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中医古典电子书 > 301-针灸甲乙经 >

第18章

301-针灸甲乙经-第18章

小说: 301-针灸甲乙经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盛,泻足太阳而补足少阴,二泻一补,二日一取之,必切而验之,疏取之,上气和乃止。 
人迎三盛,泻足阳明而补足太阴,二泻一补,日一取之,必切而验之,疏取之,上气和 
乃止。脉口一盛,泻足厥阴而补足少阳,二补一泻,日一取之,必切而验之,气和乃止, 
疏取之。脉口二盛,泻足少阴而补足太阳,二泻一补,二日一取之,必切而验之,气和乃 
止,疏取之。脉口三盛,泻足太阴而补足阳明,二补一泻,日二取之,必切而验之,气 
和乃止,疏取之。所以日二取之者,太阴主胃,大富于谷,故可日二取之也。人迎脉口俱 
盛四倍(《灵枢》作三倍)以上,名曰阴阳俱溢。如是者,不开则血脉闭塞,气无所行, 
流淫 
音声益彰,耳目聪明,反此者,血气不行。所谓气至而有效者,泻则益虚,虚者脉大如其 
故而不坚也。大如故而益坚者,适虽言快,病未去也。补则益实,实者脉大如其故而益 
坚也。大如故而不坚者,适虽言快,病未去也。故补则实,泻则虚,病虽不随针减,病必衰 
去矣。必先通十二经之所生病,而后可传于终始。故阴阳不相移,虚实不相顷,取之其经。 
凡刺之属三刺至谷气,邪僻妄合,阴阳移居,逆顺相反,浮沉异处,四时不相得,稽留淫 
,须针而去。故一刺阳邪出,再刺阴邪出,三刺则谷气至而止。所谓谷气至者,已补 
而实,已泻而虚,故知谷气至也。邪气独去者,阴与阳未能调而病知愈也。故曰补则实,泻 
则虚,病虽不随针减,病必衰去矣。(此文似解前第三篇中。) 
阳盛而阴虚,先补其阴,后泻其阳而和之。阴盛而阳虚,先补其阳,后泻其阴而和之。 
三脉动于足大指之间,必审其虚实。虚而泻之,是谓重虚,重虚病益甚。凡刺此者,以指按 
之,脉动而实且疾者则泻之,虚而徐者则补之,反此者病益甚。三脉动(一作重)于大指 
者,谓阳明在上,厥阴在中,少阴在下。膺 中膺,背 中背,肩 虚者取之上。重舌,刺 
舌柱以铍针也。手屈而不伸者,其病在筋;伸而不可屈者,其病在骨。在骨守骨,在筋守筋 
。补须一方实,深取之,稀按其 ,以极出其邪气。一方虚,浅刺之,以养其脉,疾按 
其,无使邪气得入。邪气之来也紧而疾,谷气之来也徐而和。脉实者,深刺之以泄其 
气;脉虚者,浅刺之使精气无得出,以养其脉,独出其邪气。刺诸痛者深刺之,诸痛者 
其脉皆实。从腰以上者,手太阴、阳明主之;从腰以下者,足太阴、阳明主之。病在下者 
高取之,病在上者下取之,病在头者取之足,病在腰者取之 ,病生于头者头重, 
生于手者臂重,生于足者足重。治病者,先刺其病所从生者也。 
春气在毫毛,夏气在皮肤,秋气在分肉,冬气在筋骨。刺此病者,各以其时为齐。刺肥 
人者,以秋冬为之齐;刺瘦人者,以春夏为之齐。刺之痛者阴也,痛而以手按之不得者 
亦阴也,深刺之。痒者阳也,浅刺之。病在上者阳也,在下者阴也。病先起于阴者 
,先治其阴而后治其阳;病先起于阳者,先治其阳而后治其阴。久病者邪气入深,刺此病 
者,深入而久留之,间日复刺之,必先调其左右,去其血脉,刺道毕矣。 
凡刺之法,必察其形气。形气未脱,少气而脉又躁,躁厥(一作疾字)者,必为缪刺之。 
散气可收,聚气可布。深居静处,占神往来,闭户塞牖,魂魄不散,专意一神,精气之分, 
无闻人声,以收其精,必一其神,令志在针。浅而留之,微而浮之,以移其神,气至乃休 
。男女内外,坚拒勿出,谨守勿内,是谓得气。 

