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中医古典电子书 > 社交谋略与技巧 >

第16章

社交谋略与技巧-第16章

小说: 社交谋略与技巧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1。静态美静态美即指人的静态表征,它包括体型、年龄、外貌、肌肤、五官、毛发、四肢等,也即平常说的人体美。
  相识之初,几乎没有什么比外表美丽更能动人情怀的了,尤其是在异性之间更是如此,亚里士多德说:“美丽比一封介绍信更有推荐力。”对美的感受,叫人产生亢奋的激情,而直觉地喜欢上对方。莎士比亚的名剧《罗密欧与朱丽叶》中的罗密欧,在凯普特家的晚宴上邂逅朱丽叶时,心顿时被她攫去了,一股暖流涌向全身,觉得“她挂在深夜的脸上,像黑人的耳朵上一支最美的宝翠。”雨果笔下的艾斯美拉达(《巴黎圣母院》)那“棵露的双肩,漂亮的腿,乌黑的头发,晶晶的眼睛”,让人看了真是爱莫能禁。就连作为诗人、哲学家的甘果瓦,也被迷惑得不知道“这姑娘究竟是凡人、是仙女、还是天使”。至于宋玉所歌颂的“东家之子”的美丽,更是魅力无边:
  “东家之子,增之一分则大长,减之一分则太短;着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眉如翠羽,肌如白雪,腰如束素,齿如含贝,嫣然一笑,惑阳城、迷下莱”。
  这可是货真价实的“一笑倾人城,再笑倾人国”啊!
  究竟怎样才算美?什么样的美才具有吸引力?这个问题实难一言尽之。
  美是千姿百态,纷繁多彩的。仅外貌而言,就有雨后彩虹之美、霞光崎丽之美,蓝天白云之美,月夜星空之美;有的美“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有的美“山桃红花满上头”;有的美奇秀碧丽;有的美国色天香。不同的美的形式,产生着不同的感召力,也会吸引着不同的人们。在爱情剧中,喜旺(《李双双》)追求体格强壮、朴素能干的村姑之美;宝玉(《红楼梦》)喜爱娇艳柔弱、慵倦缠绵的黛玉的病态美;而唐伯虎(《三笑》)则迷恋俏丽玲珑、天真稚气的娇媚之美。崔莺莺(《西厢记》)为张生的小白脸着迷,真由美对杜丘(《追捕》)的冷面孔感兴趣。如果有人乱点鸳鸯谱,让喜旺撇下李双双爱上林黛玉,让宝玉离开黛玉去追秋香,或让真由美去钟情于张生,那真是滑天下之大稽。
  在大众眼里,美是千姿百态的,所以你实在不必为自己不是鹅蛋脸、双眼皮、卧蚕眉、樱桃嘴而哀叹,你的苹果脸也有人喜欢,你的单眼皮也同样能令人着迷。
  似乎在人体美的吸引上,女性较之男性更显紧要,所以长久以来,有关女性美的传说和描述数不胜数。到底何为女性美,虽然没有一个标准,但尚能觅到某些大众共同接受的东西。
  头发美。乌黑发亮,轻如丝、香若兰,散披肩头,美似流云。得体的发式可增加头发美:高髻静穆,散披飘洒,刘海俏丽,波浪妩媚。不过,发式得因人而异,不顾自身特点,东施效颦,会弄巧成拙。
  眉毛美。传统美眉,常比新月、春山、卧蚕、柳叶,确实别致。至于眉毛何者为美,这就是“萝卜白菜,各有所爱”了。昔日汉武帝爱八字眉,卓文君好远山眉。唐诗又称道:“凝翠晕蛾眉”,“轻鬟从阔眉”。曹雪芹也写:“似蹙非蹙罥烟眉。”
  嘴唇美。传统美唇,当首推“樱桃小嘴”,不过,这还得看安在什么样的脸上。林黛玉的脸蛋,点缀“樱桃小嘴”恰到好处,但硬要给孙二娘配这样一张嘴,就颇碍观瞻了。唇之厚度,适中为妙,大薄有“是非之口”之嫌,太厚又像开裂的发面馒头。嘴唇的颜色,传统的有“含丹”、“绽桃”、“胭脂”、“朱砂”。罗贯中赞关羽的嘴是“唇若涂脂”,曹雪芹也称王熙凤“朱唇未启笑先闻”。
  牙齿美,能为外貌增色不少。假如西施佳丽张口齿黄,甚至满嘴龋牙,那美韵还在么?牙齿之美,以短、细、齐、白为佳,如“从鲜红的葡萄树中望见雪白的夹竹桃花”。
