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中医古典电子书 > 临证指南医案 >

第12章

临证指南医案-第12章

小说: 临证指南医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生黄 黄精 诃子肉 白芨 苡仁 南枣 
淡水熬膏。不用蜜收。略饥用五钱参汤送。 
某(五五)向衰之年。夏四月时令。阳气发泄。遇烦劳身中气泄。络血外溢。脏液少涵。遂痰嗽不已。俗 
医见嗽。愈投清肺滋阴。必不效验。此非少年情欲阴火之比。必当屏烦戒劳。早进都气。晚进 
归脾。平补脏真。再用嗽药。必然胃减。(脾肾兼虚) 
姜(十九)自上年冬失血。渐形减气弱。精血内损。不肯再复。延成劳怯。填养精血。务在有情。庶几不 
夺胃气。(肾胃兼虚) 
人参 鲜河车胶 水制熟地 五味 茯神 山药 芡实 黑壳建莲 
顾(二六)失血。血形浓浓。必自下先伤。胃减无力。气分亦损。此阴药中。必兼扶胃。非沉滞清寒所宜。 
人参 熟地 建莲 芡实 山药 茯苓 
邵(六八)脉坚。形瘦久咳。失血有年。食物厌恶。夜寝不适。固以培本为要。所服七味八味汤丸。乃肝 
肾从阴引阳法。服之不效。此液亏不受桂附之刚。当温养摄纳其下。兼与益胃津以供肺。 
(晨服) 熟地 苁蓉 杞子 五味 胡桃肉 牛膝 柏子仁 茯苓 蜜丸。 
(晚服) 人参 麦冬 五味 炙草 茯苓 鲜莲子 山药 
胡(四三)冬季失藏。吐血。四月纯阳升泄。病不致发。已属万幸。其痰嗽未宜穷治。用药大旨。迎夏 
至一阴来复。兼以扶培胃气为要。 
人参 熟地 麦冬 五味 茯苓 山药 
王(十八)冲年形瘦。腹胀食减便溏。自上秋失血以来。日加孱弱。脉左坚右涩。虽阴虚起见。而中焦 
为急。此非小恙。(劳伤中气虚) 
人参 茯苓 炙草 白芍 广皮 浓朴 
席 半月前恰春分。阳气正升。因情志之动。厥阳上燔致咳。震动络中。遂令失血。虽得血止。诊 
右脉长大透寸部。食物不欲纳。寐中呻吟呓语。由至阴损及阳明。精气神不相交合矣。议敛摄神气法。 
人参 茯神 五味 枣仁 炙草 龙骨 金箔 
又 服一剂。自觉直入少腹。腹中微痛。超时自安。此方敛手少阴之散失。以和四脏。不为重 
坠。至于直下者。阳明胃虚也。脉缓大长。肌肤甲错。气衰血亏如绘。姑建其中。参 建中汤去姜。 
又 照前方去糖加茯神。 
又 诊脾胃脉。独大为病。饮食少进。不喜饮水。痰多嗽频。皆土衰不生金气。金匮谓男子脉大 
为劳。极虚者亦为劳。夫脉大为气分泄越。思虑郁结。心脾营损于上中。而阳分萎顿。极虚亦 
为劳。为精血下夺。肝肾阴不自立。若脉细欲寐。皆少阴见症。今寝食不安。上中为急。况厥阴 
风木主令。春三月。木火司权。脾胃受戕。一定至理。建中理阳之余。继进四君子汤。大固气分。多多益善。 
徐(四八)因积劳。久嗽见血。是在内损伤。先圣曰劳者温之。损者益之。温非热药。乃温养之称。甘补 
药者。气温煦。味甘甜也。今医见血投凉。见嗽治肺最多。予见此治法。胃口立即败坏者不少。 
归脾去木香黄 加杞子。 
杜(二八)积劳思虑。内损失血。久病秋季再发。乃夏暑气泄。劳则气愈泄不收。络空动沸。此与阴虚 
有别。色脉胃减。凉降非法。人参建中汤。 
庞 血大去。则络脉皆空。其伤损已非一腑一脏之间矣。秋分寒露。天气令降。身中气反升越。 
明明里不肯收摄。虚象何疑。今诊脉弱濡涩。肢节微冷。气伤上逆。若烟雾迷离。熏灼喉底。故 
作呛逆。大旨以上焦宜降宜通。下焦宜封宜固。得安谷崇土。再商后法。 
人参 炒黑杞子 炒黑牛膝 茯神 生苡仁 炒山药 
又 血止。纳谷甚少。不饥泄泻。此脾胃大困。阴火上触。面赤忽嘈。先理中宫。必得加餐为主。大 
