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中医古典电子书 > 301-针灸甲乙经 >

第12章

301-针灸甲乙经-第12章

小说: 301-针灸甲乙经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灸一壮。 
太白者,土也。在足内侧核骨下陷者中,足太阴脉之所注也。为俞。刺入三分,留七呼 
,灸三壮。 
公孙,在足大指本节后一寸,别走阳明,太阴络也,刺入四分,留二十呼,灸三壮。 
商丘者,金也。在足内踝下微前陷者中,足太阴脉之所行也,为经。刺入三分,留七呼 
,灸三壮。(气穴论注云∶刺入四分。) 
三阴交,在内踝上三寸,骨下陷者中,足太阴、厥阴、少阴之会,刺入三分,留七呼, 
灸三壮。 
漏谷,在内踝上六寸骨下陷者中,足太阴络,刺入三分,留七呼,灸三壮。 
地机,一名脾舍,足太阴 ,别走上一寸空,在膝下五寸,刺入三分,灸三壮。 
阴陵泉者,水也。在膝下内侧辅骨下陷者中,伸足乃得之,足太阴脉之所入也,为合。 
刺入五分,留七呼,灸三壮。 
血海,在膝膑上内廉白肉际二寸中,足太阴脉气所发,刺入五分,灸五壮。 
箕门,在鱼腹上越两筋间,动脉应手,太阴内部,足太阴脉气所发,刺入三分,留六呼 
,灸三壮。(《素问》三部九候论注云∶直五里下,宽巩足单衣,沉取乃得之,动脉应于手 
。) 

卷三诸穴
足厥阴及股凡二十二穴第三十一
属性:肝出大敦,大敦者,木也。在足大指端,去爪甲角如韭叶及三毛中,足厥阴脉之所出也 
,为井。刺入三分,留十呼,灸三壮。 
行间者,火也。在足大指间动脉陷者中,足厥阴之所溜也,为荥。刺入六分,留十呼, 
灸三壮。 
太冲者,土也。在足大指本节后二寸,或曰一寸五分陷者中,足厥阴脉之所注也,为俞 
。刺入三分,留十呼,灸三壮。(《素问》刺腰痛论注云∶在足大指本节后内间二寸陷者 
中,动脉应手。) 
中封者,金也。在足内踝前一寸,仰足取之陷者中,伸足乃得之,足厥阴脉之所注也 
,为经。刺入四分,留七呼,灸三壮。(气穴论注云∶在内踝前一寸五分。) 
蠡沟,足厥阴之络,在足内踝上五寸,别走少阳,刺入二分,留三呼,灸三壮。 
中都,足厥阴 ,在内踝上七寸 中,与少阴相直,刺入三分,留六呼,灸五壮。 
膝关,在犊鼻下二寸陷者中,足厥阴脉气所发,刺入四分,灸五壮。 
曲泉者,水也。在膝内辅骨下,大筋上,小筋下,陷者中,屈膝得之,足厥阴阴脉之所入 
也,为合。刺入六分,留十呼,灸三壮。 
阴包,在膝上四寸股内廉两筋间,足厥阴别走(此处有缺),刺入六分,灸三壮。 
五里,在阴廉下,去气冲三寸,阴股中动脉,刺入六分,灸五壮。(《外台秘要》作去 
气冲三寸,去阴廉二寸。) 
阴廉,在羊矢下,去气冲二寸动脉中,刺入八分,灸三壮。 

卷三诸穴
足少阴及股并阴跷阴维凡二十穴第三十二
属性:肾出涌泉。涌泉者,水也。一名地冲,在足心陷者中,屈足卷指宛宛中,足少阴脉之所 
出也,为井。刺入三分,留三呼,灸三壮。 
然谷者,火也。一名龙渊,在足内踝前起大骨下陷者中,足少阴脉之所留也,为荥。 
刺入三分,留三呼,灸三壮。刺之多见血,使人立饥欲食。 
太溪者,土也。在足内踝后跟骨上动脉陷者中,足少阴脉之所注也,为俞。刺入三分, 
留七呼,灸三壮。 
大钟,在足跟后冲中,别走太阳足少阴络,刺入二分,留七呼,灸三壮。(《素问》 
水热穴论注云∶在内踝后。刺腰痛论注云∶在足跟后街中,动脉应手。) 
照海,阴跷脉所生,在足内踝下一寸,刺入四分,留六呼,灸三壮。 
水泉,足少阴 ,去太溪下一寸,在足内踝下,刺入四分,灸五壮。 
复溜者,金也。一名伏白,一名昌阳,在足内踝上二寸陷者中,足少阴脉之所行也,为 
经。刺入三分,留三呼,灸五壮。(刺腰痛论注云∶在内踝上二寸动脉。) 
交信,在足内踝上二寸,少阴前,太阴后,筋骨间,阴跷之 。刺入四分,留三呼,灸 
三壮。 
筑宾,阴维之 ,在足内踝上 分中,刺入三分,灸五壮。(刺腰痛论注云∶在 
内踝后。) 
阴谷者,水也。在膝下内辅骨后,大筋之下,小筋之上,按之应手,屈膝得之,足少阴 
脉之所入也,为合。刺入四分,灸三壮。 

