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中医古典电子书 > 103-华佗神方 >

第4章

103-华佗神方-第4章

小说: 103-华佗神方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葛,按之益坚曰病。来如转索,辟辟如弹石曰死。又肾脉但石,无胃气亦死。肾有水则腹大 
脐肿,腰重痛不得溺,阴下湿。如牛鼻头汗出,是为逆寒,大便难。肾病手足冷,面赤目黄, 
小便不禁,骨节烦痛,小腹结痛,气上冲心,脉当沉而滑,今反浮大缓;其色当黑,今反黄 
;其翕翕少气,两耳若聋,精自出,饮食少,便下清,脉迟可治。冬则脉沉而滑曰平,反大 
而缓,是土克水,不可治。反浮涩而短,肺乘肾,易治。反弦而长者,肝乘肾,不治自愈。 
反浮大而洪,心乘肾,不为害。肾病腹大体重满,咳嗽汗出憎风,虚则胸中痛,阴邪入肾, 
则骨痛腰痛,上引脊背疼,遇房汗出,当风浴水,久立则肾病。又其脉急甚,则肾痿瘕疾, 
微急则沉、厥、奔豚、足不收;缓甚则折脊,微缓则洞泄食不化,入咽还出。大甚则阴痿, 
微大则石水起脐下,其肿 而上至胃者死;小甚则洞泄,微小则消瘅,滑甚则癃 ,微滑 
则骨痿,坐弗能起,目视见花。涩甚则大壅塞,微涩则痔疾。又其脉之至上坚而大,有脓气 
在阴中及腹内,名肾瘅,得之因浴冷水,脉来沉而大,坚浮而紧,手足肿厥,阴痿腰背疼, 
小肠心下有水气,时胀满洞泄,此皆浴水中身未干而合房得。虚梦船溺人得,其时梦伏水中, 
盛实则梦临深投水中。肾胀则腰痛满引背,帙帙然腰痹痛。肾病夜半愈,日中甚,晡则静。 
肾生病则口热舌干,咽肿上气,噎干及烦而痛。黄胆肠病久不愈,则腿筋痛,小便闭,两胁 
胀满目盲者死。肾之精彻脊与腰相引而痛,饥见饱减。又肾中寒结在脐下也,肾脉来而细软, 
附于骨者是也。又目黑目白,肾已内伤,八日死。又阴缩小便不出,或不快者亦死。又其色 
青黄,连耳左右,其人年三十许,百日死。若偏在一边,一日死。实则烦闷,脐下重。热则 
舌干口焦,而小便涩黄。寒则阴中与腰背俱疼,面黑而干,哕而不食,或呕血是也。又喉鸣 
坐而喘咳血出,亦为肾虚,寒气欲绝也。寒热虚实既明,稍详调救,即十可治十,全生之道 
也。 

卷一
一○二六·论胆虚实寒热生死逆顺脉证之法
属性:胆为中清之府,号曰将军,决逆顺于此焉。能喜怒刚柔,与肝为表里,足少阳是其经也。 
虚则伤寒,寒则恐畏,头眩不能独卧。实则伤热,热则惊怖,精神不守,卧起不宁。又玄水 
发其根在胆。又肝厥不已,传邪入胆,呕清汁。又胆有水,则从头肿至足,又胆病则口苦太 
息,呕宿汁,心中澹澹,恐人将捕之,咽仲介介然数唾。又胆胀则口苦,舌下痛太息,邪气 
客于胆,则梦讼斗。其脉诊在左关上浮而得之者,是其部也。胆实则热,精神不守。胆热多 
睡,胆冷则无眠。又关上脉阳微者胆虚,阳数者胆实,阳虚者胆绝也。 

卷一
一○二七·论小肠虚实寒热生死逆顺脉证之法
属性:小肠为受盛之府,与心为表里,太阳是其经也。心与小肠绝者,六日死。绝则发直如麻, 
汗出不已,不得屈伸者是也。又心病久则传小肠,小肠咳则气咳一齐出也。小肠实则伤热, 
热则口疮,虚则伤寒,寒则泄脓血,或泄黑水,其根在小肠。又小肠寒则下肿重。热久不出, 
则渐生痔疾。若积多发热则上病,若气多发冷,则腰下重,食则窘迫而难,是其候也。小肠 
胀则小肠引指疼,厥则邪入小肠,梦聚并邑中,或咽痛颔肿,不可回首,肩如杖,脚如折。 
又左手寸口阳绝,是无小肠也,六日死。病则脐腹小,腹中有疝瘕也。右手寸口实大也,小 
肠实也,有热则小便赤涩。又小肠实则口疮,身热去来,心中烦满体重。又小肠主于舌之官 
也,和则能言,而机关利健,善别其味。虚则左寸口脉浮而微,软弱不禁。按病惊狂,无所 
守下,空空然不能语者是也。 

