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中医古典电子书 > 155-幼幼集成 >

第20章

155-幼幼集成-第20章

小说: 155-幼幼集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凡痰疟及宿食恶毒之物,阻塞中焦,而令腹胀欲作霍乱者,即与盐汤,令其顿服,吐尽痰食即安。 
霍乱吐泻诸药不效,绿豆、胡椒各二十一粒,研细,水煎服;如口渴甚者,将二物研细,以新汲井水调服 
则安。 
一方以六一散一二钱,浓姜汤调服,夏月更妙。盖六一散凉,姜汤热,亦寒因热用之意也。 
干霍乱即绞肠痧,其证忽然心腹绞痛不可忍,上不得吐,下不得泻,痰壅腹胀,手足厥冷,六脉沉细或伏, 
死在须臾,真恶候也。急用食盐一两,生姜五钱,捣散,同盐炒黑色,水一大碗,煎数沸,温服。良久,以指探 
喉中探吐之,或不吐即泻。 
绞肠痧亦有阴阳。阴痧腹痛手足冷,看其身上有红点,以灯火于红点上淬之;阳痧腹痛手足暖,以针刺其 
十指背近爪甲处一韭叶许,出血即安,仍先自两臂捩下其恶血,令聚指头,然后刺之。 
凡发痧手足厥冷,腹痛,用温水一碗,令病患伏卧凳上,以手蘸水,拍其两膝湾,名 
委中穴,看其有紫黑点现,以针刺出恶血即愈(脾脉、肝脉、肾脉、三阴之脉皆从此委中穴过。)又法,以香油拍 
两手曲池穴,即肘内湾处,以贮麻蘸油戛之,刮起紫疹,立刻即愈。(肺脉、心脉、心包络脉皆从此曲池而过。 
以上所为,亦疏散之意也。) 

卷三
咳嗽证治
属性:帝曰∶肺之令人咳,何也?岐伯曰∶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又曰∶邪在肺,则病皮肤痛,寒热, 
上气喘,汗出,咳动肩背。夫肺为华盖,口鼻相通,息之出入,气之升降,必由之路,故专主气。经曰∶形寒 
饮冷则伤肺。由儿衣太薄,及冷冻饮料之类,伤于寒也。经曰∶热伤肺。由儿衣太浓,爱养过温,伤于热也。又曰∶ 
皮毛者,肺之合。皮毛先受邪气,邪气得从其合,使气上而不下,逆而不收,充塞咽嗌,故令咳嗽也。 
凡有声无痰谓之咳,肺气伤也;有痰无声谓之嗽,脾湿动也;有声有痰谓之咳嗽,初伤于肺,继动脾湿也。 
在小儿由风寒乳食不慎而致病者,尤多矣。经曰∶五脏六腑皆令人咳。然必脏腑各受其邪而与之,要终不离 
乎肺也。但因痰而嗽者,痰为重,主治在脾;因咳而动痰者,咳为重,主治在肺。以时而言之,清晨咳者,属痰 
火;午前嗽者,属胃火;午后嗽者,属阴虚;黄昏嗽者,火浮于肺;五更嗽者,食积滞于三焦。肺实者,顿嗽抱 
首,面赤反食;肺虚者,气逆虚鸣,面白飧泄;肺热者,痰腥而稠,身热喘满,鼻干面红,手捏眉目;肺寒者, 
嗽多痰清,面白而喘,恶风多涕。故治者各因其虚实寒热而调之,斯无误矣。 
因于寒者则气壅喘促,声浊而无汗,鼻塞声重,宜参苏饮微汗之。 
咳而气逆,喘嗽,面白有痰。此肺本经 
病,宜清肺饮。咳甚,葶苈丸微利之。 
咳而喉仲介介有声,面赤发热心烦,或咽喉痛声哑者,此肺病兼见心证,宜清宁散。咽喉痛,沆瀣丹。 
咳而面黄体倦,痰涎壅盛,或吐痰,或吐乳食。此肺病兼见脾证。大抵咳嗽属脾肺者居多,以肺主气,脾 
主痰故也,宜橘皮汤。 
咳而面青多怒,痰涎壅盛而发搐者,盖因咳嗽声不能转,所以瞪目直视。此肺病兼见肝证,宜集成金粟丹。 
咳而面色暗黑,久咳而吐痰水。此肺病而兼见肾证,宜六味地黄丸加麦冬、五味。 
咳而声不出,口鼻出血者,此气逆血亦逆也。须顺气宁嗽为主,宜人参冬花膏。 
咳而久不止,并无他证,乃肺虚也。只宜补脾为主,人参五味子汤。 
咳而胸高骨起,其状如龟者,谓之龟胸。此肺热之极,阳火熏蒸而致也,清燥救肺汤。 
咳而日久,胸前疼痛,口吐脓血腥臭者,此肺火壅盛,已成痈也,桔梗汤。治不如法,其证多死。 
凡咳嗽痰涎壅塞,逆气冲并而作搐者,多难治。故头摇目上视,及闭目呻吟,手足摆舞,肩息胸突,喉中痰 
鸣,口噤不乳,喘而手足冷,皆死证也。 