  玉楼美。美肩历来称为玉楼,苏轼就曾有诗:“冻合玉楼寒起粟。”玉楼以圆润、丰满、结实、内藏为美。
  脸蛋美。脸蛋是最能销人魂魄的,历来文学家们有无数赞美它的文字。
  莫泊桑形容它“像一个鲜艳的苹果,又像一个含苞待放的芍药”(《羊脂球》);曹雪芹形容它“若中秋之月,如春晓之花”(《红楼梦》);陈淑宝则形容“妖姬脸似花含露,玉树流光照后庭”。脸,在形状上有鹅蛋、苹果、爪子型,一般以鹅蛋脸为美。在颜色上以鲜亮、红润、光洁、粉底含春为美。
  胸脯美。女性最为诱人的,恐怕就要数胸部了,它不仅因为那一“耸”
  而显得魅力无穷,而且曲线美也就因此而生。
  眼睛美。“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眼睛在人体美的点缀中有着关键的作用。倘若一个人目光呆滞,阴灰无光,美就黯然失色了。所以古人张式说:“人之一身,英爽俱发于两目。”绘画大师顾恺之对眼睛在表现人体美的作用上更强调备至,他绘画“数不点目睛”,人问其故,他答:
  “四体娇蚩本元关子妙处,传神写照正在阿睹中。”至于古人对于眼神美的赞叹,也颇不惜笔墨,“浓蛾颦妩媚,浅黛能聊娟”,“咸胆秩月朗,益著暑星明”。这真如一泓秋水,秋波流盼所及,使人销魂摄魄,不可自制。
  和谐美。好看的眼睛、眉毛,或口唇只是孤立的、局部的美,而总体的和谐才是真正的美。笛卡尔说:“美不在某一特殊部分的闪烁,而在所有部分总起来看,彼此间有一种恰到好处的协调和适中,没有一部分突出压倒其他部分,以至失去其余部分的比例,损害全体结构的完美。”的确,有许多青年,他们并没有什么特别动人的地方,却给人以美感,这便是协调所致。
  即使你有一个漂亮的脸蛋,但你却有一个难看粗短的脖颈,也不会为人称道。
  清代周亮打了一个比喻,他说:“以美女丰盈之面,加诸三尺之身,见者且怪其臃肿矣。”
  虽然俗语中有“一美遮百丑之说”,但是,局部的美是片面的,只有整体性的协调体现出来的整体美与和谐美,才是迷人的、真正的美。
  以上是对女性静态美的论述。仅仅就静态表征而言,世人似乎对男性美的要求不是很多,故有“男儿无丑相”之说。男性之美俱发于气质、性格,而外貌只要体格强壮,肌肉发达,五官端正,就算是俊美了。
  2。动态美人体之美,在安格尔笔下,被表现得淋漓尽致了。尤其是他的老年之作《泉》,100 多年来,不知激动过多少人的心。不过,谈到德加,他笔下的芭蕾舞演员,又是怎样让人赏心悦目,佳妙无双呢?那幅《舞台上的舞女》,虽然五官不清,身体模糊只能瞧见一个轮廓,但那娉婷袅娜、绰约多姿的动态之美,真令人动情不已。安格尔的静态人体美,德加的动态人体美,要说谁更富有魅力,实在伯仲难分。
  不过,动态美较之静态美,更具有持久的魅力,也更为人们所垂青。毕竟上帝赋与人的静态美大有限,而动态美则可任我发挥。所以,你不具有沉鱼落雁之外貌,那就不要忘记要让你的动态美闪光。
  一个人的动态之美,主要指动作、举止、言谈、行为之类,它是超脱在静态美之外的人体美。富于魅力的动态之美,要求坐如钟,立如松。男豪迈而不粗俗,女温柔而不扭捏;行止坐立自然潇洒,既不拘泥猥琐,也不矫揉造作;待人接物彬彬有札,热情而不卑,自尊而不亢;言谈话语抑扬顿挫,风趣幽默,疾徐有致——既不要像“连珠炮”、“机关枪”那样让人应接不暇,也不要半天吐不出一个字来让人等得心烦;既不夸夸其谈,也不愚钝呆板;眉目清秀传情,笑容盈盈可掬;喜笑而不狂,娇嗔而不怒;衣着和谐大方,动作自然得体。
  恰到好处地运用动态之美,能给人增色不浅。朱自清之所以着迷地钟情于他笔下的女人,乃至她“一举步、一伸腰、一掠鬓、一转眼、一低头,乃至衣服的微扬,裙幅的轻舞,都如蚕的流,风的微漾”(散文《女人》)。
  别说朱自清,读者谁又不为之着迷动情,心旷神怡呢?