卷一
一○二八·论胃虚实寒热生死逆顺脉证之法
属性:胃者腑也,又名水谷之海,与脾为表里,为人类之根本。胃气壮则五脏六腑皆壮,足阳 
明是其经也。胃气绝,五日死。实则肿胀便难,肢节疼痛,不下食,呕吐不已。虚则肠鸣胀 
满,汗出滑泄。寒则腹中痛,不能食冷物。热则面赤如醉人,四肢不收,夜不安眠,语狂目 
乱,便硬者是也。痛甚则腹胁胀满,吐呕不入食。当心上下不通,恶闻食臭,嫌人语,振寒 
喜伸欠。胃中热则唇黑,热甚则登高而歌,弃衣而走,颠狂不定,汗出额上,衄不止。虚则 
四肢肿满,胸中短气,谷不化而消也。胃中风则溏泄不已,胃不足则多饥不消食,病患胃不 
平,且中病渴者不能治。胃脉坚而长,其色黄赤,病折腰,其脉软而散。病食痹,关上脉浮 
大者虚也,浮而短涩者实也;浮而微滑者亦虚,浮而迟者寒也,浮而数者热也。虚实寒热生 
死之证,察其脉理,即成神妙也。 

卷一
一○二九·论大肠虚实寒热生死逆顺脉证之法
属性:大肠者,肺之腑也,为传送之司,号监仓之官。肺病久则传入大肠,手阳明是其经也。 
寒则泄,热则结,绝则利下不止而死。热极则便血。又风中大肠则下血。又实热则胀满,大 
便不通。虚寒则滑泄不定。大肠乍虚乍实,乍来乍去,寒则溏,热则垢,有积物则发热栗而 
寒,其发渴如疟状,积冷痹痛,不能久立,痛已则泄,积物是也。虚则喜满咳喘咽中如核妨 
矣。 

卷一
一○三○·论膀胱虚实寒热生死逆顺脉证之法
属性:膀胱者,津液之府也,与肾为表里,号水曹椽,名玉海也。足太阳是其经也。总通于五 
腑,所以五腑有疾,即应膀胱,膀胱有疾,即应胞囊。小便不利,热入膀胱则甚,气急而小 
便黄涩也。膀胱寒则小便数而清白。又石水发则根在膀胱,腹胀大者是也。又膀胱咳而不已, 
则传之三焦,肠满而不饮食也。然上焦主心肺之病。人有热则食不入,寒则精神不守,泄利 
不止,语声不出也。实则上绝于气不行也,虚则引气入肺。其三焦之气和,则五脏六腑皆和, 
逆则皆逆。膀胱中有厥阴气,则梦行不快,满胀则小便不下,脐下重闷。或有痛绝,则三日 
死,死鸡鸣也。 

卷一
一○三一·论三焦虚实寒热生死逆顺脉证之法
属性:三焦者,人之三元之气也,号曰中清之腑,总领五脏六腑,营卫经络,内外左右上下之 
气也。三焦通则内外左右上下皆通,其于用身灌体,和内调外,荣左养右,导上宣下,莫大 
于此也。又名玉海,水道上则曰三管,中则曰霍乱,下则曰走哺,名虽三而归一,有其名而 
无其形也。亦号曰孤独之腑,而卫出于上,营出于下。上者络脉之系,中者经脉之系,下者 
人气之系也。亦又属膀胱之宗,始主通阴阳,调虚实呼吸,有病则苦腹胀气满,小腹坚,溺 
不得便而窘迫也。溢则作水,留则为胀,手少阳是其经也。又上焦实热,则额汗出,能食而 
气不利,舌干口焦,咽闭之类,腹胀胁肋痛。寒则不入食,吐酸水,胸背引痛,噎干,津不 
纳也。实则食已虚,虚则还出,膨胀而不纳。虚则不能制下,遗便溺头面肿也。中焦实热则 
上下不通,腹胀喘咳,下气不上,上气不下,关格而不通也。寒则下痢不止,食欲不消。中 
满虚则肠鸣膨胀也。下焦实热,则小便不通,大便难,若重痛也。虚寒则大小便泄下不止。 
三焦之气,和则内外和,逆则内外逆,故以三焦为人之三元气,不亦宜乎。 

