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期刊杂志电子书 > 当代-2006年第4期 >

第39章

当代-2006年第4期-第39章

小说: 当代-2006年第4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还有一些人,他们以亲历者身份说了一些耳闻目睹的事情,但是他的所见所闻很可能是局部的,片面的,甚至是假象。比如,黄河决口时,下游皖、苏地方政府都提前发出泛水警报,动员老百姓紧急疏散,而上游河南正在打仗,所以损失最为严重。当时我在河南,对河南灾情有所了解,但是不大清楚安徽和江苏的损失情况,如果我硬要拿河南去推论全国,那就是以偏概全嘛。 
  卢老说,灾情发生后,后方各省纷纷伸出援助之手,形成声势浩大的赈灾活动。政府号召全国人民勒紧裤带,边打仗边赈灾,可谓同舟共济万众一心,这难道不是抗战精神?不是血肉长城?老人忽然指着自己的儿子说,像你们这些当过知青的人,你们人人都是亲历者,但是你们能以自己的经历去代替别人么?抗战也一样,你应该说清楚,哪些是你听来的,哪些是你看见的或者经历的,不要笼统混为一谈。 
  老人还告诫我说,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一些有影响的人物以当事人身份说了许多违心的假话,他们的个人回忆录往往不是从历史真实出发,而是为了服从政治和个人利益需要。这些假话被当作了真实的证据,于是历史就变了样。如此例子数不胜数,不管这些人主观意愿如何,客观上却在误导读者,制造历史的歧义。 
  我认为读解这位可尊敬的老人需要时间,就像我们认识自己须得等到我们变成历史之后。老人的告诫令我警醒,我意识到历史可能永远没有真相,正是因为岁月不可重复,我们人人都在努力为历史涂抹一笔个人色彩,从而有可能把历史变成一座迷宫。我今天所作之全部努力,不过就是透过无数纷繁的表面现象去捕捉一种我认为最接近历史本质的“可能性”而已。 
   