卷三诸穴
足阳明及股凡三十穴第三十三
属性:胃出厉兑,厉兑者,金也。在足大指次指之端,去爪甲角如韭叶,足阳明脉之所出也, 
为井。刺入一分,留一呼,灸三壮。 
内庭者,水也。在足大指次指外间陷者中,足阳明脉之所留也,为荥。刺入三分,留二 
十呼,(气穴论注云∶留十呼)灸三壮。 
陷谷者木也。在足大指次指间本节后陷者中,去内庭二寸,足阳明脉之所注也,为 
俞。刺入五分,留七呼,灸三壮。 
冲阳,一名会原,在足趺上五寸骨间动脉,上去陷骨三寸,足阳明脉之所过也。为原 
。刺入三分,留十呼,灸三壮。 
解溪者,火也。在冲阳后一寸五分腕上陷者中,足阳明脉之所行也。为经。刺入五分 
,留五呼,灸三壮。(气穴论注云二寸五分,刺疟论注云三寸五分。) 
丰隆,足阳明络也,在外踝上八寸,下廉 外廉陷者中,别走太阴者,刺入三分, 
灸三壮。 
巨虚下廉,足阳明与小肠合,在上廉下三寸,刺入三分,灸三壮。(气穴论注云∶ 
足阳明脉气所发。) 
条口,在下廉上一寸,足阳明脉气所发,刺入八分,灸三壮。 
巨虚上廉,足阳明与大肠合,在三里下三寸,刺入八分,灸三壮。(气穴论注云∶ 
在犊鼻下六寸,足阳明脉气所发。) 
三里,土也。在膝下三寸 外廉,足阳明脉气所入也,为合。刺入一寸五分,留 
七呼,灸三壮。(《素问》云∶在膝下三寸 外廉两筋肉分间。) 
犊鼻,在膝下 上侠解大筋中,足阳明脉气所发,刺入六分,灸三壮。 
梁丘,足阳明 ,在膝上二寸,刺入三分,灸三壮。 
阴市,一名阴鼎,在膝上三寸,伏兔下,若拜而取之,足阳明脉气所发,刺入三分,留 
七呼,禁不可灸。(刺腰痛论注云∶伏兔下陷者中,灸三壮。) 
伏兔,在膝上六寸起肉间,足阳明脉气所发,刺入五分,禁不可灸。 
髀关,在膝上伏兔后交分中,刺入六分,灸三壮。 

卷三诸穴
足少阳及股并阳维四穴凡二十八穴第三十四
属性:胆出于窍阴。窍阴者,金也。在足小指次指之端,去爪甲角如韭叶,足少阳脉之所出也 
,为井。刺入三分,留三呼。(气穴论注作一呼)灸三壮。 
侠溪者,水也。在足小指次指二歧骨间,本节前陷者中,足少阳脉之所溜也,为荥。刺 
入三分,留三呼,灸三壮。 
地五会,在足小指次指本节后间陷者中,刺入三分,不可灸,灸之令人瘦,不出三年死 
。 
临泣者,木也。在足小指次指本节后间陷者中,去侠溪一寸五分,足少阳脉之所注也, 
为俞。刺入二分,灸三壮。 
丘墟,在足外廉踝下如前陷者中,去临泣一寸,足少阳脉之所过也,为原。刺入五分, 
留七呼,灸三壮。 
悬钟,在足外踝上三寸动者脉中,足三阳络,按之阳明脉绝乃取之,刺入六分,留七呼 
,灸五壮。 
光明,足少阳络,在足外踝上五寸,别走厥阴者,刺入六分,留七呼 
(骨空论注云∶刺入七分,留十呼),灸三壮。 
外丘,足少阳 ,少阳所生,在外踝上七寸,刺入三分,灸三壮。 
阳辅者,火也。在足外踝上四寸(气穴论注无四寸二字)辅骨前,绝骨端,如 
前三分,去丘墟七寸,足少阳脉之所行也,为经。刺入五分,留七呼,灸三壮。 
阳交,一名别阳,一名足 ,阳维之 ,在内踝上七寸,斜属三阳分肉间,刺入六 
分,留七呼,灸三壮。 
阳陵泉者,土也。在膝下一寸, 外廉陷者中,足少阳脉之所入也,为合。刺入六 
分,留十呼,灸三壮。 
阳关,在阳陵泉上三寸,犊鼻外陷者中,刺入五分,禁不可灸。 
中犊,在髀骨外,膝上五寸,分肉间陷者中,足少阳脉气所发也,刺入五分,留七呼 
,灸五壮。 
环跳,在髀枢中,侧卧伸下足,屈上足取之,足少阳脉气所发,刺入一寸,留二十呼, 
灸五十壮。(气穴论注云∶髀枢后,足少阳、太阳二脉之会,灸三壮) 