卷三咳嗽证治
入方
属性:x人参败毒散x 此方辛平升散,为咳门第一神方,举世少有知者。凡有咳嗽,无论内伤饮食,外感风寒, 
夹湿夹毒,不拘男妇大小,胸紧气急,咽痛口苦,痰不相应,即用 
此方升散之。或感冒重者服此,其咳愈甚,不知者以为药不相符,弃而勿服,不知正是升散之力,佳兆也; 
再服之,渐次轻减,不拘剂数,只以痰应为度,声响痰出,是其效也。枯燥之人,数剂之后,略加沙参、玉竹、 
当归、白芍、生地,麦冬之类,以滋其阴,无不愈者。再有叮咛∶凡咳嗽初起,切不可误用寒凉及滋阴之药, 
闭其肺窍,为害不小,但以辛散为先着,俟痰应之后,渐加滋阴则得矣。 
官拣参(五七分,不用亦可) 芽桔梗(一钱二分) 正川芎(一钱) 白云苓(一钱) 陈枳壳(一钱) 
信前胡(一钱) 川羌活(七分) 川独活(五分) 北柴胡(一钱) 南薄荷(一钱) 荆芥穗(一钱) 
北防风(一钱) 净连翘(一钱) 炙甘草(五分) 
生姜一片为引,水煎,半饥服,每日二剂。 
x参苏饮x 治四时感冒,头痛发热,咳嗽痰盛。此方不如前方,用之多不效,姑存之。 
官拣参(五分) 白云苓(一钱) 陈枳壳(一钱) 法半夏(一钱) 信前胡(一钱) 芽桔梗(一钱) 
老苏叶(一钱) 粉干葛(一钱) 真广皮(一钱) 炙甘草(五分) 
生姜三片,葱白三寸,水煎,温服,取微汗。 
x清肺饮x 治气逆而咳,面白有痰。 
信前胡(一钱) 北柴胡(七分) 桑白皮(五分) 陈枳壳(一钱) 净知母(一钱) 川贝母(一钱) 
南薄荷(七分) 白云苓(一钱) 白桔梗(一钱) 金井胶(一钱) 大麦冬(一钱) 荆芥穗(一钱) 
炙甘草(五分) 
水煎,热服。切忌油腻。 
x葶苈丸x 治乳食冲脾,伤风咳嗽,面赤身热,痰多喘嗽。 
甜葶苈(去土,隔纸略炒) 黑牵牛(炒) 光杏仁(去皮、尖,炒黄色,另研) 汉防己(炒) 
上药等分为细末,入杏仁泥,和蒸枣肉为丸,绿豆大。每五七丸,姜汤化下,量儿大小加减。 
此丸因乳食伤脾痰甚者,及壮实小儿可 
用之。苟不因乳食所伤,并怯弱者,本方去牵牛,易家苏子等分,炒研为丸。效。 
x清宁散x 治心肺有热而令咳嗽,宜从小便利出。 
桑白皮(蜜炒) 甜葶苈(微炒) 赤茯苓(酒炒) 车前子(炒) 炙甘草(减半) 
上为细末,每服五分,生姜、大枣煎汤调服。 
x集成沆瀣丹x 方见卷二胎热门。 
x橘皮汤x 治咳嗽痰甚呕吐。 
法半夏(一钱) 白云苓(一钱) 真广皮(一钱) 旋复花(一钱) 北细辛(五分) 官拣参(五分) 
芽桔梗(一钱) 陈枳壳(一钱) 炙甘草(五分) 
生姜三片,大枣一枚,水煎,徐服。 
x集成金粟丹x 方见卷二类搐门。 
x六味地黄汤x 方见卷二胎疾门。 
x人参冬花膏x 治气逆咳血,痰中见血。 
官拣参 天门冬 麦门冬 款冬花 川贝母 桑白皮 金井胶 片枯芩 白当归(以上各一钱) 北五味 
炙甘草(各五分) 
上为细末,炼蜜为丸龙眼核大。每一丸,灯芯汤下。 
x人参五味子汤x 治久嗽脾虚,中气怯弱,面白唇白,此神方也。 
官拣参(一钱) 漂白术(一钱五分) 白云苓(一钱) 北五味(五分) 杭麦冬(一钱) 炙甘草(八分) 
生姜三片,大枣三枚,水煎,温服。 
x清燥救肺汤x 喻嘉言制。治诸气 郁,诸痿喘呕,皆属肺之燥也。 
鲜桑叶(经霜者,得金气而柔烂不凋,取之为君,用一钱) 炙甘草(利胃,生用,一钱) 熟石膏(禀清肃之 
气,极清肺热,用一钱二分) 官拣参(生胃之津,养肺之气,七分) 胡麻仁(炒,研,一钱) 真阿胶(八分) 
杭麦冬(去心,一钱二分) 北杏仁(泡,去皮、尖,炒黄,七分) 枇杷叶(一片,刷去毛,蜜涂,炙黄用) 
水一碗,煎六分,频频分二三次服。痰多,加川贝母、栝蒌;血虚,加生地黄;热甚,加犀角、羚羊角。 
x桔梗汤x 治肺痈出脓血。 
芽桔梗(二钱) 白当归(一钱) 川贝母(一钱) 栝蒌皮(一钱) 汉防己(一钱) 光杏仁(五分) 
陈枳壳(一钱) 薏苡仁(二钱) 生黄 (一钱) 鲜桑叶(一钱) 润玄参(一钱) 
用芦、茅桂三钱为引,水煎,热服。 