忌寒凉治嗽。再伐脾胃生气。 
人参 茯神 新会皮 山药 炙草 炒白芍 
又 脉右濡。左未敛。 
人参 茯神 熟术 广皮 南枣 
又 左脉静而虚。右如数。初进谷食。宜培中宫。霜降后五日。以丸剂摄下。 
人参 茯神 熟术 广皮 南枣 炒白芍 炙草 
陈 脉如数。痰嗽失血。百日来反复不已。每咳呕而汗出。此属气伤失统。络血上泛。凡寒凉止 
血理嗽。不但败胃妨食。决无一效。从仲景元气受损。当进甘药。冀胃土日旺。柔金自宁。 
黄 生白芍 五味 炙草 南枣 饴糖 
某 劳伤嗽血。 
生黄 皮(三钱) 茯苓(三钱) 炙黑甘草(五分) 黄精(三钱) 南枣(三钱) 
钱(四一)形神积劳。气泄失血。食减喘促。由气分阳分之伤。非酒色成劳之比。黄 建中汤去姜桂。 
陆 脉细形瘦。血后久咳不已。复加喘促。缘内损不肯充复。所投药饵。肺药理嗽居多。当此天 
令收肃。根蒂力怯。无以摄纳。阴乏恋阳。多升少降。静坐勉可支撑。身动勃勃气泛。所纳食物。 
仅得其悍气。未能充养精神矣。是本身精气暗损为病。非草木攻涤可却。山林寂静。兼用元 
功。经年按法。使阴阳渐交。而生生自振。徒求诸医药。恐未必有当。建中汤去姜加茯苓。 
董(三六)此内损症。久嗽不已。大便不实。夏三月。大气主泄。血吐后。肌肉麻木。骨痿酸疼。阳明脉络 
不用。治当益气。大忌肺药清润寒凉。 
黄 炙草 苡仁 白芨 南枣 米糖 
李(三一)饮酒少谷。中气先虚。酒力温散助热。络血随热气以上沸。血止之后。顿然食减脘痞。显是 
中气已困败。静坐稍舒。烦言咳急。当以调中为急。若见血见咳。即投寒凉。清阳愈伤。日就败 
坏矣。虽酒客忌甘。然救其苦寒药伤。勿拘此例。戊己去术加南枣。 
王(二八)脉 。形劳失血。小建中加玉竹。 
顾(二八)劳心。神耗营损。上下见血。经年日衰。今勉纳谷不饥。中焦因不至运。滋阴清肺。更令伤中。 
无却病好药。欲冀其安。须山居静养。寒暑无害。方得坚固。异功散。 
钱(二七)形瘦脉左数。是阴分精夺。自述谈笑或多。或胃中饥虚。必冲气咳逆。前年已失血盈碗。此 
下损精血。有形难复。以略精饮食。气返不趋。急以甘药益胃。中流砥柱。病至中不可缓矣。 
人参 茯神 炙草 山药 
许(四八)劳倦伤阳。形寒。失血咳逆。中年不比少壮火亢之嗽血。黄 建中汤。 
徐(二九)奔走五日。即是劳力动伤阳气。血从右起。夜有冷汗。乃阳络空隙而泄越矣。凡治吐血之 
初。多投凉血降气。以冀其止。孰知阳愈渗泄。益增病剧屡矣。 
黄精 黄 炙草 苡仁 茯神 
汪 肝风鸱张。胃气必虚。酒客不喜柔腻。肌柔色嫩。质体气弱。清明春木大旺。理必犯土。急宜 
培养中宫。中有砥柱。风阳不得上越。而血可止矣。 
人参 炒黄 炒山药 茯苓 炒白芍 炙草 
朱(二二)秋暑失血。初春再发。诊脉右大。颇能纳食。金匮云。男子脉大为劳。极虚者亦为劳。要之大 
者之劳。是烦劳伤气。脉虚之劳。为情欲致损。大旨要病根驱尽。安静一年可愈。 
生黄 北沙参 苡仁 炙草 白芨 南枣 
某 劳力烦心失血。早食则运。暮食饱胀。疏补调中方。 
人参 茯苓 炙草 生谷芽 广皮 白芍 
冯(四五)脉弦劲。按之空豁。久嗽先有泻血。大便不实。近又嗽血。是积劳久损。阴阳两亏。今食不欲 
餐。先宜甘温益气。但贫窘患此。参苓未能常继。斯为难调。 
人参 黄 茯苓 炙草 苡仁 白芨 
许(四四)频频伤风。卫阳已疏。而劳怒亦令阳伤。此失血症。当独理阳明。胃壮则肝犯自少。脉右空 
大可证。若三阴之热蒸。脉必参于左部。(胃阳虚卫疏) 
人参(一钱) 黄 (三钱) 炙草(五分) 煨姜(一钱) 南枣(二钱) 
