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君,你是我的毒 作者:嬴雅(晋江2012.06.09完结)-第1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这一场大病比以前那几次来得都凶,命妇乐师结束了我的学习,在派人禀报太后之后,我被送回清园休养。
王后来看过我两次,眼神中带着莫名的疑虑,她嘱咐侍从好好的照顾我,然后就跟我谈了虢侯已和天子谈妥迎娶我的事宜。还说因我出身王宫,虢侯又性急,便将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等事一并办了,现在只差亲迎,就完成六礼了。
说毕,王后命侍从奉上一枚精致细腻的佩饰,笑道:“这是虢侯送与你的定情信物,快收下罢。”
我接过佩饰,看也没看,就放在怀里。“但不知王后能否奴婢吉期几时?虢侯可有向君主婧家行六礼了?”
王后似怔了怔,看着我,温和地道:“再怎么说,你现在是本宫的堂妹,是以齐国宗女身份出嫁,且是天子赐婚,无上荣耀。然,你在这里谁也不能把你怎么样,可去到虢国,就要看你的本事了。”
我点点头,不想再说。躺在榻上,继续养病。
天子下诏,我因受风寒,在虢侯亲迎前,可在清园安心养病,毋须每日晨昏定省请安。
我想,天子是担心我怕面对太后罢。太后想必更不喜欢我嫁给虢侯了,却碍于天子和虢侯的情面,勉强应允。
那君主婧不知是个怎样的美人儿,一定和秀容夫人一样的美丽,她的温柔当是我所不能企及的,她的身份也是我无法高攀的。
也许我在王宫的出现,和天子对我的恩典,是老天爷的安排。但我出嫁虢国,虢侯亲迎归国,却是充满了戏剧性变化,放眼看大周朝每一桩婚事,没有哪一桩像我的这般匆忙,这般草率,这般凄凉。
那一天,我身着贵族盛装,在珍和一众寺人的挽扶下,在太后、天子和王后的目送下,磕了头,谢了恩,就直接登上马车,驶向虢国。那天,连亲迎礼都省了,虢侯直接带我回国,而非先回虢国等待。
没有拜堂,没有喜宴,那一天,我惟一得到的是寺人娄传达的天子的话。天子说,叫我安安心心的做虢侯的妻子,他说,我会幸福的。
我很想流泪,却在心里发过誓,以后我再也不会在虢侯面前流泪。
反正我不是真正的贵族宗女,我终究只是天子太后赐给虢侯的奴婢。只不过在旁人看来,我这个奴婢可以穿贵族服装,可以使唤寺人,又或者,我只是一件玩物。
马车再宽,我也逃离不了虢侯的注视。裹着厚厚的裘袍,我几乎将自己整个地缩进袍里。车窗外,群山似近似远,风中带着冰凉的味道,每在我掀起车帷时,风就灌进来,令我跳动的心稍稍平息。
至今以后,我就要和眼前这个男人相处一辈子了,我的母亲却不知晓她的女儿已经嫁人,而且还是顶着别人的身份嫁人。
我很疑惑,他为何没有将我不是齐国宗女的事说出来,反倒随意似地跟珍说“你家君主怎的怎的”,难道他不知我实际很羞惭吗?
他若不知晓我的底细倒也罢了,偏偏他是知晓的,偏偏他还当作什么都不知道。
路上,我一直望着窗外景色,对于身旁的美男子视若无睹,珍不明白,虢侯的侍从也不明白,却不知当事人是否明白。在我下榻驿馆,或是在经过乡遂住宿时,他一直笑眯眯地跟在一旁,仿佛他不是国君,而是我的侍从。
“雅已食毕,天色已晚,雅先行告退。”我从席上起身,对正在吃食的虢侯行了行礼,便想退出。
虢侯停下动作,忽然头也不抬地道:“雅且等侯,待寡人食毕。”
我无奈地候在一旁,低头看着地上的青石板。
也不知过了多久,一双稍带泥尘的锦履出现在我眼前。“走罢,寡人送雅回去。”
我微微欠身,跟在他的后面。
旅馆并不大,有个中堂,有个小庭院,两侧各有厢房数间。从中堂到我住的厢房也只数十步之遥,虢侯要送,我也不好说什么。没想到的是,打开房门进去后,虢侯却似乎没有要走的意思。
“奴婢要休息了,不知国君可还有事?”我停下脚步,淡淡地说道。
“旅馆地方简陋,从人又粗枝大叶,我跟来看看你可还有其它需要?”