卷三咳嗽证治
百嗽论
属性:凡乳子百日内有痰嗽者,谓之百 嗽。或出胎暴受风寒,或浴儿为风所袭,或解换褓裳,或出怀喂乳,而风 
寒得以乘之。此病由外来者。或乳汁过多,吞咽不及而呛者;或啼哭未定,以乳哺之,气逆而嗽者,此病由 
于内生者。皆能为嗽。第前汗下之剂,难于用之,以其胃气方生,不能胜药故也,故曰百 嗽难医。然虽曰难 
医,正未尝曰不医。予之治此,未为不多,其用药之治,有案在后;复有不治之治,更为快捷方式,而又百治百愈, 
但须乳母听戒,治之无难。凡遇百 嗽,先用荆防败毒二小剂,母子同服,服完止药。惟令乳母忌口,凡荤酒 
油腻、盐醋酸咸、姜椒辛辣、青菜面食之类,一概屏绝,惟用香茶白饭,少佐橘片橙片,以清其乳。虽儿嗽至 
重者,不过十日八日,得哺清乳,嗽自愈矣。倘不听戒,复不择医,徒然服药,有名无实,竟何益哉! 

卷三咳嗽证治
附案
属性:阳明经高君作梅翁,与令弟云轩翁,同于甲寅五月举子。然皆膏粱之禀,胎元怯弱,于七月间,两儿同患 
百嗽。予谓云翁曰∶公郎面白唇淡,白眼带青,嗽声连续,痰不相应。此肝风有余,肺气不足,虽有喘嗽, 
未可以常法治之。设投疏风清肺,适足益燥伤阴,不特嗽不能愈,而证必加重。云翁深以为是,乃投人参五味 
子汤,其应如响,四剂全瘳。计用人参二钱八分。作翁者,其体更弱,外候面白眼青,自汗多嗽,满头青筋,囟 
门宽大。因谓之曰∶令侄正同此证,已服补脾保肺之剂愈矣。公郎中气更虚,速宜用参, 
始不费手。适有老妪专挑马牙者,从内阻之,复有医者,从外阻之,力言不可用参,服参则不可治,且云未见 
百日之儿敢用参者。老妪更嘱其母曰,道翁丸药,切不可服,其中多有人参,服之为害不浅。其母闻之,以为 
诚然,于是视予药如砒毒矣。作翁原素艰嗣息,莫能主张于予言,似有阳是阴否之意。予见其迟疑不决,亦不 
敢强,姑听之。此医日一诊视,自七月下旬治起,直至十月初旬,作翁往府考贡,其病愈治愈危,竟至奄奄一 
缕,而逆证丛生,无可救药。医者束手乏策,老妪缄口无言,皆绝迹不至矣。夫人辈无所倚仗,复恳于予。予 
叹曰∶早听予言,何有今日!乃入诊视,见其面目如蓝,形体惟皮束骨,声哑无音,咳嗽气促,雨汗淋漓,四 
肢搐掣,逆证全具,毫无生机。因不忍释手,详为审视,惟两目神光尚存。予曰∶生机或在是乎!遂以大参一 
枝、天员五粒,蒸汤与服。初服小半,予为抱之,环步室中,审其呼吸之息,气虽未减,而亦不见其增,即与 
服完,良久觉气稍顺。予喜曰∶得之矣。遂用大参二钱、天员肉七粒,蒸汤服之,竟获大效。是夜汗搐俱止, 
喘嗽略亦轻减。第苦于人小体弱,即二钱之参汤,亦须一夜方能服完。幸予此时行动匀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