  2 
  按照大本营电令,花园口方向的掘堤任务应由万福麟第五十三军负责执行。第五十三军前身就是张学良东北军,自“西安事变”后遭受重创一蹶不振,有迹象表明军长万福麟将军对于“以水代兵”的战略并不热心,只派出一队人马开上河堤应付,因此花园口掘堤工程基本上还是个空白。 
  但是我们很快将会看到,命运是只不可预测的神秘之手,它注定要把一个看似毫不相干的局外人牢牢抓住。这个人就是驻节京水镇的新八师师长蒋在珍。 
  京水镇距离花园口河堤只有两里地,更具体一些来说的话,花园口本身就在新八师防区之内,由新八师负责管辖。大本营所以舍近求远,指令远道而来的东北军而不是新八师掘堤,完全因为这支来自贵州的地方队伍在委员长眼中的地位无足轻重。新八师兵不过两千多,对外号称一个师,其实连中央军一个团也比不上,且装备落后人员不整,人称“双枪兵(步枪烟枪)”,被国防部评定为“丙种师”,也就是战斗力最低下的那一类队伍。委员长能信得过把重如泰山和生死攸关的任务交给这样一支三流队伍来执行吗? 
  本来新八师奉命执行“G”任务,就是一旦敌人攻破郑州立即放火焚城,但是任务暂时被中止,新八师无事可干原地待命。当蒋在珍在赵口工地上偶然窥破河防军掘堤失败的秘密之后,他不由得为大本营的战略计划暗暗担起心来。一旦郑州失守,武汉不保,说不定连他的贵州老家也会很快沦陷敌手啊!就在蒋在珍忧心忡忡之际,一个电话打到师部,对方是集团军总司令商震将军。总司令的声音听上去很焦急,他问道:听说你在工地上转悠了不少时间,有何收获? 
  蒋在珍当然不敢随便告状,他连忙解释:卑职不过好奇,随便走走看看而已。 
  总司令直截了当地说:你能接替赵口任务吗? 
  蒋在珍大惊失色,赵口河堤已成尽人皆知的烂泥潭,弄不好他岂不要成刘和鼎的替罪羊?他忽然后悔不该在别人地盘上到处走动,真是落花无心,流水有意啊。他结结巴巴地申辩说:刘、刘军长已竟其功啊,卑职不、不能替代。 
  总司令马上换了一种不容置辩的冷淡声调说:你知道,掘堤事关大局,我看你还是马上作准备吧。 
  蒋在珍万万没有想到,别人避之唯恐不及的艰巨任务,现在却猝不及防地落到自己头上。军令如山倒,他只好连夜布置任务,让部下分头调查郑州河防的历史状况,查阅档案资料,同时派人向水利专家登门求教。调查结果出人意料,其实答案几乎是现成的,专家告诉军人,赵口段大堤原本十分坚固不易破坏,而新八师驻地京水镇所在的花园口曾在清光绪年间三次决堤,该河段才是黄河大堤的软肋所在。 
  这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原来通往掘堤成功的道路就在他的脚下。从某种意义上说,决定抗战命运的战略钥匙就掌握在新八师手中。蒋师长惊得半晌无语,他不知道这个巧合意味着什么,福耶祸耶?无意还是天意?或者是冥冥之中某个神秘意志对他的暗示? 
  蒋师长当即向总司令进行汇报,建议放弃赵口而把掘堤重点改在花园口。因为事关重大,总司令没有马上答复他,而是要通大本营的电话,让他直接向何应钦总参谋长报告。 
  何总长在那头听完后沉吟片刻,然后嘱咐他等一等,不要挂断电话。 
  终于听筒里“咔嗒”一响,传来一个尖厉的浙江口音。对方说:你说,我听着。 
  蒋师长脑袋一炸,他听出对方竟是蒋委员长。蒋师长简直是战战兢兢地进行汇报,委员长没有立即答复,当然也没有挂断电话,也许他在进行思考,也许听取身旁何总长或者其他高级幕僚的意见。又经过一段难熬的等待,当浙江口音再次响起时,对方语调明显缓和许多,蒋师长甚至能听出某种亲切和鼓励的味道来。这回委员长没有询问细节,而是直接问他:你保证几天掘开河堤? 
  蒋在珍脚跟一碰,当场大声立下军令状:三日之内,保证完成任务! 
  等他放下话筒,才发现后背已经被汗水打湿了。 
  河防军长刘和鼎、东北军长万福麟得知蒋在珍领受掘堤任务后均如释重负,不约而同地舒出一口大气来,然后陆续将各自部队撤下工地。这是一个跟我们民间古老的“击鼓传花”相似的命运游戏:那朵代表冒险和厄运的黑色花朵在游戏者手中飞快传递,唯恐咚咚鼓声停下来。 
  鼓声停止,花儿传到蒋在珍手中。 
   