  在社交场合中,仅就静态美和动态美而言,人们更多地注重对象的动态之美。一个人虽然长得很漂亮,然而却言语下流,动作猥琐,则很难说能得到别人的喜欢。而电影明星高仓健、施瓦辛格,在静态上很难说漂亮,然而,高仓健的深沉、硬朗、刚毅、洒脱;施瓦辛格的力度、勇敢、沉着、冷静,都给人一种美感。人们喜欢这样的人,当然也愿意与他们交往。
  应该明确一点的是,动态之美不仅仅只是体现在动作、举止、言谈之中,它更多地体现在一个人的个性、品格与修养上,动态的美,更多的是一个人的个性、品格与修养的外现,是一种内在的美对人的吸引。因此,刻意地追求动态美,盲目地模仿别人,乃至电影明星的种种做法,而下在个人的人格、个性、修养上去锤炼,不但不会给人以美感,反而会给人以东施效颦之感。
  此外,动态之美,男女有别。男子当有阳刚之气,女子应具阴柔之姿。
  倘若男子一股“女人味”、“奶油小生”,而女子一股“小子腔”,则只会叫人生厌。
  3。修饰美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
  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
  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
  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
  温庭筠这首脍炙人口的《菩萨蛮》,描写了一位少女梳妆前后精神面貌迎异的情状:梳妆前,鬓云飘散,娇慵倦怠;梳妆后,精神抖擞,思绪驰骋,热烈追求着鹧鸪成双的美满生活。由此可见,修饰之美,对人的精神、气质、情操有着不可忽视的烘托作用。
  俗话说:“花要叶捧,人要衣从”,“三分长相,七分打扮”。红花没有绿叶扶持,会减色不少;人缺少衣怖装点,魅力会失去许多。恰到好处的打扮,不仅可以掩饰生理上的不足,还能衬出动人的姿色,叫人一见顿生美感。此外,庄重、大方,得体、整洁的衣着打扮,还能反映出一个人精神上的健康向上和生活上的良好习惯,它会为你的交际,尤其是初交时的成功增添许多有力的因素。试想,初步见面就面带倦容,头发蓬乱,或者衣服穿得邋遢,对于这样一个人,你会愿意与他(她)交往吗?
  巴尔扎克在其《信使》中描绘过一名男子为一位衣着得体的妇女打动的心理感受,维妙维肖地体现了衣怖的魅力:“她穿着一件自纱袍子,头上戴一顶粉红色饰带的精美女帽,围着一根红色腰带,一件无袖胸衣十分美妙地裹住她的肩膀和美丽的胸脯,使人一见就从心底里产生一种不可抗拒的占有她的欲望。”
  如何利用服饰来增添自己的魅力?这里颇有学问。生活中真正懂得衣着心理的人并不多。最富魅力的装束,必须从气质、性格、身高、肤色等方面去考究,做到和谐得体。托马斯·阿奎那认为:“美有三个要素:第一是一种完整或完美,凡是不完整的东西就是丑的;其次是适当的比例或和谐;第三是鲜明,所以鲜明的颜色是公认为美的。”这段话用在服装上是再恰当不过了:首先,无论穿何种类型的衣服,必须是完整的或是配套的,而不要上半身是礼服而下半身穿的却是便装,一身庄重的西服而足下去蹬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