻茗;持安庆市富运商行的证明(登记注明着该“证明”有安庆市公安分局证明其真实性的签章)入住长风旅社的;至今已有两个多月。 
  旅社老板已经隐隐意识到这位钱先生可能不是良民;担心警方跟他过不去;在一旁小心翼翼解释说;这位客人入住后;派出所和分局在对旅社进行例行治安检查时曾几次对他进行过询问;还查看过他的证明;没有发现他有什么问题。我也跟他闲聊过几次;他告诉我他是商行的店员;负责采购工作;这次到上海来是为了采购小商品和五金件;因为商品供应紧张;不能很快就采购到;老板吩咐他长住上海;抢购一批是一批。 

10 

   





11




  这位钱先生多大年龄?是怎么模样的一个人?说话口音? 
  哦!他大约三十五六岁样子;中高个子;长相斯文;白净长脸;眉毛比较浓;说话操国语官话;不过听得出有时会夹一点浙江口音。 
  专案组连夜举行案情分析会;对钱闻茗的情况进行了分析;认为谈雅仙之死跟其肯定有关系;但他并非是直接杀谈的凶手;因为账房先生说的抽一支烟的时间是无法完成从邑庙区赶到榆林区杀了人再返回旅社的;估计他让谈雅仙等候在家;自己出去通过电话或者直接向待在附近的同伙下达了杀人灭口的命令。看来此人是这伙敌特分子的头目;反标系列案显然是在他的主持下进行的。 
  据旅社方面反映;钱闻茗下午已经去了南京;现在需要作出决定:是否立刻赴南京追踪此人? 
  这时;侦查员周清扬忽然亮出了一个观点:这个钱闻茗很有可能就是谈雅仙的丈夫朱大业!为什么?一是因为法医尸检时发现谈雅仙怀有两个月的身孕;二是有群众向派出所反映过朱大业是国民党特务。 
  周清扬的观点一提出;马上引起了全体侦查员的重视。程晓芝下达命令:派人前往谈雅仙住处、娘家调取其夫朱大业的照片;并立刻派车前往邑庙区把长风旅社的老板、账房、茶房请来。 
  照片很快就取来了;一共找到了十二张;有朱大业的单独照;也有包括结婚照在内的合影。专案组又找来一些其他照片;也是有合影有独影;混在一起。等候了一会儿;长风旅社那三位被请过来了;请他们分别予以辨认。结果都是一眼就认定那个名叫钱闻茗的旅客就是朱大业。 
  这样;侦查工作就取得了一个重大突破。程晓芝说咱们不如暂缓去南京追捕朱大业;还是先立刻着手访查朱大业的家属吧;看看朱家在上海和外地有些什么社会关系。 
  寿汝君带了三名侦查员前往徐汇区朱大业家的管段派出所了解朱大业以及朱家的情况。派出所方面并不知晓他们的管段里曾经住过一个叫朱大业的人;这并不奇怪;因为朱早在1942年结婚后不久就已把户口迁到榆林区去了;因此民警当然就谈不上提供此人的什么情况。 
  那么朱家呢?朱家的情况倒是可以提供的:一对老夫妇;都已年过七旬;男主人原先是做中医的;其妻是家庭妇女;家里还住着已经结婚的另一儿子朱大方一家四口。至于朱家的社会关系;因为这家不是被警方内部关注的对象;所以没有调查过。 
  侦查员于是就决定登门拜访;直接向朱家人了解。 
  这时已是早上七时;谁也没有想到;他们的运气竟然这么好:走进朱家院子;迎面有个男子正要出门;跟侦查员劈面相遇的一瞬间;对方眼睛闪过一道惊慌。寿汝君马上作出反应;大喝一声:“朱大业!” 
  对方没有反应;但不安的眼神是无法掩盖的。于是立刻被扭住;当下押解市局。 
  朱大业在上海待了将近三个月的时间没有白过;他除了主持制造了反标系列案;还通过看报学习了共产党的政策;一进局子马上表示“愿意彻底交代”。 
  原来;朱大业早在1939年就已经参加了国民党“中统”局在上海的地下组织。平心而论;当时他倒是一个热血青年;参加“中统”是为了抗日;也确实做了些抗日秘密工作。当时;朱大业的公开身份是经商;他一边做生意一边做特工;双料角色都很到位。但是;由于朱大业不会钻营;也不会抢功;所以在上峰眼里似乎一直是一个小角色。直到1945年年初;情况才有了改观。 
  国民党的“中统”局;名称几经改变;直到1938年3月;才定名为“中央党部调查统计局”;也就是“中统”简称的由来。从1928年开始;这个特务机构的“掌门人”一直是老牌特务徐恩曾。1945年1月;徐恩曾因犯事而被蒋介石下令罢免;局长改由叶秀峰担任。 
  徐恩曾下台前几个月;曾要求在沦陷区从事秘密活动的“中统”特工将地下工作情况写成材料;集中到总部;准备编教材用。朱大业是大学肄业生;上司就让他写了其中的一篇。这份材料交上去后;徐恩曾还没看就下台了;叶秀峰接替了徐恩曾的工作后;对朱大业写的这份材料很是欣赏;认为朱是一个人才;于是就下令“中统”上海区对朱大业予以保护;能够不委派任务的就不委派。不久;日本投降了;叶秀峰主持的“中统”局迁回南京后;举办了一期特工干部培训班;朱大业被点名前往参加。培训班结束后;朱大业被委为“中统”局上海区的一名科长;负责收集中共情报。 
  到了1947年下半年;蒋介石又指令“中统”局缩小编制;改组为“中央党员通讯局”。1949年4月;国民党政府南逃广州;这个机构又被指令改称“内政部调查局”;改由季源溥为局长。但是;由于习惯原因;人们通常还是将该特务机构称为“中统”。当时;朱大业已经去了香港;生意当然不做了;特工仍旧在当;但由于欣赏他的叶秀峰已经调离“中统”;所以升迁无望;情绪沮丧。 
  这样到了1949年6月1日;朱大业忽然接到命令让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