卷一
一○三二·论痹
属性:痹者,风寒暑湿之气,中于脏腑之谓也。入腑则病浅易治,入脏则病深难治。有风、寒、 
湿、热、气及筋、骨、血、肉、气之别。大凡风寒暑湿之邪,入于心者,名曰血痹;入脾者 
名肉痹;入肝者名筋痹;入肺者名气痹;入肾者名骨痹,感病则一,其治乃异。痹者闭也, 
五脏六腑,感于邪气,乱于真气,闭而不仁也。又痹病或痛痒,或淋或急,或缓而不能收持, 
或拳而不能舒张,或行立艰难,或言语謇涩,或半身不遂,或四肢拳缩,或口眼偏斜,或手 
足欹侧,或行步而不言语,或不能行步,或左偏枯,或右壅滞,或上不通于下,或下不通于 
上,或左右手疼痛,或即疾而即死,或感邪而未亡,或喘满而不寐,或昏昧而不醒。种种诸 
证,出于痹也。 

卷一
一○三三·论气痹
属性:气痹者,愁思喜怒过则气结于上。久而不消则伤肺,伤肺则生气渐衰,而邪气愈胜。留 
于上则胸腹痹而不能食,注于下则脚肿重而不能行,攻于左则左不遂,冲于右则右不仁,贯 
于舌则不能言,遗于肠则不能溺,壅而不散则痛,流而不聚则麻,真经既损,难以医治。邪 
气不胜,易为痊愈。其脉右手寸口沉而迟涩者是也。宜节忧思以养气,慎怒以全真,最为良 
矣。 

卷一
一○三四·论血痹
属性:血痹者,饮食过多,怀热大盛,或寒折于经络,或湿犯于营卫,因而血搏,遂成其咎。 
故使血不能荣外,气不能养内,内外已失,渐渐消削。左先枯则右不能举,右先枯则左不能 
伸,上先枯则上不能制下,下先枯则下不能克上。中先枯则下不能通疏,百证千状,皆失血 
也。其脉左手寸口脉结而不能流利,或断绝者是也。 

卷一
一○三五·论肉痹
属性:肉痹者,饮食不节,膏粱肥美之所为也。脾者肉之本,气以食,则肉不荣,皮肤不泽, 
则纹理疏。凡风寒暑湿之邪易为入,故久不治则为肉痹也。肉痹之状,其先能食,而不能充 
悦,四肢缓而不收持者也。其右关脉按举皆无力,而往来涩也。宜节饮食以调其脏,常起居 
以安其脾,然后根据经补泻,以求其愈也。 

卷一
一○三六·论筋痹
属性:筋痹者,由怒叫无时,行步奔急,淫邪伤肝,肝失其气,因而寒热所客,久而不去,流 
入筋会,则使人筋急而不能舒缓也,故名曰筋痹。宜活血以补肝,温气以养肾。然后服饵汤 
圆,治得其理,合自瘳矣。不然则害人,其脉左关中弦急而数,浮沉而有力也。 

卷一
一○三七·论骨痹
属性:骨痹者,乃嗜欲不节伤于肾也。气内消则不能关禁,中上俱乱,三焦之气,痞而不通, 
饮食糟粕,精气日衰,邪气妄入,上冲心舌,其候为不语;中犯脾胃,其证为不充;下流腰 
膝,其象为不遂;旁攻四肢,则为不仁。寒在中则脉迟,热在中则脉数,风在中则脉浮,湿 
在中则脉濡,虚在中则脉滑,其证不一,要在详明耳。 

卷一
一○三八·论治中风偏枯之法
属性:人病中风偏枯,其脉数而面干黑黧,手足不遂,言语謇涩。治之奈何?在上则吐之,在 
中则泻之,在下则补之,在外则发之、温之、按之、熨之。吐谓出其涎也,泻谓通其塞也, 
补谓益其不足也,发谓发其汗也。温为驱其湿也,按谓散其气也,熨谓助其阳也。治各合其 
宜,安可一揆,在求其本。脉浮则发之,滑则吐之,脉伏而涩则泻之,脉紧则温之,脉迟则 
熨之,脉闭则按之,要察其可否,故不能揆治者也。 

卷一
一○三九·论五疔状候
属性:五疔者,皆由喜怒忧思,冲寒冒热,恣饮醇酒,多嗜甘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