卷五
针道自然逆顺第六
属性:(前系逆顺肥瘦文,后系根结文) 
黄帝问曰∶愿闻针道自然?岐伯对曰∶用自然者,临深决水,不用功力,而水可竭也。 
循 
瘦少长各有数乎?曰∶年质壮大,血气充盛,皮肤坚固,因加以邪,刺此者,深而留之, 
此肥人也。广肩腋项,肉薄浓皮而黑色,唇临临然者,其血黑以浊,其气涩以迟,其贪于 
取予,刺此者,深而留之,多益其数。曰∶刺瘦人奈何?曰∶瘦人者,皮薄色少,肉廉廉然 
,薄唇轻言,其血清,其气滑,易脱于气,易损于血,刺此者,浅而疾之。曰∶刺常人奈何 
?曰∶视其黑白,各为调之。端正纯浓者,其血气和调,刺此者,无失其常数。曰∶刺壮士 
真骨者奈何?曰∶刺壮士真骨,坚肉缓节验验(一作监监)然,此人重则气涩血浊,刺此者, 
深而留之,多益其数;劲则气滑血清,刺此者,浅而疾之也。曰∶刺婴儿奈何?曰∶婴儿者 
,其肉脆血少气弱,刺此者以毫针,浅刺而疾发针,日再可也。曰∶临深决水奈何?曰 
∶血清气浊,疾泻之,则气竭矣。曰∶循掘决冲奈何?曰∶血浊气涩,疾泻之,则气可通也 
。 
曰∶逆顺九体经络之数,此皆布衣匹夫之士也;食血者(《九墟》作血食之君),身体空 
虚,肤肉软弱,血气 悍滑利,刺之岂可同乎?曰∶夫膏粱菽藿之味,何可同也。气滑 
则出疾,气涩则出迟。气悍则针小而入浅,气涩则针大而入深。深则欲留,浅则欲疾。故刺 
布衣者,深以留,刺王公大人者,微以徐。此皆因其气之 悍滑利者也。曰∶形气之逆 
顺奈何?曰∶形气不足,病气有余,是邪胜也,急泻之。形气有余,病气不足,急补之。形 
气不足,病气不足,此阴阳俱不足,不可复刺之,刺之则重不足,重不足则阴阳俱竭;血 
气皆尽,五脏空虚,筋骨髓枯,老者绝灭,壮者不复矣。形气有余,病气有余者,此谓阴阳 
俱有余也,急泻其邪,调其虚实。故曰有余者泻之,不足者补之,此之谓也。故曰刺不 
知逆顺,真邪相搏,实而补之,则阴阳血气皆溢,肠胃充郭,肺肝内胀,阴阳相错。虚而泻 
之,则经脉空虚,血气枯竭,肠胃慑辟,皮肤薄着,毛腠夭焦,予之死期。故曰用针之要 
,在于知调,调阴与阳,精气乃充,合形与气,使神内藏,故曰上工平气,中工乱经,下 
工绝气危生,不可不慎也。必察其五脏之变化,五脉之相应,经脉之虚实,皮肤之柔粗,而 
后取之也。 

卷五
针道外揣纵舍第七
属性:黄帝问曰∶夫九针少则无内,大则无外,恍惚无穷,流溢无极,余知其合于天道人事四 
时之变也,余愿浑求为一可乎?岐伯对曰∶夫唯道焉,非道何可大小浅深离合为一乎哉。 
故远者司外揣内,近者司内揣外。是谓阴阳之极,天地之盖。曰∶持针纵舍奈何?曰∶ 
必先明知十二经之本末,皮肤之寒热,脉之盛衰滑涩。其脉滑而盛者病日进,虚而细者 
久以持,大以涩者为痛痹,阴阳如一者病难治。察其本末上下,有热者病常在,其热已 
衰者,其病亦去矣。因持其尺,察其肉之坚脆、大小、滑涩、寒热、燥湿。因视目之五色, 
以知五脏而决死生。视其血脉,察其五色,以知寒热痹痛。曰∶持针纵舍,余未得其意也? 
曰∶持针之道,欲端以正,安以静。先知虚实,而行疾徐。左手持骨,右手循之,无与肉 
裹。泻欲端正,补必闭肤。转针导气,邪气不得淫 ,真气以居。曰∶捍皮开腠 
理奈何?曰∶因其分肉,左别其肤。微内而徐端之,适神不散,邪气得去也。 