卷三诸穴
足太阳及股并阳跷六穴凡三十四穴第三十五
属性:膀胱出于至阴。至阴者,金也。在足小指外侧,去爪甲角如韭叶,足太阳脉之所出也, 
为井,刺入三分,留五呼,灸五壮。 
通谷者,水也。在足小指外侧,本节前陷者中,足太阳脉之所溜也,为荥。刺入二分, 
留五呼。 
束骨者,木也。在足小指外侧,本节后陷者中,足太阳脉之所注也,为俞。刺入三分, 
灸三壮。(气穴论注云∶本节后赤白肉际。) 
京骨,在足外侧大骨下,赤白肉际陷者中,按而得之,足太阳脉之所过也,为原。刺入 
三分,留七呼,灸三壮。 
申脉,阳跷所生也,在足外踝下(刺腰痛论注云∶外踝下五分)陷者中,容爪甲许,刺入 
三分,留六呼,灸三壮。 
金门,在足太阳 一空,在足外踝下,一名关梁,阳维所别属也,刺入三分,灸三壮。 
仆参,一名安邪,在跟骨下陷者中(刺腰痛论注云∶陷者中细脉动应手),拱足得之, 
足 
跗阳(气穴论注作付阳),阳跷之 ,在足外踝上三寸,太阳前,少阳后,筋骨间,刺入 
六分,留七呼,灸三壮。 
飞扬,一名厥阳,在足外踝上七寸,足太阳络,别走少阴者,刺入三分,灸三壮。 
承山,一名鱼腹,一名肉柱,在兑 肠下分肉间陷者中,刺入七分,灸三壮。 
承筋,一名 肠,一名直肠,在 肠中央陷者中,足太阳脉气所发,禁不可 
刺,灸三壮。(刺腰痛论注云∶在 中央。) 
合阳,在膝约文中央下二寸,刺入六分,灸五壮。 
委中者,土也。在 中央约文中动脉,足太阳脉气之所入也,为合。刺入五分,留七 
呼,灸三壮。(《素问》骨空论注云∶ 谓膝解之后,曲脚之中,背面取之。刺腰痛论 
注云∶在膝后屈处。) 
昆仑,火也。在足外踝后,跟骨上陷中,细脉动应手,足太阳脉之所行也,为经。刺入 
五分,留十呼,灸三壮。 
委阳,三焦下辅俞也,在足太阳之前,少阳之后,出于 中外廉两筋间,承扶下六寸, 
此足太阳之别络也,刺入七分,留五呼,灸三壮,屈身而取之。 
浮 ,在委阳上一寸,屈膝得之,刺入五分,灸三壮。 
殷门,在肉 下六寸,刺入五分,留七呼,灸三壮。 
承扶,一名肉 ,一名阴关,一名皮部,在尻臀下,股阴肿上约文中,刺入二寸,留七 
呼,灸三壮。 
欲令灸发者,灸履HT (音遍)熨之,三日即发。 

卷四
经脉第一(上)
属性:雷公问曰∶外揣言浑束为一,未知其所谓,敢问约之奈何?黄帝答曰∶寸口主内, 
人迎主外,两者相应,俱往俱来,若引绳,大小齐等,春夏人迎微大,秋冬寸口微大者,如 
是者名曰平人。人迎大一倍于寸口,病在少阳,再倍病在太阳,三倍病在阳明。盛则 
为热,虚则为寒,紧则为痛痹,代则乍甚乍间。盛则泻之,虚则补之,紧则取之分肉,代则 
取之血络,且饮以药,陷下者则从而灸之,不盛不虚者,以经取之,名曰经刺。人迎四倍 
名曰外格。外格者,且大且数。则死不治。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