又 甘温益胃。血止五日。食腥嗔怒。血咳复来。不独卫阳疏豁。络脉空动若谷。岂沉寒堵塞。冀 
获片时之效。倘胃口拒纳。无法可投。按脉微涩。议治心营肺卫。 
人参 黄 炙草 南枣 白芨 茯神 枣仁 
汤(二三)脉细促。右空大。爪甲灰枯。久嗽入春夏见红。食减身痛。形容日瘁。是内损难复。与养营法。(营虚) 
人参 炒白芍 归身 炙草 桂枝木 广皮 煨姜 南枣 
丁(二七)夏季痰嗽。入冬失血。自述昼卧安逸。微寒热不来。则知二气已损伤。身动操持。皆与病相 
背。脉大无神。面无膏泽。劳怯不复元大着。温养甘补。使寝食两安。若以痰嗽为热。日饵滋阴润肺。胃伤变症。调之 
无益。归 异功散。 
陈(二八)失血。前后心痛。 归建中去姜。 
某 形瘦色枯。脉濡寒热。失血心悸。是营伤。归 建中去姜。 
某 脉芤。汗出。失血背痛。此为络虚。 
人参 炒归身 炒白芍 炙草 枣仁 茯神 
某(氏)失血半年。心悸忡胁下动。络脉空隙。营液损伤。议甘缓辛补。 
枸杞 柏子仁 枣仁 茯神 炙草 桂圆 
又 生地 阿胶 小麦 广三七 乌贼骨 菟丝子 茯神 扁豆 夜服三钱。 
徐(四九)馆课之劳。心脾营伤。食酸助木。中土更亏。春阳主升。血乃大吐。况茹素既久。当培土。营阴 
损极。热自内炽。非实火也。归脾汤去参。 
陈(二三)先患失血。复遭惊骇。平素有遗泄。独处呓语。是有形精血。无形神气交伤。漫言治痰治血。 
真粗工卑陋矣。补精宜填。安神宜静。然无形真气为要。与心脾二经主治。 
人参(一钱半) 当归(一钱半) 茯神(三钱) 枣仁(三钱) 远志(七分) 炙草(三分) 
桂圆(二钱) 龙齿(二钱) 金箔(五张冲入) 
宓 遇节血症反复。脉弱废食。胁痛胃 。无治咳止血之理。扶得胃口受纳。可商调理。 
人参 炙黄 当归炭 枣仁 茯神 炙草 桂圆肉 
又 归脾去木香远志加枸杞子。 
关(三二)思郁伤于心脾。二脏主乎营血。营出中焦。脏阴受损。阴虚生热。熏蒸络脉。致血不宁静。食 
少痰多。色泽少华。皆虚象也。不宜久进凉润嗽药。当以钱氏异功散。间进归脾汤减木香。 
马(六七)上秋下血。今年涌血。饮橘饼汤甘辛。心中如针刺。营枯液耗。不受辛药。但以甘药柔剂。与 
心脾有益。 
人参 黄精 茯神 柏子仁 炙草 南枣 
某 老弱虚咳。失血。 
生黄 皮 归身 煨姜 大枣 
冯 诊脉左手平和。尺中微动。右手三部。关前动数。尺脉带数。夜卧不寐。咳呛有血。昼日咳呛 
无血。但行走微微喘促。夫阴阳互为枢纽。隆冬天气藏纳。缘烦心劳神。五志皆动。阳不潜伏。 
当欲寐之时。气机下潜。触其阳气之升。冲脉升动。络中之血。未得宁静。随咳呛溢于上窍。至 
于步趋言谈。亦助其动搏气火。此咳呛喘息失血。同是一原之恙。当静以制动。投药益水生 
金。以制君相之火。然食味宜远辛辣热燥。凡上实者必下虚。薄味清肃上焦。正谓安下。令其 
藏纳也。愚见约方。参末俟裁(劳心过度阳升) 
生扁豆(一两勿碎) 麦冬(二钱) 川斛(一钱半) 上阿胶(二钱) 小根生地(二钱) 真北沙参(一钱半) 
又 诊脉同前述。心中怯冷。交四更咽中干。咳呛连声。必血已盈口。论心营肺卫。皆在上焦。更 
拟敛心液滋肺津一法。 
炒枣仁(五钱勿研) 鲜生地(三钱) 天冬(一钱) 炒麦冬(一钱) 茯神(一钱半) 黑牛膝(一钱半) 茜 
草(一钱) 参三七(一钱磨冲) 
又 熟地(四钱) 生地(二钱) 天冬(一钱) 麦冬(一钱) 北沙参(三钱) 茯神(一钱) 
卧时服天王补心丹。 
查(二十)舌辣。失血易饥。(心营热) 
生地 玄参 连翘心 竹叶心 丹参 郁金汁 
陈 血止。脉两寸未和。仍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