背对着虢侯,我无法看到他的表情。却知道我需要的不是他的关心,而是请他离开,让我没有压抑的舒舒服服的睡个觉。“奴婢穷苦惯了,既便只是干草堆,也能休息,谢国君挂心。”
“雅,自离开王宫至今已有数日,你一直冷冷淡淡、恭恭顺顺,难道你心里就没对我们的成婚有一丝欢喜?”虢侯骤然拉着我的手臂,强行逼迫我面对他。“难不成你以为回到封地,我就会将你弃置一旁?你是如此看我的?”
我被迫直视他的眼眸,他的眼中怒焰高涨,似要将我吞噬一般。我强自镇定地望向地板,静静的任他抖动我的双肩。
“看着我!我要你看着我!”他却越发怒了。
我继续望向地面,不吭一声,尽管肩膀被抓得很痛。
“难不成你根本就已经忘记了我们的感情,在你的心里就只有天子?”肩上力道陡然加重,我再也忍不住哼了一声。“天子是何许人?你以为凭你就能掳获他的心?”
天子不会你这般待我,至少不会如此逼迫于我!“奴婢真的很累,很想休息,求国君成全!”
我低声说着,语气冷淡得连我自己也有些受不了。
良久,肩上的手终于移开。
“雅,你可知为何一夕之间,你的身份会大转变?”虢侯的声音在头顶上方轻柔响起。
我低下头,默不作声。
“你又可知精明的齐侯何以会认下你这个姜氏宗女,甘冒欺君之罪?”
我微微讶异地看向虢侯,难道他知道个中奥妙?
第十二章 暗涌
“齐侯会肯配合,只因王后分析厉害之处:一是王宫少了你的威胁,她的王后位置更长久;二是你作为齐国宗女嫁给我,就意味着齐虢联姻,势力壮大;三是,原本他们口中的宗女确是在小时走散,寻获无果,而你与那宗女年龄相仿,又出身齐国,最是恰当;四是最重要的一点——”虢侯看着我,一字一字地道:“这个计划,得到了天子的全力支持。”
虢侯明明白白的分析完全惊住了我。
整件事的幕后支持者是天子?我一直以为是王后!那么,在康邵宫,天子和王后根本是在一唱一和的演给太后看,天子一直都知道我其实不是齐国姜氏宗女!
——孤说过,会给雅幸福。
想起天子温暖的保证,我不免暗伤起来。他是温润如玉般的谦谦君子,他非但没用权势压我,反而放我走,并努力的将幸福送给我!
他究竟有着怎样宽广的胸怀,来容忍我这个卑微奴婢的拒绝?
“怎么?你想他了?”虢侯的声音忽又响起,凉凉的冷冷的:“天子是明君圣王,可惜你这辈子是不可能再服侍他的。当他答应我的请求将你赐给我时,你已注定今生只能是我的女人!”
我望着虢侯,努力掩饰心中的激荡,淡淡地平静地道:“国君说完了么?若是说完,奴婢想歇息了。”
虢侯似是没想到我仍然如此坚持,眼睛直勾勾地盯着我:“你真的不给我机会?从今以后,就只如此冷冷淡淡的与我相处?”
我不语,眸子微低。
“我就要你的一句话:是否回到虢国,你也不在乎我爱不爱你,终日只冷冷淡淡的过你的日子,对我视若无睹,当我不存在?”他的声音抬高,不知为何,我似乎听到了他的心破裂的声音。
我抬眸,看着他,良久,不言不语。
“好,很好!”虢侯猛然转身,朝门外走去,边走边喊:“勇,吩咐下去:叫御人准备马匹,另外留一部分人保护君主回国,另一部分人随寡人到陈国亲迎君主婧!”
