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期刊杂志电子书 > 杂志#2005读者合订本 >

第114章

杂志#2005读者合订本-第114章

小说: 杂志#2005读者合订本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可能的。

  正因为瑞士对教育的高标准要求,一个仅有700万人口的小国,不仅出了16个诺贝尔奖金得主,而且孕育了世界一流水平的金融、旅游、酒店、机床、钟表、电子和仪器等行业。

  在瑞士,全社会对各行各业的重要性都有共识,没有偏见。各工商企业、行政机构、甚至个体劳动者都愿意出资搞培训,以保证本行业后继有人,兴旺发达。实际上,徒工学校出来的人照样可以鹏程万里。瑞士最大的银行——联合银行的大老板施图德尔就是徒工学校出身。据统计,在日内瓦,75%的老板均出自徒工学校。

  本文摘自《读者》2005年第13期









谁在惦记着你
  作者:刘继荣

  快下班的时候,我无缘无故地喷嚏连连,同事说,谁在惦记着你呢?

  窗外没有阳光,天空是制服般的冷灰,连微笑也是公式化的,谁在惦记着我呢?

  谁会惦记着你所在的那个城市的气温,谁会惦记着你很久以前说过的一句话,谁会惦记你是不是不开心,又是谁惦记着你在深夜里发一个短信给你?

  想起一个人,一个许久没有联系过的朋友她曾经说过我不美丽,也不勤劳,也不勇敢,可是我善良,我是她从任何搜索引擎上也有搜不到的好友人选。

  上大学时,她在我的下铺,不爱说话,每次我感冒都会从下面缓缓升起一个杯子,是我最讨厌的温吞白开水,然后是更令我厌恶的各种颜色的药片,喝光水,把药就顺手夹在床头一本同药一样的枯燥的书里。后来我偶尔打开那本书,里面黄黄白白的小药片那么精致而玲珑,那些经年的药片,像是当时没有认真看后来才读懂的留言,整本都有清淡的药香,一下子,鼻子酸,眼睛也酸,忽然就有了感冒的症状,才知道,感冒实在是一种幸福的滋味。

  日子如流水一样地过,奔波在烟火红尘里,永远地忙忙碌碌,不知不觉间,我们在人海里走散了,失去了彼此的消息,可是我们仍然牵挂着她,相信 她也一定会惦记着我,那些曾经从心底开出的花儿,在匆匆的流年里会老去,所有的花瓣都飘零之后,却留下了一粒粒晶莹的种子在某一个不能预见的日子,繁花会开满光阴的两岸。

  窗外已经开始飘雪,细碎的沙粒一般的雪,满天满 地无处不在。

  也许惦记着我的是年迈的双亲吧?他们打电话来永远是那几句:家里都好,你很忙,不要惦记我们。可是他们却一直一直的惦记着我。

  雪大起来了,大片的雪花旋转着飘 飞着,落下来,落下来,纤巧的娇憨的落花,厚厚地堆积着,它傻傻的只会爱,所以才不会碎,不会痛。

  “刘继荣,刘继荣!”谁在大雪里锐声叫我的名字,我连忙答应着,随即一个小小的身影冲了过来,我的儿子已经泣不成声:“你的手机怎么总是联系不上?预报今天有寒流,有大雪。以为你跌倒在雪地里,你怎么会这样?刚才我喊妈妈,那么多妈妈都跑过来,我只好叫你的名字。”自从我生一场大病之后 ,他常常是天气预报的热心小观众,关照我添减衣服,而且关照好自己不要感冒,有时候他絮絮叨叨地告诫我的时候,我真的会怀疑他是不是只有十岁。

  “要过马路了,小心车!”那么熟悉的声音。我过马路的时候,永远都是让人担忧的心不在焉,最早是父母无数次地叮嘱我,并且不辞辛苦地送我去学校,后来在外地上学的时候,总是好朋友挽住我的臂,和我一起过去。再后来是老公紧抓住我的一只手,现在他到外地了,我的孩子又抓住我的手,他第一次焦灼地喊的是:汽车;小心啊,快让开!我妈妈要过马路了!