  3 
  开封失守,郑州城内天下大乱,政府机关奉命撤退,各方民众扶老携幼纷纷逃离家园。第一战区长官部率先撤退到洛阳,很快第二十集团军也将总部机关撤退出城,于是在通往豫西的道路上人潮涌动,逃难的队伍和人群一眼望不到头。但是与这股撤退大潮形成鲜明对照的是,一支扛着劳动工具的战斗队伍却斗志昂扬逆流而上,旋风般开上花园口黄河大堤。
  他们是来自贵州的新八师。 
  新八师都是来自西南边陲的子弟兵,那里是莽莽苍苍的云贵高原,与中原水患毫无关系,因此人们掘堤没有心理负担。加上蒋师长亲口立下军令状已无退路,所以他亲自挑选八百精兵,一律赤膊短裤,由他坐镇昼夜不停轮流掘堤。他还从河工局请来专家和技师现场指导,制定出一套“堤外挖滩,堤内打洞,凿坑开石,引水冲沙”的施工方案,并把指挥部搬上河堤日夜督阵。师长下令:军官下工地监督士兵,各班、排、连一律以土方计量工效,超额者奖,完不成任务者当场鞭笞。三日之内,必得掘开大堤,有胆敢违令者、偷懒者、怠惰者、出工不出力者一律就地枪毙! 
  为防民众闹事,军队还在堤坝外围构筑起作战阵地,设置杀气腾腾的警戒线,有擅自闯入者格杀勿论。与此同时,当地县乡政府奉命征集骡马大车若干派上工地,第一战区也紧急派来一连工兵支援,还在工地架设一部专线电话接受大本营直接指挥。 
  此刻站在河堤上的蒋在珍如同一架向下俯冲的飞机,要么成功,要么粉身碎骨。当是时,东面方向已经响起敌人进攻的隆隆炮声,中牟前线正在激战,时有敌人逼近的情报传来,威胁大堤上夜以继日进行的挖掘行动,蒋师长还是不顾一切地督促官兵轮班苦干,一面向坚不可摧的黄河大堤宣战,一面同日本人的进攻脚步赛跑。 
  这时一个不为人知的阴险敌人悄悄出现了。 
  当地民谣唱道:腊月正月筑河堤,二月三月开河冰,四月五月晒河底,六月七月守大堤。所谓“晒河底”就是指枯水季节黄河水流减退,大片河床经过太阳暴晒变成干旱的沙滩地。按照“堤外挖滩”的施工方案,新八师当在河床上开挖一条人工引水沟,将退至河心的水流导引出来外泄。然而在河滩上挖沙却遭遇意想不到的挫折,人们刚刚挖出一条浅沟来,不一会儿松软的流沙就像湖面的波浪一样漫过来把水沟重新填平。流沙似水,柔软无骨,“抽刀断水水更流”,无论士兵怎样努力挖掘均不见效,他们面对无边无际的广大流沙除了望洋兴叹只好束手无策。 
  有人想出一个办法,在河床上打下一排木桩,如同在南方打围堰那样用以固定流沙。这一招果然有效,流沙得到遏制,施工进度大大加快。不料午后河滩上忽然刮起一阵怪风来,这阵怪风来势凶猛飞沙走石,直刮得天昏地暗日月无光,竟把一个猝不及防的士兵卷下河水里冲走了。怪风足足刮了半个时辰,当一轮红彤彤的日头在天空重新露出脸来,人们这才惊讶地看到,原先打下的那些木桩和掘出的水沟全都无影无踪。 
  这股平地而起的怪风令来自贵州大山的迷信官兵惊恐不已,他们本来对神明就深怀敬畏,纷纷议论说这是毁坏河堤引得河神发怒所致,连信心百倍的蒋师长也受了影响,认为怪风太过蹊跷不可不加理会。有参谋长谏言说,距花园口河堤数里有关帝庙一座,关公在世曾有“水淹七军”的盖世之功,可求神明保佑当可消灾祛难。于是蒋师长派人担了香烛贡品,亲自赶往关帝庙烧香磕头,许愿抗战胜利后定当重修关公庙。 
  此后怪风果然销声匿迹矣。 
  有人向蒋师长推荐一位隐居在家的老河工,老人同黄河打了一辈子交道,素有“河工鲁班”之称。蒋师长命人携了礼物亲自登门求教。老河工已至耄耋之年,他指点军人说:流沙施工,第一要紧的是封固,使之不易流动。 
  蒋师长毕恭毕敬,洗耳恭听。老河工又指着远处的河水说:取黄河之水,化黄泥于水中,浇铸于沙土之上,使之凝固。然后边浇边挖,大功可成也。 
  蒋师长大喜,命人依法施工,果然进度加快数倍。 
  到次日,外河滩基本竣工,滚滚河水已引至堤坝跟前,只等大堤掘断即可放水。 
   
  4 
  巍峨黄堤,形如巨龙;稳如泰山,固若金汤。 
  时间飞快过去两天两夜,距离蒋在珍立下的军令状只剩下二十四小时。掘堤官兵内外动手昼夜施工,眼看开挖断面就要接近大堤核心时,一头谁也意料不到的拦路虎迎面出现了。 
  大堤隆起脊梁,拦住蒋在珍去路。 
  黄河大堤所以抗击千百年滔滔洪水而不溃,正是因其内部有一道坚固无比的“堤脉”支撑所致。堤脉如同大堤的骨骼和脊梁,它由黄河沿岸人民从山里运来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