过道上,传来侍从的应诺声,脚步渐去渐远,我咬着唇,看着已空无一人的门前走道,努力地让自己微笑。
没有了虢侯的盯视,车骑轻简,穿山过岭,遇栈投栈,终于一个月后我们的车马踏在了虢道上。
临近城廓,虢道修建平坦,虽没有周道的宽敞,却也是虢国的主要干道。路上,行人往来频密,还未过护城河,便可隐约睇见城门里的繁华景象。
“君主,放下车帷罢,被外人看到,总不太好。”珍轻轻劝道。
我笑笑,顺从地放下车帷,微微动了动肩膀。“赶了这么久的路,肩酸腰痛,可见得坐马车也不是幸福的事。想当初我们在浣衣房,纵然洗一天的衣服,也不见得哪里就痛。唉,我到底不是享福的命。”
“君主又说玩笑话了。”珍不满地瞪了我一眼。
这一月来,我总说些“玩笑话”让珍气恼,不是说在王宫做个白头宫人比困在金丝笼里好,就是说身边纵有无数人,却无一个是知心朋友。那时珍气了半天,说我不当她是朋友。
我何止当她是朋友,我当她是姐妹呢,只是她偏要以君主之礼待我罢了。
“君主,听说虢侯还没回来,按理陈国和虢国路途相近,应比我们先提早回来。现在君主如此先行到达,也不知那国府里的人是如何看待君主?”珍又开始担忧起来。
我拍拍她的手,无所谓地道:“不管别人怎么看我,这日子还是得过,自己安心就行了。”
珍虽应了一声“诺”,却一脸的愤愤不平。
我的想法珍没经历过实难明白,我也知她替我委屈,可是还能怎样?身处王宫,平平淡淡的过日子,不犯错,不惹人怨恨,就已是幸福了!
天子,你恐未想到,雅会是如此倔强罢?但雅不后悔,即便孤独,也不愿做众美之一!
“回家了,我终于我回家了!”珍的声音骤然响起,我从沉思中回过神来,对于她又哭又笑的样子不觉莞尔。
“珍,你家住在哪条街上?几时带我去走走?”我轻笑道。
“珍的家在城外,坐马车需时一个多时辰方能到达。”珍有些羞涩又有些骄傲地道:“虽说地处乡野,无城里热闹,却有漫山桃花,待得春天,火红一片,甚是好看。”
“以后若有机会,定要去瞧瞧。”我笑着,脑海里突地浮现虢侯盛怒的面容,他会允许我出宫门一步么?
“若真能去瞧瞧,珍也便能乘机回家看望父母了。”珍一脸希望地道。
珍多好,好歹有这个机会,我却连母亲也不能见……
或许是看出我没隐藏住的忧伤,珍转移话题,跟我说起虢国最负盛名的是什么,好吃的有哪些,哪里最好玩等等。
说说聊聊,马车穿过吊桥,终于进入城门厚重、城墙高阔的虢国都城。之后又行了一段路,越过繁华大街,驶向城东,渐渐地,周围行人渐少,商铺渐无,一座巨大的碑楼矗立在我们眼前,宽阔的道路笔直通向前方高檐重瓦的虢国王宫。
宫门口除了值班守卫的侍从,就只有一个老头子带着几名从人等候在一旁,见我下车,便快步朝我走来,恭恭敬敬地道:“小臣见过夫人。”
“夫人?奴才参见夫人!”那老头似乎身份不低,众侍从想必以为我只是普通造访者,没料到我就是天子赐婚的那个人罢。见那老头居然向我行大礼,众人脸上掩饰不住惊讶地看着他,随后慌忙向我行礼。
“你是……”我很想说,你家国君已去接未来的正夫人了,你不需要对我如此恭谨。
想到王后的叮嘱,