  仿佛我是一辆坦克,一不小心就会把别人的车撞坏。他喊得那么响,匆匆过往的行人,淡漠的脸上都 有了明亮的笑意,

  北国的寒风是锐利的,儿子拿出一条长长红围巾给我系上,那是他亲自为我挑选的。

  路灯亮起来了,数不清的雪花舒展着玉色的小翅膀,满世界飞舞,我们仿佛走在涌动的花海中,整个天地间都 是令人恍惚的落了又开的繁华。

  本文摘自《读者》2005年第13期









孙中山临终的日子
  作者:陈光中 

  带病北上

  1924年,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之后,邀请孙中山北上共商国是。尽管当时政局动荡、情况复杂、形势严峻,孙中山还是由宋庆龄陪同冒险北上,试图为实现国家统一寻找出路。

  在孙中山北上途中,北京的政局发生了很大变化。军阀段祺瑞、张作霖进入北京,成立了“中华民国临时执政府”,段祺瑞当上了“总执政”,而冯玉祥却被排挤到张家口去了。

  到达天津的当天晚上,孙中山突发高烧,肝痛剧烈,颓然病倒了。12月31日,他剩坐的专列驶进北京前门车站。由于病情严重,孙中山暂时住进北京饭店,以便治疗。经德国医生主持会诊,认为是肝脓肿,然而治疗十数日,并无好转,反而发现眼睛出现黄疸迹象。

  病入膏肓

  1925年1月26日,孙中山被送进协和医院手术室。当医生打开他的腹腔时,惊讶地发现“肝部坚硬如木,生有恶瘤”,立即取出活体标本进行化验,结论是肝癌。

  经过对吸出脓液的化验分析,医生认为,孙中山的病至少有10年以上的历史了。医院院长刘瑞恒本是孙中山的好友,亲自写信给孔祥熙,请他转告孙中山的家属及国民党人士,孙先生为肝癌最末时期,生存无希望。这封信等于是宣布了孙中山的死讯。2月18日,孙中山乘特备汽车缓行至铁狮子胡同的临时行辕,在那里度过了他一生的最后时刻。

  最后时刻

  2月24日,经党内同志建议,决定请孙中山签署遗嘱。下午3时,孙科以及宋子文、孔祥熙、汪精卫等人齐聚病榻之侧,聆听孙中山的最后指示,并由汪精卫等人起草了遗嘱。就在孙中山执笔行将签字的时候,突然听到宋庆龄在旁边的房间里悄声抽泣,他不禁一阵心酸。结婚10年来,宋庆龄始终与他生死相依,患难与共。在他病危之际,她日夜守护,在绝望之中还始终存有一丝幻想,希望他能奇迹般地康复。他不忍让她伤心,犹豫片刻,终于还是放下了钢笔。25日,孙中山的身体愈见衰弱,“惟神志仍极清明”。第二天,状况更加不好,开始出现严重的肝腹水,无药可救了。

  这些天来,宋庆龄一直处于极度痛苦之中,眼看着丈夫一天天在离自己远去而又束手无策。3个多月来,她食不甘味,寝不安席,几乎是衣不解带、寸步不离地守候在孙中山身边。在这最后的时刻,她反而十分镇定,带领大家来到孙中山的病榻前。孙中山这时神志十分清醒,命人取来早已拟好的遗嘱。由于身体十分虚弱,他的手抖得几乎握不住钢笔,宋庆龄轻轻托着他的手腕,在文件上签下了他的名字“孙文”。

  他签署的第一份文件是“国事遗嘱”:

  余致力国民革命凡四十年,其目的在求中国之自由平等。积四十年之经验,深知欲达到此目的,必须唤起民众及联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

  现在革命尚未成功,凡我同志,务须依照余所著《建国方略》、《建国大纲》、《三民主义》及《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继续努力,以求贯彻。最近主张开国民会议及废除不平等条约,尤须于最短期间促其实现。是所至嘱!