卷六
八正八虚八风大论第一
属性:黄帝问曰∶岁之所以皆同病者,何气使然?少师对曰∶此八正之候也。候此者,常以冬 
至之日。风从南方来者,名曰虚风,贼伤人者也。其以夜半至者,万民皆卧而不犯,故其岁 
民少病。其以昼至者,万民懈惰而皆中于邪风,故民多病。虚邪入客于骨而不发于外,至其 
立春,阳气大发,腠理开。有因立春之日,风从西方来,万民皆中虚风。此两邪相搏,经气 
结代,故诸逢其风而遇其雨者,名曰遇岁露焉。因岁之和而少贼风者,民少病而少死;岁多 
贼风邪气,寒温不和,则民多病而死矣。 
曰∶虚邪之风,其所贵贱何如,候之奈何?曰∶正月朔日,风从西方来而大,名曰白骨 
。将国有殃,人多死亡。正月朔日,平旦西北风行,民病多,十有三也。正月朔日,日中北风 
,夏,民多死(一作多病)者。正月朔日,平旦北风,春,民多死者。正月朔日,夕时北风, 
秋,民多死者。正月朔日,天时和温不风,民无病;大寒疾风,民多病。二月丑不风,民多 
心腹病。三月戌不温,民多寒热病。四月巳不暑,民多瘅病。十月申不寒,民多暴死。诸所 
谓风者,发屋拔树,扬沙石,起毫毛,发腠理者也。风从其冲后来者,名曰虚风,贼伤人者 
也,主杀害,必谨候虚风而谨避之。避邪之道,如避矢石,然后邪弗能害也。 
风从南方来,名曰大弱风。其伤人也,内舍于心,外在于脉,其气主为热。 
风从西南方来,名曰谋风。其伤人也,内舍于脾,外在于肌肉,其气主为弱。 
风从西方来,名曰刚风。其伤人也,内舍于肺,外在于皮肤,其气主为燥。 
风从西北方来,名曰折风。其伤人也,内舍于小肠,外在于手太阳之脉,脉绝则泄,脉 
闭则结不通,善暴死。 
风从北方来,名曰大刚风。其伤人也,内舍于肾,外在于骨与肩背之膂筋,其气主为寒 
风从东北方来,名曰凶风。其伤人也,内舍于大肠,外在于两胁腋骨下及肢节。 
风从东方来,名曰婴儿风。其伤人也,内舍于肝,外在于筋纽,其气主为湿。 
风从东南方来,名曰弱风。其伤人也,内舍于胃,外在于肌,其气主为体重。 
凡此八风者,皆从其虚之乡来,乃能病患。三虚相搏,则为暴病卒死。两虚一实,则为 
淋露寒热。犯其雨湿之地则为痿。故圣人避邪,如避矢石。其三虚偏中于邪风,则为击仆偏 
枯矣。曰∶四时八风之中人也,因有寒暑。寒则皮肤急,腠理闭;暑则皮肤缓,腠理开。贼 
风邪气,因得以入乎?将必须八正风邪,乃能伤人乎?曰∶贼风邪气之中人也,不得以时。然 
必因其开也,其入深,其内亟(一作极)也疾,其病患也卒暴;因其闭也,其入浅以留,其病 
人也徐以迟。曰∶其有寒温和适,腠理不开,然有卒病者,其故何也?曰∶人虽平居,其腠 
理开闭缓急,固常有时也。夫人与天地相参,与日月相应。故月满则海水西盛,人血气积, 
肌肉充,皮肤致,毛发坚,腠理 , 垢着。当是之时,虽遇贼风,其入浅,亦不深。至其 
月郭空,则海水东盛,人血气虚,其卫气去,形独居,肌肉减,皮肤缓,腠理开,毛发薄, 
垢泽。当是之时,遇贼风,其入深,其病患卒暴。曰∶人有卒然暴死者,何邪使然? 
曰∶得三虚者其死疾;得三实者邪不能伤也。乘年之衰,逢月之空,失时之和,人气乏 
少,因为贼风邪气所伤,是谓三虚。故论不知三虚,工反为粗。若逢年之盛,遇月之满,得 
时之和,虽有贼风邪气,不能伤也。 

卷六
逆顺病本末方宜形志大论第二
属性:黄帝问曰∶治民治身,可得闻乎?岐伯对曰∶治民与自治,治彼与治此,治小与治大, 
治国与治家,未有逆而能治者,夫唯顺而已矣。故入国问其俗,临病患问所便。曰∶便病奈 
何?曰∶中热消瘅则便寒,寒中之属则便热。胃中热则消谷,令人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