  第二份文件是“家事遗嘱”:

  余因尽瘁国事,不治家产。其所遗之书籍、衣物、住宅等,一切均付吾妻宋庆龄,以为纪念。余之儿女已长成,能自立,望各自爱,以继余志。此嘱。

  第三份文件是《致苏联遗书》,是写给“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大联合中央执行委员会亲爱的同志”,由孙中山用英语口述。他充满感情地说:

  我在此身患不治之症,我的心念此时转向于你们,转向于我党及我国的将来。……亲爱的同志,当此与你们诀别之际,我愿表示我热烈的希望,希望不久即将破晓,斯时苏联以良友及盟国而欣迎强盛独立之中国,两国在争世界被压迫民族自由之大战中,携手并进,以取得胜利。谨以兄弟之谊,祝你们平安!

  在弥留之际,孙中山叮咛儿子孙科和女婿戴恩赛要善待宋庆龄。他还嘱托何香凝,要“善视孙夫人,弗以其夫人无产而轻视。”何香凝垂泪说道:“我当尽我的力量来爱护孙夫人。”孙中山紧紧握住她的手,说:“廖仲恺夫人,我感谢你……”

  3月11日晚,孙中山陷入深度昏迷之中,他还在喃喃自语:“和平……奋斗……救中国……”12日凌晨痰忽上涌,口不能言,家人及同志环立于病榻旁边怀着无比的悲痛与他告别。1925年3月12日上午9时30分,孙中山的心脏停止了跳动。

  告别英灵

  当天中午12时30分,覆盖着国民党党旗及中华民国国旗的孙中山遗体被送抵协和医院。经手术取出内脏化验,证实孙中山肝癌属实,同时还发现胆囊内有6块结石,说明他已经被病痛折磨许久了。

  3月15日,遗体经防腐处理完毕,请宋庆龄及其他亲属探视,宋庆龄抚着孙中山的遗体放声大哭,其他人也莫不下泪。上午10时,开始装殓,孙中山的遗体身着大礼服、头戴礼帽、足穿皮靴,被移入棺内。棺为椭圆形,上方有玻璃棺盖,以便公众吊唁时瞻仰。

  那已是3月中旬,本应是春暖花开的季节,但15日这天突降大雪,似乎上苍也为伟人的去世而感到悲哀。许多人冒雪前往医院,希望瞻仰孙中山的遗容。

  3月19日上午,孙中山的遗体被送往中央公园社稷坛大殿,沿途自发送葬的民众多达12万人,自协和医院至中央公园沿途几乎没有空地,以致交通为之阻塞。维持秩序的士兵均将枪托向上、枪口向下,以示哀悼。航空署还派出3架飞机,在沿途低空飞行。盛放孙中山遗体的棺椁被安置在社稷坛大殿正中,上悬其遗像及“有志竟成”的横匾,两旁悬挂着“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的对联,棺上覆盖着青天白日旗。当晚,宋庆龄及其他家属就在灵堂内用黑布幔隔出的一角度过了一个不眠之夜。

  根据治丧处的日程安排,3月23日由在京的国民党党员公祭;24、25日为政府机关、各界代表及外宾公祭;26日各学校公祭。自27日开始,公园开放,任民众公祭。本来每天开放的时间是自上午10时至下午4时,因为前往吊唁的人数太多,只得延长至晚6时止。3月29日是星期日,来宾竟达十余万。

  暂厝西山

  关于孙中山的安葬方式及地点,也有很曲折的故事。孙中山生前曾经表示过,希望去世后能够葬在南京。那恰恰是在13年前,即1912年4月1日,孙中山辞去临时大总统职务,卸去官职,他感到一阵轻松。当天,他在卫士陪同下到南京郊区的紫金山打猎。在南山的半山寺附近临时休息,孙中山环望四周,见天高云低,山清水碧,松柏繁茂,景色宜人,不禁赞道:这可真是一个好地方,我死后如果能葬在这里就好了。国民政府决定遵照他的遗愿,将南京紫金山选为墓地,孙中山刚刚逝世,便立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